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PPT动画微课五步录屏法
- 格式:pptx
- 大小:150.44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1月Jan.2021第35卷第1期(总第135期)Vol.35No.1(Sum.No.135)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朱蒋洁(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务教研科,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微课因其主题明确、短小精悍、方便自学、灵活高效、便于推广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时下受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也逐步被广大教师引入课堂而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因此,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便成为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
文章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阐述微课从设计到制作的具体流程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微课;设计;制作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21)01-0109-04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青睐。
因此,设计与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笔者以《让PPT画面动起来》为例阐述微课从设计到制作的具体流程和实现方法。
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
微课的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粒度化和要点提炼;要使各个内容保持相对独立,然后再设计各个教学活动。
事实上,为了精准把握教学时间和教学过程,大部分教师都会精心设计和录制微课的脚本。
一、选定微课内容和确定微课主题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一般会围绕某个知识点,如教学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兴趣点、技术点以及易出错或学生经常提问的知识点等作为微课的内容。
微课《让PPT画面动起来》围绕“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这一技术点来设计制作。
在PPT制作的学习过程中,“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是一个核心技术问题,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
微课的制作步骤与方法(一)录制前的准备1、选择素材:因为微课的作用就是启惑、解惑。
所以我们要先分析教学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确定内容,选择和搜集相关素材。
2、梳理提升:写出相对应的微教学设计和录制时的讲解提纲。
(三)实行录制根据微课类型,选择适宜的录制场地和录制方法。
录制微课视频的方法和软件有很多,如: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它能够把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的操作都录制下来。
录制时,只要我们事先打开这个软件,我们在电脑上的操作和讲解都能完美地被录制下来,录制时,假如打开摄像头,还能制作出画中画的效果呢!这个软件它还能够将多种格式的图像、视频剪辑连接成电影,输出格式不过是GIF 动画、AVI、RM、QuickTime等,并可将电影文件打包成EXE 文件,在没有播放器的机器上也能够实行播放,同时还附带一个功能强大的屏幕动画抓取工具,内置一个简单的媒体播放器。
手机(DV)+纸笔+支架:手机或DV机在我们生活中已使用得非常普遍,简单易学,人人都能操作,我们利用手机(DV)制作一个“微课”也是非常的方便,在拍摄时,先用支架固定好,防止拍摄时抖动。
我们再借助纸笔和我们的讲解也能制作一个精美的“微课”。
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的录屏功能,把之前的第一肯操作能录制下来,这个在我们的教学当中也非常的实用。
如有些教师他同时上好几个平行班的课,假如他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的录屏功能把课堂上的每一步操作都录制下来,就行成了一个“微课”,这个“微课”能够在另外的平行班的教学中使用,也能够留给学生课后观看复习使用。
(三)后期制作在视频录制好以后,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后期制作:如,视频剪辑、字幕添加、音乐添加等。
在微课制作中,我们还注意的几点事项:●微课的用户是学生;●只说一个知识点;●时间要短,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轻易跳过步骤,哪怕是简单的,保证完整性;●提供提示,如:标线、标符号、文字提示等;●要有学习单,调度学生学习。
微课制作工具专栏计划一学就会的微课制作工具:纯PPT录制,听堂(手机录音+PPT录制),手机录制手写式(录课笔、iPad Pro+App)微课制作工具进阶:Camtasia简单录编、及手写板录制Camtasia高级实用录编手绘动画easysketchpro场景动画制作工具:皮影客微课制作工具专栏前言随着微课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接纳与应用,微课制作的需求也开始分化。
有些老师希望尽量采用一些实用的、便捷的制作工具,以尽可能减轻微课制作的负担;另一些老师希望将微课制作得比较完善,这就需要学习一些相对较高级的微课制作工具。
针对以上两种需求,本专栏将分为“初级篇”和“进阶篇”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介绍。
“初级篇”的标准是“一学就会”、甚至“不学就会”的录制技术,这些技术本身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启迪思路。
即使是“进阶篇”中的技术,考虑到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视频技术人员,也不会选择特别专业的技术工具,而是选择一些实用、简洁、同时又效果好的技术工具推荐给广大的微课爱好者。
一学就会的微课制作工具(1):纯PPT录制PPT,大多数老师都是非常熟悉的。
老师们备课、上课,经常需要使用PPT帮助讲解知识。
如果老师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PPT,那么录制微课就会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
如果老师们电脑中安装的是微软PowerPoint2010或以上版本的话,就足以完成微课的录制了。
下面先向大家介绍纯PPT录制微课的基本操作,分为三个步骤:步骤1:制作PPT首先,根据微课录制的要求,制作一个PPT讲稿。
PPT的功能相信大多数老师都非常熟悉。
当然,PPT设计和制作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微课效果。
关于PPT的设计与制作技巧,本专栏将会作专题探讨。
步骤2:录制旁白PPT制作完成后,接下来就需要录制老师的讲解配音了。
在确认电脑的耳机麦克风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只需点击PowerPoint软件中的“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按钮即可(如下图)。
微课的制作过程与技巧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一、认识微课1。
透彻理解微课功能:解惑而非授业;即微课的功能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
微课作者不能以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来制作微课,没有听过课的同学来听微课是毫无意义的。
