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模型 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9
4-1 在定态操作反应器的进口物料中脉冲注入示踪物料。
出口处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
假设在该过程中物料的密度不发生变化,试求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与=100⎰∞=-=-=02222971.8187.625.47)(t dt t E t tσmin 24-2 无量纲方差表达式的推导 (1)推导无量纲方差222/ttσσθ=;(2)推导CSTR 的22tt=σ。
1. τθt=2. ττtet E -=1)(证明: 4-3 设()θF 及()θE 分别为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θ为对此停留时间。
(1)若该反应器为平推流反应器,试求①F(1); ②E(1);③F(0.8);④E(0.8);⑤F(1.2) (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①F(1); ②E(1);③F(0.8);④E(0.8);⑤F(1.2) (3)若该反应器为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 ①F(∞); ②F(0);③E(∞);④E(0);⑤⎰∞0)(θθd E ;⑥⎰∞)(θθθd E解1平推流模型 2 全混流θθ-=e E )( , θθ--=e F 1)(3非理想流动模型a 多釜串联 θθθN N N e N N E ---=1)!1()(, 0)(C C F N =θ4-4 C(t)t/min4-18图用阶跃法测定某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踪剂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18所示。
试求 (1)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θF 及分布密度函数)(θE ;(2)数学期望θ 及方差2θσ;(3)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4)若用轴向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1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1min 1-=k ,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
解(1).()()θF c t c t F ==0)(⎪⎩⎪⎨⎧-=12)(t t c 3322〉≤≤≤t t t()⎪⎩⎪⎨⎧-==∴120)(0t c t c t F 3322〉≤≤≤t t t ,()θF t F =)(⎪⎩⎪⎨⎧=∆∆=010)(0t c c t E3322〉≤≤≤t t t ,()t t E E =)(θ(2).1==-ttθ(3). 多釜串联模型 (4). 轴向扩散模型 试差 Pe=0.001 (5).4-5. 为了测定某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采用脉冲输入法,反应(1)反应物料在该反应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t 及方差2θσ(2)停留时间小于4.0min 的物料所占的分率。
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章习题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1.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0时,E (t )=_______。
(0) 2.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 ≥0时,E (t )_______。
(>0) 3.当t=0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_______。
(0) 4.当t=∞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 (t )=_______。
(1) 5.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E (θ)=_______E (t )。
(t )6.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分散程度的量=2θσ_______2tσ。
(21t )7.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随机输入示踪法) 8.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 9.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E (t )=_______。
(0) 10.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1) 1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t <t 时,F (t )=_______。
(0)12.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0) 13.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0) 14.全混流反应器t=0时E (t )=_______。
(tte t -1)15.全混流反应器其E (θ)曲线的方差=2θσ_______。
(1) 16.全混流反应器其E (t )曲线的方差=2t σ_______。
(2t ) 17.偏离全混流、平推流这两种理想流动的非理想流动,E (θ)曲线的方差2θσ为_______。
(0~1)18.当流体在半径为R 的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在径向存在流速分布,轴心处的流速以0u 记,则距轴心处距离为r 的流速=r u _______。
《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陈甘堂著)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2-4三级气相反应2NO+O22NO2,在30℃及1kgf/cm2下反应,已知反应速率常数2kC=2.65×104L2/(mol2 s),若以rA=kppApB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p应为何值?解:原速率方程rA=dcA2cB=2.65×104cAdt由气体状态方程有cA=代入式(1)2-5考虑反应A课所以kp=2.65×104×(0.08477×303) 3=1.564后当压力单位为kgf/cm2时,R=0.08477,T=303K。
答p p 2rA=2.65×10 A B =2.65×104(RT) 3pApBRT RTp表示的动力学方程。
解:.因,wwnAp=A,微分得RTVdaw案24网pAp,cB=BRTRT3P,其动力学方程为( rA)=dnAn=kA。
试推导:在恒容下以总压VdtVδA=3 1=21dnA1dpA=VdtRTdt代入原动力学方程整理得wdpA=kpAdt设初始原料为纯A,yA0=1,总量为n0=nA0。
反应过程中总摩尔数根据膨胀因子定义δA=n n0nA0 nA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co(1)mol/[L s (kgf/cm2) 3]m(1)则nA=nA01(n n0)δA1(P P0)δA(2)恒容下上式可转换为pA=P0所以将式(2)和式(3)代入式(1)整理得2-6在700℃及3kgf/cm2恒压下发生下列反应:C4H10发生变化,试求下列各项的变化速率。
(1)乙烯分压;(2)H2的物质的量,mol;(3)丁烷的摩尔分数。
解:P=3kgf/cm2,(1)课MC4H10=58,(2)w.krC2H4=2( rC4H10)=2×2.4=4.8kgf/(cm2 s)PC4H10=PyC4H101 dpC4H10= P dt2.4-1==0.8 s 3w(3)nC4H10=n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yC4H10dnH2dtdnH2dt=hdaw后n0=nC4H10,0=δC4H10rC4H10=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kg,当反应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2.4kgf/(cm2 s)的速率dyC4H10dt答1rCH=2.4224wdnC4H10dt案116×1000=2000mol582+1 1==21网dyC4H10=n0(1+δC4H10yC4H10,0xC4H10) dt=2000×(1+2×1×0.5)×0.8=3200 mol/s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Y http://.cno2C2H4+H2,dP=k[(δA+1)P0 P]=k(3P0 P)dtm(3)dpA1dP= dtδAdt2-9反应APS,( r1)=k1cA , ( r2)=k2cp,已知t=0时,cA=cA0 ,cp0=cS0=0, k1/k2=0.2。
1 / 1
第四章非理想流动习题
1.脉冲示踪法测得如下数据:
求E 函数和F 函数
2.有一个反应器测得其离散准数τ
0.2D
uL
=。
对此反应进行示踪实验时符合闭式容器条件。
今在同样条件下用多釜串联模型描述其模型参数N 为多少?
3.有一个长12m 的管子,其中左端1m ,装有2mm 的固体颗粒,中间9m ,装有1cm 的固体颗粒,右端2m ,填有4mm 的固体颗粒。
假设空隙率相同
2D
udp
=,流体通过的时间为2min ,试估计出口方差:【提示:1()D udp =2()D udp =3()2D udp =,
()D uLi =()D
udpi ()dpi Li
,22t ti σσ=∑(有加合性)
】
求:(1)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
(2)若在该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A R →,速率常数0.045k =min -1 求A 的平均转化率?
求:(1)平均停留时间和无因次方差; (2)若用于一级反应,且该反应在单个全混釜中相同的τ下限定组分A 的转化率为0.82,在此真实反应器中转化率为多少?
(3)若进料量为20L/s,该容器的体积多大?
请预测一下相当于几个全混釜的串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