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质量分析表(备课组)
- 格式:docx
- 大小:60.08 KB
- 文档页数:4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荔湾区小学健康教育学生学业考查质量分析学校:乐贤坊小学年级:三年级填表人:钟玥媚一、命题思路。
本次期末检测命题,以儿童生活行为习惯为基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充分体现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
试卷知识覆盖全面,教材重难点突出,考查内容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引导孩子正确的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典型分析(各题完成情况、学生有创意的答案)。
第一部分:健康知识。
(正确率:98% )这部分内容是客观题,考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判断一些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
此题结合了这门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点出发和日常生活常识,考察了孩子的对生活习惯的认知能力。
从卷面的反馈结果来看,可以看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因此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正确率较高。
其中失分比较集中的是,低年级学生对一些词语的把握不够充分,不太能够理解类似的词语的意思,例如“重要阶段”“影响”“主要措施”等,这是造成判断而导致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健康行为。
(正确率:99% )这部分内容是主观题,主要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孩子的真实健康行为的情况,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已做到”或“未做到”的选择。
此项内容,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已做到”的选项,说明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指引下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仍有个别学生选择“未做到”的选项的,说明日后仍需努力改正自己不健康的行为,力求追求健康的生活节奏。
三、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对出现较多错失的题目、答案,作分析。
)此卷整体上做得相当不错,主要存在判断错误的是学生的生活常识有些认知还不够深刻和一些词语的把握,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对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要只局限于文本上的知识,还要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对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什字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秩序册二○一七年一月三日测试时间及科目日程安排表什字学区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姚志锋(什字学区校长)副组长:于学军(县局巡视员)杨城(什字学区党总支书记)成员:李小军(什字中心小学校长)杨建生(北沟中心小学校长)胡春芬(东关小学巡视人员)郭如意(独店学区巡视人员)二、考务组组长:杨城成员:李小军杨建生杨福才三、保密组组长:杨城组员:胡春芬郭如意曹阿龙四、监察组组长:于学军(县局巡视员)成员:姚志锋胡春芬郭如意五、后勤组组长:贾浩才组员:胡明学曹宏居曹阿龙胡成军什字学区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各考点组(办)负责人及参加考试学校考务总负责:杨城一、什字中小考点考点巡视:胡春芬杨福才主任:李小军副主任:杨福才张元贵考务组:张元贵白小强后勤组:胡明学安保组:于升世于小刚参加测试学校:什字中小、姚家沟小学、青岗铺小学水晶小学、前进初小。
二、北沟中小考点考点巡视:郭如意任金仓主任:杨建生副主任:任金仓于小娟考务组:于小娟后勤组:曹宏居安保组:杜生玉郭映霞胡晓明参加测试学校:北沟中小、老庄小学、新庄小学、北沟初小。
什字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各校带队人员一、什字中心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李小军一一班任卫红一二班景虹一三班刘惠萍一四班郭彩兰一五班于兰二一班郭丽丽二二班景雅荣二三班姚彩霞二四班杜文娟二五班杨亚萍二六班李玉萍三一班刘兰兰三二班柳芸芸三三班米晓霞三四班贾月琴三五班杨小蓉四一班李亚玲四二班白昕四三班李婷婷四四班贾晓惠四五班景燕萍五一班王军丽五二班景彦青五三班王小丽五四班曹瑾翠五五班姜小凤六一班贾艳丽六二班杨雪峰六三班郭华六四班郭娟娟二、北沟中小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杨建生一年级:郭兴平二年级:口红秀三年级:王怀钰四年级:薛红红五年级:李彩娟六年级:郭映霞三、青岗铺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胡来彦一年级:周灵女二年级:任福灵三年级:于喜荣四年级:周丁玲五年级:安慧英六年级:曹华伟四、姚家沟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于斌武一年级:白明星二年级:于斌武三年级:姚佰群四年级:曹晓兰五年级:杨迎祥六年级:孙思文五、老庄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王天平一年级:于银虎二年级:卫惠琴三年级:于培荣四年级:黄金兰五年级:于培荣六年级:杜贵堂六、新庄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白文华二年级:周玉科三年级:杜延辉四年级:李成林五年级:杜瑞琴七、水晶小学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王朝阳一年级:于淑秀二年级:柳新生三年级:柳亚萍四年级:姚一萍五年级:孙斌八、北沟初小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杨江波一年级:杨江波九、前进初小带队教师名单总负责:韩岁明一年级:韩岁明什字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相关工作安排一、考务会开会时间:1月5日早晨8:00召开考务会。
香坊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业发展水平监测物理试卷(九年级)16.下列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功的仪表是( )A. 电流表B. 电压表C. 验电器D. 电能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是磁性材料B. 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C. 燃料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19.下面是汽油机四个工作冲程的示意图,其中是压缩冲程的是( )20.手电筒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键相当于开关B. 弹簧为绝缘体C. 灯泡发光时,两端电压为4VD. 灯泡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1.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22.电风扇通电时扇叶会飞速转动,下列各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23.如图中“+”、“-” 分别表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可以测量R消耗的电功率的电路图是( )24.如图是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小灯泡正常工作时,滑片P 的位置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并将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B.如果将滑片P向b端滑动,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将大于额定功率C.如果将滑片P向a端滑动,则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D.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8W,此时电阻约为8.67Ω25.如图所示,是“暖手宝”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热与时间的关系,由此可知该“暖手宝”加热功率约为( )A. 2400WB. 400WC. 40WD. 24W26.