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民间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生活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它承载着群众的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表达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质朴自然,真实生活的反映民间美术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家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出生活的真实与自然。
这些作品往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理解。
民间美术作品通常以独特的视角和技法,以表现生活的真实为目的,不受外界的约束和商业利益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质朴、真实和自然的艺术风格。
二、多样性和地方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美术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地方特色。
民间美术往往以地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
比如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泥塑、刺绣等,都展现了各个地方独特的审美和艺术特点。
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不仅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
三、民间传承,口耳相传民间美术一般是通过口头传授和师傅传徒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这种传承方式使得民间美术具有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而这种传承方式又使得民间美术难以规范和标准化,艺术家的个人技法和经验往往成为了创作的核心。
这种民间的传承方式和个人的创作特点使得民间美术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四、贴近群众,弘扬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表现方式上更贴近群众,更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欣赏。
民间美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的情感,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人民精神。
民间美术作品往往以朴实、真实和人民生活为主题,具有一种真挚的艺术情感和内涵。
它们常常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民对于生活的独特解读。
五、艺术与实用结合,实践性强民间美术往往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它们的创作目的往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美的追求。
比如中国的民间陶瓷器、木雕、竹编等,都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的元素。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浅析
民间美术是指由民间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中所融合而产生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功能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社会文化,实现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
其次,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可以起到审美教育的功能。
民间美术风格多样,包括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剪纸、年画等等,不仅具有文化底蕴,还能够启发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观念。
在学习民间美术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掌握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如颜色搭配、构图、形象表现等,这些技巧和能力是孩子们日后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的重要基础。
最后,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也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功能。
通过民间美术的学习和创作,孩子们能够学会凝神静气、认真思考、耐心细致地制作作品,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质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选材和题材等手段,引导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民间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是指基于人民群众生活和创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性和民族特色。
它通常在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流传,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
民间美术与学院美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本文将从主题、形式、表达方式和功能等角度探讨民间美术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主题多样而贴近人民的生活。
它涵盖了诸多主题,如农耕生活、民间传说、宗教信仰、庆祝活动、婚丧嫁娶等,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追求、崇拜和表达。
例如,中国的年画描绘了农村人们过年的欢乐场面和期盼新年美好的心情,而墨西哥的“亡灵节”彩绘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祝福。
这些主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强调了对真实和具体的追求,使民间美术更加贴近人民的情感和生活。
民间美术的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绘画、雕塑、剪纸、刺绣、木雕、陶瓷等。
其中,绘画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中,有著名的闹新年画、壁画、民间长卷画等。
中国的剪纸艺术则是通过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花草、人物、动物等形象,并贴在窗户上,用以庆祝节日和表达祝福。
民间雕塑通常以木雕、石雕为主,用于装饰和宗教仪式等。
这些形式丰富多样,富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技艺特点。
民间美术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传统的手工艺和技巧,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相较于学院美术追求的精确和理性,民间美术更加注重形象的感性和生动。
例如,在中国的民间绘画中,往往以线条勾勒形象的轮廓,用平面和分割的方式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民间雕塑则强调造型的精细和栩栩如生,经过多次的琢磨和打磨,以求达到真实的表现效果。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民间艺术家对于实际生活和物质世界的理解和再现。
此外,民间美术在功能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和展示,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载体。
民间美术在农耕社会中常常被用于祈福、祭祀和庆祝活动,如山西的“忏仙牌坊”和云南的“神鼓”,它们既是艺术品,又是民俗的象征。
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又称为民间工艺美术,是指在民间长期形成、广泛流传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了民间绘画、雕刻、传统书法、剪纸、刺绣、木雕、瓷器、漆器、陶瓷等各种艺术门类,凝结着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民间美术的特点1.群众性。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普及性和大众化特点。
2.地方性。
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3.实用性。
民间美术作品往往具有实用功能,如木雕、瓷器、漆器等工艺品常常被用于日常生活中。
4.传统性。
民间美术是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5.美学性。
民间美术作品虽注重实用功能,但也追求艺术表现和审美效果,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民间美术的分类1.绘画类。
绘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民间壁画、瓦当画、年画、泥塑画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包括陶瓷、漆器、瓷器、木雕、织锦、刺绣、剪纸等多种形式,它们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艺术效果闻名于世。
3.民间雕塑类。
民间雕塑包括木雕、泥塑、石雕等多种形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美术就已经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民间美术也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古代,民间美术大量运用于宫廷和庙宇的建筑装饰、宗教仪式和民间节庆中,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宋元时期的民间绘画、明清时期的陶瓷、漆器、木雕等工艺品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而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民间美术也经历了一些变革,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当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推崇,民间美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少传统工艺正在得到传承和弘扬。
五、结语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
民间美术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民间美术的特点1. 民间艺术的根源民间美术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和表现,以及其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知和表达。
2.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包括了民间工艺、装饰艺术、绘画艺术等多种形式。
它们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色,凸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3. 民间美术的创作特色民间美术在创作时常常以手工艺为主,注重手工技艺和民间技法的传承和发展。
在传统的工艺品制作中,民间技艺的工匠们通过手工操作,将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传承下来,使这些工艺品具有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