2.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原因:(1)现在是快节奏时代,好比微博,追求快捷精炼;(2)学生课程多,疑问多,每门课看一个视频的话,微课时间过长,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完Ta想看的微课;(3)五分钟足够讲透一个小知识点,否则要么是讲的太泛,要么是讲的太罗嗦。
3。
知识点够细,五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如果该知识点包含了另一个知识点,需另设一节微课讲解.4。
微课与视频课区别:(1)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既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更注重学生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
微课不但要避免黑板搬家,而要解决用传统教学很难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具有时间短、制作简单,容量小、易搜索、易传播的特点,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2)传统视频课:更注重教师教,但时间长、容量大、不易传播、制作难度高(需专业人士配合)、精彩教学环节不易搜索,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和观摩交流学习。
微课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固结、难以修改、教师教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优点,诸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5.微课制作流程: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评价反思6.选题标准: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优秀微课制作一、什么是微课1、“微课”定义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微课在美国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件。
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化,微课被赋予新的含义与特点。
在广义上,微课被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多媒体为主要方式,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某个知识点或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活动。
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是微课鲜明的特征。
微课非常适合情景化、个性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
2、“微课”作品组成“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 (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
“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10 分钟,建议不超过 20 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可无“微课件”)“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
(每件参赛作品至少提交 2 道不同难度的客观题,鼓励提交更多各种类型的习题。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 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 20 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 40 或 45 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微课是一种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和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微课在美国被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件。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微课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特点。
在广义上,微课被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多媒体为主要方式,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某个知识点或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活动。
微课非常适合情景化、个性化和移动研究的需要。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题”(练测试题)和“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
“微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建议不超过20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测试题目。
每件参赛作品至少提交2道不同难度的客观题,鼓励提交更多各种类型的题。
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和资源容量较小。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其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
教师和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以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研究。
微课的制作步骤及制作工具使用'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者一直在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
而“微课”不仅仅可以作为课堂工具,也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指导、课后复习指导、习题总结等的有效资源。
本文就来简单谈一谈微课的制作。
1.微课的制作要求及一般流程在制作微课要注意如下要求: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编写微课程内容时,内容精炼,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程;微课程在内容、文字、图片、声音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微课程讲解时,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视频画质清晰,多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小景别画面,多使用固定镜头,保障视频质量。
教师大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一般微课的制作步骤及微课的制作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确定选题——撰写教案——制作课件——视频录制——后期制作——教学反思(1)确定选题确定课题是制作微课的首要环节和起点,科学的选题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知识点选取一般是一节课中的重难点,且知识点必须足够细,5-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2)撰写教案根据选题及教学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
