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第一中学18_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__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15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蓝细菌、蚯蚓表皮细胞、黑藻叶肉细胞等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 线粒体B. 核糖体C. 细胞核D. 叶绿体『答案』B『解析』A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A 错误;B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蚯蚓表皮细胞、黑藻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B 正确;C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成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C 错误;D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 错误。
故选B 。
2. 在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 )A. 氧元素B. 碳元素C. 氢元素D. 氮元素『答案』A『解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活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因此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碳是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
『详解』据分析可知,在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氧元素。
故选A 。
3.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两者都含有C 、H 、O 三种元素B. 麦芽糖是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的二糖C. 糖类和脂质都是多聚体D. 脂质都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答案』A『解析』A 、糖类和脂质都含C 、H 、O 三种元素,A 正确;B 、麦芽糖是植物体内特有的二糖,B 错误;C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不是多聚体,脂质中的脂肪也不是多聚体,C 错误;D 、脂质中只有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D 错误。
故选A 。
4.下图所示为对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 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晒干烘烤燃烧刚收获的种子甲乙残留物丙A. 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B. 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分子态的形式存在C. 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的物质是相同的化合物D. 乙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一定能萌发『答案』C『解析』1.分析题干的信息:刚收获的种子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烘干的种子燃烧后,残留的主要是无机盐,碳元素在燃烧的过程中主要随二氧化碳而散失。
一、选择题( 共 34 题 ,共 79 分)1、“9· 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2、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水稻c.大肠杆菌d.蓝藻3、分析下图曲线,该图不能表示的是()a.ph增大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植物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c.atp生成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d.在草→鹿→狼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以后,鹿的数量变化曲线4、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原因不包括()a.生产者能被多种初级消费者所食b.不同种生物处于同一营养级c.许多消费者能以多种生物为食d.生产者个体数量总是多于消费者5、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6、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共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7、下列有关分解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b.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c.动物全部都是消费者,无分解者d.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无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后,能被生产者再利用8、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9、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11、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吉林省吉林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 1。
下表是某同学对4个实验结果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2。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4.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差异不只是五碳糖不同 B .多糖、乳糖和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均是由单体组成的 C .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都有C 、H 、O 、N 、P 五种元素选项 实验过程预期实验结果 A 在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橙红沉淀B 在花生种子子叶切片上滴加苏丹Ⅳ染液,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到橘黄色 颗粒C 切开马铃薯,在切面上滴加碘液 切面呈蓝绿色 D在蛋清稀释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样液呈紫色D.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5.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排列顺序是()①氨基酸②C、H、O、N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⑤④6。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7.如图所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m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b为脱氧核苷酸8.下列有关概念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的碱基有5种B.②表示的是核糖C.④表示脱氧核苷酸D.④表示核糖核苷酸9.在下列生理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大的是( )A.细胞衰老 B.作物越冬 C.种子萌发 D.作物抗旱10.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B。
吉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酵母菌培养在葡萄糖溶液中,下图为其CO2的释放速率和O2的吸收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曲线,C点以后两曲线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BC段,酶母菌厌氧呼吸速率不断减小B.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的CO2释放速率也与图示曲线类似C.与A点不同,C点时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存储在ATP中D.D点时,酵母菌既有需氧呼吸又有厌氧呼吸,且需氧呼吸强度大于厌氧呼吸强度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6.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
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B.水稻4-4SiO需求量较少C.番茄对4-4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7.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B.从图示可确定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②④中不含有磷脂D.结构③具有双层膜,有进一步加工蛋白质的作用8.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的溶液中:0.3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KNO3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且在20分钟时用清水处理各组材料,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2019-2020学年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可在病原体的直接刺激下产生特异性抗体B.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D.胸腺是T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2. 研究发现,DNA分子存在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i—Motif结构。
该结构大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i—Motif结构会影响原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生长和分裂B. 形成该结构后,DNA的氢键和碱基数量都发生变化C.DNA中出现i—Motif结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DNA解旋酶和限制酶参与i-Motif结构的形成过程3.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4. 吃到梅、看到梅和谈到梅时唾液分泌增加,这3种情况分别属于()A. 都是非条件反射B. 都是条件反射C.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D.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5. 某科研小组探究pH对月鳢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H过低和过高时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原因相同B.pH过高或过低会促使胰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其失活C.该实验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因pH过高导致的胰蛋白酶被破坏的程度D.pH由过低升高到过高时,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6. 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
