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雪芹纪念馆出现错译来谈错译这件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文化学研究博物馆文本翻译问题及对策----以南京云锦博物馆为例肖依汶许晨霞(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外文化交9:益密切,各地博物馆的翻译成为传播我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
优秀的翻译能有效促进文化理解,翻译失误会造成文化误解。
本文以南京云锦博物馆为例,搜集馆内双语介绍,找出其中翻译欠妥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对其中值得借鉴之处进行提炼,汇总得出有效的文化翻译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翻译南京云锦翻译策略1.引言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各类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云锦更是南京十大城市名片之一,与蜀锦、宋锦和壮锦齐名,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
在南京,与云锦有关的独立博物馆,就有江宁织造局和南京云锦博物馆。
此外,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均有云锦藏品。
可以说,云锦是南京文化长河中绚丽的瑰宝。
在日渐加深的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对外传文化,成为不可的。
南京的各博物馆都有。
不外游客了解南京文化,还让外国友感到城市的文化。
为了进文化流与文化理解,博物馆到。
对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搜集了馆内的文物,为文,并对文I 进,,提炼可之,为博物馆丨的。
2.研究方法为,我们对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了,针对、系了馆有,其为文,对,为对工作。
此外,大了国内博物馆,了解国,为:和。
在程中,有一、大,不是的,在文时直接进了正,不计。
3.翻译问题及对策3.1形式不统一例:中国四大名锦,成都的蜀锦以产地命名,苏州的宋锦以朝代命名,广西的壮锦以民族命名,唯有南京的云锦,以其锦面灿若云葭而得名#译文:Among the four great brocades of China,Shu Brocade(from Chengdu)is named after place;Song Brocade is named after dynasty;Zhuang Brocade is named after the Chinese ethnic group;and only Yun Brocade(from Nanjing)is named for its gorgeous cloud-like color.在翻译四大名锦时,蜀锦和云锦均以括号形式插入发源地作为附加解释,宋锦和壮锦却没有,破坏了原本的构。
《红楼梦》书名翻译重大失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意失荆州
李田心
《红楼梦》的英语译名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是重大错误翻译。
第一个大错误是其中的of用法不对。
“红楼梦”的意思是红楼中的梦或者红楼里的梦。
英语of不能表示“中”或者“里”。
of表示“的”。
红楼没有梦,(人们在)红楼里(做)的梦。
第二个大错误是把“红楼”翻译成Red Mansions(红色的大楼)。
《红楼梦》中的“红楼”的意思不是红色的大楼了,是高级住房的意思。
汉语有很多词有“红”字,其中的“红”已经没有红的字面意义了,如“红娘”、“红包”等,我们不能把“红娘”或者“红包”翻译成red mother或者red parcel. 《红楼梦》的正确英语译名是:A Dream in Mansion Houses或者A Dream in Big Hair Houses,还可以是A Dream at Mansion Houses或者A Dream at Big Hair Houses。
杨译本_红楼梦_人名翻译中的信息丢失INTELLIGENCE 人文论坛214杨译本《红楼梦》人名翻译中的信息丢失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马茁萌付晓玲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学者的研究,其英译版也远销海外。
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Mansions是第一部完整的英语版本,为国际红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由于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中不免出现一些信息的丢失。
本文将从人名翻译角度研究杨译本《红楼梦》中的信息丢失。
关键词:杨译本《红楼梦》人名翻译信息丢失《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它不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集合。
国际红学研究始于1842年,英译本就包括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和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等,其中杨译本是第一部完整的英语版本,为国际红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杨宪益是中国古典文化大师,虽说他尽量保留了小说中的文化特点,但中英语言文化相异,译文中难免会有信息的丢失。
本文将从人名翻译角度研究杨译本《红楼梦》中的信息丢失。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艺术及杨译本中人名翻译的方法《红楼梦》版本很多,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高鹗续写的版本。
小说中400多个人物每个都有血有肉、如立纸上。
作者花费心力为他们命名,每个名字都有其艺术特色。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就是这一版本。
曹雪芹文学修养深厚并精通书画、篆刻、医学、烹饪和建筑,这使他全面而生动的描绘出贾氏家族园林建筑、家具服饰、饮食习惯等各方面,把一个显赫家族的日常生活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
杨戴本采用了三种方法来处理人物的名称:音译、音译加注释、以及意译,以期最大程度保留人名中的内涵。
首先,音译是杨戴主要使用的方法。
他们运用旧式拼音法以方便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识读。
但由于其只保留了名字的发音,隐含意义就不可避免的丢失了。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8处错字假期游玩,免不了的是参观古迹名胜,但是古迹去多了,细心的人儿发现一些著名的景区内竟然出现了错字。
为啥这些字没有改掉呢?究竟是古人无心之错还是有意为之呢?其实,中国有许多著名的错字,这些错字大多出现在文化古迹或是旅游景区内呢!这里,有几个最有典型性的著名“错字”,不知道您游玩的时候发现了没?质疑过没?其实这些错字背后大有来头,富有深意,一起来看看古人“错误”的智慧吧。
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其三:“此山眀太祖之墓”皇帝写错别字,皇帝陵上也有错别字。
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细心的游人至少可以发现两处错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
这两个“眀”与少一点“鱼”和多一横“避”不同。
