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4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边泊乾;刘金海;徐献义;李国禄
【期刊名称】《铸造》
【年(卷),期】2007(056)005
【摘要】采用X射线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ADI中残余奥氏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0~120 min等温淬火时间范围内,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延长,
残余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逐渐增加,60min时出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在270~380℃等温淬火温度内,等温淬火温度较低时,残余奥氏体的量及其含碳量较低,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及其含碳量逐渐增大,当等温淬火温度超过360℃后,有下降的趋势.
【总页数】5页(P462-466)
【作者】边泊乾;刘金海;徐献义;李国禄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
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天
津,30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43.5
【相关文献】
1.ADI拨叉的壳型铸造和等温淬火工艺 [J], 付明;王彬
2.等温淬火工艺对高硅铸钢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 [J], 陈祥;李言祥
3.ADI齿轮渗硼及等温淬火工艺 [J], 史光远
4.等温淬火温度对ADI中残余奥氏体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J], 边泊乾;刘金海;李国禄;徐献义
5.等温淬火工艺对ADI耐磨性的影响 [J], 高颂;刘金海;边泊乾;徐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对高碳钢组织的影响高碳钢是一种含有较高碳含量的钢材,其碳含量通常在0.6%到1.5%之间。
与低碳钢相比,高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但也更脆。
为了提高高碳钢的可加工性和韧性,可以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等温球化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个特定温度,然后在这个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并最终冷却。
在高碳钢中,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对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等温退火温度决定了碳的析出形式。
在高温下,碳原子倾向于从晶格中溢出并形成球化的颗粒。
球化的颗粒会增加钢材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少脆性。
因此,合适的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可以促使碳原子球化并改善高碳钢的组织。
其次,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对高碳钢的晶粒尺寸和形态也有影响。
晶粒尺寸通常与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韧性密切相关。
较高的退火温度可以导致晶粒长大,而较低的退火温度则导致晶粒细化。
在高碳钢中,较大的晶粒会降低钢材的硬度,但也会降低其临界应变能。
因此,适当的等温退火温度可根据需要选择晶粒尺寸。
此外,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可以改变高碳钢中的亚晶结构。
亚晶结构是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结构形态,对材料的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退火温度可以促使高碳钢中的亚晶结构形成,并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最后,等温球化退火温度还可以影响高碳钢中的残余应力和孪晶形成。
高温下的退火可以减小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从而降低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和变形。
此外,适当的退火温度还可以抑制高碳钢中的孪晶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总之,等温球化退火温度对高碳钢的组织和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适当调节退火温度,可以改善高碳钢的可加工性和韧性,提高其抗脆性和强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退火温度可能导致晶粒长大,从而降低硬度和强度。
因此,在等温球化退火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分、性能需求和退火温度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组织和性能。
新型耐磨材料——含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摘要:CADI是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好的强韧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CADI的主要元素的作用及其含量范围、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CAD I显微组织和性能特点,并举例说明了CADI在矿山和农机等上面的应用。
关键词:耐磨材料CADI 等温淬火奥铁体1、我国耐磨材料现状在冶金、矿山、港口、电力、煤炭、建材及军事等各个工业门中,许多工件及设备由于磨损而迅速失效。
材料磨损虽然很少引起金属工件灾难性的危害,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是相当惊人的。
2004 年北京摩擦学科与工程前沿研讨会的资料显示,磨损损失了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分之一。
我国每年因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 亿元人民币以上,仅磨料磨损每年就要消耗30 多万吨金属耐磨材料,且还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
高寿命耐磨材料的研制和使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我国常使用的耐磨材料有普通白口铸铁、高锰钢、镍硬铸铁和铬系白口铸铁,然而他们都有自己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普通白口铸铁韧性较低,高锰钢在低冲击载荷下加工硬化能力差,高铬铸铁在腐蚀性介质的湿磨损条件下耐磨优势不大。
但是,有一种新型耐磨材料能够克服这些缺点,而且它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耐磨性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这种新型耐磨材料就是含碳化物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即CADI,本文对其进行了介绍。
2、CADI的制备CADI 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要熔炼浇注出合格的球铁毛坯试样,在熔炼时要注意获得较高的球化率和一定的碳化物含量,材料的化学成分设计也十分重要。
第二步,对试样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
2.1化学成分熔炼时加入合金的目的第一是增加淬透性,能保证等温淬火时组织的均匀性。
第二是改变低碳球铁 C 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让 C 曲线右移,并使其形状变为具有2个鼻子、贝氏体转变区鼻子突出的S曲线。
另外,与ADI相比较,CADI 中含有碳化物,所以在成分设计时要加入一些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等。
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二、实验设备箱式电阻炉、盐浴炉、砂轮、金相显微镜、硬度计等。
三、实验方案1.成分3.6%C,2.7% ,Si0.2%Mn ,0.04%P ,0.015%S ,0.04%Mg ,0.02%RE2.将所有试样在900℃下奥氏体化,时间为30min;3.将奥氏体化后的试样分为三大组(每大组含8小组),分别在230℃、260 ℃、320℃下等温淬火,每大组中各小组的等温时间分别为2min、10min、15min、30min、40min、50min、60min、70min;4.淬火空冷后,打磨,测硬度值,然后观察金相组织。
四、实验结果五、实验结果分析1.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同一等温时间下不同温度等温淬火后,金相组织都是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只是三者的相对量不同。
随等温温度的升高,贝氏体组织变得粗大,贝氏体的形态由针状的下贝氏体过渡到羽毛状的上贝氏体,上贝氏体的量增加,下贝氏体的量减少。
另外,组织中奥氏体的量不断增多,这是随等温温度升高,则C曲线向左推移,且转变速度加快,碳的扩散速度也加快,奥氏体易于富碳而趋于稳定,故残余奥氏体量增多。
奥氏体的存在有利于ADI的伸长率和冲击韧度的提高,但抗拉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
所以随等温转变温度升高,ADI的抗拉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上升。
2.等温淬火时间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等温时间决定过冷奥氏体转变程度和最终组织,从而对机械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等温时间较短,只有少量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针状铁素体,在针状铁素体周围的奥氏体中的可能会因为扩散了较多的碳而能稳定至室温,但在离铁素体较远的奥氏体中,因为扩散不充分,含碳量不足以使其稳定,从而冷却至室温时转变成马氏体,组织中淬火马氏体数量偏多,故在宏观性能上表现为硬度高而冲击韧度低。
实验图表中,在5min~20min内硬度较高,就是这个原因。
不同处理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等温淬火是一种常用的球墨铸铁热处理工艺,可以在温度为700~800℃时进行淬火,并在保温段保持温度,使球墨铸铁获得好的组织和性能。
然而,不同的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可能会对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等温淬火处理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1. 球墨铸铁的制备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本研究将采用铸造法制备球墨铸铁试件,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然后,确定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参数,包括保温时间、温度和冷却介质等。
2. 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分别采用不同的等温淬火工艺处理球墨铸铁试件,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硬度试验等手段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3. 机理研究在分析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将对其中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探讨其机理。
三、研究意义1. 为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探究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2. 丰富球墨铸铁加工工艺研究的内容通过对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球墨铸铁加工工艺的研究内容。
3. 探究其机理,促进球墨铸铁加工工艺的进步通过对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机理的探究,可以促进球墨铸铁加工工艺的进步,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法和分析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试验等手段对球墨铸铁试件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其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将获得以下成果:1. 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2. 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影响的机理;3. 探究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