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3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瞭望(liào wàng)B. 踌躇(chóu chú)C. 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D. 踉跄(liàng qiàng)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杜甫的《春望》D.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取消了野餐计划。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三遍。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远大的志向D. 优美的诗句5.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用草船借到了十万支箭。
B.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中点燃了火柴。
C. 《夜泊牛渚怀古》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
D. 《小石潭记》中,作者描述了小石潭的美丽景色。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早发白帝城》。
7.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______的作品。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9.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______天气,成功借到了箭。
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12. 第一段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5分)1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列举并说明。
五年级上册语文s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五年级上册语文S版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勉强(qiǎng liàng)B. 蜷缩(quán suō)踌躇(chóu chú)C. 瞭望(liào wàng)缭乱(liáo luàn)D. 翱翔(áo xiáng)遨游(áo yóu)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聚会。
C. 我们热爱祖国的山河。
D. 这个故事的内容很丰富,很吸引我们。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名句?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下独酌》D. 《夜泊牛渚怀古》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窗外的桃花开了。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D. 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成语“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文章或讲话中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画家________的典故。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
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__的《题西林壁》。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作者是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窈窕(yǎo tiǎo)B. 蹒跚(pán shān)C. 踌躇(chóu chú) D. 婀娜(ē nu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因为学习好,所以品德也好。
C. 他学习好,所以品德也好。
D. 他学习好,品德也好。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案:A二、填空题1.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答案:李白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苏轼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 文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文中的“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人。
2. 文中描述了“他”的哪些行为?答案:文中描述了“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课后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行为。
3. 文中通过哪些细节表现了“他”的品质?答案:文中通过“他”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对同学的关心帮助、以及对老师的尊敬等细节表现了他的品质。
四、作文题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解析:在写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围绕“家乡”这个主题,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其次,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一般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即开头总述家乡的特点,中间分述具体的事例,结尾总结全文;最后,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力求语言流畅、生动,能够表达出对家乡的感情。
五、附加题1. 请列举出至少三个与“月”有关的成语。
答案:月下老人、月明星稀、月落乌啼2. 请写出一句含有“月”字的古诗。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B. 瞭望(liào wàng)C. 翱翔(áo xiáng) D. 蹒跚(pán shān)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不好。
C. 他虽然学习好,可是品德不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5.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组是:A. 快乐 - 悲伤B. 喜欢 - 讨厌C. 聪明 - 愚蠢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___,_________”是《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_________”是《登鹳雀楼》中的名句,体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8. “_________”是《望岳》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9. “_________,_________”是《赠汪伦》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10. “_________,_________”是《春夜喜雨》中的名句,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田野》春天到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小花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农民伯伯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秋天的丰收。
11.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12. 文章中提到的“小草”和“小花”分别有什么特点?13. 文章中的“小鸟”在做什么?14. 文章中提到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四、作文题(30分)15. 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B. 翩然(piān)C. 徜徉(cháng)D. 踌躇(chóu)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错误。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非常谦虚。
C.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
D. 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B. 他学习勤奋,工作认真,生活简朴。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D. 我们要团结,要进步,要发展。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拔起一棵大树。
C. 她笑得像一朵花。
D. 他的知识像海洋一样深。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C. 他的动作像风一样快。
D.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D. 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呢?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D.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同学们,欢迎参加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
