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v1
- 格式:docx
- 大小:28.67 KB
- 文档页数:5
物资分类一、长期资产1、固定资产定义:是指不构成产品部件,使用时间比较长(超过1年),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经营使用,且金额超过1000.00元以上。
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类别: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3、长期待摊费用定义:"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类别:办公室装修费、厂房装修费等。
二、存货1、原材料: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取得的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及外购半成品等。
例如电子元器件、多拼相机、结构件、安装框、舵机、电机、电调、图传等。
2、在产品:指正在生产各阶段进行加工或装配的尚未制造完工的产品。
3、自制半成品:指已经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并已经验收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例如机身、机翼、飞控等。
4、产成品:指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
5、低值易耗品:指由于价值低、易损耗等原因而不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各种劳动资料。
例如各种工具、手套、橡胶垫等。
6、包装物:指为包装企业产品而储备和在销售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各种成形的包装容器,例如ERP包装箱、周转箱、电池箱等。
7、委托加工材料:指企业因技术和经济原因而委托外单位代为加工的各种材料。
三、行政类物资1、办公物资例如:A4打印纸、笔、文件筐、各种警示标志、内刊等。
2、宣传物资例如:飞机模型胸针、公司宣传册等。
第章园林树木的分类-V1
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1.按生长习性分类
(1)乔木:高大树种,生长迅速,如国槐、梧桐等。
(2)灌木:低矮树种,生长较缓慢,如紫叶李、紫薇等。
(3)攀援植物:爬墙、攀附物体生长的植物,如早春藤、常春藤等。
2.按落叶性分类
(1)常绿树:全年叶绿,如松、柏、杉等。
(2)落叶树:在秋季或冬季落叶枯萎,如榆、枫、梧桐等。
3.按叶子形态分类
(1)针叶树:叶子形态呈针状,如松、柏等。
(2)阔叶树:叶子宽阔带柄,如榆、枫、梧桐等。
4.按树皮特征分类
(1)裸露树皮:树干裸露,如枫、榆等。
(2)纹理树皮:树皮上有纹理,如银杏、榉树等。
(3)裂片树皮:树皮有裂片,如槭树、梧桐等。
5.按花与果实分类
(1)落叶果树:果实在秋季与树叶一同落下,如杏、桃、梨等。
(2)常绿果树:果实常年挂在树上,如柑、橘、李等。
6.按原产地分类
(1)本地树种:指产自本地的树种,如黄花梨、南洋杉等。
(2)外来树种:指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如银杏、杏、桃等。
以上是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了解了这些分类,才能更好地进行植物配置,打造出更美丽的园林景观。
药用植物分类-V1药用植物分类药用植物是指可以用于医药制品或保健品的植物。
根据其形态特征、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植物形态特征的分类是指以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为基础,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
按照植物的外貌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花草类、木本类、藤本类、水生植物等多个类别。
例如,花草类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可以是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具体药用功效也因植物而异。
2. 根据药用部位分类药用部位分类是指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分类。
药用部位可以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也不同。
例如,草药中的黄芩、金银花等主要以花和叶为药用部位,可以用于清热解毒和清热解毒。
而茯苓、防风等之所以成为中药材,是因为它们的根部具有药用功效。
3. 根据药用功效分类按照药用植物的主要功效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清热解毒类、润肺止咳类、活血化瘀类、镇静安神类等。
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药用植物主要的药理作用来分类的。
例如,中药材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疟疾、痢疾等热病。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植物的效果和功效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用植物前,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了解。
结语药用植物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使用药用植物,可以为人体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因此,需要我们对药用植物进行准确的分类和了解,进一步掌握植物的药理作用和药用方法,切实地发挥药用植物的作用。
研究植物群落分类的目的和意义-V1植物群落是指在特定地点上自然生长、由多种不同植物物种组成的群体。
这些植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关联,从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对植物群落的分类研究对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如下角度探讨植物群落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一、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植物群落分类有助于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
