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脂类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6
第四章脂类(Lipids)概述一。
生理功能:1。
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2。
体温,保护,润滑的作用3。
供给能量:4。
脂溶性维生素提供和人体所需要的EFAs5。
热媒介质:提供造型功能、赋予食品良好风味和口感、增加食欲二。
组成: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或其它高级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的总称除含95%左右的脂肪酸甘油酯外,还含有非甘油酯成分:磷脂,甾醇,三萜醇,脂肪烃,色素,脂溶性Vit等三。
共同特征1。
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2。
多数水解时生成游离FAs3。
都是由生物体产生并能为生物体所利用┏油:室温呈液态,脂肪酸的烃基多数是不饱和的┗脂:室温呈固态,脂肪酸的烃基多数是饱和的四。
存在植物组织:种子,果仁动物组织:皮下组织,腹腔,肝和肌肉内的结缔组织中微生物:许多细胞中积累第一节脂类化合物的分类一。
结构组成(表5-1)1。
简单脂类2。
复合脂类3。
衍生脂类二。
酰基甘油类(一)。
油酸-甘油酸类:(二)。
亚麻酸类(三)。
月桂酸类(四)。
植物脂类(五)。
动物脂肪类(六)。
乳脂类(七)。
海生动物油类第二节天然脂肪酸及三酰基甘油的结构和组成一。
天然脂肪酸天然油脂主要成分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绝大部分偶碳直链,非共轭脂肪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顺式和反式几何异构体天然存在大部分-Cis个别油脂中存在其它官能团:羟基酸,酮基酸环氧基酸及含杂环基团(呋喃环)脂肪酸H| ┆H-C---OCOR1| ┆H-C---OCOR2| ┆H-C---OCOR3| ┆H(一)。
饱和脂肪酸常见C16,C18,其次C12,C14,C201。
命名方法(1).与C原子相同的烷烃命名一致,-CH3被-COOH取代,根据羧基编号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OOH戊烷戊烷酸(2)。
C10以下饱和脂肪酸用天干命名法,长链脂肪酸采用俗名表示四烷酸丁酸十八烷酸硬脂酸十六棕榈酸(3)。
用速记表示:C原子数目后面加冒号,后再写一个0,表示无双键丁酸C4:0硬脂酸C18:0(4)。
第四章脂类(Lipids)第三节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由于脂肪中脂肪酸残基含有不饱和键,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发生自动氧化。
脂肪的自动氧化是油脂和含油食品酸败的主要原因,食品酸败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生成的过氧化物和游离基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所以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是食品化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一、油脂自动氧化(一)油脂自动氧化机理油脂自动氧化是典型的游离基反应。
此反应分为三个阶段:链的引发期、增殖期和链的终止。
1.引发期:少量脂肪被光、热或金属催化剂等活化,使其双键相邻的亚甲基碳原子有一个H原子被解离,形成不稳定的游离基。
2.增殖期:当有O2存在时,游离基可与O2结合生成过氧化物游离基;此过氧化物游离基又与一个脂肪分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ROOH和游离基R。
终止期:当游离基与游离基结合,或游离基与游离基失活剂结合,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反应终止。
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的第一中间产物,本身并无异味,因此感官上尚无酸败的特征,但已有过高的过氧化值(POV),此时生成的氢过氧化物不稳定,达到一定浓度时就转变成醛、酮等异味物质。
(二)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它的结构自动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的结构与其底物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有关,生成游离基时所裂解的H是与双键相连的-CH2-上的氢,然后O2进攻连接在双键上的α碳原子并生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油酸分子中8位、11位碳原子上的H活泼性相同故可以生成两个不同的游离基并有四种氢过氧化物生成。
亚油酸由于1l位氢特别活泼所以只有一种游离基生成并生成两种氢过氧化物有三个双键的亚麻酸除了生成与上述相同的氢过氧化物外,还可以生成环过氧化物:(三)氢过氧化物的裂解油脂自动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再分解生成各种物质,其中挥发性物质是油脂酸败后产生的特殊气味的主要成分。
氢过氧化物的分解主要有1.烷氧游离基的生成,2.醛、酮、酸、醇的生成,3.丙二醛的生成。
1.烷氧游离基的生成2.醛、酮、酸、醇等化合物的生成3.丙二醛(MDA)的生成:油脂氧化后生成的丙二醛对食品风味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与食品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 base),对人体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