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593.92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新教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节练习题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6-3-1所示,主要原因是:A.细而高的量筒便于操作,也不易因摔倒而打碎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比较,其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的量筒中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制作,因而不便读数2.实验室里有四个量筒,要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应该使用的量筒是:A.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2 mL B.量程为200 mL,分度值为5 mLC.量程为250 mL,分度值为10mL D.量程为500 mL,分度值为20 mL3.现在只有量筒,要取出32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出体积为32 mL的酒精B.用量筒量出体积为40mL的酒精C.用量筒量出体积为50mL的酒D.用量筒量出体积为800 mL的酒精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正式成立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D.用细线系住石块,让其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放入石块后水面对应的刻度5.小丽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并根据数据绘出了图象(如图6-3-2所示),则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20g ;1.0×103kg/m3B.60g ;0.8×103kg/m3C.60g ;1.0×103kg/m3D.20g ;0.8×103kg/m3二、填空题1.测量某物体的密度的原理是____,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____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也可以用____来间接测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章,也是难点章.本章涉及到“质量”和“密度”这两个重要物理量.通过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本章共有4节:1.第1节“质量”,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用“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并且直接给出了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关于质量的测量,课本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第2节“物质的密度”,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点.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第3节“测量密度”,让学生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最后用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联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学会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测密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质量、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与计算,以及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课时安排【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质量1课时第2节物质的密度1课时第3节测量密度1课时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质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3.了解测量质量的常见工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关物体形状、位置、状态改变而质量不变的实验,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真理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2.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知道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并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2.能正确理解质量、物质、物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练习本1个、矿泉水1瓶、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的量有多少;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等.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新课】一、认识质量1.物体与物质师我们首先来搞清楚物体与物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它们谁是物体,谁是物质.生: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是物体,木材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师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再举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对质量这个物理量的理解.生1: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不一样.生2: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不一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由此可见,大家认识了质量这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①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②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③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情况下,书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2)书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3)假如把书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改变?(4)当这瓶水放入冰箱里面冻成冰时,它的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然后回答:没有改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得出结论.归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3.质量的单位师一杯水我们喝了一口后,杯中水的质量减少了,那到底减少了多少呢?如何准确表示水的质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质量的单位.不同的国家质量的单位不同,如我国过去一直用的质量的单位有:斤、两、钱,现在用的单位:千克(公斤)、克、毫克、吨;英、美国用磅、盎司.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合作,统一了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符号是kg.归纳:质量的单位: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二、测量质量师我们到商店、超市去买米、水果之类的东西时,售货员用什么工具称量货物的质量?生:电子秤.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外,我们还见到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生(踊跃回答):测体重用磅秤;到菜场买菜看到用杆秤;称量汽车的质量用地中衡……师同学们回答正确,说明你们平时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大家就应该这样善于观察.其实,在我们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物理天平也叫学生天平)两种.1.托盘天平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结构”,然后拿起托盘天平实物,逐一介绍天平各个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大家思考为何天平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归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两个)、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及相配套的砝码.2.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如何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2.如何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3.如何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和液体?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上面这些问题.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师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它的使用方法正确进行操作,否则会测量不出正确的结果,甚至损毁天平.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多媒体课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底座水平.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注: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的精确性,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一定要牢记并完成以上两个操作)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直至平衡;称量结果=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节天平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下列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将游码移到标尺上的0刻度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如果是右边高左边低,又该如何调?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1.游码的左边对齐0刻度线.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可以总结: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往哪端调.(便于学生记住)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教师可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两种加砝码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哪种容易,便于较快进行测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更加便于测量.3.