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刘海粟:一骂成名还是一骂成仇?
- 格式:doc
- 大小:17.63 KB
- 文档页数:8
冤家老乡:徐悲鸿与吴冠中徐悲鸿与吴冠中都是江苏宜兴人,两人皆出生于贫寒之家,徐要比吴年长二十四岁。
两人也均有在法国巴黎留学的经历,吴冠中在国立杭州艺专的老师、著名油画家吴大羽也是宜兴人。
就近百年来画坛辈份而言,吴冠中应该属于晚辈。
因为徐悲鸿与吴的“恩师”林风眠是同辈。
原本两个永远都不会“交集”的画坛老乡,但因吴冠中当年的一腔热血于1950年秋从巴黎回到北京后,竟然产生了命运“交集”,也由此引起了长达约半个世纪的个人“恩怨”。
吴冠中在晚年暴享大名后,就曾经批评徐悲鸿:“他可以称为画匠、画师、画圣,但是他是‘美盲’。
”吴冠中讲话非常有“技巧”:匠、师、圣,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作选项。
吴冠中当年回到北京之后,在同学、油画家董希文的引见下到徐悲鸿寓所拜访,希望时任中央美院院长的徐悲鸿能聘请他到该校任教。
徐、吴两人虽同操乡音,但话不投机,在艺术上似无共同语言,亦非同路之人。
当时吴冠中自视甚高,对国内的政治环境尤不适应。
虽然他后来还是进入了中央美院,但颇不得志。
再加之个性原因,遂逐渐被边缘化。
且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总是被人为列入“反面典型”而屡批判和打击。
最终吴冠中被“赶”出中央美院,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工程技术性绘画。
吴冠中后来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并对徐悲鸿在此期间的某些做法心生怨愤。
他说:“不断打击,不断打击,永远打击!所谓的打击,原来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意识形态的批判。
后来我站不住,这样就把我搞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一般技术,就没有关系意识形态了!”我们今天再心平气和地回顾当年的那段历史,其中有些因素不应忽视。
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的政治大环境影响,以徐悲鸿为首的现实主义(或称写实主义)绘画已经成为了艺术主流,且一切艺术均要服从于政治需要。
而吴冠中所推崇和擅长的西方现代主义(或称形式主义)绘画俨然已经不合时宜。
而造成这种独尊一家,废黜百家的艺坛现状,徐悲鸿作为当时的“画坛盟主”,的确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但这也绝非是唯一的因素。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刘海粟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刘海粟作品特色风格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 --- 1994年8月7日),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擅长油画和中国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海粟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刘海粟个人介绍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 --- 1994年8月7日 ),名:盘,字:季芳,号:海翁。
祖籍中国安徽省凤阳,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
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家、画家,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擅长油画和中国画。
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立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
在中国首先使用裸体模特教学,引起争议。
191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举办个人画展,并创办《美术》杂志。
1926年,上海美专因裸体模特问题被封闭,本人被以学阀罪名通缉。
1927年旅居日本,1929年后又赴法国、瑞士、东南亚等地作画和展览。
1931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个人绘画展。
1943年回国复任上海美专校长。
1952年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1979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
1994年8月7日逝世于上海。
