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大同杯复赛
- 格式:doc
- 大小:445.83 KB
- 文档页数:15
大同杯物理竞赛专题汇编——压力、压强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三棱劈的密度均匀且底面为矩形,若分别沿两物体图中虚线将右上侧切掉Δm 甲和Δm 乙,且Δm 甲<Δm 乙,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为( )(A)P 甲>P 乙 (B)P 甲<P 乙(C)P 甲=P 乙 (D)都有可能2.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 和B 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 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一样高,B 管上方与大气相通。
若固定A 管,将B 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一小段距离H ,A 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升高h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h=H(B)h<H/2(C)h=H/2(D)H/2<h<H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S 2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深。
在容器中放入底面积为S 1、质量为m 的圆柱形木块。
在容器中缓慢加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 s s 12 (B)mg s s s 112- (C)mg s s s 121- (D)mg s s s 122- 4. (多选)如图所示,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内的水银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银面。
现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大气压强稍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 )(A)试管略微下沉(B)试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变大(C)试管内外的水银面高度差变大(D)试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5. 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内。
再注入高度为h 1的某种液柱,结果使管内水银面下降了h2。
如果水银密度为ρ0,则该液体密度为( )(A)ρ0(h1+h2) (B)ρ0h2/h l(C) ρ0h1/h2(D) ρ0(h1-h2)6. 如图所示,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甲的液面低于乙的液面,此时两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
2010年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大同中学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07分)1.(4分)(2010•吴江市模拟)如图所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效果图.据悉,中国馆将和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一样,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其中要用到“超白玻璃”,这种特殊材料具有较好的()5.(4分)(2012•老河口市模拟)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6.(4分)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7.(4分)(2010•崂山区模拟)如图所示,从温度与室温(20℃左右)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温度计的示数会()A.减小B.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8.(4分)(2010•吴江市模拟)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9.(3分)某淀粉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的重大事故.据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粉尘爆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10.(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是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立方体B.长方体公式、重力公式求出规则、均匀物体对地面压强的表达式,结合图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ρgh,由图可知:圆柱体的高度最大,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最大.故选C.点评:p=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来说,也可以用p=ρgh来计算固体压强,11.(4分)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实物图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灯泡L1、L2都不亮,他用电)电压表示数有示数无示数有示数A.灯泡L1短路B.灯泡L2短路C.c d段断路D.d f断路12.(4分)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13.(4分)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2)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解答:解:(1)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其中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总不改变方向,折射光线一定过焦点,如图.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点一定在过焦点的折射光线上.(2)u>f 时,凸透镜成实像,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像点向右远离凸透镜.由(1)(2)得,点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像点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像点一定在任何一条折射光线14.(4分)星期天,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一时刻图线,如图所示.则可以判断()A.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15.(4分)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A.522 B.552 C.225 D.25216.(4分)(2010•吴江市模拟)轿车的仪表盘上有一个显示汽车车门关闭状况的指示灯.只要四个车门中有一个没有关好(即此时装在未关好车门上的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指示灯就.B.C.D.17.(4分)如图所示,杠杆上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球m1>m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右侧将下沉18.(4分)(2012•武汉模拟)如图所示,额定电压为110V的A、B两盏电灯,额定功率分别为100W和25W.把它们接到220V的电路上,欲使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且电路消耗的电能.B.C.D.:计算题;推理法.