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的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9
蒸汽机车——了解蒸汽机车和火车的历史一、蒸汽机车的发展历程蒸汽机车是指由蒸汽动力推动的铁路车辆,是现代铁路运输的起源。
它以简单、可靠、耐用为特点,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也是铁路运输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早期的蒸汽机车并没有得到重视。
1797年,天才发明家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一种商业用的蒸汽驱动机车。
1830年5月,英国利物浦和曼彻斯特铁路公司的第一辆蒸汽机车成功地从旧特拉法加车站驶出。
自此,蒸汽机车开始受到重视,它被认为是交通运输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
到了19世纪中叶,蒸汽机车已经成为了铁路运输的主力。
在欧洲和美国,众多的铁路公司开始愈来愈多地采用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
不断创新的蒸汽机车技术使得它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蒸汽机车也逐渐退出了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
在20世纪30年代,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逐渐开始取代它,成为了铁路运输的主力。
不过尽管如此,蒸汽机车在铁路运输历史的发展中,依旧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蒸汽机车的优点和缺点蒸汽机车最大的优点当然是它的简单、可靠和耐用。
它的内部机构结构相对简单,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和可靠性。
蒸汽机车的操作和维护也比较容易,机车司机和火车员可以很快地掌握操作技巧和维修方法。
此外,它的耐用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很多蒸汽机车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但是蒸汽机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效率问题。
相对于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蒸汽机车的效率比较低。
其次是排放问题。
蒸汽机车所排放的烟雾和蒸汽会污染空气,并可能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
再次是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因为蒸汽机车需要不断地添加水煤来保持运转。
三、火车的历史蒸汽机车是火车的起源,而火车则是现代铁路运输的代表。
它是由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列车,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到达远离家乡的地方,完成商业贸易和旅游观光等活动。
火车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史也被认为是人类科技史的重要篇章之一。
蒸汽机车发展史蒸汽机车是一种使用蒸汽发动机驱动的铁路车辆。
它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首先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蒸汽机车出现之前,火车只能通过拉力或牵引马匹来运行。
然而,这种方式运输效率低下且速度慢。
蒸汽机车革命性地改变了这种情况。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英国工程师George Stephenson。
他于1814年首次设计了一种蒸汽机车,并使用它在铁路上进行了试验。
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继续改进这种机车,并在1825年用一列蒸汽机车的列车取代了牵引马匹。
蒸汽机车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实验阶段、改进阶段和成熟阶段。
早期实验阶段主要是在19世纪初进行的,当时蒸汽机车的设计和性能还比较简单。
这个时期的机车只能在铁路上进行短距离的测试和试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将蒸汽机车运用到长途运输中。
改进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进行的。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机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机车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并增加了许多附加装置,比如闸制和挂锁等。
因此,这个时期的机车能够在更长的距离上运行,并提供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
成熟阶段则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蒸汽机车已经成为主要的铁路运输工具。
机车的设计和性能经过多年的改进已经非常成熟。
人们开始尝试在机车上融入新的技术,比如动力传动和电气系统等。
此外,人们还开始研究更为高效而环保的能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汽机车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与内燃机车相比,蒸汽机车的维护成本较高,而且需要大量耗费燃料。
此外,它们的运行速度也受到了限制。
因此,蒸汽机车逐渐被其它更为高效的铁路运输工具所取代。
总的来说,蒸汽机车是铁路运输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革命性地改变了铁路运输的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和舒适地进行远距离运输。
虽然现在已经较少使用,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和历史文化的遗产。
18张历史老照片展示我国建国初期使用的蒸汽机车
作为工业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它的出现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下面我们就跟随着这一组彩色的蒸汽机照片,来见证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1952年7月,首台解放型蒸汽机在四方厂试制成功,展开了我国自主机车的制造史,该种车型一共生产了455台。
1956年四方厂生产的胜利蒸汽机,编号从601开始,一共生产了151台,主要用于客运的机车。
建设型蒸汽机车,1957年7月研制成功,主要用于货运。
和平型机车,这是当时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的机车。
上游型机车,1960年研制,由唐山机车厂制造。
人民型1086号机车,1958年生产于四方机车厂。
前进型机车,1988年生产于大同机车厂。
前进型机车第1316号,全长26.023米。
JS建设型机车,1960年生产,货运型机车,全车长23.3885米。