甲、乙两灯并联工作时,甲比乙灯亮,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灯灯丝电阻一定比乙灯的大B. 甲灯两端的电压一定比乙灯的大C. 通过甲灯的电流一定比乙灯的小D. 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比乙灯的大27.小东设计了具有保温和加热功能的电饭煲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R1>R2),其中保温状态和加热状态电功率都最小的电路是( )36.钻木取火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现象.37.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冲程;靠飞轮的动能来完成的其余冲程有.38.教室里的各盏照明灯之间是联的,当教室里多开一盏照明灯时,干路上的电流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9.电水壶利用了电流的效应,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48.4Ω 的电阻.当发热元件两端的电压为220V 时,该电水壶的电功率为W.40.如图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让导体ab 在磁场中(选填“水平方向左右”或“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在这种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是.41.小明利用铅笔芯和鳄鱼夹制作了简易调光灯,装置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改正后,闭合开关,改变鳄鱼夹M、N 之间距离,发现灯泡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有关.4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 为定值电阻,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第40题图第41题图第42题图4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的实验时,小红和小东设计了甲、乙二种方案(如图)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理由是:.44.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 增加到10V 时,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Ω,其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是W.45.电阻R1=3Ω,R2=4Ω,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之比W1︰W2=;若将它们并联,则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46.在图的圆圈中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第46题图第47题图47.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E、F、P、Q 四点,磁场最强的是点,请在P 点画出该点的磁场方向.48.(5分)学习比热容知识后,小方和小东用相同的实验装置,验证水比煤油的吸热能力强.⑴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⑵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煤油吸收的热量.⑶根据实验数据,小方和小东分别画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图像A 和图像B,在A、3B 图像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是 (选填“A”、“B”).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在加热到第 10min 时,水的温度是℃.[c 水=4.2×103J/(kg·℃)]49.(5 分)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关系”实验时,选择的小灯泡是种类相同、规格不同的 L 1“ 2.5V 0.3A”、L 2“ 3.8V 0.3A” ,其他器材如图所示.⑴请你说明“可以通过灯泡的亮度判断电功率的大小”的理由.⑵红设计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她能够探究的问题是 .⑶小东设计如图乙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把实验证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写出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50.(6分)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小东设计了如图所示甲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3V ,小灯 泡标 有2.5V ,有两个滑动变阻器 R 1“10Ω 1A”、 R 2“20Ω 2A”可选择使用. ⑴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⑵接电路时,选择了 R 1“10Ω 1A”,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 P 置于 (选填“A”或“ B”)端.闭合开关 S ,改变滑片P 的位置,小东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他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4⑶分析了小东的实验数据,老师认为有一组数据是收集不到的,请你写出他判断的理由.⑷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东对实验进行改正,并继续实验,他发现在收集上表中的第1、2 组实验数据时,小灯泡几乎不亮.请你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51.(6分)小东家有一台双层电烤箱.其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S为总开关,S1和S2为两个温控开关,R1和R2为上、下两层的加热电阻,上、下层同时加热时额定功率为1600W,其中R1=3R2,U=220V.⑴电烤箱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R1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正常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⑵R⑶做晚饭时,妈妈总感觉烤熟同种质量相等的食物,所用时间比在其他时段要长.于是,小东在妈妈做晚饭时,用家中的电能表(如图)和秒表进行测量.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仅让电烤箱单独工作(上、下层同时加热)30s,电能表转盘转过了32r.请你根据小东测量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妈妈的感觉是否可靠?5。
南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①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②试题未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的,不得采取近似计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下列以长城为背景的标志设计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326(3)9x x-=B.222()a b a b-=-C.623aaa=⋅D.224x x x+=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1,2)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A.(1,-2) B. (-1,2) C. (-1,-2) D. (2,-1)4.在△ABC中,作BC边上的高,以下作图正确的是A.B.C.D.5.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7,那么第三边的边长可能是下列各数中的A.10 B.7 C.4 D.36.在ABC∆、DEF∆中,已知AB=DE,BC=EF,那么添加下列条件后,仍然无法判定ABC∆≌DEF∆的是A.AC=DF B.∠B=∠EC.∠C=∠F D.∠A=∠D=90oE CBAD.C.A.B.AA7.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4B .5C .6D .78.若23y x =,则x y x +的值为 A .53B .52C .35D .23 9.