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相等时,电阻也要相等.(2)已知电源电压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电路中电阻越大.消耗的功率就越小,先根据公式R=分别求出灯泡A和灯泡B的电阻,再求出A、B、C图总电阻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公式P=可知,灯泡A的电阻R A===121Ω,灯泡B的电阻R B===484Ω.A、图是灯泡A和可变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要使灯泡A正常工作,则上面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1Ω,即该支路的总电阻为242Ω,同理下边支路的总电阻为968Ω,由=+可得,此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193.6Ω;B、图是灯泡A和灯泡B并联后又与可变电阻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A与灯泡B并联后和可变电阻R的阻值相等;由=+可得灯泡A和灯泡B并联后的电阻R并=96.8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2R并=2×96.8Ω=193.6Ω;C、图是灯泡B和可变电阻并联后又和灯泡A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B与可变电阻并联后和灯泡A的电阻相等;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灯泡A和灯泡B正常工作时,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2R A=2×121Ω=242Ω;D、图是灯泡A和可变电阻并联后又和灯泡B串联,灯泡要想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a与可变电阻R并联后和灯泡b的电阻相等;但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此电路中灯泡A和灯泡B不能正常工作,故D不正确;根据公式P=可知,电路电阻越大,消耗的功率就越小,比较A、B、C图可知,C图的总电阻大,消耗的功率最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关键是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的灵19.(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关于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为零20.(4分)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 点应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mg C.mgD.mg结点C受力平衡,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水平向右的拉力T,即:T=F AC cos60°=F AC,结点C受到沿AC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mg=F AC sin60°=F AC,∴T=mg;结点D受力平衡,当拉力F的方向与BD垂直时,力臂最长、最省力,如图所示,最小拉力F=F′=T′cos30°=Tcos30°=mg×=mg.故选C.点评:在共点力的平衡中要注意几何关系的应用,特别是求最小力时一定要通过几何图形进21.(4分)将质量为m、温度为O℃的雪(可看成是0℃的水)投入装有热水的容器中,热水的质量为M,平衡后水温下降了t;向容器中再投入质量为2m上述同样性质的雪,平衡22.(4分)如图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 l、R2、R3的阻值之比为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因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所以设I1=4A,I2=1A,I3=2A;因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即流入的等于流出的.所以,图1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1;图2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3;图3中:A1=I1+I3=4A+2A=6A,A2=I3﹣I2=2A﹣1A=1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6:1;图4中:A1=I1﹣I3=4A﹣2A=2A,A2=I3+I2=2A+1A=3A,故A1、A2的示数之比为2:23.(4分)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米/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24.(4分)(2010•吴江市模拟)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瓦.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3.6瓦,不考虑灯泡的得出电灯的电功率.解答:解:当只接电灯时,∵P=I2R,∴当串联电阻R后,∵接在同一电源上∴IR L=I′(R+R L),即:化简得:9R2﹣82RR L+9R L2=0(9R﹣R L)(R﹣9R L)=0解得:9R=R L,或R=9R L,∵灯泡的电阻R L小于R(9R=R L舍去),灯和电阻串联∴P R:P L=R:R L=9:1∴P L=P R=×3.6W=0.4W故选C.点评:因为接在同一电源上,利用欧姆定律找关系式(电压相等)容易,如何解方程求出R25.(4分)“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B.C.D.26.(4分)甲、乙两盏灯、甲灯标有“220V 100W”,乙灯标有“220V 25W”,下列说法正:计算题.分析:(1)灯泡的亮暗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没有关系,只有当灯泡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2)灯泡上的参数是指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功率,称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R=比较两灯的电阻关系,根据W=Pt可知,消耗的电能跟通电时间和功率同时有关.解答:解:(1)甲、乙正常工作时,灯泡的电阻为:R甲===484Ω,R乙===1936Ω;所以,正常发光时甲灯电阻小于乙灯电阻,故B选项不正确;(2)当两灯泡串联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甲灯的电阻小,根据P=I2R可知,实际功率小,灯泡比较暗,故A选项不正确;(3)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为100W,乙灯的电功率为25W,所以甲灯电功率一定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故C选项正确;(4)根据W=Pt可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跟通电时间和功率两个因素有关,选项中只有功率,没说明时间,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电阻的计算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28.(6分)复印纸是现代办公的必备用品.某B4型号复印纸标有“80克257×364毫米”字样,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大约为7.5克.(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一般情况下,一包复印纸共500张,聪明的小刘用刻度尺测出一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厘米,从而推算出该复印纸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根据求得的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可推算出该复印纸的密度.解答:解:(1)一张该型号复印纸的质量m=0.257m×0.364m×80g/m2=7.48384g≈7.5g.