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民事诉讼当事人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2
研究生读书计划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专业读书计划研究生,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三年中,我计划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读书中去,争取打好专业基础,对于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握。
下面的书目,全部都要做读书笔记,定期就相关问题与老师交流,为以后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民事诉讼法:专题一纠纷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概论1、(美)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2、刘荣军,《程序确保的理论视角》,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日)棚濑孝雄,《纠纷的化解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6、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7、范栢,《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美),斯蒂芬,《纠纷解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9、(日),小岛武司,《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10、(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化: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治出版社2001年版12、(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掌控》,商务印书馆198413、王铭铭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4、应星,《大和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15、埃里克森,《无须法律的秩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16、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化解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17、公丕祥,《纠纷的有效解决》,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18、邵华,《自组织权利救济》,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19、宋朝武,《调解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0、《法院调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1、刘江江等,《人民调解法治新论》,中国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2、沈志先,《诉讼调解》,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23、春杨,《晚清乡土社会民事诉讼协商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4、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二诉与诉权的理论1、江伟等,《民事诉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2、张晋红,《民事之诉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3、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苏联),顾尔维奇,《诉权》,法律出版社1958年版5、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6、段厚省,《民事诉讼标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7、陈荣宗,《民事程序法诉讼标的理论》,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19848、何文燕等,《民事诉讼理念变革与制度技术创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9、顾培东,《从经济改革到司法改革》,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0、相庆梅,《从逻辑到经验:民事诉权的一种分析框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11、王新环,《检察院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1、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3、杨荣馨,《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刘学在,《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5、冉井富,《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6、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专题四民事诉讼模式研究1、蔡彦敏,《正当程序法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3、温树斌,《迈向司法公正:民事诉讼模式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4、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进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5、陈刚,《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中国检察出版社2021年版6、都本有,《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研究》,大连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五民事诉讼基本制度1、左卫民等,《合议制度研究:兼论合议庭独立审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朱立恒,《刑事审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3、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4、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5、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六管辖制度1、廖永安,《民事审判权促进作用范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意)卡佩莱蒂,《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3、黄川,《民事诉讼统辖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4、邵明,《民事诉讼法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5、黄松存有,《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