了解不同植物种类的互动和影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各自的功能和特性,从而设计合理的自然保护策略。
不同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通过合理分类和保护可以防止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和动物生存受到威胁。
二、了解植物的生态学和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对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可以了解植物的生态学和地理分布规律。
植物的生态学习惯和地理分布与环境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植物群落分类来更好地预测植物的未来分布。
三、促进农业发展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
因为农业是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了解不同植物的互动机制、自然规律等,这样农业生产才能更加的稳定和科学,从而逐渐适应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四、促进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发展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可以为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了解关于每种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态学特性,从而制定旅游线路,比如在进行登山、徒步旅游等活动途中,就能领略不同种植时所呈现的景色。
综上所述,植物群落分类的研究是保护自然,管理资源,稳定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人类的于生存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研究推广植物群落分类的科学研究,为未来打下更加稳固和健康的生态发展基础。
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专家库专业分类表-V1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的评标专家来进行评审工作。
为了便于评标专家的管理和分类,专门制定了专业分类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表格。
一、什么是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专家库专业分类表?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专家库专业分类表是国家建设工程项目评标中对专家库成员专业分类的标准化分类表格,旨在对专家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评标质量和效率。
二、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专家库分类表包括哪些专业分类?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此类专家应涵盖以下专业分类:1、水运工程建设管理专业类:包括工程的立项、规划、设计、勘察、施工、监理、验收、投资、运营等方面。
2、交通支持系统工程建设管理专业类:包括城市交通、高速公路、铁路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
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专业类:包括给水、排水、道路、桥梁、隧道、建筑等方面。
三、专家库成员如何进行分类?评标机构应根据评标工程的工程类别,结合评标标准和评标程序,对专家进行分类管理,将人员分配到相应的专业分类中。
同时要求评标机构具备实际操作经验和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确保评标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综评标专家库专业分类表对于综评标工作的重要性。
评标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标专家作为评标工作的主角之一,必须要具备专业精神和高度自律性。
专业分类表的制定,不仅有助于评标机构科学、公正、公平地分配评标会议的工作,还可以更好地调动评标专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评标分析和综合判断的正确性、及时性。
在将来的评标过程中,将为评标工作带来更加科学、有效的推动力。
总之,专业分类表是水运工程和交通支持系统工程综评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评标过程中,应根据其分类管理规定,对专家进行分配和管理。
只有对专家的分类和管理做到合理、科学和有序的分工,才可以保证评标工作的高效、精准和公正。
初中英语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表(1)AAA型(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同形)cost(花费)cost costcut(割)cut cuthit(打)hit hithurt 伤害)hurt hurtlet(让)let letput(放)put putread (读)read read(2) AAB型(动词原形与过去式同形)beat(跳动)beat beaten(3) ABA型(动词原形与过去分词同形)become(变成)became becomecome(来)came comerun(跑)ran run(4) ABB型(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同形)dig(挖)dug dugget(得到)got gothang(吊死)hanged hangedhang(悬挂)hung hunghold(抓住)held heldshine(照耀)shone shonesit(坐)sat satwin (赢)won wonmeet(遇见)met metkeep (保持)kept keptsleep(睡)slept sleptsweep(扫)swept sweptfeel(感觉)felt feltsmell(闻)smelt smeltleave(离开)left leftbuild(建设)built builtlend(借出)lent lentsend (传送)sent sentspend(花费)spent spentlose (丢失)lost lostburn (燃烧)burnt burntlearn(学习)learnt learntmean(意思是)meant meantcatch(抓住)caught caughtteach(教)taught taughtbring(带来)brought broughtfight (战斗)fought