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

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

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
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行业分析综合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31小题.每题0.5分,共15.5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道—琼斯分类法将大多数股票分为( )。

A 农业、工业和商业

B 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

C 工业、公用事业和高科技行业

D 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0.5分

第2题

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说,提供了一种财富“套期保值”手段的行业属于( )。

A 增长型

B 周期型

C 防御型

D 幼稚型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0.5分

第3题

如果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将导致销量上升,那么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 自相关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因果关系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D 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第4题

下列不属于垄断竞争型市场特点的是( )。

A 生产者众多,各种生产资料可以流动

B 生产的产品同种但不同质

C 这类行业初始投入资本较大,阻止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进入

D 对其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第5题

分析某行业是否属于增长型行业,可采用的方法有( )。

A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来分析

B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增长型行业进行比较

C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一个成熟型行业进行比较

D 用该行业的历年统计资料与国民经济综合指标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0.5分

第6题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

( )。

A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

B 大类、中类、小类

C 门类、大类、中类

D 门类、大类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一、填空题 1、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_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__。 2、安全生产工作“四到位”是指: 思想、组织、职责、工作。 3、电气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4、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宜登高作业的人,都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5、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 6、《劳动法》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三违”是指: 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8、对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是一种用职权玩忽职守罪行为。 9、国际四种安全色是红色、蓝色、黄色、绿色。 10、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工程对策、教育对策和管理对策。

11、对事故隐患整改的“三定”原则是: 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 12、安全帽有哪六种基本性:抗冲击性能、耐穿透性能、耐低温性能、耐燃烧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钢性。 13、公安消防机构在火灾扑灭后,有权__封闭_____火灾现场,并负责___调查__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14、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个体防护 15、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文化。 二、选择题 1、我国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 活动是从( C )开始的? A.1989年 B.1992年 C.1991年 D.1990年 2、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中,首先需要( C )。 A.安全带 B.安全网 C.合格的工作台 D.安全监察人员 3、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应( C )。 A、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B、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 C、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和紧口工作服。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和答案

北京内部招聘综合能力测试真题 第一部分综合基础知识 本部分共6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60分。 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指标测算,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 A.富裕水平 B.小康水平 C.温饱水平 D.现代化水平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号召全党要以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党和国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A.发展创新 B.改革发展 C.改革创新 D.全面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 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A.社会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经济 D.经济与环境 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2010年要把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A.改善农村民生 B.推进农村改革 C.扩大农村消费 D.提高农民收入 6、2009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______上下功夫。 A.改善民生 B.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自主创新 D.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7、我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强调。 A.9%左右好字当头 B.8%左右好字当头 C.9%左右快字当头 D.8%左右快字当头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相信对于备考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多做模拟试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熟悉考试重点,查缺补漏。希望大家多关注优路教育,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奉上海量模拟试题以及真题! 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2、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答案:D 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C 解析: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而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 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方法为( ) A.讲解法 B.讲读法 C.讲述法 D.讲演法 答案:C 解析:题中所提的方法为讲述法。 5、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教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7、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答案:B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答案:ABCDE A.学生身心发展规律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世界学制改革的影响E.原有学制的影响 2.当代学制发展呈现()趋势。答案:ABCDE A.义务教育年限延长B,小学入学年龄提前C.重视学前教育D.高等教育多极化E.学校类型多样化3.1958年学制改革中提出建立并发展的“三类学校”是()。答案:BDE A.职业学校B.全日制学校C.中等专业学校D.业余学校E.半工半读学校 4.1958年学制改革中制定的“三个结合”原则是指()。答案:ACE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C.普及与提高相结合D.规范性与自主性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5.五四学制的理论根据在于()。答案:ABCDE A.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B.克服三年制初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C.五年制小学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D.经济的发展为四年制初中提供了物质基础E.三年制初中造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6.美国学制改革的特点有()。答案:ABDE A.初等教育形式多样化B.“综合中学”迅速发展C.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D.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很大E.重视幼儿教育 7.学制具体规定着()答案:ABCDE A.学校的性质B.入学条件C.学校的任务D.学校之间的关系E.修业年限 8.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答案:ABCD A.中学B.中等专业学校C.业余中学D.工农速成中学E.综合中学 9.我国1951年实行的新学制中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答案:BCE A.研究生院B.专门学院C.大学D.中等专业学校E.专科学校 10.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提出的办学原则()答案:BCE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B.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C.普及与提高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E.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1.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履行义务的有()答案:BCDE A.厂矿企业B.社会C.国家D.家庭E.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12.二十世纪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全”指()答案:AD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面向全体学生C.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D.全面提高教育质量E.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在教育经费方面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是指() A.教育经费总量增长B.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答案:BCE C.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D.发展教育事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E.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14.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答案:ABCD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成人教育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带答案)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新进厂的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所谓的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职员进行的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2、设备部统筹全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在车间呼叫维修,值班电工 必须10分种内到达现场,问清故障发生原因, 15 分钟后还找不出原因的必须马上上报班长,如 30 分钟后无法判断问题或关键部位必须上报技术员或主管,否则延误了生产将作出处罚。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培训,通过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考 核,取得特种操作证方可上岗,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无证上岗。 请例举四种特种作业内容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登高作业、车辆驾驶作业。 4、安全生产中的两种安全一般是指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5、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同时 气瓶存入应与高温、明火地点保持 10米以上距离,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少于 5米。氧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保持不小于 0.2MP 的压力。 6、使用乙炔瓶时必须直立,严禁卧放使用,并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超过40度。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 0.05MP的剩余压力。 7、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色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8、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规 章制度。 9、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0、叉车在搬运影响视线的货物或易滑的货物时,应倒车低速行驶。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空作业的“三宝”是指( A )。 A、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 B、安全帽、手套、安全网 C、工作服、手套、安全帽