(3)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结合微课程知识点,充分运用图、形、声、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制作相应的课件,配合讲授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辅助教师现场讲授。
(4)视频录制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的录制可以选择计算机屏幕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
对于摄像工具录制、视频摄像工具拍摄可以选择手机、数码相机、DV摄像机、视频摄像头等一切具备摄录功能的设备。
如果使用屏幕录制软件,要调整摄像头距离确保至少能看到整个头部。
在视频后期处理过程中要保证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画面字幕同步。
先音后画五步法录制微课微课的实质是短小精悍。
精,就是设计、制作、讲解精良。
5分钟左右的微课,解说词最多1000余字。
PPT页数不超过20页。
通常采用先画后音的电视剧拍摄模式。
优先保证画面质量,录制播放课件,同时组织语言,进行同步讲解。
全程一个人,一边演示,一边解说。
在繁忙且紧张的环境下,会手忙脚乱,出现卡顿、口头禅或口误的情况,因而,影响制作进度和精确度,也会增大后期剪辑的难度。
究其原因,人的大脑大多是单任务工作模式,只能专心做一件事情。
对于脑、手、嘴同时协调,并高效运行的先画后音的微课录制方式,难免出错。
而先音后画五步录制法,明显优于先画后音模式。
这种录制方法参考MV的拍摄模式。
即先写好歌词,录好歌,得到音频后,再根据歌词意境,录制与录音精确匹配的画面。
这种录制模式能让制作者在录制的每个阶段都能集中精力高效地处理单个任务。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步,写好解说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框架,编写故事脚本,转化为解说词,并反复修改精炼,同时根据解说词的字数即可计算微课的时常,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部,根据解说词制作PPT;将写好的解说词制作成课件,提取关键词,将其图形转换,用PPT中smartart将内容可视化,最后使用动画动态逻辑呈现教学内容。
这里需要动画时长要与解说词时长相同,反复排练课件,并同步讲解,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一步优化。
第三步,录制解说词;使用录音设备和软件Audition录制解说词。
建议录制时以段为基本单位,便于后期剪辑。
录制完毕后,进行简单的修剪、降噪、优化后,输出W A V音频文件。
第四步,听音同步录画面;上一步得到的音频,可以使用手机、平板或电脑播放音频,同时使用录屏软件录制播放的课件或同时演示的过程。
音频播放完毕,画面演示也刚好播放完毕。
得到和音频时长同步的画面文件。
第五步,音画合成与后期。
将得到的声音和视频文件导入到编辑软件CS8.6,添加到不同的轨道,简单修剪,做同步合成。
如何制作PPT动画录屏式微课作者:王建东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5期【摘要】近几年来,社会节奏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也逐渐开放、共享和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向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方向发展,各种“微”教学实践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铺开。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逐渐风靡教育领域。
微课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快速高效地制作微课,是当前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微课制作;PPT;视频录像软件【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web2.0、物联网等新兴产物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翻转课堂”迅速走红,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微课正是伴随着“翻转课堂”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以视频为教学载体,针对某个单一知识点(重点、难点),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
一、微课的制作方法微课是一般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的视频。
微课的制作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1)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2)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优势:可以录制教师画面,教师按照日常习惯讲课,无需改变习惯,黑板上的内容与教师画面同步;不足:需要专门的演播环境,设备和环境造价高,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效率低,后期编辑需要专业人士配合。
2.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白纸)(1)工具与软件: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2)方法: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3)优势:工具随手可得不足:录制效果粗糙,声音和画面效果较差,只能表现手写的内容,无法实现其他多种效果。
微课制作方法和技巧第一篇:微课制作方法和技巧微课制作方法和技巧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一)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二)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
(三)过程简述: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优势:可以录制教师画面,教师按照日常习惯讲课,无需改变习惯,黑板上的内容与教师画面同步;不足:需要专门的演播环境,设备和环境造价高,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效率低,后期编辑需要专业人士配合。
二、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相机+白纸)(一)工具与软件: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二)方法:使用便携摄像工具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三)过程简述: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2、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3、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优势:工具随手可得不足:录制效果粗糙,声音和画面效果较差,只能表现手写的内容,无法实现其他多种效果。
三、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一)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ppt软件。
(二)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三)过程简述:1、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 课件;2、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