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础——第七章科学美与技术美第一节科学美(人卫版)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2
功能美技术美科学美的关系(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概念2.功能美和技术美的关系3.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关系4.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统一5.结论:总结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的关系正文在艺术、设计和科技领域,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是三种重要的美学概念。
功能美是指物品或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展现出的美感;技术美是指人类技术成果中所体现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与工艺、材料和制作过程相关;科学美则是指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中所蕴含的美感。
本文将探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功能美和技术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个物品或设计要实现实用性,往往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
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科学原理,还要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因此,功能美和技术美常常同时体现在一个物品或设计中。
例如,一座桥梁不仅要满足通行功能,还要在技术和美学上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被称为美观实用的桥梁。
其次,技术美和科学美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
在科技领域,科学家们通过探索自然规律,发现了许多美妙的科学理论和现象。
这些理论和现象往往具有美感,如黄金分割、费米悖论等。
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验证和揭示这些美妙的科学现象。
因此,技术美和科学美在科技领域中交织在一起。
最后,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在很多情况下是统一的。
一个物品或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要展现出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来自于技术与科学的融合。
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既注重实用性,又强调美感,将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融为一体。
总之,功能美、技术美和科学美在艺术、设计和科技领域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学世界。
第七章美的创造美的创造是创造主体依据美的特性和规律自觉地从事美的生产与创造并发现和纳入审美对象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
第一节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美的规律存在于面对自然的物质生产、面对精神生活的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在生产的人的塑造三大领域之中,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美的规律是按照某一“物种的尺度”和“任何物种的尺度”以及人类“内在固有的尺度”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尺度。
它不仅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而且也具有美的创造者鲜明独特的社会个性印记。
人类的创造活动由三大要素组成: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创造目的、创造激情、创造意志)、创造客体、创作主体的创造才能和技巧。
美的规律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节现实美的创造一、自然美的创造1.自然界美的形式的创造自然界美的形式指的是具体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事物的千姿百态的美,是各种自然物本身的内容所具有的美。
(1)纯自然界的美:没有受到人类直接地加工改造的自然界呈现出来的美。
(2)满足人类生产劳动需要的自然界的美(3)满足于人类艺术需要的自然界的美2.自然形式美的创造(1)形式美产生于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自发到自觉的演进中。
(2)形式美的创造在于对传统形式美的不断突破中。
二、社会美的创造1.生产劳动的美:劳动过程中渗入的美的要素和劳动产品赋予的蜜的形式。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组织过程、劳动环境等的美)2.社会变革美: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宗教改革、人民战争、各国的革命与改革。
3.人自身的美:心灵美、行为美(服饰、仪表、姿态)、语言美(口头、书面)第三节艺术美的创造一、艺术美的创造的特点1.艺术美的创造是艺术思维的产物(1)艺术思维是由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抽象思维共同构成的思维。
(2)意思思维进程是直觉、灵感的产生与作用过程。
2.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独创性艺术美的创造的独创性直接孕育着艺术家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风格是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整体中显示出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或艺术产品中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第7章科学美一、名词解释1.科学美答:科学美是指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美。
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相并列,并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常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称之为科技美。
科技美属于广义的社会美之列。
“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
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美感答:科学美感指人们在科学领域里,在客观对象审美属性刺激下所产生的以情感愉悦为主调,同时伴随着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
美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发现、科学创造中的美感尤为复杂。
然而,既然有科学美,也就有科学美感。
冯·魏扎特在谈到科学美感时说:“美是真理的一种形式。
美的鉴赏是对实在的一种鉴赏,即对实在的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
”这种对科学美的鉴赏也就是科学美感。
彭加勒也说过:“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是所有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的美感。
”二、简答题简述美与科学的关系。
答:美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1)美与科学的联系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包含着理性认识,是情与理的统一,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活动,也是情与理的统一;美感和科学认识一样,都是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一种方式,都是意识形态。
(2)美与科学的区别①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是不同步的科学的想象追求真理是非常严谨的,要有可靠的事实作根据,不容许虚构,更不允许由想象代替和构成科学的最后成果。
审美的想象是追求美,可以允许虚构;科学的想象要符合逻辑,尽量排斥感情的色彩和作用。
审美的想象不必符合逻辑。
②审美情感与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不同科学家所追求的是真,虽有热烈的情感,但情感只是作为追求真理的动力,它不能进入认识过程,更不能作为认识的结果。
追求真理的认识是以理智、思想等抽象逻辑认识为其特征的。
口腔医学美学第一章美学与医学美学基本原理※定义:1、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原理于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为基础随哲学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
※美学之父亚历山大.鲍姆嘉(德国哲学家) 1750年出版《诗的哲学沉思》首先提出美学概念2、学美学——遵循医学和美学的基本原则——以医学为核心——结合医学和美学各种技术手段——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和整体上对社会生活中内外在、多层次人体美,系统的进行维护、修复、塑造。
——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美学现象规律的一门新兴医学交叉学科。
——调整健康与美的关系。
——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目标。
※人类发展中: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审美的人第一节美与美学一、美的基本概念(一)原始的美——美的产生※美的产生:美来自哪里?美如何产生?1、从石器和陶瓷看美的产生石器形状——生产实用、生存需要——蕴涵着质朴的美学原理,如对称、均衡——石头状饰品出现(创造美、美独立存在)陶器——纹饰设计表达情感,人的审美特征。
※艺术与美相关联2、原始艺术看美的产生在劳动中创造产生音乐、舞蹈、诗歌——原始艺术美※美与善同意羊在六畜主善3、从“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①羊大为美:a、视觉方面——羊之庞大及强壮b、味觉方面——羊肉之甘味肥美c、触觉方面——羊皮毛柔软御寒之优良物品d、功利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②羊人为美:原指头戴羊角或头部用羽毛作成眼角形状的人才是美的。
③羊是吉祥:汉字——羊、祥、善、美。
古希腊语——美、善为同一词。
美的产生的结论:a、美产生于人的劳动中b、实用先于审美c、实用到审美推动社会进步※美的发展是:纯实用实用于审美结合纯美(二)感性美:1、生理快感——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舒适感、愉悦感。
如生理器官的感受:视、听、味、嗅2、社会快感——人在社会中得到尊重、理解、支持而产生的愉快感、成就感。
如:a、亲情、友情、爱情b、劳动创造了丰厚的收入c、职务的提升3、审美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能够使人产生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