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导论一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国际贸易》复习要点(一)导论1、国际贸易研究的内容2、国际贸易的分类3、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教学难点: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名词解释1.总贸易体系:是指以一国的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不问其结关或完税与否。
2.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3.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包括货物贸易差额与服务贸易差额。
4.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
生产国商品输出到消费国,从生产国来说,是直接出口;从消费国来说,是直接进口。
5.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
它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商人之手进行。
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
6.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以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课后作业:1、当代国际贸易仅仅是指货物贸易吗?它的含义是什么?(红色标注部分为复习重点,下同)2、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什么?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国际贸易的作用1。
国际经济传递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
对外贸易给国民带来哪些利益?(三)国际分工1、国际分工的含义2、国际分工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4)“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5)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课后作业: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四)世界市场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1)产品出口;(2)技术贸易;(3)到国外投资和生产教学难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的表示(贸易专业化系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标)---------要求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加以理解。
第一章导论案例引入:我们都在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贸;我们学习金融,正广泛运用于国贸;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经济腾飞始于外贸;----浙江人,浙江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我们处于这个世界,世界各国需要国贸。
•包括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美)•同学们正在使用的诺基亚(芬兰)、摩托罗拉(美)、三星(韩)手机•男生兴趣爱好的魔兽世界(美)、传奇(韩)游戏•收集资料必须用到的Google(美)、Yahoo(美)等引擎•拍摄冲洗会用到的索尼(日)佳能(日)相机、柯达(美)胶卷•宝宝出生必用的强生(美)婴儿产品、妈妈炒菜首选的金龙鱼食用油(新)•奔驰(德)、宝马(德)、奥迪(德)轿车思考题:•为什么在我们能够在中国享受到国外公司的产品?•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向我国出口这些产品?或在我国生产这些产品?•为什么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在该产品在本国的售价?•这些公司是如何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与特点(一)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几个相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几点说明:(1)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与别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统计不含服务贸易,但仍称为对外贸易。
(无形贸易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货物贸易(Goods Trade)---即SITC中的十大类商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联合国秘书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国际贸易实务章节作业题一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总贸易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是以一国的国境作为统计界限B.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C.是以一国的关境作为统计界限D.我国采用的是专门贸易体系2.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B )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C.直接贸易D.多边贸易3.对外贸易量是指( D )A.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B.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C.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4.一般说来,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有些国家之间缔结关税同盟,因而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即成为统一的关境,这时候关境( C )国境。
A.小于B.等于C.大于D.其他5 用以表明世界各州、各国或国家经济集团在世界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采用的指标是( B )A 贸易差额B 对外贸易额C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6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 C )A 只能采取间接运输B 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 既可采用直接运输,也可采取间接运输D 只能过境运输二多项选择题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BC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2.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ABCDE )A.信用风险B.商业风险C.价格风险D.汇兑风险E.政治风险3.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的定义,指( ACDE )A.过境交付B.境内消费C.境外消费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B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三判断题1我国关境大于国境。
F2复进口是指该国出口商品在国外未经加工改制又再进口。
T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我方某进出口公司于2001年11月6日向英国伦敦某公司发一实盘,限11月10日复到有效,当天下午三点发现价格报错,比内部掌握价低30%,按照《公约》只要立即通知受盘人,而且该通知先于或与原发盘同时到达:BA、这个实盘可以撤销B、此发盘可以撤回C、若受盘人未接受可撤销()2.对广大公众发出的商业广告是否构成发盘的问题,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公约》规定:BA、凡向大众发出的商业广告,不得视为发盘B、商业广告不是发盘,但若在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构成发盘”,此类广告是发盘C、商业广告完全可视为一项发盘()3.关于逾期接受,《公约》规定:DA、逾期接受无效B、逾期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C、逾期接受完全有效D、逾期接受是否有效,关键看发盘人如何表态()4、根据《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发盘表示接受,可以有几种方式,下列哪项不属此列:CA、通过口头向发盘人声明B、通过书面向发盘人声明C、通过沉默或不行为表示接受D、通过实际行动表示接受()5、某项发盘于某月12日以电报形式送达受盘人。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异同:相同点:贸易的客体相同;货物与服务。
不同点:贸易的主体不同;本国人,外国人。
一些海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常用海外贸易来表示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由进口与出口两部分组成,又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与交换活动,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因此人民常用“世界贸易”来代替国际贸易。
严格讲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并非同一概念。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世界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1)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同时原始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和国家相继出现,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前提得以满足,国际贸易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品和香料等)贸易地区:腓尼基(现在黎巴嫩境内),埃及,罗马,印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金银,丝绸,香料,宝石,象牙,瓷器,和少量的麻纺织品)贸易地区:封建社会早期:地中海东部,阿拉伯地区;公元11世纪以后: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鹿特丹等成为当时西方贸易中心。