6、张显伟,《行政审判权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版7、朱立恒,《公正审判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8、孙邦清,《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9、姜启波等,《诉讼统辖》,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七当事人制度1、张晋红,《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2、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韩红俊,《民刑义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4、黄娟,《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5、奚玮,《民事当事人证明权保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6、《民事当事人陈述理论重构》,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7、蔡彦敏,《民事诉讼主体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专题八多数当事人诉讼制度1、范栢,《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共同诉讼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3、王嘎利,《民事共同诉讼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4、蒲一苇,《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专题九诉讼保障制度1、廖永安等,《诉讼费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2、王福华,《民事诉讼专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郭翔民事诉讼法讲义专题一当事人(一)谁有资格成为民诉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当事人资格)1.自然人和法人2.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其他组织(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
①私营独资企业能作为当事人。
对于个体工商户(也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则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
②能作为当事人的合伙只限于合伙组织,即依照《合伙企业法》成立的合伙企业。
(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10/40.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办电脑修理店,店名为“一通电脑行”,依法登记。
甲负责对外执行合伙事务。
顾客丁进店送修电脑时,被该店修理人员戊的工具碰伤。
丁拟向法院起诉。
关于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一通电脑行”为被告B.甲为被告C.甲乙丙三人为共同被告,并注明“一通电脑行”字号D.甲乙丙戊四人为共同被告(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4)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关联知识:法人作为当事人,法人的分支机构不是当事人:条件:①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②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引起的诉讼。
(5)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6)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00/13.陈辉因其存于中国工商银行A县支行曲塘储蓄所的5万元存款被人冒领,欲诉诸法院。
请帮他确定本案以谁为被告? CA、曲塘储蓄所B、曲塘储蓄所、A县支行C、A县支行D、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民事诉讼权利能力(原被告)民事权利能力(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二)谁是本案的真正当事人(正当当事人)1.通常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适格当事人。
2.例外:(2)第一类:根据当事人的意思或法律的规定,依法对他人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利享有管理权。
①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②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书面授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③破产管理人(《企业破产法》第25条);④清算组(《公司法》第185条);⑤清算人《合伙企业法》⑥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股东(《公司法》第152条);⑦遗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⑧为保护死者名誉权而提起诉讼的死者的近亲属。
十年真题1.(2017浙江4月选考,35,3分)张某通过其微博发文,毫无根据地质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损害烈士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诉。
张某的行为侵犯了() A.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誉权 B.烈士子女的隐私权C.烈士的名誉权D.烈士子女的名誉权答案C2.(2017浙江11月选考,36,3分)8月5日,瓷器制造商F收到N电函:“本人欲向贵公司定制景泰蓝瓷瓶1000只(标准见附件),单价800元,三个月内交货。
”次日,F回电:“可以,但单价要998元。
”N收到电函后,于8月11日向F复电:“同意。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①合同中的F和N互为债权人②合同标的为998元③合同履约期限截止日是11月6日④合同于8月11日成立并生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3.(2017浙江4月选考,36,3分)十周岁的小明要去外婆家,他用手机约了一辆出租车,并在电话中对司机讲明了路线,双方约定出租车费为10元。
出租车到后,小明刚要上车,司机却以小明年纪太小为由,拒绝搭载。
小明的约车行为所产生的合同()①已成立②须经小明父母追认才成立③有效④须经小明父母追认才有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4.(2017浙江11月选考,35,3分)根据约定,乙公司应于10日内向甲公司交付指定货物。
3日后,乙公司所在地突发暴雨,引发山洪,公司设备、货物全部被淹,致乙公司无法履行合同,引起纠纷。
本案中()①乙公司构成违约②乙公司不需承担违约责任③双方须通过诉讼解决纠纷④双方可委派各自的法律顾问为辩护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5.[2017浙江4月选考,41,3分]A公司委托B公司处理废弃物,双方约定:B公司应按专业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若产生纠纷,可同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
为节约成本,B公司未按专业要求进行环保处理,直接将废弃物倾倒在山坡草丛中。
