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学会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
3. 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5.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4. 模拟演示法:演示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内环境布置:设置模拟病房,准备相关医疗设备和模型。
2. 教学材料准备:教案、PPT、案例、护理操作手册。
3. 教师准备: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准备讲解内容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病因和发病机制: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分析临床表现和诊断: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 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
6. 预防和健康教育: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7. 案例分析: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8. 模拟演示:演示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操作技能。
9.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10.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安排复习题目。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强化正确知识点,纠正错误认知。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汇报】病情患者男,62岁,2h前女儿结婚典礼上突发头痛、失语、右侧肢体偏瘫急诊抬送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及家族性疾病史,无不良嗜好,无糖尿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阿司匹林”服用史。
护理体查意识嗜睡,右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应迟钝,T36.7℃,P80次/分,R21次/分,BP194/112mmHg。
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鼻腔及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
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正常、无啰音及哮鸣音。
心律齐、心音正常。
腹部外形正常,无包块、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胆囊未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外生殖器正常。
运动功能: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Ⅲ级,颈强直弱阳性,深、浅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均为阴性。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15ml;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入院诊断高血压脑出血(HICH)(左侧基底节区)。
主要护理问题①有再出血的危险;②脑组织灌注量不足;③意识障碍、躯体移动障碍、有窒息的危险、应激性溃疡的危险、焦虑、恐惧。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①卧床休息;②降血压、输液、输氧等对症治疗;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善相关术前准备。
护士长提问一怎样判断意识?脑出血后意识状态分为哪几级?答:(1)意识判断方法①与患者进行交流:呼唤患者姓名,评估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力及遵嘱动作的情况。
②疼痛刺激:用针刺或手捏皮肤(胸大肌外侧、耳垂、压迫眶上神经),观察患者的反应。
③观察患者吞咽动作,检查各种反射存在情况。
(2)脑出血后意识状态分级见表3-6。
表3-6脑出血后意识状态分级如何评价脑出血后意识状态与GCS评分的关系?答:脑出血后意识状态与GCS评分的关系见表3-7。
表3-7脑出血后意识状态与GCS的关系什么是高血压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生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颅内基底节、脑桥、小脑或其他部位的自发性出血,临床表现特点为急性意识丧失、肢体瘫痪。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要点和急救措施。
3. 培养临床医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1 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1.2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1.3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第二章: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2.1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2.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征2.3 高血压脑出血的分级和分期第三章: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3.1 病史采集3.2 体格检查3.3 辅助检查:颅脑CT、MRI、DSA等第四章: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4.1 内科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管理4.2 外科治疗: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4.3 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和血管外介入第五章: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要点和急救措施5.1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评估5.2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康复护理5.3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处理:现场急救、转运途中护理、急诊处理教学方法:1. 采用病例分析法,提供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和急救处理。
3. 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场景,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和转归6.1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因素6.2 高血压脑出血的转归6.3 高血压脑出血的长期随访和康复治疗第七章: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及其处理7.1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7.2 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处理原则7.3 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预防措施第八章: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策略8.1 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级预防8.2 高血压脑出血的二级预防8.3 高血压脑出血的三级预防第九章:高血压脑出血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支持9.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9.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9.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及方法第十章:高血压脑出血的全球视角和临床试验10.1 高血压脑出血的全球流行趋势10.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10.3 高血压脑出血的卫生经济学分析教学方法:1. 采用数据和统计图表展示高血压脑出血的全球流行趋势和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一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神经外科监护室张婷一.场景情景名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二.场所神经外科监护室三.教学对象教员:张婷、学员:于娟、崔莹、薛晶晶、赵荣、吴信、刘灿灿、折军霞四.教学目标1.熟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准备工作2.掌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的护理重点3.掌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4.掌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处理措施五.设计概要让学员就该病案提出自己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大家互相讨论补充,并检查评价具体实施的效果,最后教员总结查房结果,并提出问题及要求。
