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显微鉴别
- 格式:doc
- 大小:25.70 MB
- 文档页数:4
中药鉴定学练习试卷45(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X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厚朴的横切面显微特征是(分数:2.00)A.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B.皮层中散有石细胞群和油细胞,纤维少见√C.韧皮部油细胞和纤维众多√D.射线细胞内有小针晶E.韧皮部内侧有分枝状石细胞解析:解析:厚朴的横切面特征为:1.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
2.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石细胞多呈分枝状,稀有纤维束。
3.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韧皮纤维众多,壁极厚,油细胞散在。
4.薄壁细胞中含少量黄棕色物质或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另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2.药材横断面异型维管束成数轮同心环状排列的药材有(分数:2.00)A.怀牛膝√B.大黄C.何首乌D.川牛膝√E.商陆√解析:解析:怀牛膝异形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大黄异形维管束于髓部成行点状环裂或散在;何首乌的异形维管束成云锦状;川牛膝异形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商陆异形维管束断续排列成3轮同心环状。
3.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药材有(分数:2.00)A.柴胡√B.白芍C.当归√D.川芎√E.防风√解析:解析: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白芍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当归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防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4.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有(分数:2.00)A.黄芩√B.龙胆C.丹参√D.紫草E.地黄解析:解析: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龙胆来源于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紫草来源于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5.天麻的特征是(分数:2.00)A.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B.块茎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C.中柱内维管束周韧型√D.薄壁细胞含淀粉粒E.粉末的水提取液遇碘试液显紫红色至酒红色√解析:解析: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中药鉴定中的显微鉴别总结- 本文出自药圈,原文地址:/thread-749173-1-1.html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为):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髓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一、含草酸钙晶体的品种<一>含簇晶的品种1.大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多,无石细胞,无纤维。
2.何首乌:有草酸钙簇晶(有少数管胞和木纤维)3.太子参:薄壁细胞含少数簇晶4.白芍: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细胞含2个至数个簇晶,也有含晶细胞纵列成行(有木纤维长梭形)。
5.地榆: 薄壁组织有较的草酸钙蔟晶,有木纤维和韧皮纤维.6.人参:簇晶多,棱角锐尖(根茎导管旁偶有木纤维),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6分粒组成。
7.西洋参:簇晶棱角较长而尖,有树脂道,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淀粉粒为单粒,类圆形。
8.三七:簇晶少,其棱角较钝。
有树脂道碎片。
淀粉粒有复粒,复粒由2~10分粒组成。
9.白芷:薄壁细胞有簇晶(18微米)。
10.牡丹皮:含簇晶,含晶细胞排列成行,也有一个薄壁细胞中含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11.辛夷:有时可见簇晶,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众多。
12.丁香:簇晶细小,极多,油室众多,纤维。
13.金银花:簇晶细小。
14.山楂:草酸钙蔟晶少数(山里红无石细胞),山楂有较多石细胞。
15. 蓼大青叶:叶肉细胞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多量的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
16. 小茴香:每一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1个。
簇晶要记牢,蓼太何大小,白芷牡丹芍,三人楂关榆,丁香金银小。
含方晶、柱晶的品种1.地黄:方晶细小,在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有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油滴或橙黄色颗粒状物。
2.浙贝母:方晶,方形或多面形,少数成梭形,杆状或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3.川贝母: (暗紫贝母)方晶少数,呈细小方形,梭形略呈圆簇状,主要存在于表皮细胞中。
西洋参与人参的鉴别安徽省药品检验所 徐国兵(230061)界首市药品检验所 于绍文收稿日期:97-09-02西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 -quefoliunmL 的干燥根。
甘、微苦,性凉。
归心、肺、肾经。
补肺降火、益胃生津。
主产于美国、加拿大,是我国进口药材的主要品种。
尽管近年来西洋参已在东北、北京、福建等十多个省市引种成功,但随着人们对美容、延缓衰老类补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西洋参及其制品消费已成为热点。
由于价格昂贵,货源偏紧,市场伪品不断出现,尤以同科同属的人参P #g inseng C.A.M ey.冒充西洋参为多。
近十年来,关于人参与西洋参鉴别方法的研究较多,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 性状鉴别5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6西洋参:呈长圆锥形、纺缍形或圆柱形,长3~12cm,直径0.3~2cm 。
芦头除去或残存,表面淡黄褐色或黄白色较丰满,有细密浅皱或稍瘦瘪。
纵皱较深,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栓化疤痕。
中下部可见一至数条残断侧根或根痕。
质坚,折断面较平坦,略呈角质样,或有小裂隙,略显粉性,白色或淡黄棕色。
形成层附近色泽稍深,皮部可见暗黄褐色小斑点。
气微而特异,味微苦而甘[1]。
5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6西洋参:断面微呈角质样,有细微菊花心纹理[2]。
5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6西洋参:断面角质或具小裂隙,略具粉性[3]。
其它多本书记载的特征,基本与上述相同。
5中国药材真伪鉴别图典6人参伪制西洋参:呈圆柱形、纺缍形,长3.9~9.2cm,直径0.9~1.5cm,头残存已除去,无支根和须根。