民事诉讼法专题讲座详解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矛盾。
当协商无法解决问题时,民事诉讼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法律途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民事诉讼法,本次专题讲座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内容。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述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原则、制度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
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其具有公权性、强制性和程序性等特点。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包括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平等地承担诉讼义务。
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外国当事人与我国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对等原则则是当外国法院对我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时,我国法院也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法院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调解,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4、辩论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法院应当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辩论权利。
5、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滥用诉讼权利、虚假陈述、恶意诉讼等。
6、处分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三、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
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确定。
2、回避制度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如果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应当回避。
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3、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民诉主观题重点法条汇总注意:本资料整理了民诉学习中的部分法条。
此法条并不全,主要是结合主观题考查的特点筛选出的较为重要的法条,主要来源与《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解释》。
知识点与重点法条对应一览表专题一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48条【当事人适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第52条【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第53条【代表人诉讼】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54条【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第81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一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申请参加第二审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第82条在一审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有权提起上诉。
第56条【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专题三民事诉讼的当事人(1)第一节当事人概述第二节当事人适格第一节当事人概述⏹一、当事人的概念⏹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指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要求为终局裁判者及其相对人。
⏹注意不同审级当事人的称谓不同。
⏹二、当事人的确定⏹(一)当事人确定的意义⏹当事人的确定,是针对已经提起的诉讼中,因有冒名诉讼的情形,必须面对“谁是本件诉讼当事人”的问题。
⏹“谁是当事人”涉及到判决的效力、管辖中被告的住所地、送达时被告的住所地、法官的回避、重复起诉的禁止、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当事人能力、诉讼能力、当事人适格等问题。
⏹(二)当事人确定的学说⏹1.意思说⏹依原告的意思,决定谁是当事人。
⏹2.行动说⏹以实施诉讼行为者,决定谁是当事人。
⏹3.表示说(主流学说)⏹以诉状上所表示的当事人,决定谁是当事人。
⏹三、当事人资格⏹(一)概念⏹当事人资格,又叫当事人的能力,是指有没有可以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资格问题。
⏹(二)规则⏹1.自然人有民事权利能力者,有当事人能力。
⏹2.自然人无民事权利能力者,也可能有当事人能力。
⏹台湾民诉法第40条第2项规定:“胎儿,关于其可享受的利益,有当事人能力。
”此处的利益,包括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继承权、受遗赠权、遗产分割等。
⏹3.个体工商户及个人合伙组织无当事人能力,应列自然人为当事人。
⏹4.通常情况下,法人有当事人能力。
(例如破产案件中有例外)⏹5.法人所成立的分支机构,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有当事人能力。
⏹6.非法人团体,满足一定的条件,有当事人能力。
⏹(三)无当事人能力的处理⏹无当事人能力,法院不予受理。
如已受理,法院应以裁定驳回原告之诉。
相关承受不利益的人,不论他本身或其相对方是否具有当事人能力,都可以受裁判者的资格要求上诉,请求救济。
⏹四、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一)行为能力概述⏹行为能力,又称为法的处理事务能力,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为自己和他人创设、变更或撤销法律关系的资格,分为民事实体法上的行为能力和民事程序法上的行为能力。
⏹民事实体法上的行为能力,是指可以通过实施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创设、撤销或改变私法上的法律关系的资格。
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程序上的行为能力,是指可以独立并有效地从事程序行为及承受他人的程序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资格,在诉讼程序中称为诉讼能力,在执行程序中称为执行能力,在非讼程序中称为非讼能力。
民事程序上的行为能力,分为有民事程序上的行为能力和无民事程序上的行为能力。
⏹(二)规则⏹1.能独立以法律行为负义务者,有诉讼能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必无诉讼能力。
⏹3.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原则上有诉讼能力。
⏹4.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一定有诉讼能力。
⏹三)法律后果⏹1.无诉讼能力人所为的诉讼行为,原则上无效,事后经过法定代理人或有允许权人的承认,或已取得诉讼能力之本人的追认,溯及于行为时发生效力。