托盘天平的读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刻度线和砝码,然后思考下列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请你观察砝码盒里有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砝码?2.请你说说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标尺上最右端表示多少克?3.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5.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1.砝码盒里一般有4种砝码(50g\,20g\,10g\,5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全部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物=m砝+m游提醒:计算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且计算结果必须要附上单位.归纳: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水平放置调节横梁平衡: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调)测量: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增减砝码;砝码不够,移动游码物体质量=砝码+游码示数(m物=m砝+m游)记录结果:数值+单位整理器材4.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在第五章学习温度计的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去推知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生(踊跃回答):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量程”,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师:我们要称量30g左右的盐和要称量20g左右水.应该如何测量?生:测量粉末状的物体或化学药品时可以将它们放在纸上进行称量.(不过,为了称量准确应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再调节天平平衡)师大家回答很正确请大家思考,如何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如称取22.5g的水.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表看法: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然后称量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2,二者之差即为水的质量m=m2-m1.师:思路很正确,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两者之差刚好是所需要的水的质量呢?生:先称量出容器的质量m1,要称取的水与容器的总质量就为m1+22.5g,那么在称量总质量前,不妨在右盘中加入m1+20g砝码,游码移到标尺上2.5g刻度值处,然后在左盘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为止.教师将这个称量22.5g水的实验演示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吸取或添加少量的水.学生分组进行“称量固体质量”、“称量液体质量”、“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称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和表示质量大小的单位及质量的测量工具,我们知道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属性量,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和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共同学习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如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时,可以采用电子秤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这样更易于帮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关于学习托盘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更好.可以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制成“使用说明书”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经过阅读、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形式,掌握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2.物质的密度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2.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新课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出示后放在讲桌上),并提问:①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②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分辨的?学生交流讨论后,积极发言: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等,就是物质的不同特性.依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教师再出示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别它们.学生思考:从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能不能利用一种更好的判定方法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呢?教师趁机引入新课:好,我们今天就介绍一种新的区分物质的方法——密度.【进行新课】一、认识密度师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铁块和木头谁重?怎么比较铁块和木头谁重?这一类问题好像并不容易回答,我们的办法是取等体积这两种物质才好比较.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我这里有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果能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是不是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学生思考、交流:①用手掂量一下就可以区分开;②用天平称量(也可以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物块放在两盘中,下沉的那端是铁块.)师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用多媒体展示)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启发与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师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收集到体积不同的同类物质,例如,铁钉、铁块等.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吗?如何探究?生:用天平称它们的质量、量筒测量它们的体积,然后计算1cm3的物体内的质量是否相同.师大家思路很正确,请大家先阅读课本第116页,学习量筒测体积的方法.师根据我们制定的计划和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测出铁钉与螺母,大小石块的质量与体积记录下数据,计算出每1cm3的物质质量,各小组实验完成后汇报你的实验结果.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准备统计数据表格.学生实验后,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数据投影展示,并让其小组成员根据所测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在以上实验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18页各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看看有什么规律.生1: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生2:通常,固体的密度大,液体的密度次之,气体的最小.生3: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师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同一种类物质m 和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物质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跟体积V成反比.同学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物理公式,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例题1(多媒体展示)小华和他的同伴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他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1)请你用图象把这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在图甲中表示出来,并对照图象分析.(2)由蜡块(或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3)由蜡块和干松木的图象可以看出:.解析:(1)利用描点法作图,即取一个体积对应一个质量表示一个点,然后连接两点即为该物质的图象;(2)由图象可看出是一条直线,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即表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答案:(1)如图乙;(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二、密度的应用师密度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那大家思考下:在这个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从数学的角度考虑,任意知道两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那利用这个公式除了求密度之外还可以有什么用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或体积.归纳: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公式m=ρV,求质量m;利用公式,求体积V.师大家回答正确.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题.例题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19页例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讲解、总结、评价.注意:(1)在计算过程中,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不能只写计算过程;(2)如果单位不一致,必须要统一,可以就密度单位来处理体积或质量的单位;(3)计算的结果必须由数值和单位一起组成.点评:这道题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时,可以借助测量体积V,根据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运用密度公式变形为m=ρV 来计算.例题3(多媒体展示)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则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m3.它最多能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答案:1.25×10-31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本节课我们先是一起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发现它们的质量不等,由此得出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即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接着进一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综合上述两种探究的结果,水到渠成引出密度这个物理量.进而介绍密度的相关知识,如单位、定义式,应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等.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教学板书教学反思1.密度是一个抽象概念,但我们经常用到它.生活中我们说铁块比木头重,实际上是比较了相同体积的两者铁块质量比木头大,这样便引入了密度的定义,即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要引导学生多用密度去解释生活中的事例.2.要想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密度知识,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白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 甲=6V 乙,构成两球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ρ甲。
