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团购日益成为人们热衷的购物选择,从服装美食到数码产品……最让人心动的是实惠的团购价。
在这里,团购价表现的货币职能是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商品流通D.交换手段2.下列推导能正确反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的是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②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③个别劳动时间缩短④竞争中处于有利地A.③→②→④B.②→①→③C.③→④→④D.③→①→④3.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5.一份关于“网购”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
_他们认为,“卖得多的商品,可信度高。
”这种消费心理属于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6.得益于移动支付技术,打车、购物、就餐、转账、缴费、充值、订机票。
如今:这些生活需求只要在手机上轻点几下,通过移动支付,就可以轻松实现。
这表明A.生产是消费的目的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D.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7.有学者在分析人和企业的关系时说,“企”是“人”在上才为“企”;反之,无“人”、则“止”。
这启示企业经营者要①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②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③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经营目的④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没有高质量的就业,百姓注定不会幸福。
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这是因为A.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劳动才能取得报酬B.只有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才能展示自我风采C.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D.劳动者获得就业就能实现社会价值9.某公司食堂厨工刘阿姨因当天生病,从公司打包两份米饭回宿舍,竟被公司认定为盗窃并遭解雇。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6J,F2对物体做功8J,则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2J B.2J C.10J D.14J【答案】D考点:功【名师点睛】因为功是标量,几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等于各个力单独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求标量的和,几个量直接相加即可.这是求总功的方法之一,要注意掌握。
2、如图所示,以正点电荷Q为中心画圆,在圆上取两个点A、B,关于两点场强与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点的场强相同B. A、B两点的电势相同C. A、B两点的场强与电势都相同D. A、B两点的场强与电势都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场强不同;A、B两点的电势相同;故选B.考点:场强与电势【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点电荷的场强与电势的考查;要知道场强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电势是标量,有大小无方向;解题时要高度注意这一点.3、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石块B.做平抛运动的铅球C.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重物D.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小钢球【答案】C考点: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知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机械能才守恒,对于匀速运动的情形,可根据机械能的概念判断。
4、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现通过实验测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R ,运行周期为T ,引力常数G 已知,根据这些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算出太阳的质量 B. 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C .可以算出地球受到的向心力D .可以算出地球对太阳的引力【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对地球而言,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有:22(2)Mm G m r r Tπ=解得:2324r M GT π= 故可以求解太阳质量,不能求解地球质量,故B 错误,A 正确;由于不知道地球质量,故也就无法求解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也不可以算出地球受到的向心力,故CD 错误;故选A.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地球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其向心力来源,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注意一个方程只能求解一个未知数。
选择题(共65 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向。
下列不属于“促进低 碳经济”宗旨的是( )A .提高能源效率、寻找替代能源、保护森林以及生态友好型消费B .推广以液化石油气代替天然气作民用燃料C .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和琥珀酸酐的三元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材料D .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CO 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答案】B考点:考查节能减排措施正误判断的知识。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CO 2分子比例模型:B .H 2O 2的电子式:C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S 3416D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CO 2是直线形分子,碳原子在中间,O 原子在两边,由于碳与氧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 C>O ,所以原子相对大小表示不正确,错误;B .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以1对共用 电子对连接,每个氧原子分别以1对共用电子对与氢原子连接,电子式为,错误;C .S 是16号元素,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若中子数为18,则质量数的16+18=34,因此可表示为S 3416,正确;D .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氧原子与氢原子、氯原子分别通过1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结构式为H-O-Cl ,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知识。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 4+、Ba 2+、AlO 2-、Cl -B .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I - 、K +、SCN -、Mg 2+C .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10-22的溶液:Fe 2+、Na +、NO 3-、SO 42-D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SO 42-、K +、Cu 2+、Cl -【答案】D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
2015-2016学年江苏淮阴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答案】D【解析】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麦芽糖属于还原糖,A、B正确,双缩脲试剂是检验蛋白质的试剂,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
【名师点睛】还原糖与蛋白质检测注意事项:1.鉴定非还原糖(如蔗糖)时:如果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使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时:①对于斐林试剂,必须等量混合后加入,且现用现配。
②对于双缩脲试剂,必须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2.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A.m个B.(m+1)个C.(m—2)个D.(m—4)个【答案】D【解析】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的数目减去肽链数,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共由四条肽链,所以肽键数为m——4。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Mg和N均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B.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N、P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D.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健连接【答案】B【解析】叶绿素含有镁和氮元素,A正确,脂肪的组成元素是碳氢氧,B错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碱基对通过氢健连接,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
【名师点睛】三种脂质的元素组成:1. 脂肪:只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
2. 磷脂:含有碳氢氧氮磷5种元素,与ATP、核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江苏淮阴2016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I-127Ba-1 37选择题(共6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而锈蚀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B.H2O2的电子式:C.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8OD.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4、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CaH2能与水反应生成H2,可用作野外制氢气B.NH3具有还原性,可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备少量氮气C.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Si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B.NH3的沸点高于PH3,是因为N-H键能大于P-H键能C.金属阳离子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Al3+、SO42-、Cl- B.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 C.c(Fe2+)=1mol/L的溶液:H+、Na+、Cl-、NO-3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L,2mol/L的(NH4)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目为0.2NAB.加热条件下,Mn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7.1g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C.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D.常温下,1L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B.FeCl3溶液于Cu的反应:Cu+Fe3+=Cu2++Fe2+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D.过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3Cl2+2I-+4Fe2+=I2+4Fe3++4Cl-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mL、pH=3的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HA 放出的氢气多,说明HA的酸性比HB强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C.在NH4HSO4溶液中由于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2SO3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移动,的值增大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将NO2球浸泡在冷水中和热水中B.C.D.