(2)一张纸的厚度h==0.01cm=0.0001m,所以一张纸的体积V=0.257m×0.364m×0.0001m=9.3548×10﹣6m3,则该复印纸的密度ρ==≈0.8×103kg/m3,.故答案为:7.5;0.8×10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B4型号复31.(6分)图(a)所示的是一把杆秤的示意图,O是秤杆的悬点,使用该秤最多能称量5千克的重物.小王用一个相同的秤砣系在原来的秤砣下面,采用“双秤砣法”去称量7千克的重物时,秤上的示数为3千克,如图(b)所示.那么当只挂一个秤砣时,该秤零刻度线的位置应该在0点右侧(选填“O点”、“O点的右侧”或“O点的左侧”).若采用“双秤砣法”,则利用该秤最多能称量11千克的重物.32.(6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由a端移到b端,电压表V1、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根据图线可以知道,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欧.和定值电阻R2的阻值.解答:解:由图象可知:(1)当滑片为与b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0,U1=4V,I=1A,R1的阻值:R1===4Ω,电源的电压U=I(R1+R2)=1A×(4Ω+R2)﹣﹣﹣﹣﹣﹣﹣①(2)当两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I′=0.6A,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且U=IR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R1=4Ω,电源的电压U=I′(R1+R+R2)=0.6A×(4Ω+4Ω+R2)﹣﹣﹣﹣﹣﹣﹣②33.(6分)如图(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b)所示,则h′>h(选填“>”、“<”或“=”).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如图(c)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1.25×103千克/米3.系表示出来,最终找出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解答:解:(1)设S1表示试管底面积,S2表示容器底面积,当漂浮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因物块在试管内漂浮,F浮1=G物1,即:ρ水gh0S1=m物1g;∴h0=,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因试管中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所以增加量△F浮=G物1,即:ρ水gS1h1=m物1g,∴h1=,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S1)h2,容器中因试管放入的物块而使试管受到的浮力会增加,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G物1,即:ρ水g(S2﹣S1)h2=m物1g,∴h2=,由题意可得:h′=h﹣(h1﹣h2)+h0=h﹣(﹣)﹣=h+>h.(2)当放入试管中的另一物块下沉时,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试管内的物体下沉,排开水V1=V物=S1H0;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H2=S1H1由题意可得:h′=h﹣(H1﹣H2)+H0.因为h′=h,则(H1﹣H2)=H0,此时S2=5S1,所以H2=.又因为试管仍然漂浮,所以新排开的水重等于新加入的物体重,G物=ρ水gV2,则m物=ρ水V2.物块的密度:ρ物====,此时将H2=代入可得:ρ物==1.25×103kg/m3.故答案为:>,1.25×103.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对物体放入试管前后,对试管内外液面的变化、体积的变化等有一34.(6分)图(a)所示的是代号为“黑鸟SR﹣71”的战略侦察机.该侦察机以两倍音速在距离地面高度为L的高空水平飞行,某人站在地面上A点,当侦察机经过D点时,其正下方恰好是A点,如图(b)所示.人最先听到的轰鸣声是侦察机飞到距离A点处所发出的,当人听到该声音时,侦察机离A点的距离为2L.点时发出的声波传到H点时,飞机也到达了F点.所以解答:解:飞机在沿CF飞行中,飞机在其中任一点发出的声波传到EF的连线时,飞机均在F 点,即当飞机到达F点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点发出的声波均刚传到EF的连线上.所以人在A点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飞机在过A点的EF的垂线与CF的交点B发出的,在△ADB中∠A=30度,DA=L,所以AB===;AF=2L.故答案为:;2L.点评:本题考查距离的计算,关键是分析飞机的飞行路线,找出其中的规律,利用数学方法- 243 -。
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题分类汇编:专题08 欧姆定律1.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 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C. 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D. 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 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B. 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3.电阻R1=1Ω,R2=1Ω,R3=3Ω,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A)7 B.12(C)16(D)17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I=1.0A,R1=2R2=2R3。
则下列对通过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大小为020A,方向向右(B)大小为0.20A,方向向左(C)大小为0.40A,方向向右(D)大小为0.40A,方向向左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1, R2, R3为定值电阻。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增大△U1,△U2,在这个过程中( )(A)△U2<△U1(B)通过电阻R1的电流增加△U1/R1(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U2/R3(D)电阻R3两端的电压增大△U26.小红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灯泡L始终不亮。
为了查找电路故障,用电压表进行捡测,先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A接线柱相连,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依次与电路中的其它接线柱相连,对应的电压表示数如表格所示,若导线质量完好且接线柱连接完好,则可判断电路中一定存在故障的是( )(A)电池(B)电键(C)灯泡(D)滑动变阻器第6题图第7题图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L1、L2为两个小灯泡,闭合电键,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L2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1表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L1变暗,V1表的示数变小,V1表的示数变大(C)小灯泡L2变亮,V1表的读数变大,V1表的示数变小(D)小灯泡L1变亮,V1表的示数变大,V2表的示数变小8.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使用,这时灯丝的( )(A)电阻变小,电流强度变大(B)电阻变大,电流强度变小(C)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变大(D)电阻和电流强度都变小9. 直径d1=0.3mm的细铅丝通以1.5A的电流将被熔断,而直径d2=0.6mm的粗铅丝通以4A的电流将被熔断。