表面黄白色,皮粗糙,纵皱纹粗大而明显,有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质地较松泡,折断面平坦,放射状纹理不明显,皮部与木部中心多具裂隙,味淡,后稍苦。
5实用中药材鉴别检索手册6列出了西洋参与生晒参,进口西洋参与国产西洋参的性状鉴别检索表。
聂桂华列表报道了进口西洋参与国产西洋参的鉴别要点[4]。
刘世刚等报道了人参与西洋参药材鉴别术语的涵义[5]。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
关键词显微鉴别。
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皀药物。
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
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 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 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
因此, 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皀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皀关键环节。
现在皀问题是, 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其中某种或某几种能明显反映该药材, 有皀却不能。
通过显微观察, 如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某药材是否, 把握住药材粉末中主要特征是重要皀, 至少也能对药材鉴别提供一条有用皀线索。
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为主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特征, 以便实际工作中参考。
1植物药类1. 1根和根茎类人参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 , 棱角锐尖; 树脂道多碎断,内含金黄色至黄棕色块状分泌物。
三丂树脂道碎片直径60~128μm , 含棕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三棱分泌细胞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干姜淀粉粒椭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觃则, 有皀较小端略尖,直径25~32μm , 长约至50μm , 脐点点状, 位于较小端,纤维淡黄色, 多碎断, 直径17~38μm , 壁薄, 非木化, 壁常一边齿状突起,胞腔较宽大, 纹孔斜裂缝, 可见横隔。
土茯苓草酸钙针晶长40~144μm。
土木香薄壁细胞无色, 长圆形或长多角形, 含扇形菊糖团块, 加热后溶解。
大黄草酸钙簇晶大, 直径60~140μm ;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 , 非木化。
山奈淀粉粒扁平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类圆形, 有尖突, 直径10~40μm , 脐点及层纹明显。
山药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 直径24~4μm , 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 多位于较小端;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断碎散离, 长80~240μm , 直径2~8μm。
西洋参与人参的鉴别方法【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比较鉴别西洋参、人参的正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准确用药。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鉴别1植物形态1.1西洋参:系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
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洋参又名花旗参、美国人参、野生西洋参、美国野山参、加拿大人参。
高至70cm,地上草径直立,1-6枚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通常3至4年,长2枚复叶;5-9年,3枚复叶。
小叶3-5枚,披针状卵形,叶缘具细锯齿,参龄3至8年后,开始开花,伞形花序顶生。
每年6至9月开6-20朵淡绿色白色小花,或淡黄白色小花,花后结绿色果浆,成熟时成鲜红色。
浆果含1-3枚核果,扁球形。
1.2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下端常分枝,顶端有根茎。
茎单一,直立,无毛,掌状复叶轮生茎端,通常一年生者生1片三出复叶,2年者生1片五出复叶,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
复叶有长柄,小叶片多为5枚,偶为3枚,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8~12cm,宽3~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沿脉有稀疏刚毛。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小,淡黄绿色;萼边缘有5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花柱上部2裂。
核果浆果状,扁球形。
熟时鲜红色。
花期6~7月,果期7~9月。
2性状鉴别2.1美国产西洋参呈圆柱形纺锤状,芦头及支根已去,长约2~6cm,直径0.5~2cm,表面较细腻,呈黄白色,上部有密集的环纹,全体多见纵皱纹和横向皮孔,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为淡黄色,有明显的淡棕黄色形成层环。
2.2加拿大西洋参:呈圆柱形纺锤状,芦头及支根已去,长约2-8cm,直径0.5-2cm,表面粗糙,呈灰黄色,上部有密集的横环纹,全体可见纵皱纹和横向皮孔,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为淡黄白色,无放射状裂隙,有十分明显的棕黄色形成层环。
人参的显微鉴别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状茎横切面:观察表皮颜色、疣状或不规则结节状突起、维管束分布、形成层环和木质部射线等特征。
2. 粉末特征:观察淀粉粒形状、大小、脐点位置以及草酸钙簇晶的存在。
3. 茎横切面:关注形成层的位置、韧皮部的分布、黄棕色油点的存在以及导管的排列方式。
4. 茎叶横切面:观察纤维组织的形态和黄绿色油细胞的分布。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人参的形态、纹理、颜色、气味和味道等方面来进行鉴别。
不过,这些方法可能受到人参品种、生长环境和加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显微鉴别仍然是较为可靠的方法。
建议在实际操作时,参考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人参鉴别方法研究报告一、引言人参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人参假冒伪劣产品,对人参进行准确鉴别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不同的人参鉴别方法,评估其适用性和准确性,为人参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二、影响人参鉴别的因素在进行人参鉴别方法研究之前,需要了解影响人参外观和化学成分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人参的产地、生长环境、采收和加工方法等。
另外,人参的仿制品和掺杂品也会影响鉴别结果。
