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类型与成因简易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3
花岗岩的形态特征花岗岩是一种火成岩,由于其具有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
花岗岩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其成因类型、颗粒大小、矿物组成和结晶程度等方面。
一、成因类型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可以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类。
1.深成岩深成岩是指在地壳深部形成的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颗粒较大,晶体较明显,结晶程度高。
此外,由于深部温度较高,因此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熔融作用,产生含有气泡或玻璃质的特殊结构。
2.浅成岩浅成岩是指在地壳浅部形成的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颗粒较小,晶体不太明显,结晶程度相对较低。
此外,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水流、气流等,产生特殊的结构和纹理。
二、颗粒大小花岗岩的颗粒大小是其形态特征之一。
根据颗粒大小,花岗岩可以分为大理石、中等颗粒花岗岩和细颗粒花岗岩三类。
1.大理石大理石是指颗粒直径大于2mm的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的形态特征包括晶体较大,结晶程度高,表面光滑,质地坚硬。
2.中等颗粒花岗岩中等颗粒花岗岩是指颗粒直径在1-2mm之间的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的形态特征包括晶体较小,结晶程度适中,表面有一定的纹理和纹路。
3.细颗粒花岗岩细颗粒花岗岩是指颗粒直径小于1mm的花岩。
这种花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颜色较浅,晶体较小,结晶程度低,表面具有明显的纹路和纹理。
三、矿物组成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也是其形态特征之一。
根据不同的矿物组成,花岗岩可以分为正长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等。
1.正长石花岗岩正长石花岗岩是指含有大量正长石的花岩。
这种花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颜色较浅,晶体明显,结晶程度高,表面具有明显的条纹或斑点。
2.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岩是指含有大量斜长石和钠长石的花岩。
这种花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颜色较深,晶体不明显,结晶程度中庸,表面具有条纹或斑点。
3.黑云母花岩黑云母花岩是指含有大量黑云母的花岩。
这种花岩的形态特征包括颜色较暗,晶体不明显,结晶程度低,表面具有明显的纹路和纹理。
地质学花岗岩的名词解释一、花岗岩的定义与成因花岗岩是一种具有均质结构的火成岩,由于其晶状结构中的石英、长石和斜长石等矿物颗粒成角状排列形成特征性的花纹,因此得名。
它是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广泛分布于地球的地壳中。
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岩浆的生成、岩浆的上升和冷却结晶三个阶段。
首先,地壳深处的高温下,由于一系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作用,熔融岩浆形成。
然后,这些熔融岩浆在地壳中上升,逐渐冷却并凝固。
最后,这些冷却凝固的岩浆形成花岗岩。
二、花岗岩的分类根据花岗岩中主要矿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亚类。
其中,常见的花岗岩亚类包括:1. 正长英质花岗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碱长石组成,其中斜长石为晶粒较大的主要矿物。
2. 石英花岗岩:主要由石英和斜长石组成,石英晶粒相对较大,呈灰白色。
3. 斜长英质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和长石组成,石英含量较少。
4. 斜长石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和碱长石组成,石英含量很低或没有。
5. 罗达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含有较多的黑云母。
此外,根据岩浆环境的不同,花岗岩还可分为深成花岗岩和浅成花岗岩。
深成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深部,由于岩浆冷却速度较慢,晶粒较大;而浅成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浅部,冷却速度较快,晶粒较小。
三、花岗岩的特点与用途花岗岩具有以下特点:1. 密度高:花岗岩由于均质结构,晶粒较大,因此其密度相对较高,常用于建筑材料和道路铺设。
2. 耐火性强:由于花岗岩形成于高温环境,其内部矿物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3. 耐化学侵蚀: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受化学侵蚀。
4. 耐磨性好:由于花岗岩晶粒较大,硬度相对较高,因此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基于以上特点,花岗岩在建筑、装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用途包括:1. 建筑装饰材料:花岗岩常用于室内外装饰,如地面瓷砖、墙壁装饰板等。