foughtbuy(买)bought boughtthink(想)thought thoughthear (听见)heard heardsell(卖)sold soldtell(告诉)told toldsay(说)said saidfind(找到)found foundhave/has(有)had hadmake(制造)made madestand(站)stood stoodunderstand明白understood understood(5) ABC型(动词原形、过去式与过去分词三者不同形)begin(开始)began begundrink(喝)drank drunkring(铃响)rang rungsing (唱)sang sungswim(游泳)swam swumblow(吹)blew blowndraw(画)drew drawnfly(飞)flew flowngrow(生长)grew grownknow(知道)knew knownthrow(投掷)threw thrownshow(出示)showed shownbreak(打破)broke brokenchoose(选择)chose chosenforget(忘记)forgot forgotten (forgot) speak(说,讲)spoke spokenwake(醒)woke wokedrive(驾驶)drove driveneat(吃)ate eatenfall(落下)fell fallengive(给)gave givenrise(升高)rose risentake(取)took takenmistake(弄错)mistook mistakenride(骑)rode riddenwrite(写)wrote writtendo(做)did donego(去)went gonelie(平躺)lay lainsee(看见)saw seenwear (穿)wore wornbe ( am, is, are )(是)was, were been。
常用电气设备元件-V1
常用电气设备元件是每个电工工程师都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
重新整理这些元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以下
是常用电气设备元件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按功能分类
1.1 电源元件: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电源线等。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为电气设备提供电源。
1.2 控制元件:如按钮、开关、限位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
它们
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停和方向。
1.3 保护元件:如熔断器、断路器、过压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
它
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电气设备和电路,防止电流过大或者过压等故障。
1.4 测量元件:如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电磁式电能表等。
它们
用于测量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按材料分类
2.1 电容器:主要用于存储电荷和调节电路特性。
2.2 电阻器:主要用于调整电路的电阻值和限制电流。
2.3 电感器:主要用于调整电路的电感值和滤波。
2.4 二极管和三极管:主要用于电路的整流、放大和开关控制。
3. 按形式分类
3.1 插座式元件:可以直接插入连接器、插座中使用,如插座式继电器、插座式电阻等。
3.2 焊接式元件:需要通过焊接在电路板上使用,如焊接式电容、焊
接式电感等。
3.3 连接器:将不同的电路连接在一起,如电源插头、数据线接头等。
以上是常用电气设备元件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熟知这些元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可以为电气工程师提供更好的选择,并实现电气设备的优化和高效使用。
飞行危险天气---雷暴(141)如果根据你的目的机场有飑,你预计会有什么样的风A.风速突然增大至至少8米/秒到10米/秒,持续至少一分钟B.最大阵风至少18米/秒,持续时间一分钟或更长C.风向变化至少20°且迅速改变,此风与最小风之间的风速改变至少为5米/秒答案:B(142)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A.充足的水汽和上升运动B.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大气和上升运动C.浓积云、充足的水汽和暖锋答案:B.(143)热带雷暴形成的原因A.地形有抬升作用B. 地面水汽蒸发C. 地面受热不均答案:C.(144)最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有破坏性的大风,强烈的球雹,龙卷的,常与下述哪种天气系统相伴出现?A.快速移动的暖锋B.缓慢移动的暖锋C.飑线和处于移动状态的雷暴答案:C.(145)雷暴来临之前,地面风是向()吹去。
A.雷暴云区B.雷暴前方C.雷暴前进的右方答案:A.(146)较强的雷暴云常出现A. 垂直闪电B. 远电C. 水平闪电答案:A(147)在深厚的雨层云中隐藏着暖锋雷暴,常常是A. 白天增强,晚上减弱B. 晚上增强,白天减弱C. 无明显的变化答案:B.(148)在雷暴的生存周期中,哪个阶段的特征是云中充满下降气流?A. 积云阶段B. 成熟阶段C. 消散阶段答案:C.(149)雷暴在积云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是A. 滚轴状云底B. 云中充满上升气流C. 频繁的闪电答案:B.(150)有关雷暴阶段的正确说法是A. 雷暴的发展阶段其实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降水云团B. 地面开始下雨表示雷暴已进入成熟阶段C.地面开始下雨表示雷暴已进入消散阶段答案: B.(151)什么类型的雷暴最有可能发生陆龙卷A. 热雷暴的成熟阶段B.在暖锋前面形成的雷暴C.与冷锋或飑线相联系的稳定性雷暴答案:C.(152)雷暴在消散阶段可能会演变成A. 积云性层积云, 高积云B.荚状层积云, 高积云C.堡状层积云, 高积云答案:A.(153)在成熟阶段的雷暴单体中, 气流的情况是A. 盛行下降气流B.盛行上升气流C.升降气流并存答案: C.(154)什么样的雷暴通常产生大冰雹, 狂风等恶劣的天气现象?A. 气团雷暴B.暖锋雷暴C.飑线雷暴答案:C.(155)关于强烈雷暴的气流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强烈雷暴的前面是上升气流, 中、后部是下降气流,下降气流能促使暖气流上升B. 强烈雷暴中心为上升气流而周围是下降气流C. 强烈雷暴在起始阶段即有较强的下降气流答案:A.(156)冷锋雷暴在夏季最为常见,这是由于A.夏季空气常呈暖湿不稳定状态B.夏季地面温度较高C.夏季地面水汽蒸发较多答案: A.(157)白天,热雷暴移动到江河湖泊上空,一般会A.由于水汽增多而降水增强B.因降水蒸发在冷水面上形成雾C.减弱或消散答案:C.(158)若航线上出现了孤立分散的雷暴,宜采用下列何种方法飞过A.选择下风一侧,离开云体,目视距离不小于5千米绕过B.选择上风一侧,离开云体,目视距离不小于10千米绕过C.迅速从云下飞过答案: B.(159)遇到下述何种雷暴飞机不宜从云下飞过A.热雷暴B.锋面雷暴C.地形雷暴答案:C.(160)雷暴中下沉气流所造成的外流,最远可出现在A.雷暴云后方20千米处B.雷暴云前方20-30千米处C.雷暴云前方30-40千米处答案: B.(161)在处于雷暴区边缘的机场起飞或着陆时,要特别注意的危险天气是A. 低空风切变B. 冰雹和暴雨C. 积冰和雷击答案: A.(162)根据冰雹的形成条件,分析并判定下列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职业标准分类大典-V1职业标准分类大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分析。
