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场备案管理要求2012.11.1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9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操作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根据《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待发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审核、批准、发证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受理、考核、批准、发证和日常监管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备案基地名单的上网公布。
第二章申请第四条基地的检验检疫备案由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申请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资格。
对可兼作食品用的植物源性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获得注册登记资格。
第六条生产企业在申请备案时,需填写《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申请表》(附件2-1),并提交以下资料:(一)生产企业对基地具有合法管理权限的有效证明文件;(二)生产企业对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地管理机构设置、种植操作规范、农业化学品管理制度、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疫情监控与病虫害防治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制度、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等;(三)基地负责人、植保员的相关资格证明材料;(四)种植基地有关信息,如地块位置、平面图以及照片。
各地块在平面图中的标示应清晰、统一、规范。
照片应包括基地标识牌、基地全景、近照、药品存放点等;(五)生产企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证书》或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六)基地土壤、水源和空气环境监测报告;(七)检验检疫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上述资料均需生产企业加盖本企业公章。
第三章受理和初审第七条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申请的受理和初审。
初审包括对企业提交材料的书面审核和对基地的现场考核。
最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最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6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全文内容,提供给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实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制度。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组织实施全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具体实施所辖区域内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以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并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确保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过程持续符合我国有关法定要求和相关进口国(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第二章备案内容与程序第六条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未依法履行备案法定义务或者经备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其产品不予出口。
第七条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时,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和以下相关文件、证明性材料,并对其备案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二)企业承诺符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和进口国(地区)要求的自我声明和自查报告;(三)企业生产条件(厂区平面图、车间平面图)、产品生产加工工艺、关键加工环节等信息、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以及企业卫生质量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等基本情况;(四)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的基本情况;(五)依法应当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以及其他行政许可的,提供相关许可证照;(六)其他通过认证以及企业内部实验室资质等有关情况。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蜂产品原料基地备案和监管的实施细则(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草案)》及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浙江局)辖区内供出口蜂产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出口企业)使用的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以及经备案的养蜂基地的监管与年度审核。
第三条浙江局主管全省辖区内供出口企业使用的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监督管理及信息发布工作。
第四条浙江局辖区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局)负责辖区内供出口企业使用的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受理审核、年审、到期复审及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地方政府指定的蜂产品安全质量示范区管理机构、出口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口蜂产品质量要求等,建立备案养蜂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备案的养蜂基地、养蜂户、养蜂生产过程等实施全面管理,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第二章备案申请— 1 —第六条养蜂基地备案由地方政府指定的蜂产品安全质量示范区管理机构、出口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以下称申请单位)向所在地分支局提出申请。
第七条申请养蜂基地备案的地方政府指定的蜂产品安全质量示范区管理机构需获得地方政府的委托证明;出口企业需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验检疫备案资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需获得独立法人资格和营业执照。