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B.C.NH4Cl(s)NH3Mg(OH)2D.13、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表示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lmol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14、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元素最低负价绝对值与W元素最高正价相等;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冶炼W单质;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Y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R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Z的强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一定是HRO4 15、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负极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只能让阳离子选择性透过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多选得0分)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B.同温、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D.合成氨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图4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1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有白色沉淀生成BaSO3难溶于酸B向溶液X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C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于Br-D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体产生非金属性Cl>S19、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2,反应2NO2(g)N2O4(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N2O4)/mol00.120.18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NO2)=0.0012molL-1s-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1.0molN2O4时,v(正)<v(逆)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K=0.125,则反应的△H<0D.T温度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molN2O4,则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大于80%20、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常温下0.1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B.常温下0.4mol/LCH3COOH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H3COOH)c(Na+)c(CH3COO-)c(H+)c(OH-)C.0.1mol/L(NH4)2Fe(SO4)2溶液:c(NH4+)+c(NH3H2O)+c(Fe2+)=0.3mol/LD.室温下,向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非选择题(共55分)21、(14分)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CaO、FeO、CuO、NiO等氧化物)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时ZnFe2O4会生成两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净化Ⅰ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①写出酸性条件下H2O2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②25℃时,pH=3的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molL-1(已知25℃,Ksp=4.0×10-38).③净化Ⅰ生成的沉淀中还含有溶液中的悬浮杂质,溶液中的悬浮杂质被共同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若没有净化Ⅱ操作,则对锌的制备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锌外还有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满分70分.)1。
计算:121lg lg 410025-⎛⎫-÷ ⎪⎝⎭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20-考点:指数对数的运算.2。
参数方程4125x t y t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092=++y x 【解析】试题分析:消去参数可得092=++y x ,故答案为092=++y x . 考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3。
若命题“()10,,x m x x∀∈+∞≤+”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因21≥+xx ,故2≤m ,故答案为]2,(-∞。
考点:基本不等式的运用.4.已知二阶矩阵11aM b ⎡⎤=⎢⎥⎣⎦属于特征值5λ=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1e ⎡⎤=⎢⎥⎣⎦,则a b +=__________.【答案】8 【解析】试题分析:由特征向量的定义,则⎩⎨⎧=⨯-+-=-⨯-01)5(1011)5(b a ,解之得4==b a ,故8=+b a ,应填8。
考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函数()f x =A ,函数()()lg 1g x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_____________.【答案】]1,1(- 【解析】试题分析:因}1|{},112|{->=≤≤-=x x B x x A ,故}11|{≤<-=x x B A ,应填]1,1(-。
考点:不等式组的解法与集合的运算.6.现有3个不同的红球,2个相同的黄球排成一排,则共有_________排法(用数字作答). 【答案】60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个黄球是相同的,因此所有排列种数为602155=A,故应填60。
考点:排列数的计算. 7.设函数()122,11log ,1x x f x x x -⎧≤=⎨+>⎩,则满足()3f x ≤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4,3log1[2-考点:分段函数及指数对数不等式.【易错点晴】本题设置的目的意在考查分类整合思想和解指数对不等式的能力.由于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都是超越不等式,解答的过程中都借助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合理的等价的转化与化归,以达与原不等式等价之目的。
试卷第1页,共15页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苏淮阴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图为“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这些操作目的错误的是A .①是洗涤血细胞,去除血细胞表面的杂质B .②是溶解DNA ,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C .③是溶解DNA ,去除不溶于2mol/L NaCl 溶液的杂质D .④是稀释NaCl 溶液,去除不溶于低浓度NaCl 溶液的杂质试卷第2页,共15页2、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A .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 .一直打开阀b 通气C .一直关紧阀a ,偶尔打开阀b 几秒钟D .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实验3、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一定为30℃B .图2和图3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 .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 .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4、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细胞器A 是线粒体,其中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能量B.细胞器B 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推测其有膜结构C.细胞器C 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水产生,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D.蓝藻细胞和该细胞相比较,没有细胞器A 、B 、C试卷第3页,共15页5、下列有关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 B .葡萄糖、果糖、蔗糖中存在非还原性糖 C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 .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 ,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7、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最终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B .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C .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D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B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 .在pH 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9、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 .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 .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不大D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试卷第4页,共15页10、下图为植物代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②过程加快,基质中①过程也随之加快B .醋酸杆菌与酵母菌进行③的主要场所相同C .过程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活动D .过程①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过程②必须在黑暗中才能进行1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B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温度对酶活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C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D .用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12、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随层析液中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B .两组实验的结果②中吸收光谱没有差异C .两组实验的结果①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D .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13、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
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红花和黄粒B.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C.果蝇的白眼和红眼D.羊的长毛和短毛【答案】A【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红花和黄粒分别是花和种子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
B、C、D属于相对性状。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
2.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种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答案】B【解析】豌豆的花属于两性花,一朵花中有雄蕊和雌蕊,为防止自花授粉,应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
3.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2性状分离比为1:1B.F2基因型比例为1:1C.F1产生的两种雌配子比例为1:1D.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不能认为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实际上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两种雌配子比例为1:1,两种雄配子比例同样为1:1。