资本主义的发展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
第一章导论一、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定义1.定义(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对外贸易: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2.国际交换是国际贸易学的核心3. 注:(1)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标准是,看商品交换是否在两个经济上(而不是主权上)完全独立的社会实体之间的居民(而不是公民)中进行。
(2)单独关税地区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主体。
(3)对外贸易在某些岛国被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4)南:发展中国家北:发达国家(南北贸易南南贸易)二、对外贸易的产生1.产生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1.发展历史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2.驱动力量技术变革(生产技术、通讯与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金融交易自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3.注: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2、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家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4、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5、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断提高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角色7、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8、世界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9、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10、出现国际物流“革命”11、中国贸易地位崛起四、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同异相同点: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对外贸易难度大,比国内贸易复杂;国际贸易风险大。
五、对外贸易分类1.按交易内容:国际货物贸易:用数字区分的10大类世界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无形贸易,包括12个部门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如许可贸易、工业产权等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必须是外销货物(旅客自带不算)进口贸易:必须是内销货物过境贸易:通过第三国国境运送,但货物所有权不属于第三国居民复出口与复进口: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称为复出口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称为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表明该国的货物在整体贸易中处于优势3.按运输方式区分海运贸易: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陆运贸易: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之间空运贸易:鲜活食物、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样品传递和数量不多的个人购买管道贸易4.按交易对象区分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六、国际贸易专业术语1.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目 录第1章 导 论第2章 国际贸易的作用第3章 国际分工第4章 世界市场第5章 世界市场价格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第7章 国际贸易促进、救济与管制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9章 世界贸易组织第10章 关 税第11章 非关税壁垒第12章 国际服务贸易第13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14章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第15章 世界贸易中的中国第1章 导 论1什么是国际贸易?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变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各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答: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出现了政治实体。
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国际贸易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
其中,海运贸易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4如何区分狭义与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答:(1)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其中,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2)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国际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家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产生、发展和贸易效果,揭示其特点、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关系?答: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有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属一类活动,只是从全世界范围看时,称其为国际贸易,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时,则称其为对外贸易。
3.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答: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当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逆差、贸易赤字或入超.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4。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答: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活动.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
习题1国际贸易导论1、简要回答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答: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区别:(1)转口贸易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过境贸易无第三国的商人参与。
(2)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过境贸易通常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印花费等。
联系: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属于间接贸易2.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有什么区别?答:有形贸易中,商品的进出口要经过海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
3、简要回答外贸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对中国的影响答:(1)定义:对外贸易依存度,亦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是以本国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在本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表示的。
(2)影响:①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国际化,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加深,国际贸易规模迅速膨胀,各国的外贸依存度总体上呈现迅速上升趋势。
外贸依存度大幅提高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中国经济的发展终将进入一个与世界经济荣辱与共的同步周期。
②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趋于频繁化。
c.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重塑了中国的外贸结构,影响中国未来的就业格局。
由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行业吸纳了最大量的就业人数。
习题2自由贸易理论及其新发展1、试评述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答:(1)该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因此,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原理”。
(2)该理论通过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3)该理论还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