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曲线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3
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质,以及磁场的作用。
实验原理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矩,磁矩的大小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磁矩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当外加磁场逐渐增大时,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也会逐渐增大,但当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后,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就不再随磁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形成了磁饱和现象。
当外加磁场减小时,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也会逐渐减小,但并不会减小到零,消磁场越大,剩余磁矩就越小。
通过测量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可以得到磁化曲线。
实验步骤1.将铁磁材料样品置于实验装置的磁场中,使其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
2.逐步改变外场磁场大小,并记录此时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磁化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得到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如下: image实验结论磁场对铁磁材料会产生影响,使得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随磁场的增大而增大,直到饱和,此后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随磁场的继续增大不再增加。
当外加磁场减小时,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也会逐渐减小,但并不会减小到零,消磁场越大,剩余磁矩就越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应仔细操作,避免磁场对身体及周围物体产生影响。
2.实验应注意安全,禁止在磁场中使用铁制物品。
3.实验器材应保存完好,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实验设备和材料1.磁化曲线实验装置2.铁磁材料样品3.磁场强度计实验数据记录表磁场强度(A/m),H磁化强度(A/m),B0 0100 125200 240300 320400 360500 370560 376600 378700 380800 381900 3821000 383实验讨论通过磁化曲线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铁磁材料的磁化行为,并得到其磁化曲线图像。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逐渐增加,在磁场强度大约为560 A/m时出现饱和现象。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磁化曲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磁化曲线测量的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磁学性能,如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等。
4. 训练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磁化曲线是描述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磁化过程的重要曲线。
当磁性材料受到磁场作用时,其磁化强度M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磁化曲线表示。
磁化曲线的形状可以反映材料的磁学性能,如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等。
本实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磁化曲线测量。
振动样品磁强计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磁矩测量仪器,它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在一组探测线圈中心以固定频率和振幅作振动的样品的磁矩。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振动样品磁强计2. 样品(锰锌铁氧体小球)3. 电源4. 探测线圈5. 记录仪6. 标准样品(已知磁化曲线的镍球)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锰锌铁氧体小球固定在振动样品磁强计的样品台上,确保样品与探测线圈之间的距离适中。
2. 磁强计校准:使用已知磁化曲线的镍球对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定标,调整仪器参数,使测量结果准确。
3. 测量过程:a. 打开电源,调整磁场强度,使样品逐渐被磁化。
b. 记录样品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强度。
c. 重复步骤b,得到一组完整的磁化曲线数据。
4. 数据处理:a. 将测量数据绘制成磁化曲线。
b. 计算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化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磁化曲线,如图所示。
2. 磁学性能参数:a. 饱和磁化强度:根据磁化曲线,计算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为XX×10^-3 A/m。
b. 矫顽力:根据磁化曲线,计算样品的矫顽力为XX×10^-3 A/m。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测量了锰锌铁氧体小球的磁化曲线,得到了样品的磁学性能参数。
2. 通过实验,掌握了振动样品磁强计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3. 训练了数据处理和实验分析能力。
七、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铁磁材料磁化曲线实验报告铁磁材料磁化曲线实验报告引言:铁磁材料是一类具有磁性的材料,其磁性来源于其微观结构中的磁性离子或磁性原子。
磁化曲线是研究铁磁材料磁性质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了解其磁性质以及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铁磁材料样品、磁场强度计、电流源、电流表、毫伏表等。
2. 将铁磁材料样品固定在实验台上,保证其与磁场强度计的探头接触良好。
3. 打开电源,将电流源接入电路中,调节电流大小,使得电流通过铁磁材料样品。
4. 在电流通过样品的同时,用磁场强度计测量样品所受的磁场强度,并记录下来。
5. 逐渐增大电流,每隔一定电流值,记录下样品所受的磁场强度。
6. 逐渐减小电流,同样每隔一定电流值,记录下样品所受的磁场强度。
7.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磁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图表]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电流的增大,铁磁材料样品所受的磁场强度也随之增大。
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磁场强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称为饱和磁场强度。
当电流进一步增大时,磁场强度不再增大,保持在饱和磁场强度的数值。
讨论与分析:1. 磁化曲线的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呈现出以下特点:- 初始磁导率较大:在电流较小的情况下,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较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磁性。
- 饱和磁场强度: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磁场强度达到最大值,此时铁磁材料已经完全磁化,无法再增加磁场强度。
- 磁滞回线:当电流逐渐减小时,铁磁材料的磁场强度并不立即减小,而是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现象称为磁滞回线。
