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异戊脂的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3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碱洗原理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通常涉及碱洗步骤,以下是这个过程的原理:
1. 初步反应:首先,将异戊醇和乙酸加入反应釜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酸类催化剂,如硫酸。
此时,反应形成异戊醇酸酯(异戊酸)。
2. 碱洗:为了纯化和分离异戊酸,需要进行碱洗。
在碱洗步骤中,一般使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NaOH)溶液。
碱洗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乙酸在碱性条件下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钠盐。
反应方程式如下:
2CH3COOH + 2NaOH →2CH3COONa + 2H2O
通过碱洗,乙酸形成的乙酸钠溶解于水中,而异戊酯不溶于水。
3. 分离:碱洗后,通过分离离心或其他类型的分离方法将乙酸钠溶液和异戊酯层分离。
通常,乙酸钠溶液可以被酸化,重新生成乙酸。
4. 纯化:最后,将异戊酯经过蒸馏等纯化方法,得到纯净的乙酸异戊酯。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生产中的具体条件和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具
体的制备工艺和要求。
在进行任何实验或工业操作之前,请确保详细了解相关的安全措施和实验条件。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酯化反应原理,掌握乙酸异戊酯的制备方法;
2.巩固回流、洗涤、干燥、蒸馏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反应式
为了促使可逆的酯化反应向右进行,也须让某一原料过量或连续地移去产物(酯和水)中的一种或全部的方式来达到。
本实验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由于乙酸比异戊醇便宜,且易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因此采用过量乙酸与异戊醇作用。
三、主要原料、产品和副产物的物理常数
5.4mL(0.05mol)异戊醇;
6.4mL(0.11mol)冰醋酸;1.2mL浓硫酸
四、实验装置(a)
五、实验步骤
1.回流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4mL异戊醇和6.4mL冰醋酸,再小心地将1.2mL浓硫酸(分数次加),摇匀。
加热回流50min。
2.分取粗产品
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10mL的水,分出粗产品(取上层)。
3.洗涤
分别用8mL 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2次(取上层),再用 8mL饱和食盐水洗(取上层)。
4. 干燥
洗净的产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5.蒸馏收集
138~143℃之间的馏分。
六、注意事项
1. 加浓硫酸(分数次加),摇匀。
2.在每次洗涤分离时,注意要保留有机层。
3.粗产物一定要充分干燥。
乙酸异戊酯与或异戊醇能形成
二元或三元共沸物,纯化前必须除尽异戊醇和水。
七、思考题
1.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在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酯的
产率?
2.如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纯的乙酸异戊酯?
3.为什么过量的乙酸比过量的异戊醇容易从产品中除
去?。
乙酸异戊酯的合成方案1. 名称:乙酸异戊酯,醋酸异戊酯,香蕉油,香蕉水2. 分子式:C7H14O2;CH3COO(CH2)2CH(CH3)23. 分子量:130.194. CAS RN:123-92-25. 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6. MP/BP:熔点: -78℃。
沸点:143℃。
7. 分子结构:8. 主要物化性质(1)乙酸: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 16.635℃沸点 117.9℃相对密度 1.0492折射率 1.3716闪点 57℃溶解性与水、乙醇、苯和乙醚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
(2)异戊醇: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熔点(℃):-117.2相对密度(水=1):0.81(0.807-0.813)折射系数:1.405-1.410沸点(℃):132.5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3)硫酸铁:灰白色粉末或正交棱形结晶流动浅黄色粉末。
对光敏感。
易吸湿。
在水中溶解缓慢,但在水中有微量硫酸亚铁时溶解较快,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
在水溶液中缓慢地水解。
相对密度(d18)3.097。
热至480℃分解。
商品通常约含20%水呈浅黄色。
也有含9分子结晶水的。
相对密度2.1。