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 AP 交边BC 于点D ,若CD =2,AB =6,则△ABD 的面积是 A .4 B .6C .8D .1210.如图,在55⨯格的正方形网格中,与△ABC 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不与△ABC 重合)的格点三角形(顶点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共有 A .5个 B .6 个C .7个D .8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2- =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2 18= . 13.要使分式22x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15.已知122+=n m ,142+=m n ,若2m n ≠,则n m 2+= .16.如图,△ABC 中,∠BAC =75°,BC =7,△ABC的面积为14,D 为 BC 边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将△ABD 和△ACD 分别沿直线AB ,AC 翻折得到△ABE 与△ACF ,那么△AEF 的面积最小值为 .(第16题图)D FECB A(第9题图)NB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17.(每小题4分,共8分)分解因式:(1)3x x -; (2)221218ax ax a -+. 18.(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1)2(4)a a a +-(+2); (2)532a b aa b a b----.19.(8分)先化简,再求值:xx x x x 22)242(2+÷-+-,其中x =13.20.(8分)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BF =CE ,AB ∥DE ,∠A =∠D .求证:AC =DF .21.(8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C 边上的一点,且∠CBE =∠CAD .求证:BE ⊥AC .22.(10分)某商场家电专柜购进一批甲,乙两种电器,甲种电器共用了10 350元,乙种电器共用了9 600元,甲种电器的件数是乙种电器的1.5倍,甲种电器每件的进价比乙种电器每件的进价少90元.(1)甲、乙两种电器各购进多少件?(2)商场购进两种电器后,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销售,很快全部售完,求售完这批电器商场共获利多少元?23.(10分)如图,在Rt △ABC 中,∠BAC=90°,∠C=30°. (1)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并标出D 点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连接AD ,求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FEDCBA(第20题图) BCA(第23题图)DEA(第21题图)24.(12分)阅读材料:数学课上,吴老师在求代数式245x x -+的最小值时,利用公式2222()a ab b a b ±+=±,对式子作如下变形:22245441(2)1x x x x x -+=-++=-+,因为2(2)0x -≥≥0, 所以2(2)11x -+≥≥, 当2=x 时,22)1x -+(=1,因此22)1x -+(有最小值1,即245x x -+的最小值为1. 通过阅读,解下列问题:(1)代数式2612x x ++的最小值为 ; (2)求代数式229x x -++的最大或最小值;(3)试比较代数式2232237x x x x -+-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5.(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0,3),(1,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90°. (1)图1中,点C 的坐标为 ;(2)如图2,点D 的坐标为(0,1),点E 在射线CD 上,过点B 作BF ⊥BE 交y 轴于点F .① 当点E 为线段CD 的中点时,求点F 的坐标;② 当点E 在第二象限时,请直接写出F 点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南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第25题图)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说明:(1)解答右端所注分数为考生正确做完该步应得的累计分数,全卷满分150分.(2)对于解答题,评卷时要坚持每题评阅到底,勿因考生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本题的评阅.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考试要求,可酌情给分,但原则上不超过后面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给分。
2017-201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1、考试情况统计(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试卷考试范围涉及七年级上册内容,由选择题、非选择题二部分构成,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其中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非选择题共有4大题,均为材料分析题,共40分。
(二)试卷特点2、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
3、知识覆盖面广。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4、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5、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
几个非选择题都注重了这一点。
6、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
(三)、答题分析第一、选择题的试题分析本次考试的选择题共25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涵盖第1-13课的所有内容。
试题的质量实用性较强,质量较高。
本次考试选择题的考点,在25个选择题当中,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四种能力,(1)、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如:2、3、4 、5、12、13、、19、21、23、25题(2)、考查学生理解、归纳知识的能力:如:7、9、10、11、15、17、19、题。
(3)、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如:4、14、15、18、22、24、29、30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的得分率大约在35%-----90%左右。
出现的问题:一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对题目的理解不够,三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你好!今天是你展示才能的时候,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1.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25道小题。
3.第Ⅰ卷是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第Ⅱ卷是填空题和解答题,共17小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都给出标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的相反数是()A、3B、-3C、3D、-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3,-2)3.下列语句: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②作为一个角等于一个已知角;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其中是命题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4.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 、5.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熟,且k≠0)的图像经过点(1,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2x+4B、y=3x-1C、y=-3x-1D、y=-2x+46.如图,∠AOB的边OA为平面反光镜,一束光线从OB上的C点射出,经OA上的D点反射后,反射光线DE恰好与OB平行,若∠AOB=40°,则∠BCD的度数是()A、60°B、80°C、100°D、120°x +|y-2|=0,则(x+y)2017的值为()7.若3A、-1B、1C、±1D、08.若一组数据10,9.a,12,9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的方差是()A、0.9B、1C、1.2D、1.4第Ⅱ卷二、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9.实数7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10.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 。