六.案例分析:病床:10床姓名:屈怀昌性别:男年龄:70 岁诊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因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12小时余,CT示“脑出血”于2012年2月23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1mm,对光反射消失,入院患者血糖高17mmol/L。
经口气管插管系急诊科带入,之后立即积极术前准备:配血、备皮、留置胃管、尿管、皮试。
当日患者急诊在全麻下行双侧脑室前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术毕患者神志仍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mm,对光反射迟钝,患者术后,病情逐渐加重,于患者血氧饱和度低,遵医嘱行呼吸机加压给氧支持,于患者自主呼吸停止,立即调节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呼吸机维持呼吸,患者头部两侧引流管开始有暗红色血液引流出,到后期引流液较少且颜色呈淡黄色。
另外患者术后血糖较高,遵医嘱持续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每日6次持续监测血糖变化,血糖基本控制在10mmol/L 以下。
患者后期生命体征不平稳,于23日晚间患者自主呼吸微弱且血氧饱和度低,遵医嘱行呼吸机辅助通气,24日凌晨患者自主呼吸停止,遵医嘱给予呼吸机维持呼吸16次/粉,血压由升压药维持,呼吸兴奋剂缓慢静滴。
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于26日自动出院。
查房具体实施如下:教员:大家现在就上述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提出护理问题及措施,并展开讨论,互相补充。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教案章节:一、疾病概述1. 定义: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
2. 发病率与危害: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3. 病因: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硬化、微动脉瘤形成或微血管壁薄弱,血压骤升时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4. 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偏瘫、失语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发病诱因、症状及进展。
2. 体格检查:重点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及肢体活动能力。
3. 辅助检查:a. 头颅CT:可显示出血部位、大小、形态及是否破入脑室等。
b. 磁共振成像(MRI):对了解脑出血后水肿、脑梗死等情况有帮助。
c. 血压监测: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
d.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三、治疗原则1. 控制血压:迅速降低血压,预防出血。
2. 控制脑水肿: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3. 止血治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清除血肿,减轻脑压迫。
4. 并发症处理:如脑积水、脑梗死、肺部感染等。
5. 康复治疗:康复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四、护理要点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2. 神经系统观察:注意患者意识状态、面部表情、肢体活动等。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 饮食管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 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
五、教学查房组织与实施1.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
2. 查房时间:每周一次,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3. 查房人员: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实习生、进修生等。
4. 查房内容:a. 患者病情汇报:由责任护士或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
b. 病例讨论:分析患者病因、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神外教学查房—脑出血(1)
神外教学查房—脑出血
在现代医学中,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的疾病,由于发病急骤,
难于预防,因此造成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神经外科作为脑出血的主要
治疗科室,需要对该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在神外教学查房环节,如何正确了解、识别和治疗脑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一、患病症状
脑出血早期,症状有很多,多以头疼和眩晕为先兆。
同时因为脑出血
的危急性,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枢性神经功能受损,病人的生命安全受
到了极大的威胁。
二、检查评估
在诊断神经系统的脑出血的类型和部位之后,神外医生首先要进行评估。
评估是通过临床表现,作CT、MRI、脑脊液等检查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手术治疗,并确定治疗时机。
三、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而制定。
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人,可
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尽量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对于重度病人特别是危及生命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
的方法。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规划适当的治疗方案。
四、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病人在医院的病程过程,更要关心病人回家后的生活问题。
建议病人恢复后保持规律的生活步骤,做好脑部的检查、化验、外出等义务。
总之,神外教学查房对于学生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神经外科的专业医生。
对于脑出血的病人,要综合评估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加强护理工作。
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病人的病情,为病人的治疗保驾护航,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XXX临床教学查房教案教研室:神经外科病区授课科室神经外科授课专业神经外科主持人地点主任医生办公室教学查房时间教学病人参加人员授课题目2015年04月16日__12___床高血压脑出血1.患者**,男,60岁,农民,2.以“突发意识不清并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急诊入院,3小时前,在家干活时,突发意识不清并左侧肢体无力,伴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小便失禁,无肢体抽搐和寒战高热,无颜面苍白和全身冷汗。
