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QC七大手法之检查表
- 格式:pptx
- 大小:270.04 KB
- 文档页数:29
品管七大手法: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系统的统计图表。
注意几点:用在对现状的调整,以备今后作分析;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名称;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数据汇总统计;必要时对人员的能力进行培训;二、排列图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矩形表示各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原理是80%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
注意几点明确问题和现象;寻找不良的情况统计数据;频率计算和累计;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三、散布图研究成对出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坐标图。
注意几点:收集足够的数据,至少30对;横坐标表示数据(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量(结果);正确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式;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四、因果图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寻找;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五、分层法按照一定的类别,把记录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收集和记录数据;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图表;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几点: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数据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个;确定积差、分组数、分组组界、组间距;作次数分配表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注意几点: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性。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包括检查表、层别法、XXX、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和控制图。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一、检查表检查表是一种逐项检查并记录问题点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点检、诊断、工作改善、满意度调查、考核、审核、5S活动和工程异常分析等方面。
实施检查表的步骤包括确定检查的项目、频度和人员,制定检查表,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问题,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定期总结并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是将大量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的方法。
它可以和XXX、直方图等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实施层别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的主题,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比较分析并确定改善项目。
三、XXXXXX是在层别法的基础上将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并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问题、抓住重要少数和有用多数。
XXX适用于记数值统计,可分为分析现象用XXX和分析原因用XXX两种分类。
XXX的作用包括降低不良的依据、确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和确认改善效果。
实施XXX的步骤包括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将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绘制柱状图和累积曲线,记录必要事项并分析XXX。
以上是QC七大手法的简介及实施步骤,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AXXX的纵坐标分为左侧和右侧,左侧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XXX的横坐标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排列;C绘制XXX时,根据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在左侧纵坐标上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在右侧纵坐标上描出点,并按顺序连接这些点成线。
要点:1.XXX要留存,将改善前和改善后的XXX排在一起,以评估改善效果;2.分析XXX只需要关注前2~3项;3.分类项目不要太少或太多,5~9项最合适;4.如果各项目分配比例相似,XXX就失去意义,应从其他角度收集数据再进行分析;5.XXX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已经清晰明了,就不需要制作XXX;6.如果其他项目大于前面的项目,必须进行分析,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7.XXX的分析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中显示问题重点并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项项目难以解决或花费太大,则可以从第二项项目着手。
品管部培训资料-QC七大手法一、检查表1、检查表的定义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将问题查检出来的表格或图。
进一步说就是在搜集数据时设计一种简单的表格,将有关项目和预定搜集的数据,使其使用目的以很简单的符号填注,而且很容易搜集整理以了解现状,做分析或作为核对点检使用,这种设计出来的表格叫做查检表。
2、检查表的特征(1)记入数据时很简便。
(2)能迅速把握问题所在。
(3)记入完毕后,对全体的状况能一目了然。
(4)很多项目能同时一次查检。
(5)数据能以各种不同的层别法做。
3、设计检查表的要点(1)要一眼能看出整体形状,要简明、易填写、易层次,记录项目和方式力求简单。
(2)尽可能以符号记入避免文字或数字的出现。
(3)数字的履历要清楚,搜集工作要明确。
(4)项目尽量减少,查检项目与4~6项为原则,其他项要列入。
(5)查检项目要随时检讨,必要的加进去,不必要者删去(活动期间要不断加以修正)。
(6)要将查检结果反映至现场有关单位,数据出现多马上采取行动。
(7)运用○、×、√、正等简单符号,如数种符号同时使用于一个查检表,要在符号后注明所代表的意义。
4、查检表的种类(1)记录用查检表记录用查检表是把数据分为几个项目别,以符号或数字记录的图或表,如在已分组的数字表上记记号即出现次数;或直接在产品或零件的图面上打记号所成的表;直接使用不良的制品或零件,依不良的种类、工程别、原因别等排列出来所成的表……这种检查主要是检查作业结果的情形,不单是记载每天的数据,并且可看出哪项目的数据特别集中。
(2)点检用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是为确认作业实施、机械整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如机械定期保养点检表、不安全处所点检表、登山装备点检表等,这种点检表主要是调查作业过程的情形,可防止作业的遗漏或疏忽。
5、设计查检表须预先考虑事项(1)明确目的:明确设计查检表的目的何在?(2)决定查检项目是什么?(3)决定查检人员及方法?(4)查检时间:多久查检一次?最好随机查检。
QC七大手法之检查表QC七大手法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一种统计手法,常应用于质量管理过程中,是收集数据、分析与追踪问题的有效沟通语言。
QC七大手法有新旧之分,旧QC七大手法倾向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侧重思考分析过程,主要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控制。
旧的QC七大手法有:主要包括控制图(管制找异常)、因果图(因果追原因)、直方图(直方显分布)、排列图(排列抓重点)、检查表(查检集数据)、层别法(分层作解析)、散布图(散布看相关)。
今天小编就来讲讲旧的QC七大手法里面的检查表(查检集数据)。
一、什么叫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为了获取数据并加以整理,必须采用某种手法,以方便的记录有关数据,并且以便于整理的方式把这些数据集中起来——检查表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表格;通过检查表,只需进行简单的检查(确认),就能收集到各种信息。
二、检查表的种类1.按标准条款编写的检查表此种检查表是编制其他检查表的基础,且通用性较强,可以在审核管理体系文件或专项检查时使用。
此类检查表可直接将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所有要求作为问题提出。
2.按过程编制的检查表ISO9001标准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视为过程,输入、输出、资源、活动成为一个过程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
编制此类检查表时,对每个主要过程应充分体现PDCA的管理思想。
(扬智咨询一家专注于精益生产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培训与项目辅导的管理顾问公司)(1)策划阶段(P):①是否策划输入及相关要求;②是否策划输出及相关要求;③是否策划资源方面的要求;④是否策划活动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