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疾病】 脑震荡1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脑震荡判定标准
脑震荡(Concussion)的判定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指南和协议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和标准:
1.症状:脑震荡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问题、情绪变化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与头部创伤有关的情况下,脑震荡的可能性较高。
2.丧失意识:意识丧失是脑震荡的一个常见特征,但并非所有脑震荡患者都会出现。
即使意识丧失时间很短暂(几秒钟),也应引起注意。
3.记忆损失:患者对创伤前后的记忆可能会有间断或缺失,这种记忆损失是脑震荡的一个指标。
4.神经学体征:脑震荡患者在神经学检查中可能出现一些异常,如平衡问题、协调性问题、眼球震颤等。
5.精神状态:脑震荡患者的精神状态可能出现变化,如易激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6.评分量表:有一些标准化的评分量表可用于评估脑震荡,如格拉斯哥脑震荡量表(Glasgow Coma Scale)、SCAT5(Sport Concussion Assessment Tool)等。
这些量表结合了症状、认知功能、平衡、眼球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有助于辅助判断和监测脑震荡的情况。
脑震荡的治疗方法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通常是由头部受到剧烈震动或撞击引起的。
脑震荡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了解脑震荡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脑震荡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脑震荡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休息。
在受伤后的头几天,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和思维性工作,以减轻脑部的压力和疲劳。
此外,还需要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其次,对于脑震荡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止痛药、镇静剂等,以减轻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一些辅助药物,如维生素、氨基酸等,以加速身体的康复。
除了休息和药物治疗外,脑震荡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加速康复。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可以有效缓解头部不适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过程。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头部运动和训练,以增强脑部的功能和灵活性。
另外,心理治疗也是脑震荡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由于脑震荡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心理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总的来说,脑震荡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坚持规范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对脑震荡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脑震荡(轻度脑挫伤)诊疗常规
【概述】
脑震荡为由轻度脑损伤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群。
其特点是头部外伤后短暂意识丧失,旋即清醒,除有近事遗忘外,无任何神经系统缺损表现。
【诊断标准】
1、有外伤史
2、临床症状和体征
3、脑CT
【纳入标准】
初治病人,年龄18~65岁,一般情况好,GCS记分大于12分。
无严重并发症,合并症。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如合并颅骨骨折,头面部皮肤挫裂伤等。
【治疗常规】
1、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2、早期48小时重症监护,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及双侧瞳孔变化。
3.输液1500ml-2000ml,应用降颅压药物甘露醇针,应用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药物纳洛酮,神经节甘脂等,应用控制癫痫发作药物如苯巴比妥针,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
如泮托拉唑钠。
4.因脑挫伤病情易变化,早期应复查脑CT检测颅内病情,因应用脱水药物易引起电解质紊乱,需间断查血电解质。
【出院标准】
1、患者无头痛头晕症状,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表现。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 14天。
2、一般在治疗后14天后,脑CT提示脑水肿消退或无阳性表现。
脑震荡疾病概述脑震荡(神经外科)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
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理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
其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合并存在,应注意及时作出鉴别诊断。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出现可能是脑损伤的病理因素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可成为脑震荡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脑震荡的恢复期,患者应适当地参加娱乐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分散对脑震荡的注意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脑震荡发病机制过去一直认为脑震荡仅仅是头部受外力打击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机能障碍,并无可见的器质性损害,在大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上均未发现病变,所表现的一过性脑功能抑制,可能与暴力所引起的脑细胞分子紊乱、神经传导阻滞、脑血循环调节障碍、中间神经元受损以及中线脑室内脑脊液冲击波等因素有关。
近代,据神经系统电生理的研究,认为因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影响上行性活化系统的功能才是引起意识障碍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些学说还不能满意地解释脑震荡的所有现象。
脑震荡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
2.近事遗忘: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
3.其他症状: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症状。
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脑震荡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颅内压降低。
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数正常。
生化检查亦多在正常范围,有的可查出乙酰胆碱含量大增,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钾离子浓度升高。
影像学检查1.颅骨X线检查无骨折发现。
2.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3.脑电图检查伤后数月脑电图多属正常。
脑震荡有什么治疗方法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创伤,其特点是脑部受到剧烈震动或撞击,导致脑功能暂时性失衡。
脑震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
首先,休息是治疗脑震荡的重要手段。
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剧烈智力劳动和刺激性娱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帮助脑部恢复。
其次,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脑震荡的症状。
根据症状的不同,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
第三,物理治疗是促进脑震荡康复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包括冷敷、热敷、按摩、理疗、牵引、电疗、超声波和磁疗等。
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流循环,缓解痉挛、肌肉痉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第四,康复训练是脑震荡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恢复功能性动作的训练,重新建立神经元连接和功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平衡训练、气功、手指灵活性训练、脑波调节训练、言语训练等。