4. 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即由长辈传授给后辈的方式进行。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仍然有许多传统工艺品和技艺是通过这种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
5. 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民间美术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和表现,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价值观念。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1. 民间工艺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统称,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陶瓷、木雕等。
这些工艺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文化内涵。
2. 装饰艺术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民间生活中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建筑、家具、服饰、饰品等都融入了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如雕刻、绘画、图案等。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在材料、工艺和造型上具有特色,还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价值。
3. 绘画艺术民间绘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在表现形式、题材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民间特色。
在农村地区和民间庙会上,常常能见到一些以历史传说、民间传统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第2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说课稿说教材:本课以“文化”为主线,在“石家大院、现实生活”两个时空中开展教学活动。
体现为:走进大院,找寻历史,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功能、特点;走出大院,找寻生活中民间美术,感受时代变迁。
其间,以“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说学情: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我国民间美术、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熟悉、理解并能在赏析作品中运用,对本课学习有了知识上的储备。
另外,学生都有参与民俗活动的经历,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对本课学习热情也很高,这都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说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本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考察、归纳,课堂欣赏、分析、理解民间美术功能和特点,并进行剪刻实践,体会民间美术魅力。
安排两课时完成。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民间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体会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在教师指导下,绘制一个石头画。
2、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社会功能、特点,通过练习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索的愉悦与成功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生活的关系,按要求绘制一个石头画作品教具学具图片及教学课件说教学过程:1、今天的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思考并尝试几个问题:1、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民间美术技艺的有序传承,为优秀民间手工艺者授予了什么称号?2、我们抚顺有哪些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呢?3、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民间美术作品呢?通过我们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出示课题:第二课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
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分析民间美术源于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
它包括了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民间歌舞、民间音乐、戏剧等,是一种不经过专门的艺术学院训练而直接由民间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形式。
在美术绘画中,民间美术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体现。
本文将从民间美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体现分析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民间美术,指民间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民间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形式为基础,通过民间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的艺术形式。
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和普及性。
其主要特点包括:1.民间性民间美术的创作和表现是来自普通百姓的民间艺术,源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劳动。
这是它与以专业艺术家为代表的专业艺术的一个重要区别。
2.普及性民间美术是广泛流传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艺品还是绘画、书法等都贴近生活,贴近人民。
普及性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
3.传统性民间美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的创作和表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浓厚的传统风格和特点。
传统性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征。
1.在题材和题材选择上民间美术文化对美术绘画的影响体现在题材和题材选择上。
民间美术往往以民间传统的故事、神话、传说等为创作题材,如《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这些题材都是广为人知的民间传统故事,其精彩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受艺术家的喜爱,成为他们作品的灵感来源。
这些题材的选择使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体现,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与体现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受到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间特色。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表现出独特的民间美术风格。
线条的使用可以展现出乡土生活的朴实与淳朴,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构图的设计可以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
2、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
内容结构1、剪纸的样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2、皮影的影人与道具,表现特色,演出形式。
3、其他民间美术形式。
4、民间美术的特点、种类、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俗生活内容。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首先分析民间美术的内涵,接着播放视频文件皮影戏《俏夕阳》。
3、讲授新课分析《俏夕阳》,讲解皮影的历史,制作过程,播放皮影的图片和演出过程,带领学生共同走进中国民间美术。
提出问题:除了皮影以外中国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民间美术?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作品,接着图片展示—年画、剪纸、刺绣、玩具等等。
让学生明白民间美术的分类,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和喜爱。
接着让学生思考交流在我们的家乡山东省和德州地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并将其归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总结民间美术的特点:民族性、集体性、娱乐性、传承性等特征,给学生详细解说。
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出示剪纸图片《寿》《喜上眉梢》等作品,提问:这些作品在什么场合出现,有什么寓意?让学生思考并分析。
接着展示一些吉祥的有一定寓意的剪纸作品,为学生讲解民间流传着许多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每逢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这些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象征、夸张、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企盼幸福、吉祥、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玩具和民间美术也是息息相关的。
展示老虎的图片和布玩具老虎的图片,介绍在一些地区有小孩过满月、过生日时,长辈送虎头帽,虎头鞋给孩子的习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浅析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民间性和大众性等特点。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艺术的发展历程,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
一、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
学习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艺术风格,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学习民间画、剪纸、陶瓷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审美要求的认识,并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学习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民间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也是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