另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
七十余年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国画创作博取传统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写生,师造化而又欺造化,擅山水、花鸟、走兽,喜作泼墨泼彩法。
画风豪放奇肆,苍莽劲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刘海粟与徐悲鸿之恩怨刘海粟与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两位巨匠,也有过一段师生情缘。
但两人在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论战,回响十分深远,波及数十年後的中国画坛,以致影响到各自的门人和亲属。
毛刘交恶始末【刘海粟与傅雷交恶始末】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美术评论家,一生译著丰厚,与其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的书信往来集结成册,留给世人一笔丰厚的精神财产。
1927年12月31日,19岁的傅雷乘法国邮船“昂达雷•力篷”号离开上海,次年2月3日抵达马赛港。
8月,他考进巴黎大学,专攻文艺理论,同时到卢佛美术史学校和梭邦艺术讲座听课。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画家刘抗,在刘抗的介绍下,认识了来欧洲游学考察的刘海粟。
傅雷整整小刘海粟一轮,由于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两人很快成为至交。
傅雷与刘海粟经常在一起,到巴黎的博物馆、教堂、宫殿、展览会等各处浏览,有时也会离开巴黎,到美丽的自然里去寻找灵感。
有一次,傅雷、刘海粟夫妇、刘抗等约好在蔼维扬会合,前往瑞士莱芒湖畔的避暑胜地避暑。
刘海粟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把艳红的苹果摘下来往衣服口袋里装,傅雷不由分说地给他照了相,边照边说:“这是阿尔卑斯山刘海粟偷苹果的纪念。
”一个月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巴黎。
对于这次难忘的避暑记忆,傅雷念念不忘,30多年后写信给远在英国的傅聪时,还有提及。
1930年,刘海粟写生了很多油画,如《森林》、《夜月》、《玫瑰村之初春》等。
6月,刘海粟与朋友孙福熙、颜文�一起同游意大利,到罗马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给傅雷写信:……今天又看了个博物馆、一个伽蓝,看了许多蒂湘、拉斐尔、密克朗琪罗的杰作。
这些人实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为表现奋斗,他们赐与人类的恩惠真是无穷无极呀。
每天看完总很疲倦,六点以后仍旧画画。
光阴如逝,真使我着急……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刘海粟将傅雷引为艺术知己。
两人常常在一起探讨艺术与哲学。
在巴黎,刘海粟与傅雷有过一阵短暂的友谊蜜月期。
1931年秋天,傅雷结束了4年的留学巴黎生活,与刘海粟一起乘坐“香楠沙”号轮船回国。
傅雷刚到上海时,暂时住在刘海粟家中。
蔡元培在威海卫路中社设宴为刘海粟旅欧回国接风,傅雷应邀出席,作陪的还有陈独秀、叶恭绰、许寿裳、杨杏佛、黄宾虹、张大千、朱屺瞻、王个�等社会文化名流。
徐悲鸿的故事四年级阅读答案① 徐悲鸿的故事阅读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徐悲鸿在巴黎留学时向瞧不起中国的洋学生挑战,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最终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使那个洋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② 徐悲鸿的故事阅读题歧视:即: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
有志者,回事竟成:有志向的人,做答事一定会成功。
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
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梦想而又异常自信的人。
③ 徐悲鸿的故事四年级阅读答案在乌镇,很多东西总是让我感觉意犹未尽,在最繁华的都市间仍可以保留着千内年的古朴和宁静,乌镇虽小容,可总觉得值得停留的地方很多,一土,一瓦,一水,一木,我努力让脚步慢些,再慢些,我是如此贪婪的想把这风光揽尽,让自己也融入这千年的古镇之中。