2. 石材雕刻:由于花岗岩硬度高且纹理美观,常被用于雕刻工艺品或纪念碑。
3. 道路建设:花岗岩广泛用于道路铺设材料,如柏油路面、人行道等。
花岗岩的岩石类型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它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
花岗岩具有坚硬、耐久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地板等领域。
下面将从花岗岩的形成、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花岗岩的形成花岗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结晶形成的。
岩浆是地球内部的熔融岩石,它在地壳深处形成,并通过火山喷发等方式进入地壳表层。
当岩浆冷却后,其中的矿物质开始结晶,形成花岗岩的颗粒。
由于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的过程较长,花岗岩的晶粒比较大,可以肉眼可见。
二、花岗岩的特点1.颗粒状:花岗岩的晶粒一般较大,直径通常在1-5毫米之间,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几厘米。
这种颗粒状的结构使得花岗岩的外观呈现出斑点状或条纹状的效果,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2.多样性:花岗岩的颜色和纹理非常丰富多样。
常见的花岗岩颜色有灰色、粉红色、红色、黄色等,纹理则有斑点状、条纹状、云状等。
不同的花岗岩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具有各自独特的色彩和纹理,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岗岩。
3.坚硬耐用:花岗岩是一种非常坚硬的岩石,其摩氏硬度可达6-7级。
这使得花岗岩具有出色的耐磨、耐冲击的特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保持美观和稳定性。
4.耐腐蚀:花岗岩对酸碱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这使得花岗岩在户外环境中被广泛应用,不易受到大气氧化、酸雨等侵蚀,能够长时间保持原有的美观和耐用性。
三、花岗岩的应用1.建筑领域:花岗岩常用于建筑的立面、墙面、地面等装饰。
其坚硬、耐用的特性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同时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著名的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巴西的基督山、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都使用了花岗岩作为主要材料。
2.雕塑艺术:花岗岩可以被雕刻成各种形状,用于雕塑艺术。
其坚硬的特性使得雕塑作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长时间保存在户外环境中。
3.地板装饰:花岗岩地板具有高硬度、耐磨、防滑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室内地板的装饰。
无论是家庭住宅、商业办公楼还是公共场所,花岗岩地板都能够给人一种豪华、典雅的感觉。
花岗岩分为四类,日常也有一些减少花岗岩危害的方法。
一、花岗岩的种类1:白色花岗岩类:主要是花岗岩类中的白岗岩。
白岗岩是在地下湍浆冷凝的后期阶段生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在岩而中高达73%~77%。
这种岩石生成的阶段(即岩浆冷凝的后期阶段)怡好也是地下岩浆中的铀、钍、铷、铯、钾等放射性元素相对聚集的阶段。
由于一切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在地球中的分布都是极不均匀的,如果恰好遇到某一地区的放射元素分布相对稍多(地质上称为"本底偏高")时,那么这个地区出产的白岗岩的放射性辐射强度就有可能偏大。
二、花岗岩的种类2:红色花岗岩类:含钾的矿物钾长石是红色花岗岩的主要成分,而钾元素中的同位素钾-40(40K)本身就是放射性元素。
所以含钾矿物(呈浅粉色、粉红色等等)越多,其璃射强埋有可能越偏高(大)。
此外,在红色花岗岩类中,包括了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
这种往距今二三十亿年前生成的古老岩石中,不仅含钾长石多,而且有时还含一种颜色美丽的(紫红色、酱红色、紫色等)特殊矿物-锆石(Zr一Sio4)。
锆石矿物中常混有铀、钍等放射性元素,使花岗岩的红色更加鲜艳华贵的同时,随之也提高了辆射强度,这就是著名的"印度红"和"南非红"辊射强度偏大(高)的原因所在。
三、花岗岩的种类3:绿色花岗岩类:在浅色系列的绿色花岗岩中,有时会含一种颜色鲜艳美丽的绿色、翠绿色、篮绿色的特殊矿物一天河石。
天河石本身就是由弱放射性元紫钾、铡、链组成的[(K,RbCs)(AlSi308)],因此含有这种矿物的名贸的绿色花岗岩,其辐射强度可能偏大。
四、花岗岩的种类4:花翻系列花岗岩:对于花翻系列的花岗岩,由于常有含钾的矿物和石英等其他矿物组成"大班晶",构成漂亮的斑状花岗岩,所以其辆射强度也有可能偏大。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花岗岩辐射都很大、对人体有害,这些花岗岩在全部浅色系列的花岗岩中所占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淡色花岗岩仍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5、2006、2007年考过)1、岩浆成因与交代成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由岩浆侵位冷凝形成,经历了从岩浆源区分凝、上升迁移到异地就位的过程——异地花岗岩交代成因的花岗岩指先存在的岩石基本上在固态的情况下由交代作用转变而成——原地花岗岩;形成机制更接近变质作用,也称花岗岩化作用2、岩浆花岗岩形成的主要观点结晶分异作用(Bowen):存在,但规模小。