175℃失去7分子结晶水9. 合成路线:10. 实验部分(1)反应方程式投料量:序号名称分子量投料比摩尔量质量密度体积1 乙酸60.05 1 0.1 6.005 1.048 5.732 异戊醇88.15 1.3 0.13 11.46 0.81 14.153 硫酸铁399.88 0.02 0.002 0.9 3.097 0.29实验操作:(1)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分水器的100 mL四颈瓶中(另一瓶口用磨口玻璃塞塞住) , 按一定比例依次加入实验所需量的乙酸、异戊醇、硫酸铁和沸石. 以适量环己烷作带水剂, 用电子调温电热套加热, 缓慢升温, 温度控制在85~ 104 e 之间, 当有环己烷- 水的共沸物蒸出, 开始回流时, 记为反应开始时间. (2)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反应过程中有水产生, 为使反应朝有利于产物的方向进行, 提高酯化率, 就必须在反应进行的同时把水分离出来, 本实验用分水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环己烷作带水剂, 利用其与水形成共沸物, 将水带出. 环己烷的沸点为80. 7 e , 符合本实验反应温度的要求.(3)当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 停止加热, 冷却至室温. 从四颈瓶中取出1 mL反应液, 用10 mL酒精稀释, 再取分水器中的下层水液, 二者分别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后, 再用已标定浓度的0. 1 m ol/L标准NaOH 溶液滴定, 两部分结合, 由下式计算出酯化率(4)将四颈瓶中的生成物冷却后, 分离出催化剂和沸石,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在摇动下, 慢慢向粗产物中加入5% NaHCO3溶液, 经摇振至无CO2 气体放出, 上层酯层经pH 试纸检测呈中性, 静置分离出下层水相; 酯层用10 mL饱和NaC l溶液洗涤后, 用10 mL饱和CaC l2 溶液洗涤两次, 弃去下层液; 酯层自漏斗上口倒入干燥锥形瓶, 用无水MgSO4 干燥.(5)将干燥后的产物过滤后转移至圆底烧瓶中, 进行常压蒸馏, 收集137~ 142 e 的馏分, 然后测定产品的折光率和红外光谱.。
乙酸异戊酯的制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合成乙酸异戊酯。
二、实验原理
此实验利用Stille反应中的酯交换反应原理,由芳香酸乙酯和异戊烯通过Pd/Cu体
系催化,产生乙酸异戊酯。
本反应具有对映选择性,也就是说在反应时就会形成乙酸异戊
酯而不会造成不必要的产物,所以可以得到理想的产率。
三、实验步骤
1.首先将20 mL芳香酸乙酯加入到一个圆形烧杯中,然后加入5 g PdCl2/CuCl2混合物,体积比为4:1。
2.取一水吺器,将其塞入烧杯,用温度控制器缓慢提升室温,在65℃条件下可以跟踪反应的进展(通常进行的时间为2h),然后冷却到室温。
3.把反应液取出放置在一个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氯仿,然后空气干燥(时间较长)。
4.用精细石墨碳过滤,使上清液中的推诚晶体被过滤出,这些晶体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乙酸异戊酯。
5.将乙酸异戊酯晶体从石墨碳上分离出来,用甲苯洗涤,然后加入精细咖啡粉,处理20min,然后再用甲苯除掉咖啡粉上的沉淀。
6.把得到的乙酸异戊酯放入滤胎,用煤油连续洗涤,剩余的乙酸异戊酯将呈白色晶体。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中所得到的乙酸异戊酯晶体比重约为1.19以上,证明获得乙酸异戊酯成功 and
产率较高。
本实验是通过Stille反应将芳香酸乙酯催化与异戊烯反应,得到乙酸异戊酯的,由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实验成功,产率较高,可作为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理想方法。
乙酸异戊酯制备实验报告乙酸异戊酯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乙酸异戊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食品香料和溶剂制备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异戊酯,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首先,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乙酸、异戊醇、硫酸、酸化石墨、冷却水等。
2. 反应体系的搭建将酸化石墨加入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酸和异戊醇,然后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3. 反应条件的优化为了得到较高的产率和纯度,我们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首先是温度的选择,我们将反应瓶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在60℃左右。
然后是反应时间的控制,反应进行2小时后,取样检测产物纯度。
如果纯度不够高,可以延长反应时间。
4. 产物的提取和纯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取出,加入适量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产物,将有机相收集。
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并用旋转蒸发仪去除溶剂,得到纯净的乙酸异戊酯。
结果与讨论:经过优化后,我们成功制备了乙酸异戊酯。