④ 《徐悲鸿的故事》阅读答案洋学生只能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⑤ 徐悲鸿的故事答案最佳答案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学画的故事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他的画,尤其是他画的马,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徐悲鸿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法国巴黎徐梁画院和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
那时,清朝政府虽然垮台了,换上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也同样腐败无能。
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不仅在经济上很困难,就是政治上,也还像过去一样,常常遭到外国人的侮辱和歧视。
就在徐悲鸿考进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时候,有一位富有的外国学生十分无理地向他挑衅,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
也成不了什么大材。
”徐悲鸿听了这句话,非常气愤,他用炯炯的目光狠狠地盯着这个富有的外国学生,毫不示弱地对他说:“先生,你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行吗?那好,现在,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试比试!等到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以后,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祖国争气。
为中华民族争光。
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目的,他不仅十分认真地学好了学校里安排的所有课程,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
而且常常是带着一块干面包和一壶水去的,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时间决不出来。
许多法国画家看到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都很感动。
有一位叫做达仰的法国画家说,他从这位没有奴颜媚骨的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强毅力和对未来的信心。
从此,他就主动邀请徐悲鸿到他家做客。
并且还主动把自己的画室借给徐悲鸿,让他安心画画。
一年以后,徐悲鸿就画出了一幅很好的油画,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好评。
以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几次比赛考试中,徐悲鸿都赛过了当时在这个学校里学习的各国学生,多次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不久,徐悲鸿又在巴黎展出了自己的油画《远闻》《怅望》《箫声》和《琴课》等。
由于这些油画技法高超、构思新颖,且出神入化地表现了画中各种人物不同的性格。
轰动了整个巴黎的美术界。
许多观众看过之后,都称赞:“中国人真了不起”!就连那个曾经向徐悲鸿挑衅过的外国学生,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无冕之王作者:王彧浓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李青萍画作,融合了印象派、中国写意画、印度泼彩画的神韵;集造化、灵感、内功于一身;尺幅之间,气象万千。
她劈波斩浪,独创画派;生命之火,火光烛天。
画家在孤绝、封闭、惨无人道的环境里,顽强坚守创作意志、和艺术理想;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把艺术才情和能量,最终释放出来,玉成纯正的浪漫精神和王者风范。
此乃青萍,在艺术史上的终身成就和永恒地位。
关键词:气象万千;忠实自我;自立门派;纯粹自由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
自己的男人,是武功盖世的游侠儿,豪气冲天、壮怀激烈。
然而,刀光剑影、万水千山地走过,依然回到自己的身边,嘘寒问暖。
一派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还有一种女人,直接把男人甩到一边儿。
自己雄才大略,称霸武林。
古有武则天,穆桂英,花木兰;今有缅甸领导人昂山素季,韩国总统朴瑾惠,巴西总统罗塞夫,德国总理默克尔。
世界时尚奢侈品牌创造人,可可·香奈儿,终身未婚。
她独创伟大的时尚帝国,香奈儿,屹立时尚尖端,百年不倒。
“愿我的传奇常留世人心中,永远鲜明如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香奈儿的话,依然成为女性价值的典范。
女性,越来越精彩。