层状和环状岩体晚期分异物。
混合化作用(Daly):通过同化作用或混合作用形成的混杂岩浆的过程。
只能形成偏中性的花岗岩类岩浆,而不可能形成大型岩基深熔作用或部分熔融作用:认为花岗质岩浆主要是由中、下地壳的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
3、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花岗岩成因复杂的因素1)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地壳内部的不同结构层;消减带的消减洋壳和地幔楔形区2)产出构造背景的多样性岛弧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大陆碰撞带;陆内造山带;大陆裂谷带;大洋中脊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及类型1)物质来源M型地幔与地壳混合型I型地壳中未经风化的火成岩S型地壳中经过风化的沉积岩A型地幔玄武岩浆演化、或玄武岩浆上升后,受地壳不同程度混染或亏损地壳熔融的产物2)构造背景:造山花岗岩、过渡型花岗岩、非造山花岗岩小崔建议:花岗岩的成因与分类是当前岩石学的热点领域。
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岩石学论文也不难发现这一点!上面的“花岗岩MISA分类”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分类。
建议再从CNKI里找下近十几年的相关论文,学习并总结一下“Barbarin的花岗岩物源分类”和“Pitcher的花岗岩构造分类”。
这两个分类十分重要。
汇聚板块边界的岩浆作用(★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7、2008年考了!)俯冲带玄武岩多阶段:板块俯冲→洋壳和大洋沉积物的脱水→流体及酸性岩浆的向上迁移→地幔楔的交代作用和富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和岛弧岩浆的生成。
多源:地幔楔(大洋岩石圈+软流圈上地幔);洋壳(大洋玄武岩+大洋沉积物);海水;大陆地壳的混染。
花岗岩的特征发布时间:2011-12-10 00:53:53 | 阅读次数:920次花岗岩的特征你知道什么样的岩石是花岗岩吗?岩石是固体地球的主要构成,它本身又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则是由元素组成的,这样的概念已经成为地质界的共识。
根据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特点,岩石被划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地球上的火成岩(由岩浆固结形成的岩石)按其产状可以划分为火山岩(主要由喷出地表的岩浆固结而成)和深成岩(由侵入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固结形成)。
按岩石中SiO2含量不同,岩石学家一般将火成岩划分为超基性岩(SiO263%)。
出露最广的火山岩是基性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大洋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深成岩是酸性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
因此,花岗岩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地质体,被认为与大陆的生长密切相关。
什么是花岗岩呢?按照地质辞典的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
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20%以上,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
对于这样的解释,非专业人员一般不会感到满意,因为它引入了更多的、人们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多少有点以词解词的嫌疑。
最普通的理解,花岗岩就是石英含量(体积百分比,下同)大于或等于20%、斜长石/(斜长石+碱性长石)=10~65%的深成岩。
由此可见,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命名与其组成矿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有关。
由于矿物百分含量界限是人为确定的,而自然界岩石的矿物组成是逐渐变化的,即使专业人员也难于将花岗岩与其类似岩石严格区分开来。
由此出现了广义花岗岩(花岗岩类或花岗质岩石)与狭义花岗岩的称谓。
广义花岗岩类岩石一般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矿物成分以含石英(>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钙碱性岩类及部分钙碱性-碱性岩类的岩石)。
一、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天然花岗岩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属于硬石材。
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板块构造环境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岩浆岩石学又可分为岩类学和岩理学。
岩类学又称描述岩石学、岩相学,主要研究岩石的产状、分布、组成、分类、命名等方面的问题。
岩理学又称理论岩石学、成因岩石学,主要研究岩石的形成条件、成因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一)相关知识花岗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花岗岩是指石英含量>20%的侵入岩。