JF解放6型机车,1936年日本制造的货运机车,现已收藏于博物馆。
PL1颇勒型机车,1907年美国制造,全长16.6米,属于货运机车
GJ工键型机车,1960年生产,长度9.735米,主要用于厂矿等
地。
XK13西克型机车,1959年由波兰制造,全长9.146米。
SL7胜利型机车,1934年日本制造,全长25.675米,用于客运机车。
SL8胜利型机车,1937年日本制造,全长24.075米。
JF2解放型机车,1929年日本制造,全长22.34米。
SL5胜利型机车,1927年日本制造,全长24.07米,用于客运机车。
FD型机车,1931年前苏联制造,全长29.07米。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火车的发展史历经四个阶段,分别是蒸汽机车时期、内燃机车时期、电力机车时期、高速列车时期。
1804年,英国的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蒸汽机车时期蒸汽机车是一种火车机车。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热效率太低,体型笨重。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
它的火车有四个动力轮,1840年2月22日试车,空车时,时速20公里,载重时,每小时8公里(相当于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燃油机车1894年,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
并将它应用于铁路运输,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
但这种机车烧汽油,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
在我国铁路上采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是柴油机。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费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内燃机车出世后,以其明显的优势很快就压倒了蒸汽机车。
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用继制成了内燃机车,并且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了铁路机车内燃化,使内燃机车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优点是热效率比蒸汽机车高一倍,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而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噪音小。
在石油生产国提高石油价格,发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又把注意力转向了电力机车,从而促进了电力机车的迅速发展。
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
这一阶段是高技术铁路的飞跃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称之为新干线。
是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如今中国、日本、法国、是当今世界高速火车技术发展水平最高的3个国家。
2012 中国蒸汽机车图册作者:王燕超中国火车发展史目录简介 (3)发展历程 (4)一.简介火车(train),人类的交通工具。
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特里维西克所设计的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火车早在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
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室,机车行驶时,驾驶员跟在车旁边走边驾驶。
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引,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火车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械交通工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也叫列车。
有独立的轨道行驶。
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车。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
直到18岁,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
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森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任务。
但是,保守的铁路拥有者却对蒸汽机车的能力表示怀疑。
他们提出,在铁路边上固定的牵引机,用拖缆来牵引火车。
斯蒂芬森为了让人们充分相信火车的性能,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
这种机车的卓越表现终于让怀疑者改变了态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用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
这些都很不经济。
在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转向研究电力和燃煤蒸汽机车。
苏联蒸汽机车发展史
苏联蒸汽机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34年,苏联的科学家亚历山大·谢戈洛夫尼科夫用汽油发动机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他发明的蒸汽机车采用蒸汽机-汽油发动机分离机构,使之成为可以上路行驶的车辆。
1845年,谢戈洛夫尼科夫又在俄罗斯制造了第二台蒸汽机车,并在1850年编制了第一部俄罗斯蒸汽机车发动机手册。
这本发动机手册标志着苏联蒸汽机车的起步,从此开始苏联的蒸汽机车开始大量开发制造。
1863年,苏联的汽车工业获得了国家专利。
苏联开始组建国家汽车工业体系,支持蒸汽机车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他们在苏联建立了运输铁路,用蒸汽机车把苏联连接起来。
1890年,苏联的蒸汽机车被列入俄罗斯工业部的制造清单中,供蒸汽机车研究,制造和应用的各种工艺技术文件也开始出现。
1897年,苏联出现了第一部俄罗斯蒸汽机车行驶规则,全面规范蒸汽机车的行保使用。
苏联的蒸汽汽车行业发展到20世纪初,已经成为发达的汽车行业。
如此,从1845年开始,苏联蒸汽机车经历了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今时苏联最重要的运输和旅游交通工具之一。
蒸汽机车发展史一、引言蒸汽机车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工具,对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蒸汽机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蒸汽机车的演进过程。
二、蒸汽机车的起源蒸汽机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
