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功能的应用实验总结
定时器和计数器在很多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控制领域。
下面是一个关于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功能应用的实验总结:
1. 实验目的:
了解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功能的应用。
2. 实验器材:
单片机开发板、LED灯、Jumper线、电源等。
3. 实验步骤:
a. 将LED灯连接到开发板的一个GPIO口,设置为输出模式。
b. 初始化定时器和计数器,设置定时时间和计数器值。
c. 启动定时器,并在定时器中断处理函数中将LED灯的状态翻转。
d. 在主循环中等待定时时间到达。
4. 实验结果:
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达时,LED灯会翻转一次。
5. 实验总结: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应用可以实现一些精确的定时操作,比如控制设备的定时开关、定时采集数据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定时时长和计数器初值,实现更多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参数,以保证定时功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在使用定时器定时功能时,也要考虑对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造成系统负荷过重。
单片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摘要:单片机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集成电路,其内部包含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其中定时器和计数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包括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和参数配置,以及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单片机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电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引言: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承担着控制和处理各种信号的重要任务。
定时器和计数器作为单片机的重要功能模块,为实现各种实时控制任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定时器可以生成一定时间间隔的定时信号,而计数器则可以对外部事件的频率进行计数,实现时间测量和计数控制等功能。
一、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单片机中的定时器通常为计数器加上一定逻辑控制电路构成。
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计数器的计数速度和计数值来实现不同时间间隔的输出信号。
当定时器触发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定时器产生一个输出信号,然后重新开始计数。
定时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计数器:定时器的核心部件是计数器,计数器可以通过内部振荡器或外部输入信号进行计数。
通常情况下,计数器是一个二进制计数器,它可以按照1、2、4、8等倍数进行计数。
2.预设值:定时器的预设值决定了定时器的时间间隔。
当计数器达到预设值时,定时器会产生一个输出脉冲。
3.控制逻辑电路:控制逻辑电路用于控制计数器的启动、停止和重置等操作。
通常情况下,控制逻辑电路由一系列的触发器和逻辑门组成。
二、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运行,常见的工作模式有以下几种:1.定时工作模式:在定时工作模式下,定时器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数,并在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产生一个输出脉冲。
这种模式常用于周期性任务的触发和时间测量。
2.计数工作模式:在计数工作模式下,定时器通过外部输入信号进行计数,可以测量外部事件的频率。
定时计数器实验报告
目录
1. 研究背景
1.1 定时计数器的定义
1.2 定时计数器的应用领域
2. 研究内容
2.1 定时计数器的原理
2.2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3. 研究意义
3.1 定时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2 定时计数器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1. 研究背景
1.1 定时计数器的定义
定时计数器是一种用来记录特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或设备,通常用于计时或计数任务。
1.2 定时计数器的应用领域
定时计数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科研、体育比赛、生产制造等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准确记录时间和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2. 研究内容
2.1 定时计数器的原理
定时计数器通过内置的计时芯片或机械装置,能够精确地测量时间间隔,同时记录计数值。
2.2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定时计数器先设定计时或计数的目标值,然后启动计时器,根据预设的条件自动停止计时或计数,并显示结果。
3. 研究意义
3.1 定时计数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定时计数器可以帮助人们管理时间,提醒完成任务的进度,规划
生活,提高效率。
3.2 定时计数器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定时计数器在工业生产中可以用于监控生产流程的时间和数量,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单片机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定时器和计数器作为单片机中常用的功能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中。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一、定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定时器是单片机中常见的一个功能模块,它可以用来产生一定时间间隔的中断信号,以实现对时间的计量和控制。
定时器一般由一个计数器和一组控制寄存器组成。
具体来说,定时器根据计数器的累加值来判断时间是否到达设定的阈值,并在时间到达时产生中断信号。