如果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 乙B .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V 乙C .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14D .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4V 乙答案:B设二者质量均为m ,甲的密度为ρ,则乙的密度为3ρ,若二者都是实心的物体,其体积之比为V 甲V 乙=m 甲ρ甲m 乙ρ乙=m ρm 3ρ=3 即二者若都是实心的,甲的体积应该是乙的3倍。
而事实上甲的体积是乙的6倍,且只有一个物体是空心的,所以可以判定甲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大小应该是乙的体积的3倍。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B .ρ1>ρ2C .ρ1<ρ2D .无法判断答案:B密度的物理定义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由图可知,当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时,第1种物质的质量更大,则说明密度较大。
故选B 。
3、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
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
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大B.硬度小C.导热性好D.耐高温答案:DA.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说明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的特点,故A错误;B.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为钢的7至9倍,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大,故B错误;CD.氢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差,耐高温,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粽子、鸡蛋等是节日的美食,如图所示。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粽叶的长度约为36cmB.一个粽子的质量约为2kgC.一个鸡蛋的体积约为0.5dm3D.端午节辽宁省的平均气温约为2℃答案:AA.勺子的长度约为20cm,由图可知,粽叶长度约为勺子长度的2倍,所以粽叶的长度约为36cm,故A符合题意;B.一个粽子的质量相当于2个鸡蛋的质量,所以一个粽子质量约为100g,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鸡蛋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为1g/cm3,根据ρ=mV可知,一个鸡蛋的体积约为V=mρ=50g1g/cm3=50cm3=0.05dm3故C不符合题意;D.端午节辽宁省的平均气温在20℃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t=kg ,1kg=g=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的桌面上,之后把放在标尺左端的处,调节,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假设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砝码加在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的后加质量的,最后加,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质量+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假设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第2节 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为,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kg/m 3; a ×103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kg/m 3,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思,;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4、密度的大小由决定,还与物质的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铁的密度铜的密度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冰的密度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基础知识测验姓名班级分数1、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 1000 g 1mg= 10-3 g=10-6kg 1t=103kg2、天平的使用方法(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1)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 横梁平衡.(向横梁翘起的方向调或向与指针相反的方向调)右边图中平衡螺母应向右边調3天平的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2)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3)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注意:读游码的左边)。
如右图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物体的质量是 10.2 g5、密度公式:ρ=m/v1克/厘米3= 1× 103 千克/米 3 1千克/米3=1× 10-3克/厘米37.9克/厘米3= 7.9× 103 千克/米 3 7.9× 103千克/米3 =7.9克/厘米36、人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7、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步骤: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2)、测量铁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及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细线(3)、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一大块石蜡的密度。
器材有: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细线。
(也可以用大头针A、用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B、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铁块用细线捆绑吊在石蜡的下面,让铁块浸没在水中,记下铁块和水体积为V1C、把石蜡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铁块、蜡和水总体积为V2D、被测石蜡的密度ρ=(4)测量牛奶的密度(无量筒)器材:天平、空瓶、水、牛奶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B、往空瓶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C、把水全部倒掉,再把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质量为m2D.用公式ρ=m/V求出牛奶的密度ρ=10、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②用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将计算出的平均密度和材料的密度相比较,相同是实心,偏小是空心③用物质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是实心,铁球质量偏小是空心④用物体的质量÷材料的密度,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比较,相同是实心,实心铁球体积偏小是空心例题.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62.3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提示:ρ钢=8.9×103kg/m3)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质量和密度一、知识梳理质量:1.定义:物体含有多少叫质量,用字母表示。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单位:国际通用单位,符号其他单位:、、。
单位换算:1t= kg,1kg= g,1g= mg。
★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mg;一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9kg;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生活中一斤= g=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 kg 。
3.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是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按“先后”的顺序添加砝码。
注意:(a)天平称的物体的质量不超过天平的最大 (b)感量表示天平的灵敏程度(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思考:一个物体的质量什么时候会发生改变?密度:4. 密度的定义:我们把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来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5.密度公式: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关系。
6.水的密度是,其物理意义为:。
思考:一个物体的密度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密度的测量:7.量筒的作用:量筒是测量的专用仪器,上面标的刻度单位一般是。
1L= mL。
8.量筒的使用:使用量筒前应先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
9.测密度的原理:测量物体密度时只要测出物体的和物体的,运用密度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密度。