职业标准分类大典是一本由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的手册,用于描述不同职业领域的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职业标准分类大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它来发掘职业发展机会。
一、职业标准分类大典的作用1.为行业提供标准的参考职业标准分类大典为不同行业制定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南。
这些标准还为企业提供了用于招聘、评估和聘用新员工的指导,并为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和支持方案提供了灵活的框架。
2.为个人提供职业发展依据对于从业者来说,职业标准分类大典可以作为职业发展的依据。
通过了解自己目前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及所需的职业标准分类大典中列出的标准,他们可以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制定对应的行动计划。
3.促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职业标准分类大典的制定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适合的人才培养,培养出更具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从业人员,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职业标准分类大典的分类1.行业类职业标准分类大典根据不同的行业领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的技能标准,例如医疗、教育、金融、计算机等等,以指导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标准。
2.级别类职业标准分类大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级别来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以便在不同的职业层次上进行评估和培训。
这些级别包括实习生、初级从业人员、中级从业人员和高级从业人员等等。
3.专业类职业标准分类大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领域及其专业方向进行分类,以便更准确地描述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及其应该具备的知识水平。
三、利用职业标准分类大典的方法1.了解行业标准首先,我们需要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研究相关的职业标准分类大典。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我们具备正确的背景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浙江省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V1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物拆除、改建和维修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全国每年的建筑垃圾总量高达数亿吨。
为了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浙江省出台了《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旨在引导建筑业单位和个人有效分类、利用、处理建筑垃圾。
一、指导目录介绍《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是由浙江省政府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制定。
该指导目录涵盖了建筑垃圾产生、分类、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也提供了对应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二、指导内容简介1.建筑垃圾分类要求针对建筑垃圾产生的不同环节进行分类,分为混合建筑垃圾、建筑构件和材料、装饰装修垃圾、专项建筑垃圾等四类。
建筑业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确保每类建筑垃圾得到正确处理。
2.建筑垃圾收集要求对于分类后的建筑垃圾,应采取封闭性储存、集中收集、专人专车运输的方式进行收集。
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运输标准,防止垃圾泄露和环境污染。
3.建筑垃圾利用方式《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提供了多个建筑垃圾利用方式和技术支持,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焚烧发电、填埋等,确保建筑垃圾得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化。
三、指导意义1.促进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提供了明确的分类要求和处理方式,让建筑业单位和个人更加了解建筑垃圾分类利用的重要性,促进了建筑垃圾分类利用的普及和实施。