2. 磁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铁磁材料的磁化过程中,电流通过材料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又会对电流产生作用力。
因此,在磁化过程中,能量会在电场和磁场之间进行转化。
当电流通过材料时,电能被转化为磁能,使得材料磁化。
而当电流减小时,磁能又会被转化为电能,使得磁场强度不立即减小,而是呈现出磁滞回线的特点。
1. 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实验报告2. 引言在材料科学和物理学领域,磁性材料的性质对于电磁器件和磁性储存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是描述磁性材料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对于磁性材料的应用和应力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研究和分析磁性材料的特性,以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3.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索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特性,通过动态法测量并分析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了解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性响应规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实验原理磁滞回线是描述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变化时磁化状态的变化规律的曲线。
而磁化曲线则是描述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化强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关系。
通过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磁滞回线图形和磁化曲线图形,并通过分析曲线的各项参数,揭示材料中的一些重要性质。
5.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磁性材料样品、测量设备和外加磁场设备。
(2)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将样品置于外加磁场设备中,通过改变外加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观察样品的磁化状态变化,并记录数据。
(3)动态法测量磁化曲线:在不同外加磁场下,测量样品的磁化强度,并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磁滞回线图和磁化曲线图,并分析曲线的各项参数,如剩磁、矫顽力等。
6. 实验结果通过动态法测量,我们得到了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图形,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磁滞回线图中,我们观察到样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出现了明显的磁滞现象,磁滞回线的形状反映了样品的磁滞性能;在磁化曲线图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在不同外加磁场下磁化强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曲线参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
7.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反映了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性响应规律。
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实验报告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实验报告一、引言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是研究磁性材料磁化性质的重要工具。
磁滞回线描述了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而磁化曲线则反映了材料的磁化特性。
本实验通过动态法测量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旨在深入了解磁性材料的磁化行为,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二、实验原理1. 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是描述材料在外加磁场逐渐增加和减小过程中磁化程度的变化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霍尔效应磁强计来测量磁场强度,从而可以得到材料的磁滞回线。
2. 磁化曲线磁化曲线是描述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程度随磁场变化的曲线。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霍尔效应磁强计和恒流源来测量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场强度和磁化强度,并绘制出磁化曲线。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准备一块磁性材料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实验装置上。
b. 连接霍尔效应磁强计和恒流源到实验装置上,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磁滞回线的测量:a. 调整恒流源的电流使得霍尔效应磁强计输出为零。
b. 逐渐增加恒流源的电流,记录同时测量到的磁场强度和霍尔效应磁强计输出的数值。
c. 逐渐减小恒流源的电流,重复步骤b的测量过程。
d.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磁滞回线图。
3. 磁化曲线的测量:a. 调整恒流源的电流使得霍尔效应磁强计输出为零。
b. 逐渐增加恒流源的电流,记录同时测量到的磁场强度和霍尔效应磁强计输出的数值。
c.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磁化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磁滞回线的分析根据所测得的磁滞回线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磁性材料在磁场逐渐增大过程中逐渐磁化,达到饱和磁化强度后,进一步增大磁场也不会有明显增加的效果。
而在磁场逐渐减小过程中,磁性材料的磁化程度也会随之减小,直到完全消除磁化。
磁滞回线的形状对应着材料的磁滞损耗和剩磁等特性。
2. 磁化曲线的分析根据所测得的磁化曲线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磁性材料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程度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实验报告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磁场是物质中储存的一种能量形式,而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则是描述磁场特性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变化,了解磁场对物质的影响,以及探索磁场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 电磁铁- 磁场强度计- 直流电源- 磁滞回线测量仪2. 实验过程:a. 将电磁铁连接到直流电源上,并调节电流大小以改变磁场强度。
b. 在不同电流下,使用磁场强度计测量磁场强度,并记录数据。
c. 使用磁滞回线测量仪,测量不同电流下的磁滞回线。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磁化曲线:磁化曲线描述了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矩的变化情况。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磁化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
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磁矩也随之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趋于饱和。
这是因为在磁场较小的情况下,磁矩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磁矩的取向发生变化,而在磁场较大时,磁矩的取向已经趋于饱和,因此磁矩的增加速率减慢。
