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学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82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自从有了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以来,就产生了管理的思想和实践,但管理理论或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则主要形成于过去一百年。
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一直到现在哈默、钱匹的企业再造,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
1、教学目标:理解每一种管理理论是如何与过去及未来相联系的,研究管理的历史,可以把握关于管理未来的重要线索,从而产生管理的创新思维。
2、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学历史发展,掌握主要的管理理论,认识现代管理系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3、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通过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介绍,使学生在观念上重视对管理理论重要性的认识。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本章的内容包括:古代管理思想概述;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现代管理动向与特点。
4、计划课时:8课时5、教学重点与难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6、学习质量评价: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课堂提问及问题回答情况;2、课外作业或论文完成情况及质量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
自从有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或集体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
有关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现代管理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泰罗倡导的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其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科学挑选工人;3.工时研究与标准化;4.差别计件工资制;5.职能管理;6.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
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西方的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一、教学要点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化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斯密的分工理论。
4、巴贝奇的报酬制度思想。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7、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
8、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
9、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
10、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的综合概念结构。
11、梅奥的霍桑试验。
12、人群关系学说的基本思想。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5、麦格雷戈的X、Y理论。
16、洛尔施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17、大内的Z理论。
18、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19、企业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
20、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21、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22、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创新。
23、萨维奇的旧管理原则和新管理原则的内容。
24、大野耐一所解释的muda类型。
25、圣吉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和五项修炼。
26、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阶段及其基本内容。
27、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主要内容。
28、两步利改税的内容。
29、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优点、缺点。
30、租赁经营责任制的内容。
31、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
32、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33、关键名词: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查理·巴贝奇、利润分配制度、弗里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制、计划职能、执行职能、亨利·法约尔、统一命令、统一领导、等级链、人的秩序、物的秩序、林德尔·厄威克、行为科学、埃尔顿·梅奥、霍桑试验、人群关系论、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亚布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超Y 理论、Z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精益生产、muda、企业再造、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民营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________和微观管理的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