在单片机中,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 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工作在定时模式还是计数模式,以及选择时钟源等。
2. 设置定时器的阈值:即需要计时的时间间隔。
3. 启动定时器:通过控制寄存器来启动定时器的运行。
4. 等待定时器中断:当定时器计数器的累加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会产生中断信号,可以通过中断服务函数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计数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计数器是单片机中另一个常见的功能模块,它主要用于记录一个事件的发生次数。
计数器一般由一个计数寄存器和一组控制寄存器组成。
计数器可以通过外部信号的输入来触发计数,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计数器的清零、暂停和启动操作。
在单片机中,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如下:1. 设置计数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工作在计数上升沿触发模式还是计数下降沿触发模式,以及选择计数方向等。
2. 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即计数器开始计数的初始值。
3. 启动计数器:通过控制寄存器来启动计数器的运行。
4. 根据需要进行清零、暂停和启动操作: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来实现计数器的清零、暂停和启动操作。
三、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应用案例1. 蜂鸣器定时器控制:通过定时器模块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控制蜂鸣器的鸣叫时间和静默时间,实现声音的产生和控制。
2. LED呼吸灯控制:通过定时器模块和计数器模块配合使用,控制LED的亮度实现呼吸灯效果。
#PLC程序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配合应⽤PLC程序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配合应⽤实际应⽤中,定时器和计数器,常常有“强强联合”形式的搭配性应⽤。
⼀、定时器1、定时器是位/字复合元件,可以有三个属性:1)有线圈/触点元件,当满⾜线圈的驱动(时间)条件时,触点动作;2)具有时间控制条件,当线圈被驱动时,触点并不是实时做出动作反应,⽽是当线圈被驱动时间达到预置时间后,触点才做出动作;3)具有数值/数据处理功能,同时⼜是“字元件”。
2、可以⽤两种⽅法对定时时间进⾏设置:1)直接⽤数字指定。
FX编程器⽤10进制数据指定,如K50,对于100ms 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
为5秒定时器。
对LS编程器,可⽤10制数或16进制数设定,如50(或h32),对于100ms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2)以数据寄存器D设定定时时间,即定时器的动作时间为D内的寄存数值。
3、由定时器构成的时间控制程序电路:LS编程器中的定时器有多种类型,但FX编程器中的定时器只有“得电延时输出”定时器⼀种,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程序电路来实现“另⼀类型”的定时功能。
图1程序电路中,利⽤M0和T1配合,实现了单稳态输出——断开延时定时器功能,X1接通后,Y0输出;X1断开后,Y0延时10秒才断开;T2、T3、Y2电路则构成了双延时定时器,X4接通时,Y2延时2秒输出;X4断开时,Y2延时3秒断开;Y3延时输出的定时时间,是由T4定时器决定的,T4的定时时间是同D1数据寄存器间接指定的。
当X2接通时,T4定时值被设定为10秒;当X3接通时,T4定时值则被设定为20秒。
XO提供定时值的清零/复位操作。
单个定时器的定时值由最⼤设定值所限定(0.1∽3276.7s),换⾔之,其延时动作时间不能超过1⼩时。
如欲延长定时时间,可以如常规继电控制线路⼀样,将多只定时器“级联”,总定时值系多只定时器的定时值相加,以扩展定时时间。
更好的办法,是常将定时器与计数器配合应⽤,其定时时间,即变为定时器的定时器与计数器的计数值相乘,更⼤⼤拓展了定时范围,甚⾄可以以⽉或年为单位进⾏定时控制。
实验二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应用
课程:单片机技术及C51程序设计
1、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计数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
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
2、实验电路
图2-1 实验2电路图
3、实验内容
利用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用TL0计数器对应的8位定时器实现一个发光管以1s闪烁,用TH0计数器对应的8位定时器实现另一个发光管以
0.5s 闪烁。
4、程序框图
考程序流程图如图2-2所示。
5、源程序
源程序:
/************************
程序预处理部分
************************/
#include <reg51.h> //52系列单片机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变量定义部分
************************/
sbit LED1=P1^0;
sbit LED2=P1^1;
uint num1,num2;
/************************
主程序部分
************************/
void main()
{
TMOD=0x03;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3(0000 0011)TH0=6; //装初值
TL0=6;
EA=1; //开总中断
ET0=1; //开定时器0中断
ET1=1; //开定时器1中断
TR0=1; //启动定时器0
TR1=1; //启动定时器0的高8位计数器
while(1) //程序停止在这里等待中断发生
{
if(num1>=3686) //如果到了3686次。
说明1秒时间到
{
num1=0; //然后把num1清0重新再计3686次
LED1=~LED1; //让发光管状态取反
}
if(num2>=1843) //如果到了1843次。
说明半秒时间到
{
num2=0; //然后把num2清0重新再计1843次
LED2=~LED2; //让发光管状态取反
}
}
}
void TL0_time() interrupt 1
{
TL0=6; //重装初值
num1++;
}
void TH0_time() interrupt 3
{
TL0=6; //重装初值
num2++;
}
6、思考题:
(1)如果只用一个八位的定时器实现上述功能,请编程实现
(2)采用查询方式编程实现本实验
7、试验小结:
实验时首先用到Proyeus7这个软件,对这个软件的界面还不熟悉,在放置电源的时候找不到电源这个原器件。
保存好电路图文件后用Keil uvision3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首先新建工程选择89c51,然后再新建文件进行程序编写,编写完成后程序是没有生效的,必须将文件保存到对应的工程下。
然后再在电路的c51原件上置入程序。
然后进行仿真,观察LED 灯的闪烁情况,根据要求调整程序中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