民国美术界,也有一些彪炳千秋的女性画家,气壮山河、开宗立派、美艳动人,称霸画坛江湖。
《滴落的呢喃》一画,乍看之下,触目惊心。
一滩新鲜的血液,汪在那里。
山川万物皆有情。
凄艳绝伦,火红如霞。
是谁,把生命所有的热力,用鲜血挥洒与讴歌。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一汪沸腾的鲜血,是鲁迅之血、还是秋瑾之血?血色中,有火样的浪漫和青春的激情。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无畏生死,那是画家李青萍,用生命铸就的人间离歌。
血雨腥风,飞沙走石,悲歌当泣,远望当归。
画家一如荆棘鸟,把自己娇小的玉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之上。
和血、和泪、和命,放声高歌。
歌唱自由、歌唱心灵、歌唱宇宙洪荒,歌唱人世间所有的爱恨情仇。
人世间所有的色彩,倾刻之间,悉数黯然,唯有这首凄厉的绝唱。
名家对徐悲鸿的评价徐悲鸿(1895-1953),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有官僚主义传统的家庭,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和文学家,也是现代中国美术的开创者。
作为一个把绘画当作职业的画家,他的作品涵盖了新民主主义,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之父”。
众多著名人士对徐悲鸿的评价都十分高度。
例如,著名画家黄兰亭曾说,“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祖师。
他是一位拥有坚实意志和开拓精神的人,也是一位有激情和创造力的画家,他把中国画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著名画家张大千也为徐悲鸿高度称赞,他说:“徐悲鸿的作品一方面反映出他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现代性。
他的作品是有节奏、有感情及具有很强代表性的,他完全融入了传统中国画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中。
”此外,张大千也声称,“徐悲鸿是一位具有非凡见解的画家,即使在今天,他的作品仍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敬。
”徐悲鸿的作品以其传统的绘画风格而闻名,他的画作里都渗透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他的作品给人以无限的古典气息与深刻的思想。
而他的传统画风也得到了许多著名画家的肯定,如一代画家蔡西,他说:“徐悲鸿不仅在他的画作中写出了大量传统元素,更以一种自然而充满活力的创作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使他的作品具有无限魅力。
”此外,著名作家贾木《枫浦故事》的作者陈希夷也对徐悲鸿的作品有着莫大的称赞,他说:“徐悲鸿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绘画家,他的画作充满了激越的情感,他也融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令人惊叹的美感。
”以上是对徐悲鸿的评价。
徐悲鸿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以其出色的绘画技艺,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不仅被认可,而且被世人尊敬。
他的艺术功劳将永久留在人们心中,他的作品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
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事庄严凝重的纪念馆中,一幅巨大的国画赫然摆放在最为显眼之处,画上的骏马意气风发、昂扬振奋,仿佛随时都要冲破画卷奔驰而出一样,这幅画作就是徐悲鸿著名的《奔马图》。
在这幅画里,徐悲鸿用浓墨勾勒出了一匹矫健雄壮的千里良驹,每一处线条、每一笔用墨都浑然天成。
在徐悲鸿的画作之中,总是能够诞生出一种“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豪壮气魄,总是能够迸发出“山河亩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奔腾激情。
徐悲鸿一生作画无数,无论是雄狮、晨鸡,还是骏马,无不蕴含着暮鼓晨钟般振奋人心的雄浑力量,他饱蘸浓墨所挥洒而出的,是国画的精髓,也是国人的风骨。
他的画中既有着信仰和勇气的凝聚,也有着对祖国人民无限深情的热爱。
他不仅在有生之年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饱含热忱与信念的杰出画作,还将自己收藏的千余件珍贵的名家书画、碑帖都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