2017—2018学年度太村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一)学科成绩分析1、部分学科合格人数过少,合格率偏低。
语文36%;数学18.8%;英语18.3%;历史22.1%;地理40.4%. 2、部分学科优秀人数少,优秀率过低。
数学优秀4人,优秀率1.9%;英语优秀2人,优秀率0.9%;物理优秀11人,优秀率为5.1%;化学优秀21人,优秀率为9.9%;政治优秀8人,优秀率为3.8%;历史优秀2人,优秀率为0.9%;地理优秀5人,优秀率为2.3%;生物优秀11人,优秀率为5.2%. (二)班级成绩分析1、班级名次变化幅度较大2、班级学科名次3、班级学科之间:语文:1班与一名班2班差4.54分;数学:4班与一名班5班差5.55分;3班与一名班差5班差4.7分;英语:3班与一名班1班差5.63分,与二名班2班差4.97分;物理:4班与一名班5班差12.22分,与二名班2班差9.45分;3班与一名班5班差10.07分,与二名班2班差7.3分;化学:4班与一名班1班差10.21分,2名2班与一名班1班差4.74分;政治:4班与一名班2班差7.52分;历史:1班与一名班5班差9.44分;3班与一名班5班差8.56分;地理:4班与一名班2班差8.11分;生物:3班与一名班1班差8.76分;4、班级各分数段学生数量⑴全年级有2人达到优秀线(816分)。
分别是5班的刘梦颖(824)和2班的许玲娟(823)。
⑵全年级有66人达到合格线(576分)。
仅占年级总人数的30.99%。
其中1班13人;2班18人;3班14人;4班8人;5班13人。
⑶全年级400分以下学生达到51人,比上次增加19人;1班7人;2班7人;3班15人;4班16人;5班6人。
还有5人成绩在300分以下。
(三)科任教师成绩分析1、同课头老师之间合格率差距较大语文上:赵娟丽比王华丽高出5.6个百分点;英语上:李欣比李艳高出4.35个百分点,比赵小龙高出14.47个百分点;李艳比赵小龙高出10.12个百分点;化学上:李伟比师尧高出12.73个百分点;物理上:张东峰比赵一鸣高出6.46个百分点;政治上:吕小平比肖亚荣高出19.88个百分点;历史上:吕小平比马淑芳高出9.77个百分点;生物上:姚阿肖比安博高出11.98个百分点。
共华镇中学20XX年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为了明确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探索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成绩进行评价和激励,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对20XX年下期期末考试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教学质量实况(一)基本情况按照镇中心学校统一安排,我校严格组考和认真阅卷,考试成绩现已揭晓。
从试题内容上看,各学科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
从考试成绩上看,较好的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现状,是一次成功的考试。
(二)质量分析表一:20XX年下期期末成绩——人平分表二:20XX年下期期末成绩——合格率(%)表三:20XX年下期期末成绩——优秀率(%)从表一至表三数据来看:我校九年级九年级全科人平分、优秀率、合格率均位列全镇第一,特别是语文、数学超镇平均十分左右,总分超镇平均42分,各科人平分最高分均在我校,全镇范围内,我校九年级成绩优势明显。
八年级除数学、生物外其他学科均位列全镇第一,优秀率远超于其他两所中学;除数学、生物外各科最高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在我校。
七年级除生物外我校各科人平、优秀率、合格率均超出其他两所学校,总人平至少超出其他两所学校四十多分,优势也比较明显。
存在的问题:从全镇分析:(1)七年级生物分数偏低,我校生物人平与最高分相差近二十分;七年级音乐校人平略低于全镇;(2)八年级数学差距较大,人平、合格率、优秀率均低镇平均,人平分我校最低比最高分差相差近20分,优秀率较低,而且校内班级差别也很大;八年级生物较差,校人平比最高分低近10分,班级差别不大。
从本校分析:(1)一些学科同年级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七年级:生物、英语、数学:班级人平分均相差近10分左右;八年级:数学班级人平分差12分,英语班级人平分差18分,物理班级人平分极差12分。
但九年级各科平均分差均不超过10分,比较均衡。
(2)优秀学生班级分平不均。
(3)总分班级七八年级有较大的差别。
七年级班级极差别17分;八年级班级极差别53分;九年级班级极差8分。
小洋小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方案张兴敏一、测试情况分析:本年段共6个班,此次期末考试情况如下二、试题结构和特点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
本次试卷就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习作三个部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
这正符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本次试卷题量适中,较灵活,覆盖面较广,基本覆盖了本册书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形近字、成语、古诗文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
语文的教学就是为了更好的阅读和说话,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本次三年级测评正是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
可谓抓住了语文学习的要害。
测评内容涵盖了积累(词语)、标点、概括、句子理解、故事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习作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本次期末测试命题特点:1、符合《课程标准》,突出基础知识。
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在本次测试题中体现的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死记硬背已经不合时宜。
2、注重能力培养。
本次试卷题中,除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注重设计了考查学生思维能力。
(1)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答题分析(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失分较少,学生平时的知识掌握较好。
可喜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尽量做到了书写工整漂亮,这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2、选择题。
此题学生错误率较大,原因同样是不审题,此种情况在期中已经出现一次,可并没有改善。
3、根据要求写句子。
扩句学生完成较好,修改病句丢分较多,书写欠工整。
南京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2018.01一、(20分)1.下面是某位同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学习感悟,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6分)①学习语文,要善于将阅读和写作融汇贯通。
②“珍爱生命”讴歌向死而生的精神,“和平的祁祷”关注战争中底层人物的命运,“历史的回声”深刻反思历史。
③认真研读这些专题,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深化我们的认识。
④美国作家的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荷塘月色》细腻的情景交融的描写,《》中入木三分的祥林嫂肖像刻画,异彩纷呈。
⑤这些,又都值得我们好好汲取、揣摩、运用。
(1)请找出并改正上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第一处:“”改为“”;第二处:“”改为“”【参考答案】“汇”改为“会”;“祁”改为“祈”(2)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2分)第句,改为:【参考答案】第⑤句,改为:这些,又都值得我们好好揣摩、汲取、运用。
(3)请根据课文内容,将文段中空缺的文学知识补全。
(2分)第一处:第二处:【参考答案】第一处:欧·亨利;第二处:《祝福》2.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