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试题上海大同杯物理竞赛是一项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兴趣和提高物理学科素养的竞赛活动。
它不仅考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题,供参赛者练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它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F = maB. F = m/vC. F = a/mD. F = v/m3. 以下哪个不是电磁波的类型?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超声波4. 欧姆定律描述的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公式是什么?A. I = V/RB. I = VRC. V = IRD. R = VI5. 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A. 质量B. 速度C. 质量与速度D. 质量与速度的平方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Q = U - WD. ΔW = Q - U7. 以下哪个是描述物体转动的物理量?A. 动量B. 转动惯量C. 角动量D. 力矩8. 波的干涉现象说明了什么?A. 波是粒子B. 波是能量的传播C. 波具有叠加性D. 波具有传播方向性9. 相对论中,时间膨胀的效应与什么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的加速度D. 物体的转动10. 根据量子力学,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这被称为什么原理?A. 测不准原理B. 量子纠缠C. 波粒二象性D. 量子隧道效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
专题8 运动【知识补充】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v=s/t。
2. 相对运动。
两物体同向运动,相对速度为其速度之差;两物体反向运动,相对速度为其速度之和。
3. 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s/△t = 平均速度。
但假如是匀变速运动,那么尚有一种公式=(初速度+末速度)/24.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达,单位是m/s2。
5.初速为0的匀变速运动的路程公式。
S=1/2 at26.速度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在几个方向都有速度时,合速度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题】1.降落伞在无风时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假如吹起水平方向的风,风速为3米/秒,则降落伞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2. (2023大同杯预赛)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测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m/s B.20~25 m/s C.25~30 m/s D.30~35 m/s3.(2023大同杯复赛)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A.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B.窗外有风,并且是由北向南的风C.窗外有风,并且是由南向北的风D.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4. (2023大同杯预赛)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0米/秒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C.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米/秒D.“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时的速度约为3×108米/秒5.(2023大同杯预赛)如图所示,杠杆上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球m1>m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假如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右侧将下沉C.不能平衡,左侧将下沉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6.(2023大同杯预赛)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也许的是()A.正东方向B.正北方向C.东偏南方向D.东偏北方向7.(2023大同杯预赛)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本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连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A.50千米B.40千米C.30千米D.20千米8.(2023大同杯预赛)一般情况下,河水越靠近河的中央,水速越大;越靠近河岸,水速越小,如图所示.假设水速与离河岸的距离成正比,一艘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船相对水的速度不变),从河岸A点向对岸驶去并到达对岸下游处的B点.则在下列示意团中,能合理描述其行进途径的是()A.B.C.D.9. (2023大同杯复赛)摩托车做奔腾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落地时向前翻车的危险,则落地时应采用的措施是()A仅前轮制动B仅后轮制动C前、后两轮均制动D前、后轮均不制动10. (2023大同杯复赛)2023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行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
第一讲物体的运动运动学是物理的重点内容,学习物理离不开对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的研究。
本讲将重点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相对运动和速度的分解等知识。
第一节匀速直线运动与图像问题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具有以下特点:(1)速度恒为定值,可用公式s v t=计算,也可表示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s vt =。
(2)只要我们证明了某种直线运动,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就可以得出该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且可以求得运动速度的大小。
例1如图3.1所示,身高为h 的人由路灯正下方开始向右以速度0v 匀速走动,路灯高为H ,问:(1)人头部的影子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少?(2)人影子的长度增长速度是多少?分析与解 (1)人在路灯正下方时,人头部的影子恰处于人脚底,在人逐渐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人影子的长度也越来越大。
经时间t ,人前进的距离为0v t ,设此时人影子的长度为l ,人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为L ,如图3.2所示。
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0v t L H H h =-,即0Hv L t H h=-可见,头部影子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00L H V v t H h ==-,因为1H H h >-,可知0V v >,即头部的影子运动速度大于人行走的速度。