2.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筑垃圾经过合理的分类和处理,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3.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通过指导目录提供的多种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和技术支持,可以将建筑垃圾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推进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总之,浙江省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指导目录的制定和实施,为浙江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的建筑垃圾分类利用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建筑业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遵守执行,以行动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交流电压的等级分类
交流电压的等级分类可以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流电压等级分类:
1. 低压(LV,Low Voltage):交流电压低于1000V,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低压(LV1):交流电压低于50V,主要用于家庭电器、低功率设备等。
- 一般低压(LV2):交流电压为100V至1000V,主要用于商业、工业和一般住宅领域。
2. 中压(MV,Medium Voltage):交流电压在1000V至
35kV之间,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1kV至3kV:主要用于工业供电或地区配电。
- 3.3kV至6.6kV: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和工业供电。
- 10kV至35kV: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传输和配电。
3. 高压(HV,High Voltage):交流电压在35kV至230kV之间,用于电力系统的传输和配电。
4. 超高压(UHV,Ultra High Voltage):交流电压在230kV 以上,通常用于长距离的电力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电压等级只是一般性分类,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电压标准和等级划分。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分级-V1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管理中,对事故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厂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方法。
一、轻微事故轻微事故是指工厂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小规模事件。
例如,生产上出现小型机器故障、设备温度和压力波动等问题,并在现场得到及时处理并消除。
轻微事故的发生虽然不会造成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事故,但企业在这方面进行的定期检查和分析能够对未来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保障。
二、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出现部分人员或环境受损,但尚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严重环境污染的事件。
例如,生产设备或管道出现泄漏或爆炸,造成地区的空气污染或生活环境受损。
在一般事故的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措施,及时控制备灾和扩散,减少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三、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环境严重污染的事件。
例如,化学物质泄漏导致工人中毒或货车上的化学物质在交通事故中泄漏,污染周边环境。
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人员和环境的破坏力度是巨大的,爆炸和火灾等也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和工厂停工个别厂区或场所下确定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和环境严重伤害、财务损失和灾难性的事件,如重大事故的交错导致二次爆炸等。
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流程、审核、防护等管理环节的不足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此类事故需要作出调查,搜集事故原因,好似做必要的整改,避免今后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重复发生。
总之,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事故类型分级标准不同,初步分为四类。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飞速发展,这些分类也会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高度警惕,并关注和总结历史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确保人员、环境和财产的安全。
冶金等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V1冶金等工贸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但同时也是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
为了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冶金等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
一、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的概念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按照其危害程度、可能性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和管理。
二、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的等级分类1.轻微事故:指事故后对人身或财产的直接损失较小,一般只需简单的处理即可消除。