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河北国泰物流有限公司员工入职综合能力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共55题每题1分共5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 A. 2012年11月6日 B. 2012年11月7日 C. 2012年11月8日 D. 2012年11月9日 2.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 A.马德里 B. 里约热内卢 C 芝加哥 D.东京 3.“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英文的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后来哪个国家加入,“金砖四国”的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A.沙特阿拉伯 B.苏丹 C.南非 D.西班牙 4.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A. 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 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 小雨、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诗经》《孟子》《孝经》《尔雅》B.《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D.《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6."心比天高() A、晴雯 B、袭人 C、林黛玉 D、王熙凤 7.“但使龙城飞将在() A、霍去病 B、李广 C、廉颇 D、赵云 8.“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10.下列哪一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使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空袭珍珠港 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检举权 12.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C.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陆地面积的5% D.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已达13.7亿 13.下列关于公文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附件即附注,是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C.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可以用涵

202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B.赫尔巴特 2.享誉全球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 D.卢梭 3.某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为教育的()。 C.隐性正向功能 4.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B.社会环境 5.学校强调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体现着教育的()。 A.政治功能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B.生产力发展水平 7.教育目的对整体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导性和结果要求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定向功能 8.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B.壬寅学制 9.“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指的是教师的()。 C.文化形象 10.个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主要体现了个体发展遵循的规律是()。 C.不平衡性 11.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B.经验课程 1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他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C.谈话法 13.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画测验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即时检测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D.形成性评价 14.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课堂教学 15.班级中有种群体会不自觉地与班主任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属于()。 C.消极型 16.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综合能力测试_试题

致远协创综合能力测试题 【答题限时50分钟】 姓名:应聘岗位/地区:日期: 一、成就特征测试 1、当你叩开一家客户的大门时,客户告诉你他不需要这种产品,这时你会:() a. 无奈地告辞 b. 问清楚他为什么不需要 c. 赖着不走 d. 弄清原因,下次再来 2、通常你是如何看待你所推销的产品的?() a. 一种普通的产品 b. 比其他同类产品有多种优点 c. 没有人会对这种产品感兴趣 d. 一种很好的产品 3、你的一位客户突然向你大发脾气,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会:() a. 不去理会它 b. 弄清原因,然后恰当解决 c. 尽快平息他的愤怒 d. 同他大吵一顿 4、你通常如何处理在去拜访客户路上的时间?() a. 欣赏路边的风景 b. 唱首歌以放松自己 c. 思考如何才能说服客户 d. 脑子很乱,什么也不想 5、当你设定一个工作计划时,你希望这个计划能够:(a) a. 有趣,并要和其他人一块实施 b. 取得预期成果就行 c. 计划性强 d. 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 6、在参加较为盛大的宴会时,你一般是:() a. 只与熟悉的人谈话 b. 找个僻静的地方独自坐着 c. 与许多人甚至陌生人交流 d. 和大多数人打招呼 7、你对自己的哪种品格比较满意?() a. 埋头苦干 b. 热情张扬 c. 机智沉稳 d. 幽默风趣 8、在会议上,你对一些问题迷惑不解时会:() a. 站起来提出 b. 等一会看有没有别人提出 c. 会后私下提出 d. 默不作声 9、你在拜访客户时通常如何装扮自己?() a. 穿运动装 b. 穿西服打领带 c. 用大手镯装扮自己 d. 视时令及需求而定 10、你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是什么?() a. 非常强 b. 比较强 c. 一般 d. 很差