本次测试旨在检验你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的运用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请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展示你们的实力。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áo xiáng)B. 蹒跚(pán shān)C. 踌躇(chóu chú)D.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正确解释为:A. 形容词,表示颜色B. 动词,使变绿C. 名词,指绿色D. 副词,表示程度3.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拟人”的是:A. 小鸟在树上唱歌B. 太阳从东方升起C. 河水静静地流淌D.月亮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5.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远处,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劳作,汗水滴落在泥土里,孕育着希望的种子。
6.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7. 孩子们在做什么?8. 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四、作文题9.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注意描述春天的特点和你的感受。
同学们,测试到此结束。
请再次检查你们的答案,确保没有遗漏。
希望你们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记住,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祝你们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五年级语文上册s版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五年级语文上册S版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C)A. 霎时(shà shí)B. 遐想(xiá xiǎng)C. 蜿蜓(wān yán)D. 徜徉(cháng yáng)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正确的解释是(A)A. 使...变绿B. 绿色C. 绿色的植物D. 绿宝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D)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不好。
C. 他学习好,品德也好。
D. 他不仅学习好,品德也好。
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此处省略,因为实际测试题中会有具体短文内容)1. 短文中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答:短文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
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来描绘春天?答:作者通过描述柳树的嫩芽、桃花的盛开、小溪的潺潺流水等细节来描绘春天。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古诗内容:(此处省略,因为实际测试题中会有具体古诗内容)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这首诗的作者是(根据实际古诗内容填写作者姓名)。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根据实际古诗内容分析作者情感)。
四、作文题题目:《我的家乡》要求:描述你的家乡,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四季分明,春天花开满园,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家乡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是一片片金黄的麦田。
家乡的人们热情好客,每到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
家乡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绚丽多彩B. 碧波荡漾C. 栩栩如生D. 风和日丽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黄河远上白云间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中的“晓”指的是:A. 早晨B. 春天C. 夜晚D. 黄昏5.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点石成金D. 画饼充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________”是形容景色美丽,令人心旷神怡的成语。
3. 诗句“________,________”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 “________”是形容人或事物非常逼真,仿佛真的一样。
5. 成语“________”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矗立(chù lì)B. 蹒跚(pán shān)C. 蹊跷(qī qiào)D. 踌躇(chóu chú)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下列选项中使用正确的是()。
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B. 他因为年纪大了,所以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C. 他年纪大了,所以仍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B. 她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C. 她的眼睛犹如星星般闪烁。
D. 她的眼睛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芒。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春风把江南岸染绿了。
C. 江南岸被春风染绿了。
D. 江南岸在春风中变得绿油油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7. “________”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 “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9. “________”是《三字经》中的名句,强调了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10. “________”是《弟子规》中的名句,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略)11. 短文中提到的“春天”一词,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象征意义?(4分)12. 短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哪些行动?请简要概括。
(6分)13. 短文最后一段中,作者提到了“希望”,请问这里的“希望”指的是什么?(5分)14. 短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秋毫B. 走头无路C. 满腔热枕D. 一碧万倾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B.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D.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知识。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C.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4. 下列词语中,与“美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丑陋B. 漂亮C. 笨拙D. 聪明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狗一样忠诚。
D. 他像一只小猫一样可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讲究。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强调了。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出自《孟子》,体现了精神。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10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单元检测题一、看拼音,写字词。
zhā púpúbīn bīn wūyán 残()碎屑风尘()()()()有礼()shǒu wǔzúdǎo ào nǎo pōu kāi()()()zhōng xīn gěng gěng jūgōng shîu chǒng()()()二、组词语。
摔()蹈()姆()登()蹲()率()稻()拇()瞪()遵()宠()颈()秃()舔()踹()庞()劲()秀()添()喘()三、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打“√”。
咒语zîu()暂时zàn()铸造zù()旋涡guō()zhîu()zhàn()zhù()wō()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弱不()()欢()喜()不()不()风尘()()()苦()高()头()气()眉()脸()蹦()跳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鸽子从外面飞了进来,雪白的衣服上占了不少灰尘,风尘扑扑的。
2、鸟王看着鸟儿们一扫平时宾宾有礼的斯文样子,吵吵闹闹,吹胡子登眼,又伤心又失望,一时竞不知所错。
六、改病句。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1、鸟儿们看到天上传来直升飞机的声音。
2、让农夫和他的妻子十分骄傲。
3小男孩的桌子上放着玩具、芭比娃娃和小飞机。
4、全班同学都去秋游了,只有小佳没有去。