第八条申请养蜂基地备案时,需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从浙江局网站下载,并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单位合法性证明材料(注释:当地政府指定或委托管理的相关证明、营业执照、法人资格证明、组织机构代码、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等复印件);(二)申请单位对养蜂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养蜂基地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名称和设置、养蜂用药管理制度及相关记录(购买、贮存、发放等)、养蜂用药督查制度及相应的督查记录、养蜂现场跟踪监督指导计划、蜜蜂养殖操作规范、养蜂户投售原料标识卡(样张)、养蜂户档案、养蜂日志(样本)、蜂蜜及蜂王浆追溯管理制度等;(三)养蜂基地管理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名单和相关资格证明材料;(四)各养蜂生产小组所属区域及养蜂户数、蜂群数清单— 2 —(五)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如用药规范、养蜂户购药须知等,以及检验检疫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2012年第55号公告)【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文号】 2012年第55号公告【发布日期】 2012-04-05【生效日期】 2012-10-01【效力】【备注】为进一步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和《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 2. 《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掌握进口食品进出口商信息及进口食品来源和流向,保障进口食品可追溯性,有效处理进口食品安全事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向中国大陆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以及境内进口食品的收货人(以下统称进出口商)的备案管理。
本规定附表所列经营食品种类之外的产品,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部分粮食品种、部分油籽类、水果、食用活动物等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备案管理系统),负责公布和调整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名单。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申请的受理、备案资料信息审核,以及在食品进口时对进出口商备案信息的核查等工作。
第二章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备案第四条向中国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备案,并对所提供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技术规范1总则1.1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蜂蜜QS生产许可证书。
1.2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符合出口食品企业检验检疫备案要求并获得备案证书。
1.3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用于出口生产的原料应来自于检验检疫备案养蜂基地,备案养蜂基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1.4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和《进出口食品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及控制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1.5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确保其产品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口国家和地区无相关标准且合同没有规定的,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1.6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确保出口蜂蜜和蜂王浆的真实性。
2生产加工控制2.1厂区环境卫生2.1.1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2.1.2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裸露地面。
2.1.3厂区内应有适当绿化,绿化植物应无毒、不影响卫生和食品安全。
2.1.4厂区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2.1.5加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及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
2.1.6厂区建有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2.1.7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2.2加工用水卫生2.2.1进入加工车间的自备水源或城市管网用水的卫生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之规定。
2.2.2自备水源的水质卫生每年应全项目检测不得少于两次;城市管网用水的水质卫生每年应全项目检测不得少于一次。
2.2.3直接加入蜂蜜和蜂王浆中的水应经净化处理,并定期检查微生物等相关指标,净化水应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水质全项目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出口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实施备案管理的原料品种目录中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鼓励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框架下,共同做好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工作。
第二章备案申请第五条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行业协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均可以作为申请人向种植场所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备案申请。
第六条备案种植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合法经营种植用地的证明文件;(二)土地相对固定连片,周围具有天然或者人工的隔离带(网),符合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土地面积要求;(三)大气、土壤和灌溉用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种植场及周边无影响种植原料质量安全的污染源;(四)有专门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有适宜的农业投入品存放场所,农业投入品符合中国或者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法规要求;(五)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组织机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制度、生产和追溯记录制度等;(六)配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具有植物保护基本知识的专职或者兼职植保员;(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申请人应当在种植生产季开始前3个月向种植场所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提交书面备案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二份:(一)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申请表(附表1);(二)申请人