(2)同样结合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0v t l h H h =-,即0hv l t H h=-,即人影子的长度l 随时间均匀变长,其长度的增长速度即为单位时间内长度的变化量,0hv l l v t t H h ∆'===∆-。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一)位置-时间图像(s t -图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沿运动方向所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从而利用s t -图像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如图3.3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运动的位置—时间()s t -图像,对它们的运动分析如下:甲物体:在0t =时刻,从纵坐标为2m s =-处向规定坐标系的正方向运动,s t -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即每经过相同的时间,运动距离相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t =到1s t =的时间内,甲物体从2m s =-的位置运动到2m s =的位置,故s v t∆==∆甲()22m /s 10---。
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及答案物理大同杯篇一: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7题,计108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7题,计42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体积 B.内能 C.温度 D.比热容2.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 C.甲 D.道路两旁的树木3.下列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4.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A.体积变大了 B.比热容变大了C.质量变大了 D.密度变大了5. 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为( )A.40牛 B.80牛 C.120牛 D.200牛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秒 B.20-25/秒 C.25-30/秒 D.30-35/秒7.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MICROSOFT CHINA2015年初中竞赛复赛理化综合试题Robin Washington2015/12/27[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2015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第24届天原杯)——2015年上海市第二十九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说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
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夕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考试完毕将试卷、一答题纸、草稿纸分开上交。
4.本试卷中常数g取9.8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大气压强1.01×1 05帕,水银密度13.6×103千克/米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2个答案的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口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B.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C.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D.用胆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4.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10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取10N/kg,水的比热容4.2×103J/kg·℃。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A.画面变得模糊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2.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
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3.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CO2,使大气的平均温度上升。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CO2对红外线的反射B.CO2对红外线的吸收C.CO2对可见光的反射D.CO2对可见光的吸收5.在煮饺子时,将饺子投入沸腾的水中,并用勺子轻轻在锅底推动沉下的饺子,等到水重新沸腾后,加上些凉水继续烧煮一会儿使水再次沸腾,这时煮熟的饺子会浮出水面。
熟饺子会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 .锅里的水量多了 B .饺子在水里经过烧煮变轻了C .水温低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小,水温高时水对饺子的浮力大D .水沸腾后,饺子内的小部分水汽化后变成水蒸气,使饺子体积增大6.一列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则( )A .窗外有风,但无法判断风的方向B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北向南的风C .窗外有风,而且是由南向北的风D .窗外没有风,站在铁轨边的人看到雨滴是竖直下落的7.右图中的容器内有一个凹面镜,容器内注满水,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焦点,且焦点低于水面,设此时焦距为f 。
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水抽去,设焦距为f 1。
再在容器里注满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设焦距为f 2。
则( ) A .f 1=f = f 2 B .f 1< f < f 2 C .f < f 1< f 2 D .f 1> f > f 2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
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
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
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
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 ) A .升高不足40℃ B .升高超过40℃C .恰好升高了40℃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7题图9.如图(a )所示,一根垂直于纸面的导线P 放置在一水平放置条形磁铁的正上方,若导线受到磁铁给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________(选填:“向外”或“向内”);现将该导线稍微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如图(b )所示,则这根导线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选填:“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或“左上方”)。
10.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 、B 两种液体,A 液体的密度为ρ,B 液体的密度为2ρ。