正如他的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中所写的那样: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在江苏省宜兴县内有一条小河叫做塘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名叫屺亭桥。
1895年的7月19日,徐悲鸿就出生在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徐悲鸿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能书善画,因此徐悲鸿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徐悲鸿的父亲虽是一位清贫的书生,却清高自远,认为学问应循序渐进,先知书识礼方可学画。
于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徐悲鸿熟读四书五经后方才开始学画。
也正是因为徐悲鸿有着这样良好的学识和教养,才使得他对于事物的思考更为深刻,所以在他的画中,总是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凛然的风骨。
徐悲鸿9岁的时候开始学画,他每曰临摹一幅清末著名插画家吴友如的人物画,借此来仔细揣摩和体会古人的笔法、精髓;闲暇时,徐悲鸿还会到野外郊游和写生,在广阔的自然中体会万物的韵律和天地之美。
人物、楼台、花鸟鱼虫,在徐悲鸿的笔下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开始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练笔,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开始逐步提高,并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历史评价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那么你知道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提供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历史评价,希望能帮助到你。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历史评价他是19世纪末的一个画家,他画的马千姿百态。
他不仅艺术功底深厚,而且他的艺术修养和品德更为大家所敬重。
那么后人对徐悲鸿的评价如何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后人对徐悲鸿的评价。
徐悲鸿是我国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出生于1895年,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极需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积极的投入。
徐悲鸿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强烈的热爱。
稍微懂事就跟随他父亲学画,然后帮别人作画赚钱添补家用。
他的绘画在儿时就已打下深厚的基础。
徐悲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小就通过绘画帮家里赚钱。
徐悲鸿是个有志向的人,成年后的他希望到上海卖自己的画。
他的老师在他离开前对他说,要正确区分傲骨和傲气,徐悲鸿此后的人生都谨记恩师的临别赠言。
大家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不管他取得多大的成绩,但是他从没有一点的傲气,这也是他的画被大家喜欢的原因之一。
所谓画好人更好才能举世闻名,倘若人品不足的话,他画的马就不会有灵魂。
他非常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善于挖掘独特的人才。
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当时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他的画风突破传统的笔墨成规,他在徐悲鸿眼里是难得的人才,三顾茅庐把只有小学文化的齐白石请到大学里当教授。
吴作人非常有个性,还因此被学校开除。
徐悲鸿惜才,对吴作人的帮助极大。
还有张大千、傅抱石等都承蒙他的师恩,徐悲鸿不愧是艺术界的大师!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油画怎么样徐悲鸿是中国现代有名的油画大家。
油画作为西洋的一种绘画艺术,也正是凭借徐悲鸿,才得以引入中国。
徐悲鸿油画创作的最鼎盛时期是他在国外留学,潜心研究绘画的那几年。
尤其是他在法国的那段时间。
在一九二五年的时候,徐悲鸿油画技术开始趋于成熟。
徐悲鸿与刘海粟:一骂成名还是一骂成仇?徐悲鸿与刘海粟:一骂成名还是一骂成仇?古玩实时资讯04-15 11:28大2016-4-15更多字画,艺术品交流加微信:1950481273徐悲鸿在中国的地位为什么会这么高呢?“就是因为我(刘海粟)骂了他。