将第Ⅰ、Ⅱ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显微镜是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右图甲为低倍镜视野,若要将视野转化成图乙,需要将载玻片向()方向移动A.左上 B.左下C.右上 D.右下3.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病毒和柳树 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 D.青蛙和酵母菌4.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那么,关于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②③④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5.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A.48个 B.49个 C.50个 D.51个6.一种在干木材中生活的虫,其体内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是A.结合水 B.自由水 C.结晶水 D.结合水和自由水7.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②A. ① B.② C.③ D.④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链状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12个B.胆固醇和脂肪都属于脂质C.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D.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无关9.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
2018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9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不都具有组织、器官和系统B.细胞和生物圈分别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C.生物不一定都属于生命系统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被呲罗红甲基绿染色后,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B.根毛细胞可以替代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C.显微镜使用时,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一些D.健那绿染色观察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清晰可见3、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D.施来登和施旺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有的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C.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5、下列实验中,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A.取密闭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6、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B.肽键可表示为-NO-CH-C.蛋白质遇高温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同时肽键断裂D.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7、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D.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少8、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B.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化学能C.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所需能量为光能D.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9、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1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B.肝细胞中线粒体是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D.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B.核孔实现了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核仁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形成有关12、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X是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①~④可代表C、O、N、HB.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①~④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C.若X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则①~④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若X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则①~④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13、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C.细胞液中盐浓度的高低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吸水或失水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14、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中系统的边界不是细胞膜,而是细胞壁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B.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不含蛋白质C.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D.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6、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B.甲图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C.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17、若具有了去细胞壁的方法,下列哪种材料也是获取细胞膜的较好材料()A.鸡血红细胞B.植物叶肉细胞C.酵母菌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18、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团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O原子数目减少1个B.C原子数目减少12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肽键数目减少8个1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B.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体现了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D.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20、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尿素和乙醇均可以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种类有关D.方式b需要消耗能量21、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A.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C.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D.1970年的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2、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
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高一英语期中考试试题一、单词拼写(共20分,每小题2分)1.I want to _______(交换)ideas with you .2.He is going to _______ (打包,收拾)up what he might need.3.He is ________(自信的)at any time.4.Please________(组织) the meeting.5.He is ________(焦虑的)about his son.6.Jane always tries to ________(建议)that I buy a car .7.We are going to go ________(徒步旅行) .8.We must _________(登记)in at once .9.The old table seems to fall ________ (成碎片).10.They came to the party on ________ (请求) .二、完成句子(共30分,每小题2分)1.They didn’t have a good harvest _____ _____(因为)the heavy rain.2.A man seemed to _______ ____ (跟随)with me.3.You arrived ____ ____(终于).4.Please _________ _________(记笔记) while listening to your teacher.5.The sentences _______ _______(有道理,讲得通) .6. _____ _____(要是.......会怎么样)it rains .7.He don’t want to_______ ______(报名) for the course .8.Please ______me _______ (不打扰).9.The book is ______ ______ (对......适合) beginners.10.The police asked him to________ _______ (投降).11. Don’t ______ ______(丧失信心).12.I need books _______ ______(除了......之外)money.13.Six doctors and ten nurses ____ ____(组成)a medical team to Wuhan.14.I believe you can ______ ______(获得成功).15.He goes to see his grandmother ______ ______ ______(有时).