“鱼”、“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眀”字则是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
△其四:武侯祠内的“眀良千古”匾“眀”是国内景点出现最多的错字之一。
除上面提到的外,在成都著名的武侯祠内也有,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光明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眀”;济南市大明湖的门牌上“明”字,同样写成“眀”。
这样的字,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话。
△其六:孔府楹联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字。
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
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原来错字的妙处在于:“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
《红楼梦》人名英译的文化缺损摘要:汉语人名负载着凝重的汉语言文化信息,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英译的一大难点。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场面浩大,涉及人物数百,翻译起来难度很大。
小说的两个著名英译版本在翻译这些人名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缺损。
针对此问题,在介绍汉语姓名系统的基础上,对杨、霍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分析,找出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并探析这些文化缺损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姓名;文化缺损;音译;意译;谐音三、《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的译法四、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从杨霍各自的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不难看出,他们为翻译这些人名破费心血,或多处增加注释,或在每卷卷尾为该卷中出场的人物列表。
但也能看出译者许多的无奈。
薛姨妈与赵姨娘,周姨娘译得没有区别了。
实际上,前者足薛家的主母,后者是贾家的小老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焦大译成了BIGJIAO。
实际上,焦是姓;大虽然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实际上具有名字的功能,只不过这类名字多为劳动人民所用。
卜固修,卜世仁,霍启乃是不顾羞,不是人和祸起的谐音,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译成BU GU—XIU,BU SHI—REN和CALAM.rrY也是得少失多,又无可奈何。
这些英泽后的人名,就中文读者或懂蝗英语的中文读者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
对英语读者尤其是对不懂汉语的英语读者而言,获得的肯定是另一番感受。
对他们来说,缺损是不存在的。
他们或将翻译过的人物姓名看成纯粹的符号,或者从部分意译的姓名或注释中了解它们之问的系统性与对称性,了解这些姓名与全书的其他部分的关系。
虽然这些关系都是些用洋文或其他手段表达的新关系,然而无伤大雅,因为他们是阅读译文的凄者,不是将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的读者。
我们仔细对比译文与原文后,可以把卜述的“无奈”伞部认定为人名英译时造成的文化缺损。
纵览两个译本中所有人名的翻译,文化缺损或多或少都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谐音所隐含的意义顿然消失。
语际翻译中的有意误译作者:钱堃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语际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导致有意误译的原因有二:译者在对原文的诠释上背离原作以迎合目的语文化读者及译者因为要保留原作的异域风情而又使目的语文化读者对其难以理解接受。
误译促进了主体文化对客体文化的适应、接受和容纳,实现了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误译;主体文化;客体文化【Abstract】Interlingual mistranslations are unavoidable. There are two reasons that lead to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s——translators‟ catering to the target readers in rendering the source texts and unacceptability on the part of the target readers due to translators‟ efforts in preserving exoti cism of the source texts. Mistranslations fulfilled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host culture and the guest culture by boosting adjustments to, and acceptance and inclusion of, the latter on the part of the former.【Key words】Mistranslation;Host Culture;Guest Culture语际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和语言活动,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种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源语和目的语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等,这在无形之中就构成了对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的种种限制和束缚,使得翻译过程的难度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误解和误译。
四川旅游景点中英翻译错误及纠错对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选择。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旅游景点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翻译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四川旅游景点中的翻译错误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关纠错对策。
一、四川旅游景点中的翻译错误1. 语法错误在翻译过程中,语法错误是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翻译者缺乏语言功底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导致的。
例如,有些景点的门牌上出现了中式英语,如“人人都爱景区”(Everyone Loves Scenic Spot)。
这一翻译在语法上存在错误,因此需要进行修改。