如工人轻微受伤、机器设备轻微损坏等。
2.一般事故:指事故后所造成的人身或财产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较大,但没有造成重大不良后果。
如公司原料损失、机器设备损坏、工人受伤等。
3.重大事故:指事故后造成的人身或财产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非常巨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如工人重伤、大面积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4.特别重大事故:指事故后造成的人身或财产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巨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和谐稳定。
如煤矿爆炸、油田泄漏等。
三、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的意义1.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和管理,避免事故反复发生。
2.对于部门和企业,可针对不同等级的事故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和防范措施实施,促进生产安全形势稳定。
3.便于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执法工作,更好地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的建议措施1.加强培训,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
总之,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对于冶金等工贸行业来说,生产安全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大规模事故的发生及危害得到最小化的控制。
预算列支部门-政府经济分类对应表部门经济分类政府经济分类[301]工资福利支出[30101]基本工资[50101]工资奖金津补贴[30102]津贴补贴[50101]工资奖金津补贴[30103]奖金[50101]工资奖金津补贴[30106]伙食补助费[5019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30107]绩效工资[30108]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50102]社会保障缴费[30109]职业年金缴费[30110]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50102]社会保障缴费[30111]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30112]其他社会保障缴费[50102]社会保障缴费[30113]住房公积金[30114]医疗费[5019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3019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019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302]商品和服务支出[30201]办公费[50201]办公经费[30202]印刷费[50201]办公经费[30203]咨询费[50205]委托业务费[30204]手续费[50201]办公经费[30205]水费[50201]办公经费[30206]电费[50201]办公经费[30207]邮电费[50201]办公经费[30208]取暖费[50201]办公经费[30209]物业管理费[50201]办公经费[30211]差旅费[50201]办公经费[30212]因公出国(境)费用[50207]因公出国(境)费用[30213]维修(护)费[50209]维修(护)费[30214]租赁费[50201]办公经费[30215]会议费[50202]会议费[30216]培训费[50203]培训费[30217]公务接待费[50206]公务接待费[30218]专用材料费[50204]专用材料购置费[30224]被装购置费[50204]专用材料购置费[30225]专用燃料费[50204]专用材料购置费[30226]劳务费[50205]委托业务费[30227]委托业务费[50205]委托业务费[30228]工会经费[30229]福利费[50201]办公经费[30231]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0208]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0239]其他交通费用[50201]办公经费[30240]税金及附加费用[3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0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0301]离休费[30302]退休费[30303]退职(役)费[30304]抚恤金[50901]社会福利和救助[30305]生活补助[30306]救济费[50901]社会福利和救助[30307]医疗费补助[30308]助学金[30309]奖励金[50901]社会福利和救助[30310]个人农业生产补贴[30399]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999]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307]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30701]国内债务付息[30702]国外债务付息[30703]国内债务发行费用[30704]国外债务发行费用[309]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30901]房屋建筑物购建[50401]房屋建筑物购建* [30902]办公设备购置[50404]设备购置*[30903]专用设备购置[50404]设备购置[30905]基础设施建设[50402]基础设施建设* [30906]大型修缮[50405]大型修缮[30907]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50404]设备购置*[30908]物资储备[50499]其他资本性支出* [30913]公务用车购置[50403]公务用车购置* [30919]其他交通工具购置[50499]其他资本性支出* [30921]文物和陈列品购置[50499]其他资本性支出* [30922]无形资产购置[50499]其他资本性支出* [30999]其他基本建设支出[50499]其他资本性支出* [310]资本性支出[31001]房屋建筑物购建[50301]房屋建筑物构建[31002]办公设备购置[50306]设备购置[31003]专用设备购置[50306]设备购置[31005]基础设