4. 已知羊的黑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先后产生两只白色母羊(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羊的白色对黑色为显性B.羊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I1与 II2基因型一定不同D.II1和II2基因型一定相同【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
【名师点睛】显隐性状的判断:1.定义法:若亲本为纯合子,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若F1只有一种性状,则F1表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
2.根据亲子代性状判断:若双亲无,子代有,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若双亲有,子代无,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5.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针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③运用统计学方法④实验工具较先进其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①【答案】C【解析】豌豆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为纯合子,适合做杂交实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
5 I-127 Ba-137选择题(共6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而锈蚀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B.H2O2的电子式:C。
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188OD。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4、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CaH2能与水反应生成H2,可用作野外制氢气B.NH3具有还原性,可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备少量氮气C.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Si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B.NH3的沸点高于PH3,是因为N-H键能大于P-H键能C.金属阳离子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Al3+、SO42—、Cl—B.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C.c(Fe2+)=1mol/L的溶液:H+、Na+、Cl—、NO—3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则其所作的布朗运动就越剧烈C.物体的温度为00C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D.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热运动2.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分子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3. 结合所给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罐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且疏密程度与大气压无关B.水不浸润与玻璃,水银浸润与玻璃C.第一类永动机是有可能制成的D.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与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力的变化情况相似4、小球从高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随位置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A. B. C. D.5. 如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中的P-V图像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A的温度高于状态C的温度B.B→C过程中,单位体积的分子数目减小C. C→D过程中,气体分子每次与容器壁碰撞的平均冲力的平均值变小了D.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要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6、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 (m1+m2-m3)cB. (m1-m2-m3)cC. (m1+m2-m3)c2D. (m1-m2-m3)c27. 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8. 在一个23892U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b P 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A.6次B. 8次C. 22次D. 32次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各项异性的物理性质B.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C.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小D.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10.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B.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1、从某高处,以不同的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则小球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 两小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两小球之间的相对速度保持不变D. 两小球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变大12. 气体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但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都接近某个数值,其余少数分子的速率都小于该数值B .高温状态下每个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所有分子的速率C .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大小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D .高温状态下最多数分子对应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最多数分子对应的速率13.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14.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 α、β和γ三种射线,γ射线的穿透力最强D.原子核发生α或者β衰变时常常伴随着γ光子的产生15.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存在一定的结构C.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试验发现了中子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试验发现了质子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有能量,不具有动量C.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试验规律D.10个235U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还剩下5个235U原子核没发生衰变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28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相应的位置。
17.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试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请利用d 1、d 2、d 3、d 4、d 5、d 6和T ,写出计算打C 点时对应的瞬时速度v C 的公式为v C = ;加速的计算式为a= 。
(2)根据表中得到的数据,以A 点对应的时刻为0时刻,试在右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 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 m/s 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略高于50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试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4110mL 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 上述溶液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 .试求:(1)油酸膜的面积是 cm 2.(2)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 m.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19.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试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和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 A、m 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 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 20.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光子,辐射出的光子中最长波长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0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21. 如图所示的试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碱金属涂层时,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 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若此时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表(选填“有”或“无”)示数;现调节滑片的位置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U KA,记录对应的光电流强度;改用另一强度的黄光及蓝光重做这一实验,得到三种不同光产生的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右图中的(填”甲”或”乙”)图所示.四、计算题:2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CDA循环,P1、P2、V1、V2均为已知量,已知A状态的温度为T0求:①C状态的温度T;②完成一个循环,气体与外界热交换的热量Q(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23. 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来供电,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 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发光是由于其内部不断发生从氢核到氦核的核聚变反应,即在太阳内部4个氢核(11H)转化成一个氦核(42He)和两个正电子(1e)并放出能量.(已知质子质量m P=1.0073u,α粒子的质量mα=4.0015u,电子的质量m e=0.0005u. 1u的质量相当于931.MeV的能量.)(1)写出该热核反应方程;(2)一次这样的热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3)释放出多少MeV的能量?(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24. 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试求:(1)第2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及前2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2)运动12s通过的路程;(3)经多长时间物体距出发点46m处.25. 如图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 MN,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5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m=0.05kg 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已经达到稳定速度,cd距离NQ为s=1m.试解答以下问题:(g=10m/s2,sin37°=0.6,cos37°=0.8)(1)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的电流多大?(2)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3)若将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让磁感强度逐渐减小,可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则t=1s时磁感应强度应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