AB二、典例分析 1.质量【例1】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其质量_________;一块铁熔化成铁水时,其质量_________;宇航员把一块手表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手表的质量_________。
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所处的_________无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全面总结6.质量与密度6.1 质量质量是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
例如,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但由于铁锤体积大,含有铁这种物质多;同样,一桶水的体积比一杯水的体积大,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水这种物质多。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等,其中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物品时常说他们的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指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温度、物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商店中常用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对于载重车辆的质量通常用电子磅来称量。
在学校的实验室和工厂的化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由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指针、平衡螺母、托盘等构成,并且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使用天平的步骤如下: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如果需要调节底座水平的天平,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
2.拨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
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例如,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4.测量:在称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在右盘中试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需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此时需要注意,物体和砝码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加砝码要“先大后小”。
5.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读取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运用相同物理研究方法的是()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C.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D.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答案:D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采用控制变量法;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需要多次改变物距,观察物体成像的位置和性质,采用归纳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需要多次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位置和性质,采用归纳法,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需要多次改变入射角度,测量反射角,采用归纳法,故C不符合题意;D.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需要控制物质的种类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1标准大气压)及可燃性答案:B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氢气的密度最小,但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不能选择A。
分析、比较剩余的几种气体可知,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最多,并且不具有可燃性,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因此,应该选择B,而不能选择C、D,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答案:C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在17~20cm,约18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36.5℃,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50g,故C错误,符合题意;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300s,合5mi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考点总结单选题1、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2、如图,甲、乙、丙为底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容器,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则装水、酒精和汽油的容器依次为(已知ρ水>ρ酒精>ρ汽油)()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D.甲、丙、乙3、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右盘盘底粘有一小块橡皮泥。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会有偏差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是准确的D.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得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4、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5、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6kg/m3B.4kg/m3C.3kg/m3D.2kg/m3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冰块熔化成水B.将泥团捏成小动物C.航天员在太空行走D.一支铅笔用去一半7、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熔化后,容器内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台秤的读数是增大还是减小。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A.下降、减小B.上升、减小C.下降、增大D.上升、增大多选题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密度大B.铁的密度是ρ铁=7.9×103kg/m3,表示1 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m3C.根据密度公式由ρ=m知道,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VD.艺术家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冰块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9、密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1 kg 水与1 kg冰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空气的密度变大C.为了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该采用硬度大密度小的材料制造D.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它们一定是同种液体10、关于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1 质量一、质量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2. 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3。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物理天平)。
(实验室)4。
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
二、天平的使用1. 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接触,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盘中。
2。
天平的原理——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横梁是一等臂杠杆.3。
天平的使用步骤(1)“放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2)“调零”: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或摆动幅度相同;(3)“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4)“记录”:记录数据。
▲A。
天平调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调平衡后,实验过程中不再移动平衡螺母。
B. 如果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那么物体质量。
4。
(1)测量微小物体(大头针、一张纸等)的质量方法:累积法。
(2)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往烧杯中加入被测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质量;③液体质量。
(3)测量粉状物质量的方法:在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等等。
随堂练习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解答: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故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故选D.2.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A.变大B.变小C.不能确定D.不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均无关.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了,但是质量不变.3.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温度C.内能D.密度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状态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内能越少;④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解答: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4.质量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________。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姓名:知识点一:认识质量1.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1)一个物体可以由不同的物质组成;(2)一种物质也可以做成不同的物体,但所用物质的多少不同。