当时,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铁路运输。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车诞生于19世纪初。
2.1 第一台蒸汽机车的诞生第一台蒸汽机车是由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于1814年研制成功的“布雷克利号”。
这台蒸汽机车采用了垂直烟囱和两个活塞的设计,通过蒸汽能量驱动车轮转动,实现了自主运动。
2.2 蒸汽机车在欧洲的发展蒸汽机车的发展在欧洲迅速扩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蒸汽机车的速度和载货能力也不断提高。
同时,铁路网的建设也得到了推动,铁路运输成为欧洲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
2.3 蒸汽机车在美洲的发展蒸汽机车的技术也很快传入美洲。
在19世纪中叶,美国成为全球蒸汽机车制造的重要国家之一。
美国的铁路建设迅速发展,蒸汽机车在连接东西海岸的铁路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蒸汽机车的关键技术蒸汽机车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重要的关键技术。
以下是蒸汽机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3.1 轮式和传动系统蒸汽机车通常采用轮式结构,轮子通过传动系统与蒸汽机连接,将蒸汽机的能量转化为动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动系统不断改进,提高了机车的效率和性能。
3.2 锅炉和燃料蒸汽机车的锅炉是产生蒸汽的关键设备,燃料则提供锅炉产生蒸汽所需的热能。
锅炉和燃料的改进直接影响了蒸汽机车的运行效率和续航能力。
3.3 制动系统蒸汽机车的制动系统是确保列车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制动系统逐渐从手动操作向自动化发展,提高了列车的制动响应速度和安全性。
3.4 轨道和信号系统蒸汽机车运行在铁路轨道上,良好的轨道状态和信号系统对蒸汽机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轨道和信号系统的发展也伴随着蒸汽机车的发展。
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
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以下是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
1.1769年,尼古拉斯·约瑟夫·康托创建了第一辆可行的蒸汽动力驱动车辆。
这辆被称
为“康托号”的车辆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源。
2.1801年,理查德·特雷维西克发明了一种用于道路运输的蒸汽机车,名为“幻影号”。
这是一辆早期的蒸汽机拖拉机,虽然它的速度和效率有限,但标志着蒸汽机车辆在道路上的实际应用。
3.1830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建造了第一辆商业化生产的蒸汽机火车“火箭号”,
成功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进行了试运行。
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商业化的铁路运输。
4.1860年代至1870年代,蒸汽机汽车开始出现在道路上。
这些汽车采用了类似火车的技
术,包括蒸汽锅炉和活塞驱动系统。
然而,由于蒸汽机的体积庞大、运转缓慢和需求高温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道路上的应用。
5.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这标志着蒸汽机汽车的衰
落。
内燃机汽车使用燃烧引擎,具有更高的效率和速度,并且更加适合道路运输。
总结:以上是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
尽管蒸汽机汽车未能成为主导的交通方式,但它们对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为后来的汽车设计和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奠定了内燃机汽车的基础。
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也证明了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创新对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影响。
中国机车发展史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1881年中国工人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图为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非常设计的”“极其奇形怪状的”蒸汽机车)“龙号”蒸汽机车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于1881年6月9日开始使用。
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 of 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来自日本的机车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
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蒸汽机车有:前进人民上游反帝解放胜利建设星火自力蓉建红旗工建跃进和平等,内燃机车有:巨龙飞龙卫星TY360 建设先行东方红北京长征东风1 东风2 东风3 东风4 东风4B 东风4D 东风4DK 东风4DF 东风4DD 东风4C 东风5 东风5C 东风6东风7 东风7B 东风7G 东风8 东风8B 东风9 东风10 东风10F 东风11 东风11G 东风11Z 东风12 ND5 ND6 NY5 NY6 NY7 NJ2等,电力机车有:韶山神州先锋和谐等。
蒸汽机车解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蒸汽机车。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
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
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前进型蒸汽机车干线客/货运,1956年生产,总生产4714台,现已基本退役!建设型蒸汽机车干线货运/小运转,1957年生产,累计1921台,已基本退役。
火车的发展历史火车的发展历史1.蒸汽机车时代火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人达比试图发明一种可以在铁轨上行驶的蒸汽汽车。
然而,这一尝试并未成功。
直到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车,才开启了铁路运输的历史。
这台蒸汽机车能够在铁轨上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行驶,标志着铁路运输的诞生。
2.内燃机车时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内燃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世纪末,内燃机车开始逐渐取代蒸汽机车。