(4分)我多么想成为一棵树,身体里有生命中的每一束阳光,每一场雨雪;我多么想成为一座终生休眠的火山,内心火热,静默地在大地上沉睡。
【参考答案】我多么想成为一只鸟,身体里有生命中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方蓝天;我多么想成为一朵飘渺无尽的白云,内心纯洁,安静地在天空中游荡。
【解析】其实仿写句子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基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
3.阅读华君武漫画《科学分工》,回答问题。
(4分)(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2分)【参考答案】漫画中,吹奏笛子的人只用嘴吹,出调的是另一个人在按笛子的发音孔。
【解析】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校教务处2017年1月15日****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7年1月11日,按照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我校进行了期末测试。
考试组织上按照上级要求,严格考场安排,考生实行单人单桌,每个考场40人,学生按照成绩由教导处统一编排考场考号,上午考三四五年级,设16个考场,下午考一二六年级,设15个考场,按照全县规定时间,统一收发试卷,试卷保密工作得到了严格保证;严肃监考纪律,同级任课教师实行对调监场;严格评卷纪律和要求,各级教师实行对调改卷,本级老师不改本级试卷;严格登分和考试成绩评价,由教导处统一进行成绩登记和分析,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考试工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为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本次试题是教研室统一命题,整套试题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试卷命题依纲扣本注重基础、体现能力,题型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强。
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一、总体成绩分析从总体成绩上看,本次考试成绩一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二年级数学、五年级数学整体较好,平均分在70分以上;三四五年级英语成绩也较好,六年级、五二班社品和科学成绩达到要求,三四年级社品和科学成绩较差,三年级社品成绩只有6分多一点。
班级对比,成绩好的班级有一一班、一三班、二一班、二二班,五二班、六三班,较好的班级有四二班、五一班、五四班、六一班、六二班、六四班,成绩较差,人均达不到每科60分的班级有三一班、三二班、三三班、四一班、四三班、五三班。
另外,学校整体各学科发展极不平衡,数学成绩偏低,三四五年级语文偏低,综合科成绩很差,六年级总体成绩不高。
这就给我们所有任课教师一个警示:我校学困生数量大严重影响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优秀率,补差工作应该说任重而道远,补差工作应该落实在行动上。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面对现实,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探索和务实,下大力气,争取最快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整体成绩。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终质量调研数学学科一、填空题1. 已知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答案】2a+2b;【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列出代数式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长方形的周长=2(a+b)=2a+2b.故答案为2a+2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 计算:(2x2-x)-(x2-2x)=________.【答案】x2+x【解析】【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2x2-x)-(x2-2x)= 2x2-x-x2+2x= x2+x,故答案为:x2+x【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是化简的关键.3. 计算:-y2·(-y)3=__________.【答案】y5【解析】【分析】先化简(-y)3,再利用同底数幂乘法性质计算即可.【详解】-y2·(-y)3=-y2·(-y3)= y5,故答案为:y5【点睛】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乘法性质,掌握这个运算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 计算:(a-1)(b+2)=___________【答案】ab+2a-b-2【解析】【分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1)(b+2)=ab+2a-b-2,故答案为:ab+2a-b-2【点睛】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5. 计算:(m 6n 3-6mn 5)÷(-3mn 3)=___________.【答案】-13m 5+2n 2 【解析】【分析】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m 6n 3-6mn 5)÷(-3mn 3)= m 6n 3÷(-3mn 3)-6mn 5÷(-3mn 3)=-13m 5+2n 2 故答案为:-13m 5+2n 2 【点睛】此题考查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6. 分解因式:a 2+5a ﹣6=_____.【答案】(a ﹣1)(a+6)【解析】试题分析: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解:原式=(a ﹣1)(a+6),故答案为(a ﹣1)(a+6)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7. 若1厘米=10000微米,则2微米=____________厘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4210-⨯【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 ×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2微米=2÷10000厘米=0.0002厘米=2×10−4厘米.故答案为:2×10−4.【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8. 若分式x 25x-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x≠15 【解析】【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5x-1≠0,解得x≠15. 故答案为:x≠15.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9. 计算:22111x x x +--=___________. 【答案】11x -+ 【解析】【分析】先化为同分母分式,再按同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22111x x x +--=22111x x x ---=211x x --=()()()11x 1x 11x x --=-+-+ 故答案为:11x -+ 【点睛】此题考查分式的加减,掌握分式加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分式方程32x 1x-4=+的解为___________. 【答案】x =1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的能力,观察可得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1)(x−4),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详解】方程两边同乘(x+1)(x−4),得3(x−4)=2(x+1),解得:x =14,经检验x =14是方程的解.【点睛】(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1. 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2cm 得到DEF ∆,如果ABC ∆的周长为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______cm .【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2,根据△ABC 的周长即可求得四边形ABFD 的周长.