2.质量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质量的物理意义: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即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5.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符号是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等;(3)换算关系:1t=103kg1kg=103g1g=103mg1mg=103μg;(4)生活中常用:公斤、斤、两;1公斤=1kg 1斤=500g1两=50g 1公斤=2斤1斤=10两。
6.知道常见物体的质量,会估计物体的质量。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练习:1.物理学中所说的“质量”是指。
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质量”是指。
2.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冰的质量是千克.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千克.3.一满杯水结冰后,冰将杯子胀破了,这是因为在水结冰时()A.体积变大了B.质量增大了C.体积和质量增大了D.体积和质量都减小了4.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A.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B.一物体从月球被移动到地球上C.一块被加热至发红了的铁块D.不断长高的一颗树5.质量为2×105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中的()A.一头大象B.一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蚂蚁7.某物体质量是40000克,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头小象B.一只鸡C.一只山羊D.一只生梨8.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A.100g铁比100g棉花质量大B.一根生锈的铁棒,用砂纸把表层的锈除掉,铁棒的质量不变C.一艘油轮从沙特开往日本,船上装有108kg的原油,平安抵达目的地,在此次运输中,原油的质量由于地理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D.一瓶饮料,宇航员就是把它带到月球上质量也不变知识点二:测量质量1.质量的测量工具:(1)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质量;(2)生活中常用杆秤、电子秤、磅秤测质量。
2.托盘天平的结构如图: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放平、归零,之后就不要移动天平的位置了);(2)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当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就向左调。
(天平平衡后,天平的左右盘不能对调、使用过程中不得再调平衡螺母!);(3)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
加砝码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的一个砝码超过了待测物重时,则应改用移动游码的方式,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读:m物=m砝+m游。
游码的读数是游码的左侧所对标尺的刻度值(并采用靠读法);(5)记:记录的数据包括数值和单位;(6)整:整理器材。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或低于感量;①每台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的最大称量;②天平能够感知到的最小质量叫做天平的感量,感量表示天平的灵敏程度;(2)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4)读数时,横梁标尺上游码的读数看游码左侧对齐的刻度线,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5)如果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那么物体质量m物=m砝-m游;(6)称量后要把游码归零,砝码用镊子放回砝码盒。
5.使用天平测量质量:(1)测量微小物体(大头针、一张纸等)的质量方法:累积法;(2)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加入被测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质量m2;③液体质量m液=m2-m1;(3)测量粉状物质量的方法:在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等等。
练习:1.如果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应将(游码或平衡螺母)向移;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应或将(游码或平衡螺母)向移。
2.如果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应将(游码或平衡螺母)向移;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
应或将(游码或平衡螺母)向移。
3.一同学称量一木块的质量,其步骤如下,请你将正确的顺序写出:。
A.把天平放在一平稳的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D.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E.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4.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填"大"或"小")5.小军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
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A的质量为g。
6.小华想用天平测一个大头钉的质量,把小华设计的称量步骤重新整理出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把50个相同的大头钉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用镊子加砝码;③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④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⑤读出总质量,求出每个大头钉的质量;⑥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7.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8.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10.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测的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B.被测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D .天平平衡后、被测的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11.使用托盘天平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 .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C .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D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12.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 一个,20g 两个,游码刻度是3g 。
该物体的质量是()A .90gB .93gC .87gD .73g13.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A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 .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 .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14.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点上;②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③将被测物放在天平的右盘里;④根据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用手拿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⑤算出被测物体质量后,把砝码放回盒里。
以上有三个步骤缺漏或错误,请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充或改正。
(1);(2);(3)。
知识点三:认识密度1.理解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有,即: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不同。
2.探究:1cm 3物体的质量(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m V,算出1cm 3物体的质量; (2)测量工具:质量:托盘天平;体积:刻度尺或量筒;(3)量筒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③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不得将量筒拿起读数;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4)测量体积的方法:1)规则的几何体—刻度尺;2)液体与不规则的小固体—量筒或量杯。
3)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①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能浸没固体且浸没时水不溢出为适量),读出体积为V 1;②将固体用细线系住放入量筒或者用大头针将其压入量筒液面以下,读出体积为V 2;③V 物=V 2-V 1。
(5)体积的单位:cm 3(mL )、dm 3(L )、m 3单位换算:1m 3=103dm 3=106cm 3 1m 3=103L=106mL3是不同的。
(7)结论:①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②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③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密度(1)密度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定义式:m V ρ=;变形公式:计算质量:m V ρ=,计算体积:m V ρ= (3)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克每立方厘米(g/cm 3)①计算时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②单位换算:3331/110/g cm kg m ⨯=、3331/110/kg m g cm -⨯=(4)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质量多少的物理量。
如:ρ水=1.0×103 kg/m 3表示1 m 3水的质量是1.0×103 kg ,ρ水=1.0g/cm 3表示1 cm 3水的质量是1.0g 。
(5)对密度表的认识:①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②一般:ρ固>ρ液>ρ气;③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④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⑤固体和液体密度数值都有“×103”的形式,如ρ水=1.0×103 kg/m 3;(6)m V ρ=中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由m V ρ=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密度越大,其质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