施建设[31006]大型修缮[50307]大型修缮[31007]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50306]设备购置[31008]物资储备[50399]其他资本性支出[31009]土地补偿[31010]安置补助[31011]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31012]拆迁补偿[31013]公务用车购置[50303]公务用车购置[31019]其他交通工具购置[50399]其他资本性支出[31021]文物和陈列品购置[31022]无形资产购置[50399]其他资本性支出[31099]其他资本性支出[311]对企业补助(基本建设)[31101]资本金注入[31199]其他对企业补助[312]对企业补助[31201]资本金注入[31203]政府投资基金股权投资[31204]费用补贴[31205]利息补贴[31299]其他对企业补助[313]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31302]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31303]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399]其他支出[39906]赠与[39907]国家赔偿费用支出[39908]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补贴[39999]其他支出。
1.基础概念1.1干扰树:影响目标树生长的、需要在近期或下一个检查期择伐利用的林木,记为“B”类;1.2公益林: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1.3冠幅:树(苗)木的南北或者东西方向的宽度,与蓬径相类似,通常用于表示树木、苗木的规格。
1.4间伐:在一定的森林面积上分次砍伐全部的林木。
一般在一个龄级期内进行2-4次采伐,并借助于上方母树的天然下种,实现迹地更新。
四次式间伐被认为是一种典范的间伐,最能保证天然更新,但采伐成本较高,且幼苗、幼树因多次采伐、集材而受损。
我国现行规定二次间伐。
间伐适用于天然更新容易、土层浅薄的成、过熟单层林。
1.5目标树:按照树形结构对目标或者设计标准进行组织的方法,它把不同的目标均归类到更高级的目标之下。
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和分支层次来表示项目目标之间的逻辑关联。
1.6森林: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 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1.7森林自然度: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径级分布、垂直分布)、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
1.8商品林: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自留山个人所有的薪材除外)。
1.9生态平衡: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1.10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1.11生态效益: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1.12生物群落:共存于一个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种群。
1.13小班:进行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
在作业区内把立地条件、林分因子、采伐方式、经营措施相同和集材系统一致的林分划为一个小班。
小班界限按集材系统以自然区划为主。
一个小班的面积,一般以5公顷左右为宜,最大不应超过20公顷。
1.14郁闭度:林地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它是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常用十分法表示,从0.1~1.0。
1.15种群:一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2.主题知识2.1近自然度:根据外业调查中对具体地段上的不同植物群落的空间位置、物种组成、立地条件、演替阶段等因素综合评定的。
2.2近自然度等级:①顶极群落森林②由顶级种和先锋种组成的过度性群落森林③先锋群落森林④处于1、2级的森林群落但有非乡土的树种成分⑤含有非乡土树种的先锋群落森林⑥由乡土树种组成但在不适合的立地上造林形成的森林群落⑦引进树种在不适合的立地上营造的林分2.3近自然林业: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一种经营模式。
2.4近自然森林的干扰要素①频度(恢复周期) [ frequency ( return inter2val) ]:在某一地方,单位时间内干扰事件的数②量,恢复周期= 1 /频度。
③轮伐周期( rotation period) :研究区被干扰的时间。
这个要素将频度和干扰尺度相结合。
④强度( intensity)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干扰所释放的能量。
⑤程度( severity) :干扰对有机质、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影响。
⑥斑块大小(patch size) :干扰斑块的大小以及全部斑块的大小分布状况。
⑦残余结构( residual structure) :干扰后,残留下的物理、生物物质的混合物质及其环境条件。
⑧因果事件( causal agent) :研究区域存在的干扰种类,以及它们的相关事件。
⑨相对影响( relative influence of agents ) :干扰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相对其他事件的影响强度。
⑩相互作用(事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削弱作用, synergism and antagonism between agents) : 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
2.5近自然森林的生态效益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空气真菌、放线菌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方面更加接近自然林状态,丰富了林地多样性;在调查中还发现,林内鸟类、昆虫类动物较多,枯枝落叶层完整。