广义的花岗岩称花岗岩类,是空间上与狭义的花岗岩相伴生,成因上与狭义的花岗岩有联系,石英含量一般>5%的各类侵入岩。
花岗岩的成因分类主要有3种类型:S-I-M-A型、壳幔同熔型-陆壳改造型-幔源型、磁铁矿系列-钛铁矿系列。
这3种划分方案中,S-I-M-A型应用较广。
花岗岩浆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一般划分为:火山弧花岗岩(VAG.)、板内花岗岩(WPG.)、同碰撞花岗岩(S-COLG.)、洋中脊花岗岩(ORG.)。
花岗岩的S-I-M-A成因类型划分与花岗岩浆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1)。
判别方法需采用地质产状、岩相学特征、岩石化学成分、含矿性等方面综合判断。
岩石化学成分的特征参数和判别图解较多。
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高秉璋,洪大卫,郑基俭,等。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2)李昌年。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3)邱家骧,林景仟。
岩石化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4)陈德潜,陈刚。
实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二)成因类型与板块构造环境的判别图解岩石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岩石常量元素分析、岩石稀土元素分析、岩石微量元素分析、岩石同位素分析。
利用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特征参数计算与判别图解,是研究岩石成因的主要方法。
在化学成分特征参数与判别图解中,常量元素应用较广。
S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的判别,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在选用特征参数与判别图解中要注意3方面问题:①要同时选用岩石常量元素、岩石稀土元素、岩石微量元素、岩石同位素的特征参数与判别图解,避免单一图解导出的片面结论;②在选择判别图解中,不同成因类型和板块构造背景的投影区域不应有太多的重叠范围;③在选择特征参数中,各类参数要有明确的对比标准。
简述花岗岩的成因
花岗岩是一种含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等矿物质的硬质深色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一种岩石。
花岗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等多个因素。
一般来说,花岗岩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种:
1.岩浆成岩
岩浆是地球内部熔融了的岩石物质,由于地壳运动等因素,岩浆会通过断裂和裂缝进入地壳,最终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也被称为火成花岗岩。
2.变质成岩
变质成岩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化学物质和结构上的变化,最终形成花岗岩。
变质形成的花岗岩通常与构造变形带有关。
3.沉积作用
在一些富含花岗岩物质的区域,如果沉积环境适宜,沉积物中的矿物质可以逐渐成为花岗岩。
这种花岗岩也被称为沉积花岗岩。
总之,花岗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成因会产生不同的花岗岩类型。
而花岗岩作为建筑、装饰和雕刻等领域中重要的材料,其成因的了解对于地质勘探和矿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花岗岩矿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花岗岩的形成与成因花岗岩是由地幔和地壳中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成的酸性火成岩。
它们通常在地壳深部的岩石圈内部形成,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火成岩之一。
主要的成因有以下几种:1. 钾长石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和石英组成,是最常见的花岗岩类型之一。
形成于地壳厚度较大的地区,如大陆内部及其边缘、岛弧地区等。
2. 斜长石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形成于构造活跃的地区,如造山运动、断层运动等地质构造带。
3. 碱长石花岗岩:主要由碱长石和斜长石组成,形成于火山喷发、侵入岩浆活动较多的地区。
4. 闪长岩:主要由闪石和石英组成,形成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深部地壳。
二、花岗岩的性质1. 结构:花岗岩具有块状结构,晶粒较大,可见裂隙和矿物颗粒间的角解节。
常见的花岗岩颗粒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闪石等。
2. 颜色:花岗岩的颜色多样,主要由石英、长石和闪石的颜色组合而成。
比较常见的颜色有:灰白色、粉红色、黄白色、灰黄色、灰黑色等。
3. 质地:花岗岩的质地较硬,抗风化能力强,耐酸碱性能好。
4. 密度:花岗岩的密度一般在2.63-2.75g/cm³之间,具有一定的重量。
三、花岗岩的用途1. 建筑材料:花岗岩可以用于建筑立面、地板、台面、墙面、路面、雕塑等,其美观、耐磨、抗压、防滑、易清洁等特点深受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喜爱。
2. 装饰材料:花岗岩可以用于室内外的装饰,如壁板、柱子、雕花等,其色彩丰富,纹理独特,为装饰增添了不少色彩。
