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导热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7
不良导体的热导系数的测量实验简介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
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 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比较多,但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
用稳态法时,先用热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并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析,然后进行测量。
而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按周期性变化等。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并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实验仪器待测橡皮垫、黄铜板、加热铜质圆盘(带隔热层)、红外灯、热电偶、杜瓦瓶、冰水混合物、0~250V 变压器、秒表、游标卡尺等实验原理1,导热系数当物体内存在温度梯度时,热量从高温流向低温,谓之热传导或传热,传热速率正比于温度梯度以及垂直于温度梯度的面积,比例系数为热导系数或导热率:dS dxdTdt dQ λ-= (1) 2,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厚度为h 、截面面积为S 的平板形样品(橡胶板)夹在加热圆盘和黄铜盘之间。
热量由加热盘传入。
加热盘和黄铜盘上各有一小孔,热电偶可插入孔内测量温度,两面高低温度恒定为T 1 和T 2时,传热速率为S hT T dt dQ21--=λ (2)图 1图 2由于传热速率很难测量,但当T 1 和T 2稳定时,传入橡胶板的热量应等于它向周围的散热量。
这时移去橡胶板,使加热盘与铜盘直接接触,将铜盘加热到高于T 2约10度,然后再移去加热盘,让黄铜盘全表面自由放热。
每隔30秒记录铜盘的温度,一直到其温度低于T 2,据此求出铜盘在T 2附近的冷却速率dtdT。
铜盘在稳态传热时,通过其下表面和侧面对外放热;而移去加热盘和橡胶板后是通过上下表面以及侧面放热。
讲义一: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感知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2、 学习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3、学习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测量传热速率。
【实验仪器及装置】FD-TC-B 型导热系数测定仪、游标卡尺及电子天平等 【实验原理】 1、傅立叶热传导方程傅立叶热传导方程正确的反映了材料内部的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该方程式指出:在物体内部,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相距B h ,温度分别是121θθθ(和>)2θ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当平面的面积为S 时,在t δ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δ满足关系:212124B B B Q S d t h h θθθθδλλπδ--== (1) 其tQ δδ为单位时间传过的热量(又称热流量),与λ为导热系数(又称热导率)、传热面积24B d S π=、距离B h 以及温差12θθ-有关。
而λ的物理意义为:相距单位长度的两个平面间的温度相差一个单位时,每秒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单位为C m W 0//。
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一般很小,例如,矿渣棉为0.058,石棉板为0.12,松木为0.15~0.35,混凝土板为0.87,红砖为0.19,橡胶为0.22等。
良导体的导热系数通常比较大,约为不良导体的321010~倍,如铜为4.0×210。
以上各量单位是C m W 0//。
2、稳态温度和热流量的测量(1)稳态温度测量如图(二)所示,当传热达到稳定状态时,样品上下表面的温度21θθ和不变,这时可以认为加热盘C 通过样品传递的热流量与散热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θθ加热铜盘待测样品 散热铜盘图(二)1θ2θB h速率相等。
因此可以通过散热盘P 在稳态温度2θ时的散热速率来求出通过样品传递的热流量tQδδ。
(2)热流量的测量当测得稳态时的样品上下表面温度1θ和2θ后,将样品B 抽去,让加热盘C 与散热盘P 接触,使散热盘的温度上升高到其稳态2θ时的5℃以上,再移开加热盘,让散热盘在风扇作用下冷却,记录散热盘温度θ随时间t 的下降情况,便可求出散热盘在其稳态2θ处的冷却速率2θθθ=∆∆t ,则散热盘P 在2θ时的散热速率为:2θθθ=∆∆t mc(2)其中m 为散热盘P 的质量,c 为其比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