【详解】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2,AC=DF∵△ABC 的周长为16cm ,∴AB+AC+BC=16∴四边形ABFD 的周长=AB+BF+DF+AD=AB+BC +CF+AC +AD=16+4=20cm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性质,掌握平移的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相等”是关键. 12. 如图,将△ABC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后得到△ADE ,且∠BAE=58º,则旋转角的大小是_____.【答案】29°【解析】分析】由△ABC 顺时针旋转能与△ADE 重合,且∠BAE=58°,即可求得旋转角的度数.【详解】∵△ABC 顺时针旋转能与△ADE 重合,且∠BAE=58°,∴∠BAC=∠DAE=12∠BAE=29°. ∴旋转角的大小是29°.故答案为:29°.【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旋转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3. 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黑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________种.【答案】5 种【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即可.【详解】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选择一个正方形涂黑,使得3个涂黑的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选择的位置有以下几种:1,3,7,6,5,选择的位置共有5处.14. 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进行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重合为止,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_____.【答案】5π【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球在无滑动旋转中通过路程为12圆弧,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弧长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可知,圆心先向前走OO1的长度,从O到O1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长度为14圆的周长,然后沿着弧O 1O 2旋转14圆的周长, 则圆心O 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12544π⨯⨯+×2π×5=5π, 故答案为5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和旋转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确定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并求出长度.二、选择题15. 在下面四个式子中,为代数式的是( )A. s =vtB. 0C. a +b =b +aD. 112x =- 【答案】B【解析】【分析】由代数式的定义可知,0是代数式.【详解】解:A 、C 、D 都是等式,只有0是代数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定义;熟练掌握代数式的定义,并能利用定义准确判断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 16. 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 x 3+x 3=x 6B. (x -1+y -1)-1=x+yC. 5a -2=215aD. (-2a)6•(-14b)3=-a 6b 3 【答案】D【解析】【分析】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x 3+x 3=2x 3,不符合题意;B. (x -1+y -1)-1=xy x y+,不符合题意;C. 5a 2=25a ,不符合题意; D. (-2a)6•(-14b)3=-a 6b 3,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负整数指数幂、积的乘方等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A. (a+2)(a-2)=a 2-2B. (a-3b)2=a 2-9b 2C. (m+n)(p-q)=mp-mq+np-nqD. (x-2)(x+3)=x 2-x-6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 (a+2)(a-2)=a 2-4,故本选项错误;B 、(a-3b)2=a 2-6ab+9b 2,故本选项错误;C 、(m+n)(p-q)=mp-mq+np-nq ,正确;D 、(x-2)(x+3)=x 2+x-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乘法的有关运算.要注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18. 如果把分式2ab a b +中的a 、b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得到的分式的值( ) 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缩小到原来的12D. 扩大为原来的4倍. 【答案】B【解析】【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a 和2b 去代换原分式中的a 和b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详解】分别用2a 和2b 去代换原分式中的a 和b , 得22242222a b ab ab a b a b a b⨯⨯==⨯+++, 可见新分式是原分式的2倍.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19.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结论;【详解】A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项正确;B 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项错误;C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项错误;D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熟记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0. 如图,如果正方形ABCD 旋转后能与正方形CDEF 重合,那么图形所在平面内,可作为旋转中心的点个数(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解析】【分析】 【详解】可以绕点D,点C,线段CD 的中点旋转,故选C.三、解答题21. 计算:2223335()(2)()53xy x y x y x -+÷- 【答案】339x y -【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单项式乘除单项式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2223335()(2)()53xy x y x y x -+÷- =336338()x y x y x -+÷-33338x y x y =--339x y =-.【点睛】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 计算:11x y x y---- 【答案】x y -【解析】【分析】根据负指数幂及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解:原式11x y y x ⎛⎫⎛⎫=-÷- ⎪ ⎪⎝⎭⎝⎭ 11xy xy y x--=÷ 11xy x y xy -=⋅-x y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的运算法则.23. 分解因式:(x 2-1)2-7(x 2-1)-8【答案】x 2(x+3)(x-3)【解析】【分析】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详解】(x 2-1)2-7(x 2-1)-8=( x 2-1+1)( x 2-1-8)= x 2(x+3)(x-3),故答案为:x 2(x+3)(x-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正确将常数项分解得出是解题关键.24. 分解因式:a 2-4+4b 2-4ab【答案】(a-2b +2)(a-2b−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详解】原式=(a 2-4ab+4b 2)-4=(a-2b )2−22=(a-2b +2)(a-2b−2).故答案为:(a-2b +2)(a-2b−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 25. 