2018年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考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 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1? 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 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含义弄混。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 ?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 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 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 ?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3?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抑郁质 D .胆汁质 4. 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 ?望梅止渴 C .蜘蛛织网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 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 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的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内涵掌握和运用程度。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蜘蛛织网不符合学习的内涵,这只是一种本能现象,没有练习也没有行为改变。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以及答案

部门:姓名:分数: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少选一个选项扣分) 1、据统计,因火灾死亡的人中有80%以上属于(B)。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死亡 C、跳楼或惊吓致死 2、如果电视机着火了,应(B) A、迅速往电视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3、停电时(AB)。 A、要尽可能用应急照明灯照明 B、要及时切断处于使用状态的电器电源,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插头 C、可以用汽油代替煤油或柴油做燃料使用 4、燃烧的必要条件是(ABC) A、可燃物 B、助燃物 C、引火源 D、有风力 5、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住火苗 C、迎风快跑 6、如果高层建筑发生了火灾,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C) A、迅速往楼上跑,以防被烟熏致死 B、第一时间选择从电梯逃生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区 D、从窗口中跳下 7、假设你住在一个高层公寓楼的第16层,无法从窗口逃离房间,而过道里已是烟雾弥漫,你该怎么办?(ABCD) A、立即返回房间,给消防队打电话 B、将湿毛巾围在门的周围 C、如果呼吸困难而周围尚未起火,在窗子的上方和下方各开一条缝 D、在窗前等待,以便向消防队员求救 8、B)必须分间、分库存储。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体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9、配电室发生火灾的原因有(ABCD) A、短路 B、过电荷 C、电弧 D、电火花 10、检查液化石油气管道或阀门泄漏的正确方法是(C) A、用鼻子嗅 B、用火试 C、用肥皂水涂抹 D、用试剂试

浏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浏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各学科共用) 一.选择题:(18分)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B)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B)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C)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D) 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D)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 是(A)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D) A.学习心理B.个性心理C.情绪心理D.交往心理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1、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6、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9、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引起( 中暑)。 1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 用 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4、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5、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6、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7、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 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伏。(√) 10、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作业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三、选择题 1、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C)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 A.5米B.8米C.10米 2、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A)。 A.有电B.无电C.可能有电,也可能无电 3、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C)以外。 A.10米B.15米C.20米 4、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 次。 A.60-80 B.70-90 C.80-l00 5、劳动保护监察是一种(A)监察。 A.国家B.地方C.自我

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试题

2018年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测试试题与答案(最新版) (满分100分,作答时限120分钟) 一、概念分析题:分析材料中的提法、表述等,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传统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然而,不再“城中看海”却不仅仅是管道扩容这么简单。目前(2014年)中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以深圳光明新区举例,这个年均降雨量1935毫米、汛期暴雨集中的城区,一方面有26个易涝点,内涝严重;另一方面又严重缺水,70%以上的用水靠从区外调水。这说明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必须调整,把雨水这个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 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3)

2015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 案(3) 一、单项选择题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D.注入式 3.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恐惧症 C.恐慌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4.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社会水平 5.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游戏疗法 6.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心理差异 7.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调节 D.自我临近 8.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B.直观性很强 C.提高了教学效率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2017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含义弄混。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粘液质C.抑郁质D.胆汁质 4.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1.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散发、外逸,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密闭程度。如生产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密闭的设备内保持( )状态。 A .正压 B.零压 C.负压2.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要加强( )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A .省(区、市)、市(地)、县(市)三级 B.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 C.市(地)、县(市)两级3.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成中,主要是由公安、民政部门和街道组织组成的是( )。 A .警戒与治安组织 B.后勤保障组织 C.公众疏散组织4.重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由( )负责。 A .所在地政府 B.所在单位 C.员工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 )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 .生产、使用或者销售 B.生产、搬运或者废弃 C.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6.应急预案编制准备工作的顺序是( )。 A .制定编制计划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一收集资料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初始评估一能力与资源评估 B.成立预案编制小