三、语法填空(共30分,每小题2分)1 .She is _____(confuse)about what we talked about yesterday .2. He is ______(attract)to music.3. The girl made a good _________(impress)on me.4. Many students are ______(addict)to puter games.5. I am looking forward to______ (hear)from my mother .6.She pretends ______(like) the gift.7.Children are curious ______everything.8. The old lady prefers banana _____ apple.9. The driver should be responsible ______ the accident.10. She was the first student to work_____ the difficult problem.11. I need help rather ______ money.12. The gardener cut the branches ______.13. He always pares me ______ others.14. Mr. Wang can’t concentrate ______ his work.15. He decided to apply _______a job in this city.四、完形填空(共30分,每空1.5分)When I was 16 years old, I made my first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n’t the first time I had been__1__. Like most English children I learned French ___2___school and I had often been to France, so I __3__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to people who didn’t understand__4__. But when l went to America I was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__5___a nice easy holiday without any ___6__problems.___7___wrong I was ! The misunderstanding began at the airport. I was looking for a___8___telephone to give my American friend Danny a __9____ and tell him that I had arrived. A friendly old man saw me looking lost and asked__10___ he could help me .“Yes ,” I said. “I want to give my friend a ring.”“Well, that’s ___11___,”he exclaimed. “Are you getting ___12___? But aren’t you a bit ____13___?“Who is talking a bout marriage?” I replied. “I___14___want to give my friend a ring to tell him I’ve arrived Can you tell me ____15____there’s a phone box?”“ Oh!”he said . “There’s a phone downstairs.”When at last we___16___meet up, Danny explained the misunderstandings to me . “Don’t worry,”he said to me . “I had so many____17___at first .There are lots of words which the Americans __18____differently in meaning from us British . You’ll soon get used to__19___funny things they say. Most of the __20___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understand each other .1. A. out B. away C. outside D. abroad2. A. from B . during C. at D. after3. A. get used to B . was used to C. used to ed4. A. English B . French C. Russian D. Latin5. A. buying B. having C. giving D. receiving6. A. time B. human C. language D.money7. A. Too B. What a C. What D. How8. A. cheap B. popular C. public D. good9. A. letter B. ring C. news D. word10. A. that B. if C. where D. when11. A. well B. over C. nice D. funny12. A.to marry B. to be married C. marrying D. married13. A. small B. little C. old D. young14. A.very B. just C. just now D. so15. A. where B. in which C. over there D. that16. A. did B. do C. could D. had17. A. trouble B. difficulties C. things D. fun18. A. write B. speak C. use D. read19. A. every B. these C. some D. all the20 .A. chance B. situation C. condition D. time五.阅读理解(共20分,每小题2分)AA man has a bird. It is very clever. Every day the man speaks to the bird. “Hello!”he says. “Hello!”the bird answers. “What are you doing?”says the man. “What are you doing?”says the bird.The man is not at home one day. A thief es in. He is taking many things “Hello!”The thief hears the bird’s words. “What are you doing?”The thief is very afraid,so he does not take any things and runs out of the house.1.The man teaches the bird ________.A.how to say something B.how to sing songsC.how to eat something D.how to dance2. The bird is ________.A.very nice B.very clever C.very beautiful D.very silly(傻的) 3. The man speaks to the bird ________.A.sometimes B.once a week C.every week D.every day 4. The thief is taking ________ things from the house.A.a few B.a little C.a lot of D.some5. The thief ________ out of the room.A.walks B.es C.runs D.goesBMr. Smith is our Chinese teacher. He always asks the same student toanswer his questions because he doesn't look at the students at all. Yesterday he questioned Dick three times. Dick was very angry. After class Dick asked me, "What shall I do?" I told him a good idea. Now we are having a Chinese class. Mr. Smith wants one of us to read the text. "Dick, please read the text." "Dick isn't here today." Dick stands up and says. "Oh, I see. You read it, please."6.Mr. Smith teaches us ___.A. EnglishB. MathC. ChineseD.Physics7. He always asks the same student to ___.A. answer his questionsB. tell a storyC. read the textD.read the story8. Yesterday he questioned Dick ___.A. onceB. twiceC. three timesD. four times9. ___ told Dick a good idea.A. "I"B. Mr. SmithC. DickD. Tom10. Is the idea really good? ___.A. yes, it isB. No, it isn'tC. Yes, it doesD. No, it doesn’t 六.书面表达(满分20分)My friend注意:1.词数在60 词左右.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3. 参考词汇:( tall, handsome, go to school, together, Friendly,kind, be good at , help with, homework )答案一.单词拼写1exchange 2pack 3confident 5organize 6remend 7hiking 8check 9apart 10request完成句子1.because of 2 e along 3.at last 4take notes 5.make sense 6What if 7sign up8 leave alone 9suitable for 10give up 11 lose heart 12 other than 13 made up 14 make it15 now and then语法填空1 confused2 attracted3 impression4 addicted5 hearing6 to like7 about8 to 9for 10 out 11 than 12 out 13 with/to 14on 15for完形填空DCBBB CDCBB CDDBA ABCDD阅读理解A B D C C C A C A B。
甘肃省庆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分班)开学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Zn-65 Cu-64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2题每题2分,13—18每题3分。
共42分)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化合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合反应A. A B。
B C. C D. D2。
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石灰、烧碱固体都会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
沉淀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反应D。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4.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⑦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A.③⑤B.①②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⑤⑥5.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 ).性质决定用途.日常生活经验.化学与健康.安全常识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洗缺钙–导致佝偻病或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石墨很软–制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缺碘–引起甲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铅笔芯洗状腺肿大灭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骨质疏松缺维生素引起坏血病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A. AB. B C。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将第Ⅰ、Ⅱ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ﻩﻩﻩ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ﻩﻩ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