下面是小明化简分式的过程,仔细阅读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解:22624x x x --+- 2(2)6(2)(2)(2)(2)x x x x x x --=-+-+-第一步 =2(x -2)-(x -6)第二步=2x -4-x +6第三步2x =+第四步(1)小明的解法从第 步开始出现错误;(2)第一步进行 ,它的数学依据是 .(3)第三步进行 ,它的数学依据是 .(4)正确的化简结果是 .【答案】(1)第二步;(2)通分,分式的基本性质;(3)去括号,乘法分配律;(4)12x - 【解析】【分析】(1)第二步直接去分母了,故从第二步开始出错;(2)第一步进行通分,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3)第三步进行去括号,依据乘法分配律;(4)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小明的解法从第二步开始出现错误;故答案为:第二步;(2)第一步进行通分,它的数学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故答案为:通分;分式的基本性质;(3)第三步进行去括号,它的数学依据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去括号;乘法分配律;(4)22624x x x --+- 2(2)6(2)(2)(2)(2)x x x x x x --=-+-+- =()2(2)6(2)(2)x x x x ---+- =2(2)(2)x x x ++- =12x - 故答案为:12x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6. 解方程:2213111x x x x -+=--- 【答案】方程无解.【解析】【分析】观察可得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 2-1).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结果要检验. 【详解】2213111x x x x -+=---, 方程的两边同乘(x+1)(x-1),得:-(x+1)+23x x -=-(x+1)(x-1),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点睛】(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7. 如图,有三条格点线段AB 、CD 、DE (线段的端点是网格线的交点),它们组成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现要通过平移或旋转,改变其中一条线段的位置,使运动后的这条线段与另两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分别填写三种平移方案和三种旋转方案平移方案:(移动方向限填“上”、“下”、“左”、“右”)(1)将线段 向 平移1格;(2)将线段向平移1格;(3)将线段向平移1格;旋转方案:(限填绕A、B、C、D、E中的一点旋转且任意两条线段不重合)(4)将线段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度;(5)将线段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度;(6)将线段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度;【答案】(1)AB,右;(2)DE,下;(3)DE,左;(4)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5)将线段DE绕点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6)将线段DE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解析】【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AB向右平移1格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DE向下平移1格即可;(3)根据平移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DE向左平移1格即可;(4)根据旋转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即可;(5)根据旋转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线段DE绕点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即可;(6)根据旋转的性质及轴对称的定义将线段DE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即可;【详解】(1)将AB向右平移1格,运动后的这条AB线段与CD,DE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AB;右;(2)将DE向下平移1格,运动后的这条DE线段与CD,AB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DE;下;(3)将DE向左平移1格, 运动后的这条DE线段与CD,AB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DE;左;(4)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运动后的这条CD线段与DE,AB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5)将线段DE绕点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运动后的这条DE线段与CD,AB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将线段DE绕点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6)将线段DE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运动后的这条DE线段与CD,AB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将线段DE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设计,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28. 如图,△ABC是格点三角形(各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2)将平移后的△A1B1C1绕点B1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2B1C2.(3)将△ABC沿直线BC翻折,画出翻折后的△A3BC.(4)试问△ABC能否经过一次旋转后与△A2B1C2重合,若能,请在图中用字母O表示旋转中心并写出旋转角的大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旋转角90度【解析】【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1,B1,C1即可;(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2,C2即可;(3)利用网格特点和轴对称的性质点A的对应点A3即可;(4)作BB1、AA2的垂直平分线得到点O,则∠AOA2为旋转角.【详解】(1)如图,△A1B1C1为所作;(2)如图,△A2B1C2为所作;(3)如图,△A3BC为所作;(4)△ABC能经过一次旋转后与△A2B1C2重合.如图,点O为所作,旋转角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轴对称和平移变换.29. (1)如图1,已知A、B两个边长不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并排放置,若m=7,n=3,试求A、B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2)如图1,用m、n表示A、B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为.(请直接写出答案)(3)如图2,若A 、B 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为5,且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试求m 、n 的值.(4)现将正方形纸片A 、B 并排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3,将正方形纸片B 放在正方形纸片A 的内部得图4,若图3和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2和1,则A 、B 两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之和为 .【答案】(1)29;(2)221122m n ;(3)3,1;(4)13 【解析】【分析】 (1) 设正方形A 纸片边长为a ,正方形B 纸片边长为b ,根据图形的特点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边长,即可求解;(2)设甲、乙两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分别为x ,y ,根据图形的特点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边长,即可解决问题;(3)解:设正方形A 纸片边长为a ,正方形B 纸片边长为b ,根据图形的特点列出方程组,从而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的面积,得到其边长;(4)设正方形C 、D 的边长为c 、d ,由图4得:(c−d )2=1,由图3得:(c +d )2−c 2−d 2=12,然后两个方程组合可得c 2+d 2的值.