组一制定编制计划一收集资料一初始评估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能力与资源评估 C.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一制定编制计划一收集资料一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一初始评估一能力与资源评估7.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泄漏着火后,如果发现漏口非常大,根本无法堵漏,应采取 ( )的措施。 A .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 B.想方设法堵漏,否则其余措施都无用C.用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保持稳定燃烧8.在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如果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 A .着火 B.火势很快消灭 C.容器爆裂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 .1 B.2 C.810.特别重大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 )。 A .由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B.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C.由事故发生地和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两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六套)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农村中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过去几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城市园林工作是一项有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政事业。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D.新农村的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精心指挥和积极倡议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答案】C。解析:A项,搭配不当,积极性不能和变化搭配;B 项,搭配不当,工作不能和事业搭配;D项,搭配不当,工作不能和积极倡议搭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正确释义为()。 四年,春,齐候以诸候之师侵蔡。 A.用 B.以为 C.率领 D.或者 2.【答案】C。解析:文言虚词。 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民生凋敝纵横捭阖感人肺腑草菅人命 B.前踞后恭言谈诙谐脍炙人口呕心沥血 C.稍纵即逝运筹帷幄阿谀奉承殉私舞弊 D.文笔精粹毛骨耸然贻笑大方捉襟见肘

3.【答案】A。解析:B项,前倨后恭;C项,徇私舞弊;D项,毛骨悚然。 4.下列组组词中,加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眼睑(jiǎn)吮吸(yǔn)汀江(tīng)舐犊(shì) B.稗子(bài)巷道(hàng)炙热(zhì)檄文(xí) C.疟子(nüè)攻讦(jié)蹒跚(pán)天堑(qiàn) D.紊乱(wěn)囫囵(lún)圩堤(yú)鞭挞(tà) 4.【答案】B。解析:A项,吮,shǔn;C项,疟,yào;D项,圩wéi。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字意为()。 A.两次 B.重复 C.又 D.或 5.【答案】A。解析:文言实词。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诗歌()。 A.《度关山》 B.《对酒》 C.《短歌行》 D.《观沧海》 6.【答案】C。解析:文学常识。 7.现代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是()。 A.鲁迅 B.叶圣陶 C.许地山 D.郁达夫 7.【答案】D。解析:文学常识。 8.莫言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是()。 A.《红高粱》 B.《蛙》 C.《生死疲劳》 D.《酒国》 8.【答案】A。解析:莫言创作的涉及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有《红高粱》《丰乳肥臀》。其中《红高粱》与抗日战争关系比较密切。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带答案修订版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带答 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新进厂的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所谓的“三级安全教 育”是指对职员进行的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2、设备部统筹全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在车间呼叫维修,值班电工必须10分种内到达 现场,问清故障发生原因,15分钟后还找不出原因的必须马上上报班长,如30分钟后无法判断问题或关键部位必须上报技术员或主管,否则延误了生产将作出处罚。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培训,通过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考核,取得特种操作 证方可上岗,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无证上岗。请例举四种特种作业内容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登高作业、车辆驾驶作业。 4、安全生产中的两种安全一般是指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5、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同时气瓶存入应与高 温、明火地点保持10米以上距离,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少于5米。氧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保持不小于0.2MP的压力。 6、使用乙炔瓶时必须直立,严禁卧放使用,并与热源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乙炔瓶表面 温度不超过40度。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0.05MP的剩余压力。 7、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色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8、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规章制度。 9、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0、叉车在搬运影响视线的货物或易滑的货物时,应倒车低速行驶。 二、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不要作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作废!总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 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夜来风雨声, (2)锄禾日当 午, ⑶海内存知己, ⑷举头望明月, ⑸离离原上草, .选择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 理事实是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2、下面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巴西铁矿石炼制的, 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这说明了 A 美国缺乏铁矿石 B 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 C 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 D 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3?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倡导人们节约能源, 2010年六.五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如右图。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 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广泛使用太阳能路灯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 .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4、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 .蒸馏水 5.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石蕊遇碱变蓝 B C.白雪缓慢消融 D 6.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 出自 100 分) C .酱油 D .豆浆 .葡萄酿成红酒 .食物在人体中消化 .《孙子兵法》 D .《孟子》 (孟浩然《春晓》) (李绅《悯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静夜思》)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 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教师招考综合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含义弄混。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4.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