显微镜是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右图甲为低倍镜视野,若要将视野转化成图乙,需要将载玻片向( )方向移动A.左上 B.左下C.右上 D.右下3。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病毒和柳树ﻩ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 D。
青蛙和酵母菌4.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
那么,关于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②③④ B。
③④C.②④ D.①③④5。
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A.48个B.49个C.50个D.51个6.一种在干木材中生活的虫,其体内细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是A。
结合水 B.自由水C.结晶水ﻩD。
结合水和自由水7.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
① B.② C.③ D。
④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链状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是12个B.胆固醇和脂肪都属于脂质C.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普遍分布于动植物细胞D.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无关9.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ﻩA。
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B.高尔基体通过增大内膜而增大膜面积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D.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10.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学期年末考试试题--生物一、选择题【共15道小题,45分】1、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2、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3、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A.1/2,1/8B.3/4,1/4C.1/4,1/4D.1/4,1/84、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持的正确态度是()①摒弃现有道德规,推动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的道德规为准绳④调整现有的道德规,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以下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A.BBSs×BBSsB.BbSs×bbSsC.BbSs×bbssD.BBss×bbSS6、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 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A.dB.DC. D或dD.D和d7、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分别是()A.4∶2∶1和4∶2∶1B.2∶1∶1和4∶2∶1C.2∶2∶1和2∶1∶1D.2∶1∶1和2∶2∶18、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A.X B和YB.X b和X bC.X b和YD.X B和X b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10、以下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地实现表达1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12、以下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论点的概括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定向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微小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得到积累13、把黄玉米和白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的条件下传粉,结果黄玉米结出的果穗上子粒全部是黄色,白玉米果穗上子粒有黄有白。
以下对性状和亲本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黄色对白色是显性,黄玉米是纯合子,白玉米是杂合子B.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黄玉米和白玉米都是纯合子C.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是纯合子,黄玉米是杂合子D.白色对黄色为显性,白玉米和黄玉米都是纯合子14、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实验中,一般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A.柱头B.子房C.花药D.茎尖15、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A.2、4B.1、3C.1、3或2、4D.1、4或2、3二、非选择题【共5道小题,55分】16、【10分】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
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
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
试分析说明:(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
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17、【10分】下图是基因型为RrEe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种动物体细胞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请在下边的方框画出形成图所示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染色体上请标出有关基因)。
18、【11分】番茄是自花受粉植物,已知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正常果形(F)对多棱果(f)为显性。
以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红色多棱果品种、黄色正常果形品种和黄色多棱果品种(三个品种均为纯合子),育种家期望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
试完成以下问题:(1)应选用以上哪两个品种作为杂交亲本?(2)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具有何种基因型和表现型?(3)在F2代中表现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 F2代中稳定遗传的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比例有多大?20、【12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___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__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道小题,30分】1、【2分】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表现型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外在表现,基因型决定了性状表现(表现型)。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包括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有纯合子出现,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有1/4是显性纯合子,有1/4是隐性纯合子。
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分离。
答案:C2、【2分】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香蕉是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几乎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故无种子;但子房部分照常能发育成果实。
因为香蕉无种子,故它不能进行种子繁殖,即只能靠营养生殖。
答案:D3、【2分】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A.1/2,1/8B.3/4,1/4C.1/4,1/4D.1/4,1/8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题意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父TtAa,母ttAa,多指患者出现的可能性是1/2,白化病患者出现的几率为1/4,既患多指又患白化病的几率为1/2×1/4=1/8,因此具有两种病的几率为1/8,只有一种病的几率为1/2+1/4-2×1/8=1/2。
答案:A4、【2分】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应持的正确态度是()①摒弃现有道德规,推动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的道德规为准绳④调整现有的道德规,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与解析:D5、【2分】以下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A.BBSs×BBSsB.BbSs×bbSsC.BbSs×bbssD.BBss×bbSS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解法一:排除法,A子代有1×2=2种性状;B子代有2×2=4种性状;C子代有2×2=4种性状。
解法二:单独分析每对性状,如果子代只产生一种性状,那就必须要求每对性状的子代各有一种性状,即1×1=1种。
答案:D6、【2分】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A.dB.DC.D或dD.D和d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是复制得到的。
答案:B7、【2分】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的比例与DNA 分子数目的比例分别是()A.4∶2∶1和4∶2∶1B.2∶1∶1和4∶2∶1C.2∶2∶1和2∶1∶1D.2∶1∶1和2∶2∶1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的变化。
此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并且是考试的热点,希望引起注意。
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同源染色体,共有46条染色体。
在未复制的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 分子。
复制后,一个DNA分子形成两个DNA分子,但两个DNA分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故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