因此,在人参鉴别方法的选择和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三、传统鉴别方法1. 外观特征鉴定:通过观察人参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外观特征,结合经验判断真伪和品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主观因素影响大,易受欺骗和误判。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样品的细胞结构、组织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结合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人参鉴别。
此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
3.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或质谱等分析仪器,对人参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准确地鉴别人参的真伪,但需要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新型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1.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基因分型技术或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来鉴别人参的品种和地理来源。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需要专业实验室和复杂操作。
2. 光谱学方法:如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拉曼光谱等,通过测量人参样品与特定光譜波长的相互作用,识别人参的成分和特征。
这些方法快速、无损且可定量分析,适用于快速筛查大批量样品。
3. 化学计量学方法: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模型,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人参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模型进行鉴别。
五、总结与展望传统的人参鉴别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主观性强和结果易被干扰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人参鉴别提供了更客观和准确的解决方案。
未来,可以结合各种方法的优势,开发多层次、多角度的人参鉴别方法,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效且可靠的人参鉴别系统,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生药学实验报告人参的鉴定实验目的:通过对人参的鉴定,探究其药材特征和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1. 外观特征:观察人参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色泽等。
2. 水分含量测定:采用干燥法或称重法测定人参的水分含量,作为判断人参保存状况的指标。
3. 灰分含量测定:通过烘干与定量称重法测定人参的灰分含量,反映人参中的无机盐含量。
4.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参的横、纵切面,观察其组织结构,如维管束、皮层等。
5. 薄层色谱法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6.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中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7. 紫外光谱法分析:利用紫外光谱法对人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扫描和测定。
实验步骤:1. 选择新鲜或干燥的人参药材,观察外观特征,记录其形状、大小、色泽等。
2. 取适量人参样品,称重,并将样品置于105C烘箱中烘干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取烘干后的质量,计算得到水分含量。
3. 取适量人参样品,在烘箱中加热烧灰,烧至灰黑色,将样品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计算得到灰分含量。
4. 将人参样品横切、纵切,并制备好显微镜切片。
5. 采用薄层色谱法,将人参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和染色,并对比色谱图与已知标准物质进行鉴定。
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样品进行提取,得到样品溶液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7. 采用紫外光谱法,将人参样品制备成适宜浓度的溶液,利用紫外光谱仪进行光谱扫描和测定。
根据光谱图判断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通过对人参的外观特征观察发现,人参根茎呈圆柱形,有细长圆锥形须根,外表光滑,颜色为黄色至淡黄色。
2. 人参的水分含量测定结果为xx%,说明样品在贮存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水分损失或者吸湿现象。
3. 人参的灰分含量测定结果为xx%,表明样品中存在一定量的无机盐成分。
4. 通过人参样品的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其内部结构由维管束、皮层和韧皮组成。
重点药材的鉴别1、人参:为五加科植物,(1)商品:①生晒参:直接晒干,如不除去支根晒干,则称“全须生晒参”。
②红参:蒸后晒干或烘干,称普通“红参”,其中芦长、体长(大于8.3cm)、带有较长支根者,称“边条红参”,支根及须根,称“参须”。
③白参(糖参):取洗净的鲜参,置沸水中烫3-7分钟,取出,用针将全体扎刺小孔,再浸入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12小时,取出干燥。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③导管多网纹或梯纹;④淀粉粒众多。
(3)含量测定,HPLC测定,人参皂苷Re+Rg1≥0.30%,Rb1≥0.20%,高丽参与人参只是生长环境不同。
2、大黄:(1)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2)性状:根茎呈类圆柱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去外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3)粉末:①草酸钙簇晶多而大,棱角大多短钝;②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③淀粉粒甚多。
(4)成分:①有理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②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泻下成分;③鞣质类,为收敛成分;④大黄苷,亦为泻下成分。
(5)含量测定:HPLC测定,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小于1.5%。
(6)荧光区别大黄与土大黄,土大黄365nm紫外灯下显持久亮紫色荧光。
3、黄连:(1)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2)商品规格:通常分为味连、雅连和云连3种规格。
味连①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②表面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隆起、须根,有“过桥”。
③质硬,断面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放射状排列;④味极苦;⑤石细胞在皮层,中柱鞘。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过桥长,石细胞在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