我一骂,把他给骂出名了。
我当初年轻气盛,许多事情不懂,蔡先生叫我不要理他,我不听。
”“老师是说,因为你骂他,反而把他的地位给骂高了?”“哎!一骂,高了!这个话我没有同别人讲过,讲了,别人也不会相信。
这是好极了的内容,你要录下来,现在不要放,以后再写出来。
当初解放的时候,我本来是要出去的,还有我的侄子刘狮,他们已经把我的画先运出去了。
我当时对共产党还有幻想,一犹豫,等我决定走,已经来不及了。
上海很快就被解放了,机场、港口统统都被封起来了。
噢——国民党军队败得一塌糊涂!他们本来说可以再守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不行了,这样我就没有能够走掉。
后来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头,他们出去的人都笑话我啊!这是一个教训,这种重大的事情不好犹豫的啊!“解放以后我吃亏最大。
因为全国都提倡苏联的院体派,同徐悲鸿正好结合起来,徐悲鸿追求的正好就是院体派。
当年徐志摩同徐悲鸿论战,徐志摩挖苦他把人家欧洲不要的东西拿回中国来当宝贝。
噢——我完全被孤立了,痛苦极了!无奈极了!连学校也给他们弄掉了,逼迫我同意调整为华东艺专,做这个不伦不类的校长。
徐悲鸿给他做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又做全国美术家协会的主席。
徐悲鸿拼命推行苏联院体派的东西,我是一直不买院体派账的。
他又在北京,天天同中央的高层联系,动不动一个报告给你打到上头去。
噢——痛苦极了!无奈极了!但是,我不屈服的!我天天画画,从来不管什么华东艺专不华东艺专的事情,我相信总有一天画会说话!“1953年的春天,有一天我在无锡鼋头渚画画,臧云远来找我。
名义上他是华东艺专的副校长,我是校长,其实同现在一样的,党领导一切。
这个人无能得很,什么东西都不懂,但他是老革命,党委书记,他领导一切。
他告诉我,北京要你去。
我说有什么事啊?他说已经来了好几封电报,请你去北京看看。
我心想,有什么好看的?世界各国我都看过了!北京我也去过,而且是蔡元培先生请我去给北京大学讲学的!我不理睬他,每天还是画我的画。
有几张长卷都是那个时候画的。
后来,其他几个领导,包括谢海燕都来找我,说刘老啊,北京一定要你去,而且要马上去。
当时丁玲也在鼋头渚,她也劝我要快快去。
这样才把我拖到学校。
臧云远赶快给北京拍电报,又忙着安排我吃东西。
我告诉他,我是校长!不是客人!我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当初他们并掉了我的学校,连这个华东艺专的校长也是挂虚名的,他们什么事情都不告诉我的,我根本就是完全被他们剥夺了!徐悲鸿与刘海粟:一骂成名还是一骂成仇?“我先回上海,这个时候已经是现在这个师母了。
她是个慢性子,在家里一天到晚弄东弄西。
我拖了几天没去,北京又来电报,学校也来电话催,说北京所有的人都等着呢,招待的地方也已经弄好了,非常高级的。
夏伊乔提出要跟去,说你从前的几个女人都跟你去过外国,只有我,嫁给你之后什么地方也没有去过。
我开导她说,现在时代不同了,连我自己都要夹着尾巴做人的。
好在他们倒是同意她去。
走的时候,上海开了一个欢送会,开得很热闹。
自从解放了,我审时度势,做得很漂亮,从前无论我到什么地方去,都是前呼后拥,解放以后我就不动声色了。
谁知一到北京,很多欢迎的人!光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就有七十多个。
江丰也来了,还有王琦,莫朴那个时候也在北京,还有文化部的许多人。
他们替我取行李,送到西单饭店。
一座红砖的楼,很安静,布置得很讲究。
晚上又是盛宴!第二天早上晚上,也统统有照顾。
连早饭,服务员也都穿着礼服在边上侍候的。
有中餐西餐,随便我挑,不像现在给你什么吃什么。
我那个时候心虚啊,以为是要我出钱的,像这样的场面开销太大了,我吃不消的。
后来问问,说不要你出钱,全部由政府招待。
整个饭店没有人的,不向外面招待的。
这样一个好地方,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再就是我们夫妇。
老头你晓得是谁?林彪的父亲!在这里养老的。
老太听说也是一个老革命。
到了第三天来了一个叫常俊的,自我介绍是政务院交际处的处长。
我也不问他是什么人,其实是周总理派来的,一切都弄得太好了。
“第一天去颐和园,一路参观,介绍,一直到山上的排云殿。
一进排云殿,一桌酒席已经摆好了,又是冰水了,又是饮料了,三个人吃了一桌很好的菜。
嗨!颐和园排云殿!这个名字你要记好。
吃好饭了,常俊又领我们去后湖。
颐和园分前湖后湖。
到了后湖,一大片荷花,很好!夏伊乔说我们上海人都喜欢用荷叶来做粉蒸肉的。
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天天做粉蒸肉、粉蒸鸡给我们吃。
嗨!还有一天,他领我们去吃水饺,一个很有名的地方,从前西太后爱吃水饺,就专门做给她吃的。
噢——照顾得非常好!后来又去八达岭。
整整一个礼拜,都是这样玩,常俊每天陪我们,什么也不说。
但是后来没有人来了,常俊也不来了。
“有一次蔡若虹来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华君武呢,我就问他了,这样玩了一个礼拜就没有消息了,究竟要我做什么事情啊?蔡若虹不愿意告诉我,只说,最近周总理很忙,安排不出时间来见你。