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实验结果显示,乙酸异戊酯的产率达到了90%以上,纯度超过99%。
这表明我们所选择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是合适的。
结论:本实验通过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展示了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我们成功地制备了高产率和高纯度的乙酸异戊酯。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乙酸异戊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本实验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乙酸异戊酯,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地制备了高产率和高纯度的乙酸异戊酯。
这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酯化反应的操作技巧,还深入了解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和产率的影响。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酯化反应原理,掌握乙酸异戊酯的制备方法。
2、掌握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的安装与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药品及仪器
药品:冰醋酸(C.P.)异戊醇(C.P.)浓硫酸碳酸氢钠溶液(10%)氯化钠溶液(饱和)无水硫酸镁沸石
仪器:圆底烧瓶(100mL)球形冷凝管分水器蒸馏管直形冷凝管接液管分液漏斗(100mL)锥形瓶(100mL)
四、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Array
主要试剂用量规格
五、 实验装置
带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 普通蒸馏装置
七、数据记录与处理
烧杯质量m1=57.77g
烧杯及产品质量m2=80.44g
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为m
理论
=异戊酯的物质的量×乙酸异戊酯的相对分子质量=0.055×5×130=35.75g
乙酸异戊酯的实际产量为m
实际
=22.67g
所以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m
实际/m
理论
=22.67/33.75=63.41%
八、结果与讨论
就产量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是有要值得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误差原因:①反应不完全,即不可能异戊酯的物质的量有多少乙酸异戊酯就有多少,那么也就不可能是产率为百分百;
②在转移过程中产生量上的误差;
③最后的蒸馏可能不完全。
需改进的地方:①对预习的内容还是不完全,不够到位;
②实验操作上不够熟练。
乙酸异戊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和方法;
2、掌握分离、蒸馏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及产品的物理常数;
三、主要药品及仪器;
(1)冰醋酸24mL、异戊醇(18mL)、浓硫酸(2.5mL)、饱和碳酸氢钠、无水氯化钙
饱和食盐水
(2)三口烧瓶、回流球形冷凝管、圆底烧瓶、直型冷凝管、分液漏斗、分水器、温度计、锥形瓶
四、实验原理;
1、主反应是乙酸与异戊脂的反应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制取乙酸异戊酯
2、副反应主要是异戊醇的自身脱水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操作步骤
1、乙酸乙酯的制取;
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8mL的异戊脂与24mL的乙酸,加完摇匀。
在缓慢的,分3次加入2.5的浓硫酸,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在加入1~2粒沸石,擦干烧瓶底部并放在电磁搅拌炉上加热。
加热时保持反应物沸腾(110~120℃),出现明显的有色分层,大概30分钟即可停止加热,等待冷却5min。
2、提纯蒸馏;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粗乙酸异戊脂,将上层液倒入干燥小烧杯中。
在小烧杯中缓慢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用PH试纸检测达到中性即可。
再将溶液倒入干净的分液漏斗中,放出下层废液。
在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食盐水,充分摇匀。
把上层液倒入干燥小锥形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静置20min。
将液体倒入50蒸馏烧杯中(注意勿将氯化钙倒入蒸馏烧瓶中)。
投入1~2粒沸石,安装好蒸馏装置,加热蒸馏,收集138~142℃的馏分。
七、注意事项;
1、加浓硫酸时注意缓慢加入防止醇的碳化、脱水。
2、加热反应是注意观察,避免温度不时宜影响产率,对于水应及时排除。
3、加入饱和碳酸钠时注意缓慢加入,避免产生大量气泡。
八、香水的指标;
九、思考题:
1、如何提高乙酸异戊脂的产率;
2、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