3. 雕刻材料:花岗岩硬度高、质地坚实,适合用于雕刻工艺品,如佛像、石雕、石板等。
4. 墓碑材料:花岗岩具有抗腐蚀、耐久性好的特点,适合用于墓碑制作,长久保存。
5. 其他:花岗岩还可以用于制作石板、石磨、梯子、台阶、泳池等。
四、花岗岩的开采与加工花岗岩的开采和加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选矿、钻探、爆破、运输、加工等一系列流程。
详细步骤如下:1. 勘探:通过地质勘探的方法找出花岗岩矿体的位置、规模、石质的性能等。
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与地球化学图解判别综述
花岗岩成因类型划分可以通过地球化学图解判别进行划分。
常用的方法有通过观测岩石行质、显微结构及其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采用地球化学图表的形式给出的TAS(锆石-角闪石-钾长石)分类图来进行花岗岩分类。
研究发现,经过严格的地球化学图表分类,它不仅能提供一种直观的形式来辨别某一岩石的成因,而且也能提供一种精确的描述和学习方式,以帮助研究者定义岩石的基本成因类型。
花岗岩成因分类及其Pearce判别Barbarin方案嘿,各位小伙伴,今天我来给大家聊聊一个地质学上的经典话题——花岗岩成因分类及其Pearce判别Barbarin方案。
别看这名字挺高大上,其实它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
下面,就让我带着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吧。
先来说说花岗岩。
花岗岩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火成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
它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等领域。
那么,花岗岩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花岗岩成因分类。
一、花岗岩成因分类1.岩浆成因(1)壳源岩浆:来源于地壳的岩浆,如大陆边缘的岩浆侵入活动。
(2)幔源岩浆:来源于地幔的岩浆,如洋脊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
(3)混合岩浆: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混合而成的岩浆。
2.交代成因交代成因的花岗岩,是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后,与地壳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发生改变,形成花岗岩。
3.变质成因变质成因的花岗岩,是由于地壳岩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花岗岩。
二、Pearce判别Barbarin方案Pearce判别Barbarin方案是一种用于判断花岗岩成因的方法。
它基于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
1.地球化学特征(1)主元素特征:花岗岩的主元素含量可以反映其成因类型。
如壳源岩浆花岗岩的SiO2含量较高,而幔源岩浆花岗岩的MgO、FeO含量较高。
(2)微量元素特征: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也可以反映其成因类型。
如壳源岩浆花岗岩的Rb、Th、U等含量较高,而幔源岩浆花岗岩的Nb、Ta、Zr等含量较高。
2.判别方法(1)Pearce图解:将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含量投影到Pearce图解上,根据投影点的位置判断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2)Barbarin指数:根据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含量,计算Barbarin 指数,判断花岗岩的成因类型。
什么是花岗岩?花岗岩又有哪些分类?花岗岩又是怎样形成的?花岗岩是大陆的标志性岩石。
更重要的是,花岗岩是地球本身的标志性岩石。
其他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则是被玄武岩覆盖,包括地球的海底也是如此。
但只有地球拥有丰富的这种美丽而有趣的岩石类型。
花岗岩基础知识首先,花岗岩由大型矿物颗粒紧密贴合而成。
它是显性的,意味着它的单个颗粒足够大,可以用人眼区分开来。
其次,花岗岩一般是由矿物石英和长石组成,有或没有各种其他矿物(辅助矿物)。
石英和长石通常赋予花岗岩浅色,从粉红色到白色,而浅色背景的颜色会被较暗的辅助矿物质打断。
因此,经典的花岗岩具有“盐和胡椒”的外观。
最常见的辅助矿物是黑色云母黑云母和黑色角闪石。
第三,几乎所有的花岗岩都是火成岩(从岩浆中固化而来)和深成岩(它是在一个巨大的,深埋的岩体或深成岩中)。
花岗岩中颗粒的随机排列,缺乏组织。
这也是是其形成原因的证据。
其他火成岩,深成岩,如花岗闪长岩,二长岩,英云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这些的外观相似。
岩石具有与花岗岩,片麻岩相似的成分和外观,可以通过沉积(副片麻岩)或火成岩(正片麻)的长且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
但是,片麻岩能以其坚固的织物和交替的深色和浅色带而与花岗岩区别开来。
业余花岗岩、真正的花岗岩和商业花岗岩只需一点点的练习,您就可以轻松地在现场讲述这种岩石。
一种浅色的粗粒岩石,随机排列的矿物质,这就是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所说的“花岗岩”。
普通人甚至是岩石学家都同意。
但是,地质学家和岩石的专业学生所说的,真正的花岗岩,其石英含量在20%至60%之间,碱性长石的浓度高于斜长石,只是几种花岗岩中的一种。
石材经销商对花岗岩有三套完全不同的标准。
花岗岩是一种坚固的石头,因为它的矿物颗粒在非常缓慢的冷却期间紧密地生长在一起。
此外,构成石英和长石的石英和长石比钢更硬。