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其他独立法人资格证明的复印件;(三)申请人合法使用土地的有效证明文件以及种植场平面图;(四)种植场的土壤和灌溉用水的检测报告;(五)要求种植场建立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制度、生产和追溯记录制度等;(六)种植场负责人或者经营者、植保员身份证复印件,植保员有关资格证明或者相应学历证书复印件;(七)种植场常用农业化学品清单;(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蜂活动,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养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蜂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养殖、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养蜂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蜂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养蜂生产管理第五条养蜂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一定的养蜂知识和技能;(二)有适宜的养蜂场地;(三)有必要的养蜂设施设备;(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六条养蜂者应当依法办理养蜂登记手续,取得养蜂许可证。
第七条养蜂者应当建立健全养蜂生产档案,详细记录蜂群繁殖、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情况。
第八条养蜂者应当使用合格的蜂种,严禁使用转基因蜂种。
第九条养蜂者应当合理利用蜂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得破坏植被和水源。
第十条养蜂者应当遵守蜂群饲养管理规范,合理调整蜂群密度,防止蜂群过度拥挤。
第十一条养蜂者应当定期对蜂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第十二条养蜂者应当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蜂产品管理第十三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一定的蜂产品加工技术;(二)有必要的加工设施设备;(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十四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依法办理蜂产品生产许可手续,取得蜂产品生产许可证。
第十五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蜂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蜂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六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使用合格的蜂种和饲料,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
第十七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加强蜂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污染。
第十八条蜂产品生产者应当定期对蜂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蜂场管理第十九条蜂场选址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规划,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等禁止养蜂的区域。
152检食函〔2011〕86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篇:152 检食函〔2011〕86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处(室)函检食函…2011‟86号关于加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备案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分支机构(和平办除外):《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44号)将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1年10月11日食品处专文下发《关于转发<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检食函…2011‟78号),根据宣贯过程和实际工作中所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现就加强厦门检区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管理,建立和推行“建立一个机制、推行二项制度、加强四项措施”管理模式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立和推行“建立一个机制、推行二项制度、加强四项措施”管理模式(一)建立厦门局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协调管理机制1、食品处即日起成立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协调管理工作组。
组长:柯志成成员:黄曦、康江卫工作组负责协调管理厦门检区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负责建立和推行备案工作流程层级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备案工作流程关键节点管控制度,并以此为抓手统一和规范厦门检区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负责加强种植基地备案考核人员的统一管理;负责组织对检区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质量的监督抽查。
2、各相关分支机构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并指定备案工作常务负责人,加强对备案工作的组织管理,梳理工作流程,明确层级责任,确保工作质量,并及时反馈备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于2011年11月16日前以正式文件上报食品处。
(二)建立和推行备案工作流程层级管理制度1、即日起厦门检区出口种植基地备案管理工作统一启用《厦门局出口种植基地备案工作流程管理表》(见附件1),并列入管理处做出准予或不予备案的重要依据。
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规定(2012年第56号公告)【发布单位】质检总局【发布文号】2012年第56号公告【发布日期】2012-04-05【生效日期】2012-04-05【效力】现行有效【备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做好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规定》,现予发布实施。
特此公告。
二〇一二年四月五日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出口食品原料质量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实施备案管理的原料品种目录中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鼓励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框架下,共同做好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的备案工作。
第二章备案申请第五条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行业协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均可以作为申请人向种植场所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备案申请。