2. 磁滞回线:磁滞回线描述了物质在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磁矩的变化情况。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磁滞回线呈现出环形的特点。
当磁场强度逐渐增加时,磁矩也随之增加,但当磁场强度减小时,磁矩并不完全回到初始状态,而是略微偏离。
这是因为在磁场强度减小时,磁矩的取向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改变,导致磁矩的回复不完全。
3. 磁场的应用:磁场的特性和应用广泛。
在电磁铁中,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磁场强度,从而实现吸附和释放物体的功能。
在电动机和发电机中,利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输。
此外,磁场还在磁存储器、磁共振成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测量方法和特性。
磁化曲线展示了物质在外加磁场下磁矩的变化规律,而磁滞回线则描述了物质在磁场强度变化时磁矩的变化情况。
铁磁材料磁化曲线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铁磁材料磁化曲线的测量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研究其磁性质并探究其在磁场作用下的磁化行为。
实验采用霍尔效应测量法,通过改变外加磁场大小来研究磁化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磁化曲线呈S型,表明铁磁材料在磁场中具有明显的磁滞现象。
此外,实验还发现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与外加磁场大小成正比。
1. 引言在研究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时,磁化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磁化曲线能够反映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磁化情况,是研究材料的磁性质的基础。
本实验将利用霍尔效应测量法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并分析其磁性质。
2. 实验原理霍尔效应是指在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电导体中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产生的电势差。
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霍尔效应测量法来测量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的铁磁样品,霍尔元件和电路连接好,并校准霍尔效应测量装置。
3.2 测量磁化曲线3.2.1 施加磁场在实验装置中施加外磁场,并记录每次施加的磁场大小。
3.2.2 测量霍尔电势差在每个施加磁场下,用霍尔效应测量装置测量铁磁样品产生的霍尔电势差,并记录数据。
3.2.3 绘制磁化曲线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图。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磁化曲线呈S型,表明材料在磁场中有明显的磁滞现象。
此外,随着施加磁场的增加,磁化曲线逐渐接近饱和,即材料的磁化行为趋于稳定。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还发现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与施加磁场大小成正比。
这表明在磁场强度较大时,材料的磁化效果将会更显著。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并从中得出了一些结论。
铁磁材料在磁场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磁滞现象。
同时,磁化曲线显示出随着外磁场的增加,材料的磁化行为逐渐趋于饱和。
此外,磁化曲线的形状表明了铁磁材料的特殊磁性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铁磁材料的性质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十六铁磁质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的测定本实验中用交流电对铁磁材料样品进行磁化,测得的B—H曲线称为“动态磁滞回线”。
测量磁性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方法较多,用示波器法测量动态磁滞回线的方法具有直观、方便、迅速以及能够在不同磁化状态下(交变磁化及脉冲磁化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的独特优点。
【实验目的】1•利用动态法测量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2.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3.了解磁性材料的退磁以及磁锻炼的方法。
【实验仪器】CZ-2磁滞回线装置,可隔离变压器,万用表,标准互感器,电键等【实验原理】、铁磁材料的磁滞性质铁磁材料除了具有高的磁导率外,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磁滞。
当材料磁化时,磁感应强度B不仅与当时的磁场强度H有关,而且决定于磁化的历史情况,如图16-1所示。
当H增加到某一值H s时,B几乎不再增加,说明磁化已达饱和。
材料磁化后,如使H减小,B将不沿原路返回,而是沿另一条曲线ACA下降。
当H从-H s增加时,将沿AC A曲线到达A,形成一个闭合曲线称为磁滞回线”,其中H图16-1磁滞回线示意图个反向磁场—He, H c称为“矫顽力”。
此曲线和原点中心对称,不同的I值即不同外磁场值所对应的回线大小也不同。
在磁测量中,进行反复磁化过程的操作称为磁锻炼”,所得到的一系列振幅不同的磁滞回线端点轨迹的连线,称为基本磁化曲线”,如图16-1中曲线OA。
各种铁磁材料有不同的磁滞回线,主要区别在于矫顽力的大小,矫顽力大的称为硬磁材料,矫顽力小的称为软磁材料。
由于铁磁材料的磁滞性质,磁性材料所处的某一状态必然和它的历史有关。
为了使样品的磁特性能重复出现,也就是指所测得的基本磁化曲线都是由原始状态(H =0, B =0)开始,在测量前必须进行退磁,以消除样品中的剩余磁性。
二、示波器测量磁滞回线的原理如图16-2,为测量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原理电路图。
将样品制备成闭合的方形(或环行),然后均匀地绕以磁化线圈N1以及副线圈N2,(如果是环行样品绕制,则叫罗兰环)。
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定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了解在外加磁场下铁磁材料的磁性及基本磁性参数,并探究磁矩、磁滞、磁饱和及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实验原理: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形成相应的磁矩,磁矩随着外界磁场的改变而改变。
磁化曲线描述了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磁化强度的变化规律。
在铁磁材料受到逐渐增加的外场磁场作用下,会经历磁化、磁导、磁饱和三个阶段,磁化曲线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实验器材:铁磁材料、实验仪器包括万用表、电源、电流表、磁感应计等。
实验过程:1. 将待测铁磁材料放置在磁场计中间位置。
2. 打开电源,设定电源输出电压大小,并且设置电流计,记录下外加磁场的大小。
3. 记录下磁感应计的读数,调整外加磁场大小并录入数据,逐步增加,直到材料饱和,记录下饱和时的磁感应值Bmax。
4. 逐步降低外加磁场,记录下各个时刻的磁感应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我们得到了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它是一条典型的S形曲线。
在开始的阶段,磁化随着外界磁场的增加而增加,这个阶段叫做磁化区。
在这个阶段,铁磁材料的磁矩不断增加,但是达到某一值后,磁矩的增加就呈现出饱和状态,铁磁材料不再具有显著的磁应性,这个阶段叫做磁饱和区。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并且了解了铁磁材料的磁性及基本磁性参数,研究了磁矩、磁滞、磁饱和及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也随之增强,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饱和现象。
本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铁磁材料的磁性质,对于未来研究和应用铁磁材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