后来我去访问老朋友叶恭绰,他老实讲了。
他问我,你来做什么?我说是政务院请我来的。
他说你知道吗?徐悲鸿到处发传单,写信给毛主席、周总理,慌张得不得了,他当你来是要取而代之。
我说我没有这个心思啊,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啊。
他拿出一张徐悲鸿发的传单给我看。
噢——下流极了!他说刘海粟怎么样怎么样坏,一张画都是抄来的,他还把画一起印出来。
你晓得是怎么个抄法?一张塞尚的静物,两个苹果一个石膏像,我也画了几个苹果一个石膏像,大家写生,抄什么抄?又说我是文化汉奸,称颂大日本的王道乐土,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胡乱讲的,你要拿出证据来的!还有一篇画序,我借用了郑板桥的口气,他也给印出来,说我抄袭。
这个无聊透了!写文章允许借鉴的嘛,这样说太浅薄了,毛主席那样大的学问,也是要借鉴的。
噢——他实在找不出什么东西了。
我付之一笑,传单也没有要。
你晓得吧,因为他在德国英国都不成功,所以对我恨极了。
叶恭绰当时一直摇头啊,他说大家应该团结嘛,徐悲鸿不应该这样做的。
叶恭绰一个劲怪我不好,当初蔡元培先生一再劝告你不要骂他。
徐悲鸿与刘海粟:一骂成名还是一骂成仇?“1932年,我第一次从欧洲回来,在上海举办展览会,噢——盛况空前!就有一个人,不晓得是巴金还是什么人,是一个文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说刘大师怎么样怎么样厉害,徐悲鸿林风眠都是他的学生。
徐悲鸿就根据这篇文章登了一个广告。
他觉得他已经去了法国留学了,了不起了,说自己当初因为无知,到上海受骗了,进了一个很不好的学校,就是我这个美术学校。
说我办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经营诈骗,是学术界的蟊贼败类,无耻之尤。
骂我是艺术流氓,伟大牛皮,用一张同法国美术学院院长的合影照片,到处招摇撞骗。
其实我一手培养他,连衣服也给他做的。
当时,蔡先生还有叶恭绰叫我,你千万不可以理他,一无价值的,你现在从欧洲回来正在风头上,你一骂他,大家就注意他了。
但是我修养不够啊,沉不住气,我也登了报回骂的。
我骂他是枭獍之徒!不承认他是我的学生!结果就是我这么一骂,他从此出名了!小报大报,小报大报,刘海粟徐悲鸿,刘海粟徐悲鸿,噢噢噢,喔喔喔喔喔喔喔,大家统统都知道刘海粟同徐悲鸿了。
现在想想太没有价值,我以为骂了他,出了气,实际上是捧了他!后来人家告诉我上当了,他是故意写文章引我去骂他的。
有一句话你要懂得,骂人,不如被人骂。
一种是叫人家恭维拍马屁,一种是招惹人家来骂你,都是吸引别人注意的手段。
噢——一下子他出名了。
刘海粟徐悲鸿,刘海粟徐悲鸿,这件事情闹得很大,报纸上天天当作笑料登。
所以叶恭绰埋怨我当初不要理他就好了,你这一理,弄到现在还是刘海粟徐悲鸿,刘海粟徐悲鸿。
“其实这两个人的学问差得太远了啊!别的不说,画是能看得见的。
不管是国画油画还是书法,尤其是油画,我是先进的,他还是学院派的那一套。
现在动不动就说徐悲鸿是画马的,你去看看,他的马两条腿都是僵的!在英国他就吃这个亏,他们英国人说他画的马都是不能跑的。
”刘海粟缩起脑袋,将两只手臂伸直了平行摆在面前,“你去看看,他都是这样的。
”刘海粟将脑袋又往下缩了缩,“都是僵的,不能跑的。
马是要四个腿拉开了才跑得快的。
现在他已经不行了,国内国外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画,这个学问,都差得太远了,品格也差得太远了。
但是有一条,现在他的学生都占着各个重要的位子。
老实不客气讲,他那么多学生,没有一个是真正有学问懂得艺术的。
”刘海粟竖起大拇指,“我现在更厉害了,这么多介绍的文章,又拍电视又拍电影,马上上海北京都要给我出大画册。
解放以后他们拼命打击我,不给我办展览,不给我出画册,什么都给他们把持住了,好像名气比我大了。
我不管的,埋头做我的学问,结果一出头就震动啊!把他们给吓死了!人家美国人要买我的12幅画,我还不卖呢!这个太厉害了!香港的展览也是震动啊!这样一来,我就更不得了啦!”谈得久了,刘海粟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去厨房热了一杯牛奶喂他喝下去。
稍微休息了一会,他又接着说:“这都不是凭空的。
还有那么多老年人为我题的诗词,评价我的艺术,这个厉害极了!那个时候他们得意啊,还给我弄了一个‘大右派’,我一点不动声色,他们再打我也不怕的。
”“老师处于逆境的时候,一直很坦然。
”“坦然!”“还是坚持做学问的。
”“做学问!这个了不起的!最大的考验!后来又是什么反革命,我还是坦然。
有的人吓都吓死了,要自杀了,只有我坚定!我说了两句话,失意泰然,得意淡然。
这个很要紧。
还有对钱看得轻也是不容易的。
他们有许多人骂我,说刘海粟傻瓜,7万块钱到死也用不完了,还有后来香港的100万……事情不是这样算的,人生的历史不是用钱就能写成的,我伟大就伟大在这个地方。
我的这个品格,这个画,不是物资可以估价的。
噢——今天这一篇谈话非常好!随随便便的就很生动。
许多细节还没有同你讲,几天也讲不完的。
光是德国英国的那一段,就不得了。
他们外国人公平啊!所以徐悲鸿在那里混不下去!”更多字画,艺术品交流加微信:195048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