【详解】(1)解:设正方形A 纸片边长为a ,正方形B 纸片边长为b .则73a b a b +=⎧⎨-=⎩解之得:52a b =⎧⎨=⎩所以,A B S S +=225229+=答:A 、B 两个正方形纸片得面积之和为29.(2)设甲、乙两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分别为x ,y ;由题意x y m x y n ⎧⎨-⎩+==, 解得22m n x m n y +⎧=⎪⎪⎨-⎪=⎪⎩∴A B S S +=22m n +⎛⎫ ⎪⎝⎭+22m n -⎛⎫ ⎪⎝⎭=221122m n + (3)解:设正方形A 纸片边长为a ,正方形B 纸片边长为b . 则2252a b ab ⎧+=⎨=⎩22()m a b =+222a ab b =++5229=+⨯=又0m >,3m ∴=22()n a b =-222a ab b =-+5221=-⨯=又0n >,1n ∴=(4)设正方形A 、B 的边长为c 、d ,则:由图4得:(c−d )2=1,即:c 2−2cd +d 2=1,由图3得:(c+d)2−c2−d2=12,即2dc=12,∴c2+d2−12=1,∴c2+d2=13,即正方形A、B的面积和为1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从图中获取正确信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4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现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二、成绩统计:最高分:优秀最低分:良好平均分:良好及格人数:21人及格率:100﹪三、现将本次试卷分析如下: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
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
试题共计六个大题(我来填一填、我来判一判、我来选一选、我来算一算、我来画一画,我来解决问题)。
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试卷的安排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思考魅力。
四、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做题中出现的明显问题是:1、认真思考,谨慎填空。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
如:填空题的第2小题、3小题、4小题、5小题,学生均有失分,特别是对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不好。
2.我来判一判判断题中错误较多的是是对数学编码的认识,一对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都是一样的,只考虑到了出生日期一样,但是还有考虑性别等。
3、反复比较,认真选择。
第二题的选择题目错误比较多,对在信封里面的图案只有一个露出了两个直角的四边形,那么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可能,因为梯形中有一个叫直角梯形,学生们没有掌握到这个知识点导致出错。
4、我来算一算。
主要考察计算能力的掌握。
大部分同学正确,只有个别同学因为粗心而失分,横式上的答案没有写,或把验算的答案写在了横式上。
5.我来画一画主要考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达,大部分同学都正确。
只有个别学生粗心导致失分。
5、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主要失分在第四题养鸡场,考察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一些同学没有审题清楚,了解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需要把上午的孵出减去之后,还要把下午的孵出的小鸡也要减去,马虎导致失分。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者海镇第二中学傅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圆满结束了;本次命题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改的总体目标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统一,力争让考试成为激励老师和学生动力的契机,借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期末测试化学试卷所呈现的成绩与问题,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和教学理念的学习,对化学科教学质量作一下粗浅的分析;一、答题总体情况本次化学科的期末考试,我校学生在答题方面的总体表现如下: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等;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二、各题答题常见错误、出现此类错误的比率、错误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第一大题选择题14题,全部答对的只有1人,主要答错的题目有第7题、第10题、第11题和第14题;学生对上述题目的理解不好,基础知识没有得到落实,尤其是第11题,错误率达50%以上,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来找物质A的化学式,其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不少学生对这类型的题目做不好,这可能与学生的思考力有关,也与教师平时对这类型的题目训练不够,第14题有一定的难度,错误率达80%以上,要有想象力并要基础扎实的学生才能做得好;第二大题填空题,考核的是学生对化学符号、物质微观结构图等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很多学生在第15题失分严重,如氖气的化学式很多学生写不出来,有的写成Ne2, 答案是Ne, 2Al 不少学生理解成2个铝分子,答案是两个铝原子;第17题的某微观结构示意图 ,当X=8,氧离子结构图应是xxx,离子符号为O2- ,C60是原子还是分子,不少学生理解不清,不少人认为这小题xxx是表示一个碳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组成,其实,这里指的是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第三大题主要由推理题组成,其中第20题,学生要对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这6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较清楚的认识;理解好才能做好,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又考出了学生的真正实力,我校的学生很少能够做出正确的答案,看来这类题型在下一阶段要加强训练;第四大题与实验有关的题型,历来都是常识题与操作题的必考题型,要求学生写出典型的气体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如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所用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有关的实验现象等,我们的学生对这种题目理解不好,很多学生都一知半解,答对的学生较少;第五大题的计算类型题,其中24题,不少学生能够做出来,正确率不高,这题主要考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某些元素的质量比之类,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这种基础计算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计算能力提高不够,最后一题的计算题,全校学生只有5名学生做对,说明我们的学生对有难度的题目欠缺深入的理解、训练,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这类要利用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之类的题目;在我们学校只有较尖的学生才能答对,因此,此次考试,我们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总体上不算高;三、教学建议1、增强质量意识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2、抓基础、重应用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5、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学生在明年的中考中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