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霸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期末复习要点:1.熟读并记忆本册知识点及补充笔记,勾画出自己的薄弱部分加强记忆。
2.回顾教材中的例题及标“☆”的习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画线段图必须掌握。
)3.回顾区考试卷子(每道题都要看),重做错题。
4.回顾《精练》错题。
六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及补充笔记 一单元 《圆》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
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
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 或r=2d 。
4、(1)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车轮运行才平稳。
(2)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答:因为圆形的井盖边缘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无论井盖怎样旋转,都不会掉到井中。
(3)人们在参加篝火晚会时,为什么自然围成圆形?答:因为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同圆或等圆中),当人们围成圆形,火堆就是圆心,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可以看做与表演者的距离)相等,可以让每个人都看清楚。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6、画圆:用圆规画圆,针尖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
因此,圆 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而不是直径),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整数、自然数、负整数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2. 十进制数:十进制数的概念、位值和读法,包括个位、十位、百位等。
3. 各位数:各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包括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
4. 数据的读写和比较:正确读写大数字,比较数字大小时要考虑位值的大小关系。
5. 数线图的认识:数线图上的点表示数字大小,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和比较大小。
6. 取整: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的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整操作。
7. 数轴的认识: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字的大小和位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和比较大小。
8. 加减运算:整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和减法运算等。
9. 乘法运算:整数的乘法运算,包括同号相乘和异号相乘的法则和运算结果。
10. 除法运算:整数的除法运算,包括同号相除和异号相除的
法则和运算结果。
11. 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约数的概念和判断
方法。
12. 大数问题:大数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策略,如分步计算、估
算和检验等。
以上是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知识梳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人教版)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2。
2. 分数乘分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3)×(1)/(2)表示(2)/(3)的(1)/(2)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例如:(2)/(3)×(1)/(2)=(2×1)/(3×2)=(1)/(3)。
3. 小数乘分数。
- 计算方法:- 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0.5×(2)/(3)=(1)/(2)×(2)/(3)=(1×2)/(2×3)=(1)/(3)。
-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按照小数乘法计算。
例如:(1)/(4)×0.8 = 0.25×0.8=0.2。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1. 乘法交换律。
- 内容:a× b = b× a。
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2)/(3)×(3)/(4)=(3)/(4)×(2)/(3)。
2. 乘法结合律。
- 内容:(a× b)× c=a×(b× c)。
例如:((1)/(2)×(2)/(3))×(3)/(4)=(1)/(2)×((2)/(3)×(3)/(4))。
3. 乘法分配律。
- 内容:(a + b)× c=a× c + b× c。
六年级数学上册笔记第一单元位置(1)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先横着数,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第几行,第几列)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与分子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2)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乘以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的积做分子。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3)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Ⅱ、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Ⅲ、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分数乘法运算定律⒈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⒉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一个数,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 b×c)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⒋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5.. 25×4=100 125×8=1000 25×8=200 125×4=500(5) 规律(比较大小要用到):1、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2、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3、一个数(0除外)乘以1,积等于这个数。
第一个数(6)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用分数表示就是第二个数。
(7)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分之几。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分蛋糕。
比如说,有(2)/(3)这么一块蛋糕,现在有3个小伙伴来分,那就是(2)/(3)×3。
计算的时候呢,就用分子2乘以整数3得到6,分母不变还是3,结果就是2啦。
简单说就是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照抄,最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哦,就像把多出来的蛋糕边角料处理掉,让结果更简洁。
2. 分数乘分数。
- 这就好比是把一块小蛋糕再分成更小的部分。
比如(3)/(4)×(2)/(5),就想象把一个已经分成4份取了3份的蛋糕(就是(3)/(4)啦),再把这部分蛋糕又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
计算的时候,就是分子乘分子(3×2 = 6),分母乘分母(4×5 = 20),结果就是(6)/(20),约分后就是(3)/(10)。
3. 小数乘分数。
- 这里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就像把0.5变成(1)/(2),然后按照分数乘分数的方法来计算。
另一种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不过有些分数化成小数可能是无限循环小数,计算起来有点麻烦,所以一般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比较方便。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1.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 就像乘法交换律a×b = b×a,在分数里就是(2)/(3)×(3)/(4)=(3)/(4)×(2)/(3)。
- 乘法结合律(a×b)×c = a×(b×c),例如((1)/(2)×(2)/(3))×(3)/(4)=(1)/(2)×((2)/(3)×(3)/(4))。
- 乘法分配律a×(b + c)=a×b + a×c,像(1)/(2)×((1)/(3)+(1)/(4))=(1)/(2)×(1)/(3)+(1)/(2)×(1)/(4)。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r=d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圆周长=×直径圆周长=×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r×r。
圆的面积公式:S=r2。
14.圆的面积公式:S=r2 或者S=(d2)2或者S=(C2)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期末复习要点:1.熟读并记忆本册知识点及补充笔记,勾画出自己的薄弱部分加强记忆。
2.回顾教材中的例题及标“☆”的习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画线段图必须掌握。
)3.回顾区考试卷子(每道题都要看),重做错题。
4.回顾《精练》错题。
六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及补充笔记 一单元 《圆》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 表示。
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 表示。
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 表示。
2、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 或r=2d 。
4、(1)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车轮运行才平稳。
(2)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答:因为圆形的井盖边缘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无论井盖怎样旋转,都不会掉到井中。
(3)人们在参加篝火晚会时,为什么自然围成圆形?答:因为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同圆或等圆中),当人们围成圆形,火堆就是圆心,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可以看做与表演者的距离)相等,可以让每个人都看清楚。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6、画圆:用圆规画圆,针尖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
因此,圆 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而不是直径),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霸笔记第一课: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2.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大于等于分母。
3.分数可以表示部分或比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分数,如比赛得分、食物的份量等。
第二课:分数的大小比较1.相同分母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2.相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3.如果分子和分母相等,那么这个分数就是1。
4.利用画图或找规律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
第三课:分数的加法1.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直接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需要先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按照相同分母的规则进行计算。