2.6目标树林分作业体系:规定本次经理期内对当前林分执行具体作业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目标树导向的林木分类、抚育采伐设计和促进更新设计等3个方面。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发展类型的框架内,在理解和尊重自然,充分利用林地自身更新生长的潜力,生态和经济目标兼顾的要求下做出保留木、采伐木和林下更新幼树的标记和描述;实现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经营投入,并生产尽可能多的森林产品。
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林木间对光、水、养分等生长要素的竞争或互助关系。
2.7预测干扰事件方法:①历史方法:以历史事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干扰历史记录的分析为根据。
这些证据的来源包括历史记录,如调查记录、文化证据、照片、图片、轶事记载、孢粉学证据、树木年轮学、物种记录以及古磁学记录。
②模拟方法:包括统计模型、机械模型以及混合方法。
统计推理模型一般应用过去条件的经验观测值来构架未来事件预测的统计分布。
机械模型以物理科学和生物科学为基础,大多数应用试验确定的系数和信息。
更多的时候是将这2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根据经验资料和机械知识构建混合模型。
这种模型克服了统计模型计算需求的弊端以及纯机械模型要求知识广泛的弊端。
这种混合模型空间上清晰,可逐渐改进,更重要的是能应用于大面积、长时间段的框架。
2.8近自然森林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且具有多树种混交、多层次空间结构的异龄林时间结构特征的森林。
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多功能和缓冲能力分析为基础,以整个森林的生命周期为时间设计单位、以目标树的标记和择伐及天然更新为主要技术特征,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生产为目标的森林经营体系。
森林演替P133.经营原则:①树种组成:森林应由乡土树种组成或至少由适合立地条件的树种组成。
②森林结构:森林应保持生态平衡,适度的生物多样性,目标为混交林、异龄林,且垂直结构多样性。
③森林经营:应用自我调节机制经营。
④调节森林环境:通过调节上层林冠、避免皆伐,采用小面积皆伐或择伐等措施调节森林环境。
⑤立木蓄积量(个体) : 想提高林分蓄积量,要优先根据目标树的直径及生长,考虑提高目标树个体的蓄积量,而不是考虑林分的整个面积及平均林龄。
⑥自然死亡:允许有更多的自然死亡。
自然死亡,枯立木以及一些自然更新可以通过总增长量以及演替概率计算将其融合在一起。
⑦森林保护区:建立森林保护区。
欧洲森林的10%将被划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⑧轮伐期:轮伐期要更长。
⑨自然干扰:模拟自然干扰,未来将会根据暴风雨(或雪)以及火的概率介入更多的自然干扰。
4.经营措施①以乡土树种为主要经营对象,以保持立地生产力,并保证不出现早期生长衰退、爆发性病虫害等不可挽回的灾难。
②利用自然力实现林分的天然更新。
③以森林完整的生命周期为计划的时间单元,参照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特征制定经营的具体措施。
④参照立地环境、地被指示植物和潜在原生林分来确定经营的目标林相并设计调整林分结构的经营措施。
⑤标记目标树并对其进行单株木抚育管理,是保持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高价值林分成分(目标树)最大的平均生长量。
⑥采用择伐作业,基于对林分结构和竞争关系分析确定抚育和择伐具体目标,以通过采伐实现林分质量的不断改进。
⑦尽可能分析各种经营措施的生态和经济后果并保证设计的体系是最优的,这将更多的依赖和使用模型、模拟及决策支持系统。
⑧定期对森林的生长和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价。
5.经营设计①立地条件的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及制图应该描绘出立地条件的主要特征,是把不同德水分、光照、地形等条件区分和标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适地适树,按立地特征经营森林。
调查中记录立地条件的因子主要包括海拔、地形、坡向、土层厚度及土壤养分情况(包括有机质)等几方面。
调查工作一般在地形图支持下进行,调查区域的界线在现地勾绘到图面上并做小班编号,上述因子记录其相应的编码值。
调查中要注意利用图上的小班界线及等高线与现地对应、识别和记录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沟脊走向情况及溪流状况等,这些情况对立地条件的分级很有帮助。
对土壤坡面或土壤取样调查的地点要在图上做出位置标记。
②植被调查1)自然森林群落描述描述自然森林群落是通过对森林群落及其近自然特征的调查和分析,量化分类,用数字来确定它们的不同等级2)林分调查在调查开始时要先填写地区名称、权属、林班、小班及划分的细班号等位置信息。
进一步调查的因子有:林分类型(按照常规调查确定出该林分的类型)自然龄级(从幼苗幼树到异龄结构都用其相应的直径表示龄级)森林演替(演替等级是从森林抚育的角度对森林演替阶段的划分)林分层次((林分层次是对林分蓄积量构成的描述。
每个林层的分布面积比例要分别计算。
)立木度(林分疏密度的一个度量单位,是对林分做圆形样地调查后对某个树种按其收获表计算出来的疏密度值)林层位置(如果一个林层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林分中,则要记录该成分的实际的地理位置。
)3)树种调查树种或树种组(或灌木种内)、混交方式、年龄及变动(年龄可以用树高值代替,可加“+”或“-”号表示变动)、起源、直径、胸高断面积、出材率、干形、分枝情况、损伤、蓄积量等。
通过植被调查,确定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不同植物群落的配置及其近自然度,了解群落生态状况、指示性物种、当前森林植被的主要成分及自然发展趋势等情况。
6经营方案编制方法①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基本做法与要求的宣传,让当地村民对近自然森林经营有一定的认识,并尽可能了解村民对森林想法;②通过资料收集、访谈等形式,调查项目村的基本情况;③与村民座谈和对附近村民的访问调查,得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④了解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后,进行林分调查、样地调查和立地区划调查,并根据分析调查结果初步拟定经营功能区及相应经营措施;⑤与村民讨论确定经营目标及相应经营措施;⑥在经营功能区及相应经营措施的基础上整理成村规民约,明确权与利、奖励与惩罚,让全村人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共同遵守。
7.应用技术①经营及作业设计近自然森林经营调查包括立地条件调查、植被调查及样地调查等,并结合调查结果对经营相关因子如林分结构、立地条件评价、林分近自然度等进行量化估计,为进一步制定林分近自然经营规划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