2. 专业术语错误由于旅游行业和其他领域的专业术语具有不同的特点,翻译中出现专业术语错误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例如,在翻译四川旅游景点“康定情歌”时,有些翻译会将其直接译为“Kangding Love Song”,忽略了“康定”这个地名的含义。
这种翻译方式会给游客造成困惑和误解。
3. 文化背景错误在进行翻译时,忽略文化差异也是常见问题。
在四川旅游景点中,这种错误尤其容易出现。
例如,在翻译四川的锦里古街时,有些翻译会将其译为“Jinli Ancient Street”,而忽略了锦里的含义。
锦里是成都的一个历史文化区,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Jinli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
4. 名称错误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许多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往往会倾向于使用旧的名称而不是新的名称。
例如,在翻译成都的八宝山时,有些人会使用旧名称“华山”,这会影响游客的准确定位。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更新相关的名称,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二、纠错对策1. 借助机器翻译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用机器翻译来辅助翻译。
机器翻译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翻译,但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机器翻译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浅析《红楼梦》翻译看文化不可译现象摘要:中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这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典型的东方文化。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哲学观点、文化典故和人物名字的翻译来阐述文化的不可译性。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不可译性哲学观点文化典故人物名字一、引言无论从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史看,还是从其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发展过程看,翻译对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和平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化交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播给其他国家。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工作者必须对目的与和源语文化有深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
根据奈达的观点:词语的符号意义在任何意义上都取决于该语言的文化,所以,译者只有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使译文达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或者完全相类似的文化功能。
[1]但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化制度、政治制度,在语言上表现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称呼和不同的文化内涵,这就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红学家周汝昌曾指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既有中国历代文人的特点,又有清八旗文人的特点,这使《红楼梦》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气质。
假如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很难读懂这部传世之作。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红楼梦》已有9个英文版本,其中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杨译)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与约翰敏福德(霍译)的译本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两个译本。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汉语中有的历史文化情景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这给翻译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哲学观点的不可译性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贾雨村说:“大人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接着又说:“清明灵秀,天地之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怪癖,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从曹雪芹纪念馆出现错译来谈错译这件事昨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北京植物园里的曹雪芹纪念馆门前的说明牌上将曹雪芹的名字居然译错了,曹的汉语拼音“cao”拼成了“cai”,曹雪芹成了“蔡雪芹”。
为何这种小学生都不会拼错的拼音,居然错了呢?这个错误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我们都知道文化景点是提供给中外友人来了解我国的文化和欣赏我国景色的,之所以要将这些介绍要翻译从英文是为了方便外国友人更好的了解我国。
而上面居然出现错误,这无疑是对我们文明文化多出一个污点。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日本吃了美国两颗原子弹的事,而当时就是将“日本战时首相铃木说‘不回应’《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同盟通讯社译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又被“路透社和美联社译成“拒绝”《波茨坦公告》”。
后来美国战时总统和军方首长看到的文本是路透社和美联社发出的版本就投了两颗原子弹。
也就是日的政客、译者和编辑的疏忽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而昨天,一名网友将一张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故居前拍下的英文翻译发到网上,并配文“曹雪芹纪念馆门前的两棵古槐英文注释中的‘Cao Xueqin’翻译人员写成了‘Cai xueqin’,无不在警醒着我们该好好对待我们的翻译,希望有关人员及时改正,不要误导外国人,这样也是对一代文学巨匠的不尊重。
”这条微博无不警醒着我们该好好关注翻译。
在这里,法律翻译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马上对此事进行处理,也希望其他景点的相关人员也对自己景区的翻译进行排查纠正,不要在等着我们来纠正,让外人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