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75646
- 格式:ppt
- 大小:14.26 MB
- 文档页数:36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2)调整颈托,塑型;(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的急救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的急救措施1. 急救前准备。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员车内解救)(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
(二)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1. 术者表明现场状况(事故车停靠路边,已实行交通管制),确保环境安全,从车的左前门接近伤者(患者坐于驾驶位置),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随意活动,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去除头靠枕,进行头及后颈部及双耳查体。
然后行后头锁,保持患者上身稳定,共同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二助准备颈托,并准备解救套,并固定担架车。
2.术者进行颈前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颈前部损伤及气管移位,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1)术者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其余四指并拢的掌面垂直,掌面与患者身体长轴平行,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垂直距离;(2)调整颈托,塑型;(3)放置颈托时,颈托卡于患者颈部正中处,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内容:额、颧骨、鼻、口、下颌骨、眼、肩部、胸骨、肋骨、腹部、骨盆、双上肢、双下肢,背部。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2)一助将椅背向后调整,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二助再将椅背复原。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用后头锁释放术者;(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上身,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6)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整理,松紧度适宜。
(7)二助放置颈部衬垫: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术者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卧位)1.着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有请示语;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并报告,表明身份,安慰患者:您好,我是急救人员,请配合,不要紧张。
2.初步判断伤情并报告:患者意识清醒,颈部疼痛,双下肢感觉障碍,按颈椎损伤处理,准备:颈托、头部固定器、脊柱板。
3.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我们考虑您颈部损伤,请您头部不要乱动”。
4.助手按分工备齐物品。
5.调整颈部位置:救助者位置正确,取头锁,手法正确,口述“头锁,稳定”。
助手A用食指或中指沿患者胸骨上凹划至胸骨与两乳连线中点定位;救助者:“头部牵引复位;救助者取头锁将头部牵引,使患者鼻尖、下颌与助手中指成一直线”。
助手A采用头胸锁,手法正确,口述:“头胸锁,稳定”。
救助者检查颈部:“颈部检查,无伤口及出血”。
救助者口述:“头锁,稳定,上颈托”。
6.安置颈托:助手A口述:“测量颈部长度,调整颈托大小”。
手法: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手型正确,助手A调整颈托大小,手法正确,口述“塑形”,颈托使用方法正确,位置居中,固定无松脱,松紧度适中。
7.检查伤情:救助者下令:开始检查。
助手A检查顺序、方法正确。
(按照由上至下、由近及远、由躯干及四肢的顺序检查)。
A:边查边口述:“患者头面部检查无畸形无出血,眼周无淤血,鼻骨无骨折;口、鼻、耳无出血及脑脊液流出;气管居中;肩部检查无异常;锁骨检查无异常;胸骨检查无异常;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腹部检查无异常;会阴部检查无异常;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右下肢无畸形无出血;髋关节活动正常;膝关节活动正常;踝关节活动正常;无传导痛;足背动脉搏动好;下肢检查无异常。
右上肢无骨折及出血;肩关节活动正常;肘关节活动正常;腕关节活动正常;桡动脉搏动好;末梢循环好;上肢检查无异常。
(助手B准备颈托、头部固定器、安全带连接)”。
8.换头肩锁:助手A边做边口述“头胸锁,稳定”求助者边做边口述“头肩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