3.在进行分数相加时,如果分数的和大于等于1,可以化简为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
第四课:分数的减法1.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直接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2.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减,需要先找到相同的分母,然后按照相同分母的规则进行计算。
3.在进行分数相减时,如果分数的差小于0,可以化简为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
第五课:分数的乘法1.两个分数相乘,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的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的分母。
2.如果分数相乘的结果是带分数,可以化简为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
3.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将整数看作分子为整数、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相乘的规则进行计算。
第六课:分数的除法1.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可以将除号改为乘号,然后将除数取倒数,再按照分数相乘的规则进行计算。
2.如果分数相除的结果是带分数,可以化简为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
3.分数与整数相除,可以将整数看作分子为整数、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按照分数相除的规则进行计算。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对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大小比较、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做练习,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精学笔记
班级 学队 姓名 分数
分数乘法课堂练习 : 1.计算下面各题。
(1)125×8= (2)15
2
×4=
(3)2×4
3
=
互检互签________
小结:分数乘整数,()不用变。
分子与整数,( )做( )。
计算要简便,( )要在先。
互检互签________
课堂练习 : 1.列式计算
一袋面粉重3kg ,已经吃了它的 10
3
,吃了多少千克?
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 ) 2. 说说下列式子的意义 2
1
×5 ( ) 32×3
2
( )
3.只列式不计算
4千克的 2
1
是多少千克?
互检互签 课堂练习 : 1. 计算下面各题。
74×53= 54×95=
互检互签 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
654.2⨯
=532.1⨯ =535.2⨯ =
65
4.1⨯
互检互签 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4
132⨯⨯
27
27498⨯+)(
863⨯87
互检互签 ________
课堂练习 :
多少名同
学想成为科学家
互检互签________
课堂练习 :
1.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绿化可以降低噪音8
1
,绿化带降低了噪音
以后,人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互检互签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堂笔记一、引言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旅程。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挑战自我,共同成长。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整数、分数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单元内容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 整数: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以及如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 分数:分数的概念、性质、通分、约分以及加减运算。
3. 几何图形: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绘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知识点详解1. 整数:整数是全体正整数、零和全体负整数的集合。
在学习整数时,我们要掌握其运算法则和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算。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要理解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2. 分数:分数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既包含整数部分又包含小数部分的数。
在学习分数时,我们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通分、约分的方法,并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将分数化为小数表示。
3. 几何图形:几何学是研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我们要学会绘制图形,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课堂笔记整理在进行单元学习时,我们还需要做好课堂笔记。
将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复习。
以下是我整理的部分笔记:1. 整数运算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相加得0的两个整数互为相反数;相加得1的两个整数有一正一负,偶数为正数,奇数为负数。
2. 分数的通分:先把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求出来,再添上规定的指数(通常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适当的正整数)作为新分母;把原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应的倍数来达到化简分数的目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中首先要通分,通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霸笔记
(北师BSD)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且圆上任意一点到中心点(圆点)的距离都相等,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的本质特征: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直径。
①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②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③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④圆规画圆的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①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②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③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文字表示为: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2d
④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的位置与圆心有关。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
⑤只确定圆心的圆可以画无数个;只确定半径的圆也可以画无数个。
⑥生活中圆的运用:圆形车轮的中心点到圆周上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是平稳的;而正方形、椭圆形的中心点到图形边缘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这样滚动起来不平稳,所以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
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因此圆形车轮滚动平稳。
4.轴对称图形:
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②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而不是直径。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圆旋转一圈,与原图形重合无数次。
④轴对称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扇形、半圆、圆、圆环。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⑤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菱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
⑥画组合图形的对称轴一定不能只作其中一个图形的
对称轴,组合图形画对称轴应看成一个整体来画。
5.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直径大的圆周长大,直径小的圆周长小。
②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取π﹦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1000多年。
③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圆周率×2
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 =2πr
④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d 或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6、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公式:
①已知圆的半径r,求面积S:S=πr²。
②已知圆的直径d,求面积S:
③已知圆的周长C,求面积S:S= =C²
4π
注意:r²表示r×r,读作r的平方。
不要把r²计算成r×2。
④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πr²/2
7.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①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②正方形内最大的圆是正方形的内切圆,圆内最大的正方形是圆的内接正方形。
③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④当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加时,它的形状就越来越接近于圆,所以可以用正多边形的面积估计圆的面积。
⑤用三角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2πr,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r,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所以圆的面积等于2πr乘r除以2,也就是S=πr²。
8.环形(圆环):一个环形(圆环)的面积等于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通常用S表示圆环的面积,用R表示外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圆的半径,它的面积是S=πR²
-πr²或S=π(R²-r²)。
(其中R=r+环的宽度.)
9.扇形: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扇形弧长公式:
扇形的面积公式:
(n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10.几个注意事项:
①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例如:cm),面积是平方(例如:cm²),体积是立方(例如:cm³)
②周长指线段长短,用长度单位表示;面积指平面大小,用面积单位表示;因此周长和面积不能进行比较。
③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⑤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①: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例②: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π:1,比值是π。
例③: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2π:1,比值是2π
⑥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