第六条备案种植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合法经营种植用地的证明文件;(二)土地相对固定连片,周围具有天然或者人工的隔离带(网),符合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土地面积要求;(三)大气、土壤和灌溉用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种植场及周边无影响种植原料质量安全的污染源;(四)有专门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有适宜的农业投入品存放场所,农业投入品符合中国或者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法规要求;(五)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组织机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制度、生产和追溯记录制度等;(六)配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具有植物保护基本知识的专职或者兼职植保员;(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养蜂行业管理,保护蜜蜂资源,维护蜂农合法权益,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养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蜂行业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二)科学养殖,提高效益;(三)公平竞争,规范市场;(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养蜂行业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蜂行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养蜂资源保护第五条国家实行蜜蜂资源保护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蜜蜂资源的保护,禁止非法捕杀、采集、贩卖、运输蜜蜂及其产品。
第六条养蜂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合理利用蜂群,避免过度采集;(二)不得破坏蜜蜂栖息地,保护蜜蜂自然繁殖;(三)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对蜜蜂及其产品进行污染;(四)不得非法买卖、运输蜜蜂及其产品。
第七条国家鼓励开展蜜蜂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提高蜜蜂抗病、抗逆能力。
第八条国家对珍贵、濒危蜜蜂品种实行重点保护,并采取措施,防止其灭绝。
第三章养蜂生产管理第九条养蜂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了解蜜蜂生物学特性,掌握养蜂技术;(三)具备必要的养蜂设施和设备;(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养蜂者应当建立健全蜂群管理档案,记录蜂群繁殖、饲养、病虫害防治等情况。
第十一条养蜂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合理配置蜂群,保持蜂群数量稳定;(二)采用科学养蜂技术,提高蜂群产量和质量;(三)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蜂群健康;(四)加强蜜蜂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蜜蜂生产性能。
第十二条养蜂者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蜂具和饲料,不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第十三条养蜂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兽药使用规定,不得滥用农药、兽药。
第四章养蜂产品质量安全第十四条养蜂者应当保证蜜蜂产品质量安全,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对蜜蜂及其产品进行污染。
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管理要求(试行)
第一章总体要求
第一条为加强出口蜂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管理,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进出口蜂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144号,149号公告)。
(1692号农业部,养蜂证)第二条本要求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实施备案管理的原料品种目录中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和监督管理。
出口蜂产品原料备案养蜂基地是指按县、乡、镇及周边区域的蜂农组成的有一定组织结构的养蜂集合体。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可按照本要求,结合本辖区特点制定实施细则,以进一步完善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和监管工作。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鼓励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框架下,共同做好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工作。
第二章组建管理
第五条
出口蜂产品原料备案养蜂基地组建范围:按县、乡、镇等周边区域为单位组建。
第六条出口蜂产品原料备案养蜂基地的管理模式:
㈠行业管理模式:以地方政府主导委托管理机构(农业部门、行业协会)牵头将本地区养蜂户组织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养蜂基地;
㈡专业经济组织控制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养蜂户自行组建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养蜂基地。
㈢直接控制模式:出口蜂产品企业自行组建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养蜂基地;
㈣间接控制模式:出口蜂产品企业与养蜂户直接签订合作合同,指定具有养蜂实践经验的养蜂户管理,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养蜂基地;
㈤松散控制模式:出口蜂产品企业与蜂产品收购户签订供销合同负责对其养蜂技术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培训,由收购户与养蜂户签订合同组建养蜂基地,将养蜂户档案报出口企业备案,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养蜂基地。
第七条参加备案养蜂基地养蜂户的基本要求:
㈠遵纪守法,诚信生产,无不良记录;
㈡每户养蜂户养蜂群数大于60群
㈢熟悉养蜂生产的有关规定和蜂病防治用药知识;
㈣熟悉国家禁用药物的规定和名称,并自觉遵守;
㈤能接受养蜂基地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检查;并接受农业主管部
门和检验检疫机构的督查;
第八条地方政府主导委托管理机构(农业部门、行业协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出口蜂产品企业负责对养蜂基地内养蜂户进行备案建档、培训、常用蜂药采购和发放、养蜂生产指导和督查,并实施有效管理。
第三章申请备案
第九条具有合法证明文件并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组建和委托管理机构(农业部门、行业协会)、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获得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备案申请,并填写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申请表(附表1)。
第十条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时应具提供以下材料:
㈠申请的管理机构合法性证明材料(注释:营业执照、法人资格证明、组织机构代码、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等);