⏹2.因诉讼能力的欠缺,可构成上诉及再审的事由。
⏹五、辩论能力⏹(一)定义⏹辩论能力,指实际参与诉讼程序的辩论所须具备的能力。
⏹(二)辩论能力与诉讼能力的关系⏹1.在非律师强制主义的国家,有诉讼能力者,即具有辩论能力。
⏹2.如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诉讼有关事项的陈述,不得要领,可以认为其无辩论能力时,法院可以禁止其陈述。
⏹六、界定当事人能力、诉讼能力和辩论能力的意义⏹当事人能力,是在一般意义上成为当事人的资格。
⏹第三节当事人适格⏹一、当事人适格的定义⏹当事人适格,又称为正当当事人,是指当事人就具体特定的诉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原告或被告,而承受界定诉讼标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的本案判决的资格。
此种资格作为当事人的权能观察时,叫作当事人的诉讼实施权(又称为诉讼追行权)。
⏹二、设置当事人适格制度的价值⏹民事诉讼受到人力、物力的资源限制,必须考虑到该诉讼是否有以本案判决解决的必要性及实效性。
当事人适格作为本案判决的诉讼要件,具备两大功能:⏹(一)消极功能⏹可以将就解决纷争而言属于不恰当的当事人加以排除,直接以程序裁判驳回原告之诉,以免浪费司法资源。
⏹(二)积极功能⏹可以选出恰当的当事人,真正解决纠纷。
⏹◆注意当事人适格与诉的利益的共通性。
⏹诉讼能力,是为保护当事人本人而设。
⏹辩论能力,是为确保诉讼程序的迅速顺畅而设。
⏹三、当事人适格的判断标准⏹结合处分权、管理权理论和诉之利益理论依具体的个案进行判断。
⏹(一)一般而言,当事人就诉讼标的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在外观上有管理权或处分权时,即认定其有诉讼实施权,即谓当事人适格。
⏹(二)就给付之诉而言,原则上只须主张自己有给付请求权的人对有给付义务的人提起,即谓当事人适格。
⏹(三)就确认之诉而言,两造间有确认利益,即谓当事人适格。
⏹(四)就形成之诉而言,原告有形成诉权,被告依法律规定或依形成的法律关系或法理,属于形成诉权的行使对象时,即谓当事人适格。
⏹四、当事人适格与当事人能力的比较⏹(一)相同点⏹1.均为确定是否成为原告或被告所应判断的事项,具有发挥排除当事人以外的人的功能。
2.必须同时满足两者的条件,才能在具体诉讼中实施诉讼行为。
⏹3.两者都属于诉讼要件,当事人能力是一般诉讼要件,当事人适格是本案判决的诉讼要件。
⏹(二)不同点⏹1.判断标准不同。
⏹当事人能力与诉讼所争执的权利内容完全无关,也就是说,与该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分离的,是抽象意义上的,一般性地认定当事人是否具备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资格。
⏹当事人适格,是具体的、个别的,是以有当事人能力为前提的,是针对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纷争的解决而言,究竟应由谁作为当事人更为合适的角度来考察的。
⏹2.判断的顺序不同⏹确定为当事人后,要先就可否成为一般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当事人能力)进行审查,再依据个别事件的诉讼标的与当事人的关系,判断就此个案的纷争解决而言,作为当事人是否正确(当事人适格)。
⏹五、诉讼担当⏹(一)定义⏹第三人因法律规定,或有权利人或义务人的授权,而成为适格当事人的情形。
分为任意的诉讼担当和法定的诉讼担当。
任意的诉讼担当是指担当人取得诉讼实施权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情形。
法定的诉讼担当,是指担当人取得诉讼实施权是基于法律规定的情形。
⏹(二)法定诉讼担当的情形⏹(三)任意诉讼担当的情形⏹(四)诉讼担当的法律后果⏹1.诉讼担当的担当人,虽为诉讼上的原告或被告,但并非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的归属主体,为形式的当事人;被担当人为真正的权利义务归属主体,并且为判决效力所及之人,为实质的当事人。
⏹2.诉讼担当人有诉讼实施权,被担当人无诉讼实施权。
⏹【案例】李卫东之子李文杰(11岁)是中山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张为华之子张波(13岁)是中山路小学六年级学生。
某日下午放学后,李文杰与张波以及其他几个小朋友同行,一路上打打闹闹。
打闹中,李文杰用一块小石子打中了张波的头部,张波即捡起石子还击,因没有打着,张波解下皮带追打李文杰,乘李文杰不备,张波用皮带朝其头部打去,结果打伤了李文杰的右眼,血流不止。
⏹李文杰的父亲立即把儿子送往医院,经检察,李文杰眼睛的视网膜受损,住院进行手术,支付医疗费5000元。
出院后,李文杰的父亲李卫东以张波的父亲张为华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卫华赔偿损失5000元。
⏹[问题]:本案中,李卫东、李文杰、张为华、张波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兰秀丽的丈夫高海亮是个体运输司机,1992年5月的一天,高海亮在出车时与成都市远景运输公司司机吴某驾驶的大货车相撞,高海亮经抢救无效死亡。
由于兰秀丽小时因病而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生活上勉强可以自理,但由于丈夫去世后家里便失去了经济来源,特别是此时她已有八个月身孕。
⏹1992年7月中旬,兰秀丽的女儿出生,母女俩的生活更加难以维持,经与远景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兰秀丽以自己和女儿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远景运输公司赔偿一切损失,并支付母女俩的生活费用。
⏹•[问题]本案当事人的确定是否正确?⏹[案情]原告田某(女)与被告谢某(男)均系哑人。
1990年10月经人介绍相识,1991年10月1日结婚。
婚后生一女孩。
因夫妻双方性格不和,经常发生争执。
1994年田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谢某离婚,并要求抚养女儿。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认为原、被告均系哑人,于是分别通知原告之母席某与被告之父谢某某,分别作为原被告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
经审理,在双方当事人未到庭的情况下达成调解协议:“同意原告与被告离婚;婚生女儿由原告田某抚养,被告谢某每月给付抚养费50元。
”⏹问:该调解协议是否有效?⏹[案情]甄某、乔某、雷某商量合伙开设餐馆,由甄某负责领取营业执照并担任负责人,乔某负责租赁房屋。
乔某找到王某,协议租赁王某私有住房两间,每月租金1000元,约定按月支付。
餐馆经营6个月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亏损较大,不能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王某找乔某交涉,要求乔某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乔某以自己不是餐馆负责人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要求。
王某又找甄某交涉,甄某表示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于是王某起诉到法院。
⏹受诉人民法院在确定当事人的问题上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甄某等三人合伙仍然是个人,对与原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着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应属共同诉讼,合伙人应为共同被告;另一种意见认为,个人合伙组织是一个经济实体,是民事主体,合伙组织即餐馆可以作为本案的诉讼当事人,由它的负责人甄某作为代表人进行诉讼。
[问题]如何确定本案的被告?⏹[案例]⏹甲厂诉乙公司付款,而乙公司系某单位非法派出的分支机构,如果法院是在审查起诉时发现的,应当如何办?如果法院是在立案之后才发现的,应当如何办?⏹甲厂诉乙厂支付违约金,而乙厂已并入丙厂,乙厂已不复存在,如果法院是在审查起诉时发现的,应当如何办?如果法院是在立案之后才发现的,应当如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