一个边长为a 的小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 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B 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 液体上表面齐平,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ρ。
若在物块上端加一个大小为物块重力0.1倍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则物块下沉的距离为________a 。
(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11.血管变细是“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
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 与血液流速v 成正比,即f=k v (其中k 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
设血管内径为d 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 ,若血管内径减为d 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12.如图(a )所示直角三角板ABC 的边长BC=a ,AC=b ,开始时AB 边靠在y 轴上,B 与坐标原点O 重合。
今使A 点沿y 轴负方向朝O 点移动,B 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可知三角板从图(a )所示的第10题图 ABN S (a ) N S(b ) 第9题图P P初始位置到图(b)所示终止位置的过程中,C点的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___(选填:“单方向的直线”、“往返的直线”、“一段圆弧”或“非圆弧状的其他曲线”),C点在此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
13.在图(a)所示的电阻网络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
某同学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去测量网络中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流。
设电源的电压恒为E,则最大电流为__________,最小电流为_________。
第13题图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14.(12分)甲同学从学校出发步行去附近的邮局寄信,前15min 内行走的速度为1m/s ,为了尽快到达邮局,以后的速度提高到2m/s 。
在甲同学出发6min 后,乙同学也想去邮局,为了赶上甲同学,乙同学以3m/s 的速度行走。
求: (1)(6分)乙同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甲同学?(2)(6分)若乙同学比甲同学晚出发12min ,则经过多少时间乙同学能追上甲同学?15.(15分)密度为ρ=500kg/m 3、长a 、高b 、宽c 分别为0.8m 、0.6m 、0.6m 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 )所示。
(1)(3分)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6分)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 )所示。
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 ,则力F 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 (3)(6分)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
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c )所示。
当θ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能使长方体翘起。
请通过计算确定θ的值。
第15题图(c )ab小木桩风θ 第15题图(a ) a b 小木桩 第15题图(b )ab 小木桩 风45°四、实验、作图题(本题共20分)16.(14分)如图(1)所示盒内的电路由三个阻值均为R 的电阻组成,盒外有三个接线柱A 、B 、C 。
某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各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请完成以下问题:(1)(2分)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A 、B 接线柱之间电阻时的电路; (2)(3分)在测B 、C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读出并填入表格中。
接触点 U(v)I(A) A 、B 1.50 0.50 B 、C0.30 A 、C2.40第16题图(2)第16题图(1)BAC++(3)(3分)测量A 、C 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读数为2.40V ,请将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4)(6分)画出盒内三个等值电阻可能的连接方式,并求出三个等值电阻的阻值R 。
17.(6分)如图所示,一宽为ab 的平面镜,垂直纸面放置,平面镜可以绕其中心轴O 转动,MN 为离平面镜一段距离的直线。
人眼在ab 与MN 之间的某固定位置P 点(图中没有标出),通过平面镜ab 观察MN 。
转动平面镜,人眼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MN 上不同的区域。
当平面镜ab 与直线MN 平行时,人眼通过平面镜恰能观察到MN 上从A 点到B 点的整个区域。
(1)(3分)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确定人眼所在位置。
(2)(3分)将平面镜ab 绕O 轴顺时针转过θ角,利用刻度尺等工具,画出人眼此时通过平面镜在MN 上观察到的区域。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1分)18.在科学研究中,常利用物体某些性质的互补性,制成各种器件。
请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MANB第17题图O a b θ(1)(6分)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t 变化的规律为R =R 0(1+αt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
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
利用具有正负电阻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可以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现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铜棒和碳棒串接成1.0m 长的导体,要求其阻值在0︒C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
已知:在0︒C 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C –1,该铜棒每米长的电阻为1.7×10 –5 Ω;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 –4︒C -1,该碳棒每米长的电阻为3.5×10 –2Ω,铜棒与碳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2)(6分)如图(a )所示,在相同的直筒中,分别用不计厚度、质量和摩擦的活塞封闭体积为V 1的不同气体I 、II ,此时气体温度均为T 1,活塞距直圆筒底高为H 1。
加热直筒内气体,气体温度为T 2时,两活塞均上升到H 2。
两直筒中活塞距筒底的高度H 随温度T 变化的情况如图(b )所示。
现用两只活塞在同一直筒中封闭温度为T 1的一定量的上述两种气体,封闭在直筒中的两种气体被活塞隔开,总体积仍为V 1。
试根据H —T 图提供的信息,判断封入上述两种气体的初始体积之比满足什么条件时,被封闭气体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的过程中,总体积随温度升高均匀增大。
第18题图(a )ⅠⅡH 2 H 1H气体Ⅰ图线H 2第19(1)题图19.(15分) 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