㈡对养蜂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⒈养蜂基地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名称和设臵图;
⒉养蜂用药管理制度及相关记录(购买、贮存、发放等);
⒊养蜂用药督查制度及相应的督查记录;
⒋养蜂现场跟踪监督指导计划;
⒌蜂产品生产和蜜蜂饲喂基本操作规范;
⒍蜂蜜及蜂王浆追溯管理制度,养蜂户投售原料标识卡(样张);
⒎养蜂户档案、养蜂日志(样本)等;
㈢养蜂基地管理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名单和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㈣各养蜂生产小组所属区域及养蜂户数、蜂群数清单
㈤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如用药规范、养蜂户购药须知等,以及检验检疫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㈥地方政府主导委托管理机构(农业部门、行业协会)提供当地政府指定或委托管理的相关证明;
第四章受理审核
第十一条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辖区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的备案申请的受理和审核验证工作。
第十二条检验检疫机构收到本辖区地方政府委托管理机构(农业部门、行业协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出口蜂产品企业提交的养蜂基地备案申请材料后,应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下列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
㈠申请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
㈡申请材料符合要求或按要求补正申请材料的,予以受理。
第十三条检验检疫机构受理申请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
对考核合格的,准予备案。
对考核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并要求提交整改报告。
对考核不合格的,告知不予备案的原因,6个月内不得向检验检疫机构重新申请备案。
第十四条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考核分为:养蜂基地管理机构考核和养蜂现场抽查考核。
养蜂管理机构主要考核:各项管理制度,备案养蜂户档案,养蜂用药购买、发放,督查计划和实施记录,溯源体系和标识管理及台账等。
养蜂现场主要考核:养蜂户的基本情况,养蜂用药和养蜂日志记录,标识使用,蜂产品生产和投售等。
第十五条考核合格的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予以备案并颁发备案证书和备案编号。
编号基本规则: 检验检疫机构代号+/+申请单位所在地拼音首字母缩写+/+出口企业检验检疫备案号(后5位)+/+顺序号;或检验检疫机构代号)+/+ 申请单位所在地拼音首字母缩写+/+管理机构的代号或缩写+/+顺序号。
第十六条养蜂基地的备案有效期为5年。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备案养蜂基地的申请单位负责对所备案养蜂基地的养蜂户和养蜂现场实施日常检查,确保养蜂户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第十八条出口蜂产品企业必须做好原料验收和来源台帐,确保可溯源到养蜂基地及养蜂户。
第十九条检验检疫机构局负责所辖区域的备案养蜂基地的监督
管理工作,每年至少对备案养蜂基地的养蜂管理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抽查养蜂现场,做好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检查主要包括:㈠养蜂户的蜂群数和蜂产品生产情况;
㈡蜂病防治情况及有关记录;
㈢养蜂户蜂药领用、购买、保存及使用情况及记录;
㈣养蜂管理技术人员对养蜂户的监督情况及记录
㈤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户的培训情况和记录;
㈥购买、贮存、发放蜂药情况和台帐;
㈦对蜂蜜、蜂王浆原料的质量监控检测情况和记录;
㈧对原料蜂蜜、蜂王浆的标识管理情况;
㈨出口企业原料台帐和使用情况记录;
㈩其它应当检查的内容。
第二十条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验检疫机构应书面通知备案养蜂基地限期整改:
㈠养蜂场周围污染严重,如周围有臭水池或河、农药厂、水泥厂、造纸厂、制糖厂或使用糖较多的食品厂;
㈡未按兽药休药期进行蜂产品生产;
㈢不按规定使用蜂药;
㈣被检出兽药超过允许限量要求的;
㈤不制定养蜂现场监督指导计划或不实施跟踪监督指导;
㈥不开展对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户养的蜂技术和养蜂安全用药培训,缺少培训记录的;
㈦其它不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
不符合一至四条的,在整改期间出口企业不得收购违规养蜂基地或小组的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原料。
不符合五至七条的,备案养蜂基地必须立即整改,并实施有关计划和培训。
整改完毕后应提交整改报告和材料。
第二十一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备案出口蜂产品原料基地备案资格:
㈠收购其他非备案养蜂场的蜂蜜、蜂王浆原料;
㈡不按养蜂基地管理制度、养蜂用药管理制度、养蜂用药督查制度等相关制度管理备案养蜂基地;
㈢不制定养蜂现场监督指导计划,且不实施现场监督指导;
㈣隐瞒或谎报重大疫情及质量安全问题;
㈤违规存放和使用禁用兽药;
㈥限期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
㈦出口企业所出口蜂蜜或蜂王浆及制品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被国外通报,经查实为备案养蜂基地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所致;
㈧拒不接受监督管理的或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被取消备案资格的备案养蜂基地,1年后方可重新申请备案。
第二十二条获得备案的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每年第一季度前应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交年审材料,年审材料包括:㈠养蜂基地一年来运行情况总结,内容包括培训、养蜂生产
情况、养蜂用药情况、督查情况、原料蜂产品投售的数重量、药物残留检测及质量情况、养蜂户违规处罚情况等;
㈡备案养蜂基地内养蜂户变更情况,如开除或退出,新加入的名单,以及各组的养蜂总户数、总蜂群数和各组养蜂户档案清单;
㈢提供制定或修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最新版本。
㈣提交年度养蜂户培训计划和年度养蜂现场监督指导计划
第二十三条检验检疫机构每年5月底前将通过年审的出口蜂产品原料备案养蜂基地运行情况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上报材料包括:备案养蜂基地养蜂户数、总蜂群数、上年度收购的蜂蜜、蜂王浆数量情况。
第二十四条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上及时统一公布备案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名单。
第二十五条当备案的养蜂基地的管理单位发生变更名称、法人代表等,在30日内向所辖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证明材料,逾期未申请变更的,视为自动失效。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法律、法规对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备案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有违法行为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发布的出口蜂产品原料养蜂基地
备案的相关规定与本要求不符的,以本要求为准。
第二十九条本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