七、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这件好事确实是小明做的大家争先恐后地说2、妈妈看了看我温和地说没关系孩子让我们再试一次3、要想学好语文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还应该在课外大量阅读4、是啊金奖章非大王莫属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说5、怎么啦默林问为什么愁眉苦脸呢6、老师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问你的病完全好了吗第二单元一、读拼音,写词语。
fātîng dǒu zhuǎn xīng yífēn biàn shìér bújiàn( ) ( ) ( ) ( )bùxiǔmiào bùkěyán tuîhuāng shāo zîng jíshì( ) ( ) ( ) ( )二、组词蜷()锈()炕()辩()倦()绣()坑()辨()三、填上反义词,组成成语。
目不()( ) 斗转()( ) ()天()地()不()言()( )不见应接()( ) 荒漠()( ) ()( )终日浮华()( ) 稍()即()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反义词:丰富()光亮()伟大()近义词:坚韧()宁静()美丽()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陈述句)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感叹句)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双重否定句)4.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缩句)5、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
(写拟人句)6、风吹过池塘,满池的荷叶动起来。
(写拟人句)7、小溪哗啦啦地从我家门前流过。
(写拟人句)六、用横线划出下面的错别字,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居高邻下()衷心耿耿()满不在呼()劳苦攻高()垂头桑气()愁霉苦脸()包食终日()摧肝烈胆()横七坚八()七、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这里()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2、你()知道这样做不对,()应该马止改正。
3、()他不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牙疼。
4、()有再多的理由,()不应该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有时候太阳躲进()。
阳光透过()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的亮光。
2、我能默写《暮江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作者是:_____朝的____;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_____的感情。
第三单元测试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 yípáng bïmiáo zhǔn tiào wàng kîng zhì()()()()()wěi zhuāng jīdîng jiān miâ()()()二、辨字组词。
僻()截()辟()戴()壁()栽()劈()载()恼()莹()瞪()舔()脑()萤()澄()添()三、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悬涯绝壁()横七树八()斩钉绝铁()蚊丝不动()全神惯注()前扑后继()不屈不绕()中流抵柱()四、选词填空。
战役战斗战争1、课文《紫桑葚》写的是解放()中发生的一件事。
2、不久以后,被写入战史的孟良崮()胜利结束。
3、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结束,才二十分钟。
4、抗日()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石头向敌人砸去。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苇絮飞起来。
(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马宝玉是狼牙山五壮士。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平台。
七律·长征红军______,万水千山______。
五岭逶迤_______,_________走泥丸。
________云崖暖,_________铁索寒。
更喜_________,三军过后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细()暖()喜()3、诗句中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比作____,把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比作____,表现了诗人的_____精神。
4、诗句中的“金沙”“大渡”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暖”字表达了红军________心情,“寒”字则表达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战斗的_______.八、读下面的句子,把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画出来,并说说这些字词好在哪里。
1、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这里,老乡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一、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huápáo xiào shǔguāng qiān sīwàn lǚ( ) () ( ) ( )shùn jiān dùi jiǎng sùmùyírán zìdé( ) ( ) () ( )二、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在括号里。
1.失:①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没有达到目的④错误,过失坐失良机()失望()失误()失手()2.肃:①恭敬②庄重,认真③清除④严肃肃立()肃穆()肃清()三、组词。
揪()钞()桦()诵()焕()瞅()沙()哗()涌()唤()四、选词填空。
依然果然竟然1.没想到他()考了全班第一名。
2.在同学聚会上,她()见到了好朋友李丽。
珍贵宝贵可贵3.他的这些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4.他舍己救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指挥( ) 树立( ) ( )的泪花( )的歌声明确( ) 端正( ) ( )的眉毛( )的市场六、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尊敬老师,你给老师挑毛病,老师会不生气?(改成陈述句)2.它们让人相信世界的美好。
(改为比喻句)3.几百万的巨奖不可能这么轻飘飘地落在自己的头上。
(改为反问句)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在原文上改)1.这是一朵很美丽、很漂亮、很好看的花。
2.同学们笑容满面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3.同学们诚恳地批评了我,但是我犯了错误。
4.整个月亮把黑影吞没了。
八、默写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第五单元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o yuàn jìsìjǐn cîu jiǎn pǔyāo qǐng ( ) ( ) ( ) ( ) ( )sāo rǎo fěn shìbào fāchīxīn wàng xiǎng()()()()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铁骨()()名()言()老()巨()一劳( ) ( ) 痴()妄()提()吊()百()不()()()无策百折()()喜不()()()()及人()()之音三、找近义词。
1、聪明—()激烈——()刚毅——()拥护—()2、读下面词语,并用横线标出四个与“毫不犹豫”意思相近的词语。
毫不犹豫坚持不懈斩钉截铁不折不挠当机立断毅然决然纹丝不动不假思索四、填空。
1、以诗句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
千()山()鸟()飞()绝(),风()雪()夜()归()人()。
2、“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处世准则用成语可概括为()。
3、“用笔在心,()!”是柳公权练字的秘诀。
4、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了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在艺术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2、只要雨下得再大,我也要按时上学。
3、来参观的人都夸耀我们学校的环境优美。
六、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相传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捧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2、在这本书里他把亲自到过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情况风俗习惯都记载了下来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字()、()时期()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和()家。
他是()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的“欲”的意思是(),“施”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
你还知道孔子的名言有(写出两句):2、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一部书《》。
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为核心的(),教导人们()。
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直。
”柳公权以()练成了流芳百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