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3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2
教学设计4.3 一次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三节.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变量与函数、以及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等相关的知识。
学生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熟练的表示一个点,为画图像做好的充分铺垫作用。
本节课也是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重要基础。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本节课的主要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熟练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理解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正比例函数图像画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图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相关函数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画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学习意志。
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函数图像的美妙,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会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难点:理解一次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k|的大小对正比例函数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表示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二、探究新知1、函数的图像(1)用图象表示的函数关系举例: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
(2)函数的图像定义把一个函数自变量的每一个值与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3)举例正比例函数y=2x当自变量x=1时,相应的函数值y=2,我们把1作为点的横坐标,相应y 的值2作为纵坐标,从而得到一个点(1,2)再取一组,当自变量x=2时,相应的函数值y=4,我们把2作为点的横坐标,相应y的值4作为纵坐标,从而得到另一个点(2,4)……这样我们能得到很多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八年级数学之一次函数的图像知识点最新5篇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篇一一、定义与定义式: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