与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行驶更长的距离。
内燃机车的出现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电力机车时代20世纪初,电力机车开始逐渐普及。
电力机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逐渐成为了主流的铁路牵引方式。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机车的功率和速度也不断提高。
如今,电力机车已经成为全球铁路运输的主力军之一。
4.高速列车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速铁路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列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乘客从一个城市运送到另一个城市,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舒适度。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成多条高速铁路线路,如日本新干线、法国TGV等。
5.货运列车发展除了客运列车外,货运列车也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列车能够将货物从一个地区运送到另一个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货运列车在物流运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列车控制系统进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列车的控制系统也不断进化。
早期的列车控制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信号灯来实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控制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今,列车控制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调度等功能,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7.全球铁路网络的扩展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铁路网络也在不断扩展和完善。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火车的诞生(英国史蒂芬孙),汽船,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汽船: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
“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
蒸汽汽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来代替马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
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
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的支离破碎。
蒸汽机的发明者对交通产生影响的原因:1.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并迅速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对工厂资源的供给,交通运输发生了质变;2.充斥着蒸汽机的广为采用,采矿业日益发展,为了化解资源运输问题,交通工具发生变化;3.随着蒸汽机车、汽船的发明,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转变,铁路交通迅速发展起来。
蒸汽机的发明者对交通的影响:1.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人们开始改进运输工具;2.1807年富尔顿做成汽船,1814年史蒂分孙发明者蒸汽机车,人类交通运输步入新时代;3.促进了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史蒂芬孙发明者的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热能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名符其实火车。
1814年,英国人斯蒂文森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了火车上,时隔11年,这位被誉为“蒸汽机车之父”的英国人驾驶“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了31.8公里。
1825年于是被认定为是蒸汽机车正式诞生的年份。
又过了4年,他制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承载了30位旅客。
从此,蒸汽机车在铁轨上开始了它的辉煌时代。
蒸汽机车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象征,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是1881年利用煤矿起重机的锅炉和一些旧钢材装配制成的。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厂仿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从而揭开了中国机车制造史上的第一页。
以后逐步发展出解放型和建设型(1-4-1式),胜利型和人民型(2-3-1式),FD型和前进型(1-5-1式)等六种主型蒸汽机车。
解放型机车是中等功率的货运机车,目前多为调车和小运转用。
建设型机车是1957年在解放型机车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与解放型机车相比,锅炉用全焊结构,蒸汽压力提高至15千克力/厘米,并加装了加煤机、给水加热器、自动调整楔铁等设备,是当时干线货运主要蒸汽机车之一。
胜利型机车1956年试制成功,其结构特点是增加过热和蒸发传热面积的比值,采用特洛菲莫夫分动式汽阀,煤水车底架、水柜、煤槽均采用电焊焊接结构等。
胜利型机车是当时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目前在干线上已逐步被柴油机车所取代。
人民型机车是在胜利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于1958年制成。
锅炉采用全焊结构,蒸汽压力提高至15千克力/厘米,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10公里,并增加了加煤机、给水加热器和自动调整楔铁等装置。
人民型机车是当时铁路干线和支线上的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
FD型机车我国在苏联30~40年代制造的机车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大功率货运机车,大多已经报废。
前进型机车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干线主型货运蒸汽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