学习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学习压力,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创作民间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加强小学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民间美术的实用、审美、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分析说明。
2. 能分析、概括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特点。
3. 学习剪纸基本技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考察、信息搜集、欣赏、分析等方法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特点以及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
2.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民间剪纸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民间美术“精神寄托”功能的分析、理解。
教学难点:剪纸的刻制。
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我国民间美术、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熟悉、理解并能在赏析作品中运用,对本课学习有了知识上的储备。
另外,学生都有参与民俗活动的经历,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对本课学习热情也很高,这都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本课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考察、归纳,课堂欣赏、分析、理解民间美术功能和特点,并进行剪刻实践,体会民间美术魅力。
安排两课时完成。
本课以“文化”为主线,在“石家大院、现实生活”两个时空中开展教学活动。
体现为:走进大院,找寻历史,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功能、特点;走出大院,找寻生活中民间美术,感受时代变迁。
其间,以“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创设氛围播放学生课前考察图片,包括考察杨柳青石家大院,赏析大院里精美砖雕、年画、剪纸等作品,考察年画店、剪纸店,学习剪纸技法。
教师总结:从这些照片中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历史悠久,你知道它有什么功能和特点以至于流传这么久远吗?我们杨柳青有一座博物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它就是石家大院,下面我们就走进石家大院,找寻历史的印记,赏析其中的民间美术作品。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民间美术,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意识,预习展示可以自然导入课堂。
《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教案【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使用、审美功能及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够举例分析说明;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调查与知识,分析概括出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能够临摹或是复制一件民间美术作品,掌握一种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制作方法,或学生选择方面的材料制作一件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赏析、交流、讨论、展示等方法分析体会民间美术的社会功能及其清新简朴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及其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从而培养热爱本土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认识民间美术的实用、审美功能及精神寄托功能,并能够举例分析说明;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调查与知识,分析概括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认识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临摹或是复制一件民间美术作品,掌握一种民间美术的基本制作方法,或学生选择方便的材料制作一件民间美术风格作品。
【教学准备】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扎染时尚服装照片,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扎染时尚服装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一)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特点。
教师播放过春节的有关录像。
师:你在这段视频中发现了民间美术的种类了吗?有哪些?生:发现了,有剪纸、年画、风筝、对联、灯笼。
师:这些民间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吗?生:有,增添了过年的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师:你能想象如果新年不贴对联,不挂灯笼,不贴窗花,不……会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民间美术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增添节日气氛,反应民俗风貌。
试论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一、民间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是指由民间艺人在平时生活中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如传统绘画、剪纸、刺绣、民间雕塑等。
这些作品多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间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承性。
民间美术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其创作技法和题材多源自自古以来的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民俗性。
民间美术作品多以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为题材,富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是对当地文化的真实反映。
3. 创造性。
民间美术创作大多是基于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富有表现力和个性。
4. 多样性。
由于民间美术的创作范围很广,所以形式也十分多样,如绘画、雕塑、刺绣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有的魅力。
1. 丰富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传统绘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史的讲解和示范。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加艺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 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绘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
3.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习民间美术需要学生不断进行观察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手工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 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观。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 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学校应该积极整合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家、乡土文化馆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美术是的重要代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间美术分布广阔,种类题材丰富,民族情感真挚,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学中,引领学生汲取的精髓,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民族审美意识,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ﻭ民间美术;功能;教育ﻭﻭ民间美术是由广大普通自发创造、欣赏、流传的艺术,具有生态性、民俗性、实用性、多元性等特点。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在我国文化史中,民间美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原始艺术的延伸和,其质朴、纯真的艺术审美形式丰富着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此,开发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既是美术课程自身的必要方式,也是推动民族美术的重要手段.ﻭ一、民间美术的功能ﻭ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ﻭ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式两方面认识。
民间美术的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造型、色彩与结构都具有元素特色,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某些地域性的纹饰图案和图腾崇拜,充满文化思考。
民间美术许多形象都蕴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牡丹寓意花开富贵,“连(莲)年有余(鱼)”寄予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
其次,民间美术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广大了解到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自然风貌和.对于同一种创作对象,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南方剪纸构图复杂,讲究线条,而北方剪纸率性简洁,天真而浑厚。
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能充分感受到民间美术的多元性,进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ﻭﻭ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忠、孝、善、义等为题材的作品对道德的教化作用.民间美术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年画中的人物有仗义、忠诚、英勇的形象,剪纸中也有描绘圣贤先烈的故事,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民间故事传说来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使中小学生在“”中接受民间美术中所包含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