这使得花岗岩成为建筑物和装饰用途的理想选择,例如墓碑和纪念碑。
花岗岩具有良好的抛光性,可抵抗风化和酸雨。
但是,石材经销商使用“花岗岩”来指代任何具有大颗粒和坚硬矿物的岩石,因此在建筑物和陈列室中看到的许多类型的商业花岗岩,其实与地质学家的定义不符。
地理花岗岩知识点总结一、花岗岩的形成花岗岩是一种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
岩浆由于岩石圈内部的熔融并上升到地壳表面时,由于受到巨大的压力,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
这一过程可能发生在地表或者地下深处,形成不同类型的花岗岩。
二、花岗岩的特点1. 结构致密花岗岩的结构非常致密,由于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晶体结构十分紧密,因此花岗岩具有高密度,强度大,抗压性和耐磨性好的特点。
2. 颗粒状花岗岩呈颗粒状结构,由于岩浆深部冷却凝固形成晶体,使得花岗岩具有多个颗粒状矿物组成,因此呈现出颗粒状结构。
3. 花岗岩种类花岗岩根据颗粒状矿物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斜长石花岗岩、闪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等不同种类。
4. 色彩多样花岗岩的颜色多样,有灰色、红色、粉红色、黄色、绿色等不同颜色。
这些颜色的差异主要由于不同的成分和矿物质造成的。
5. 耐久性强花岗岩由于结构致密,含有多种抗腐蚀的矿物质,因此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不易受到风化和侵蚀。
三、花岗岩的分布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各个大陆,尤其在地壳活跃的板块边界上,火山喷发或者地壳运动构造引起的山脉中,常可见到花岗岩的出现。
例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非洲的基隆贝、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等都是花岗岩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
四、花岗岩的应用花岗岩因其结构致密,耐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路面、墓碑等领域。
许多古代和现代的建筑物、雕塑艺术品都采用花岗岩,如埃及金字塔、希腊巨石雕像等都是花岗岩制成的。
五、花岗岩的意义1. 地质科学研究花岗岩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花岗岩的化学成分、形成时期、构造特征等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地壳构造、地球演化、地球内部构造等重要信息,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和雕塑花岗岩因其美观、坚硬、耐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雕塑领域。
许多古代和现代的建筑和雕塑作品都采用花岗岩,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和遗产。
花岗岩分类及成因探讨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由于其具有坚硬、耐磨、韧性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路面铺装等领域。
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是地质学家们长期研究的重点之一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超过20%,长石含量超过40%。
根据花岗岩中石英和长石的不同含量及比例,可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中石英含量较低,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20。
这种花岗岩富含钠长石和钾长石,具有明显的酸性特征。
2.中性花岗岩:中性花岗岩中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20-0.35之间,既不属于酸性花岗岩,也不属于碱性花岗岩。
3.酸性花岗岩:酸性花岗岩中石英含量较高,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35、这种花岗岩中富含石英和钾长石,具有酸性特征。
花岗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岩浆深部结晶:花岗岩是由岩浆深部结晶而形成的,这是最主要的成因。
当地壳中的岩浆在地下冷却结晶时,由于其富含矿物质,最终形成了花岗岩。
这种成因常见于火山的褶皱带、重熔作用等地。
2.离子交换作用:在地球深部,热液和岩浆中的离子交换会引起矿物组分的变化,导致石英、长石等矿物的分离。
这种成因主要发生在壳幔边界的周围地区。
3.岩石的再结晶:在地壳中的变质作用和应力变形过程中,原有的岩石会发生再结晶,形成新的花岗岩。
这种成因主要发生在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区域。
4.岩浆混合作用:当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在地下混合时,会发生岩浆混合作用。
这种作用会使岩浆的矿物质组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花岗岩。
这种成因常见于岩石混成带、侵入岩体的周围地区。
总之,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岩浆的结晶、离子交换、岩石再结晶以及岩浆的混合作用等多种因素。
通过对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演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