3.既往史:HP 8y,口服硝苯地平控制不佳,最高血压不祥4.神经系统检查:BP嗜睡状态,左侧面瘫,左侧肢体偏瘫,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病理征(+)5.颅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5ml左右。
初步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高血压病,极高危目的:掌握神经系统体检方法、急性意识停滞患者之诊断思路、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病情简介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急性意识停滞患者之诊断思路、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详见“讲授方法和手段”(附后)教学手段通过本次查房,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1.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2.形成初步的急性意识停滞患者的诊断思路查房总结3.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一、介绍查房事宜(医生办公室5分钟)1.自我介绍2.讲解查房内容、目的、要求、重点及难点3.交待查房注意事项:注意保守医密、患者隐私、做好记录和仪表端庄等;尤其注意:出血早期病情未稳定时,减少刺激,以免诱发再次出血。
4.做好笔记、积极介入讨论等.二、进入病房:(30分钟左右)进病房前注意洗手1.向病人/家属问候,说明意途并获得患者/家属配合。
2.授课对象将病历交查房掌管医师,脱稿向掌管医师汇报病史。
请求:语言流利、表达精练、重点突出(4~8分钟)。
讲授查房学时分配3.带教医师对授课对象的病历汇报进行补充及讲评。
请求:不重复已汇报过的内容,主要补充不足,语言精练、重点突出(1~2分钟)。
4.讲授查房掌管医师按医疗行为规范举行查房(15~20分钟)。
教学查房(脑出血)病因与发病机制是本次查房的重点。
脑出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
而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压力增高等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实医师和住院医师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和药物治疗情况,以及脑干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和生活惯等因素,有助于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3)讨论诊疗方案及治疗进展: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等方面。
具体治疗措施包括给予适当的降压药物、卧床休息、神经营养支持治疗等。
治疗进展需要密切关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总结:本次查房重点关注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我们对患者的病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诊疗方案制定和治疗进展监测方面,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血液病等。
正常的脑动脉可以承受1500mmHg的压力而不会破裂,因此发生脑出血的动脉基本上都伴随着管壁的破坏,特别是在存在微小动脉瘤或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小软化后出血的情况下。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颈强直、频繁呕吐、瞳孔大小变化等症状。
脑水肿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
脑出血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如高热、躁动、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癫痫、消化道出血、尿崩症、神经源性肺水肿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脑出血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继发损伤,如脑干出血、脑室出血、丘脑下部损害、脑水肿、持续出血、血肿周围脑血流量变化、脑出血灶周围组织细胞凋亡、脑疝等。
诊断脑出血时,常见的体征包括有高血压病史、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反复呕吐、头痛、血压升高等。
神经外科教学查房教案-高血压脑出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预防。
3. 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疗和护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神经功能缺失和定位体征3.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等)4.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内科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压等外科治疗:手术清除血肿、血管内介入等其他治疗:脑保护剂、康复治疗等5.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监测血压和意识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饮食管理,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脑水肿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诊疗和护理经验。
3.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治疗的理解。
2.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能力的掌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神经外科教材、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论文和专著。
2. 影像学资料:头颅CT、MRI等影像学图片和视频。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医学论坛和在线病例库。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第二课时:讲解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第三课时:阐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4. 第四课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治疗。
5. 第五课时:通过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
神外教学查房—脑出血-V1
神外教学查房—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迅速的处理和治疗。
在神外教学中,查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为大家讲解关于脑出血及其查房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组织内出现的非创伤性出血,常常是由于破裂的血管引起的。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非常危险。
二、脑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很快就会出现以下症状:
1.头痛
2.突然的恶心和呕吐
3.眩晕和失衡
4.思维和记忆问题
5.肢体麻木或无力
6.言语不清或无法言语
三、如何查房?
查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病人一般症状是否改善,如心率、血压等指标是否正常。
2.检查口唇、指甲等是否出现青紫。
3.检查病人是否能够自主呼吸,如若不能,需要紧急处理。
4.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情况,如一侧的瞳孔扩大,需立即告知医生。
5.注意病人的神经功能,如上下肢肌力、反射等。
四、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脑出血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手术的目的是清除出血和减少颅内压力。
但早期迅速的协助治疗也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1.立即停止出血。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维持血压稳定。
4.提供充足的氧气。
5.纠正电解质紊乱。
总之,对于脑出血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了解相关症状
和化验结果是必须的。
在查房时,我们需要全面观察病人的各项指标,尽可能保护好病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