最后,心理支持是脑震荡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脑震荡患者往往伴随着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和失眠等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评估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脑震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和改变治疗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工作,以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脑震荡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震荡是一种较轻的脑外伤,一般会自行恢复,但也需要注意适当治疗,以下是一些脑震荡的治疗方法:
1. 休息:脑震荡后,休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以减轻头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2. 补液:脑震荡后,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促进康复。
3. 控制症状:对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4. 注意安全:预防二次伤害是治疗脑震荡的重要措施,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避免碰撞头部。
5. 视休息:脑震荡后,大多数患者存在对光敏感、眼部疼痛等问题,需要给予眼部休息,减少对光线的刺激,可以配戴墨镜。
6. 心理辅导:脑震荡可能对患者产生心理影响,例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7. 全面康复:恢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逐渐增加的活动和锻炼,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避免过度运动。
请注意,以上仅为常见的脑震荡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并及时咨询医生。
脑震荡的症状与康复计划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创伤,通常由头部剧烈冲击或撞击引起。
它是一种临时性脑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
本文将介绍脑震荡的症状,以及康复计划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康复方法。
一、脑震荡的症状脑震荡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头痛:脑震荡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可能是从头部撞击引起的。
这种头痛通常是阵发性的,可能会加重活动或用力时。
2. 乏力和恶心:脑震荡还可能导致乏力和恶心的症状。
患者可能感到疲倦,丧失活力,并出现恶心的感觉。
3. 头晕:脑震荡后,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的症状。
他们可能感到站立或行走时不稳,并且可能容易失去平衡。
4. 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脑震荡会影响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患者可能发现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或记忆事物方面困难。
5. 睡眠问题:脑震荡后,患者可能经历睡眠问题,包括难以入睡、易醒或睡眠质量下降。
二、康复计划的重要性对于脑震荡患者,康复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轻症状并恢复正常生活。
以下是一些制定康复计划的重要原则:1. 休息:在脑震荡后,休息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应该避免剧烈活动和剧烈活动,给予大脑充分休息的时间。
2. 逐渐恢复活动:尽管休息很重要,但患者也需要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这包括逐步增加日常活动的强度和时长,但要避免剧烈活动。
3. 认知康复:脑震荡后可能出现记忆和注意力问题。
认知康复包括通过记忆游戏、注意力训练等方法来恢复大脑的功能。
4. 心理支持:脑震荡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波动和焦虑。
5. 医疗监测:定期进行医疗监测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医生可以通过评估症状和功能恢复情况来调整康复计划。
三、常见的康复方法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和协调能力。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平衡训练、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
2. 言语疗法:脑震荡可能对患者的语言能力产生影响。
描述脑震荡的诊断标准
脑震荡,也被称为脑应激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神经系统综合征,其特征是脑损伤后,脑功能可能会暂时减弱。
脑震荡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视觉和听觉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周。
脑震荡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1.脑损伤:包括头部撞击、头部扭伤或头部受力,这些都可能导致脑损伤。
2.认知、感觉或行为改变:脑震荡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感觉或行为改变,例如头晕、失去平衡、嗜睡、记忆力减退、言语不清、精神恍惚等症状。
3.脑部影像检查:脑部影像检查,如CT或MRI扫描,可以检查是否存在脑损伤。
4.神经学检查:神经学检查,如脑电图,可以识别脑震荡的神经系统损伤。
5.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识别脑内是否存在损伤。
6.脑内压检查:脑内压检查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损伤。
脑震荡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症状,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对于患有脑震荡的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长期神
经损伤。
诊断脑震荡的完整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以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脑震荡的诊断标准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者剧烈晃动而
引起的。
脑震荡的诊断并不容易,因为它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
然而,有一些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脑震荡。
首先,脑震荡的诊断需要有头部受伤的历史。
患者通常会描述头部受到了撞击
或者剧烈晃动,这是诊断脑震荡的第一步。
其次,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认知功能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有头部损伤的迹象,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除了身体检查,医生还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比如CT扫描或者MRI。
这些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颅内出血、脑震荡后综合征等。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受损。
在诊断脑震荡时,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
脑震荡的症状通常会
在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但也有一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在数小时或数天后才出现。
因此,医生需要询问患者头部受伤后出现症状的时间,以确定是否符合脑震荡的诊断标准。
总的来说,诊断脑震荡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症
状持续时间。
只有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医生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脑震荡。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脑震荡的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诊断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对脑震荡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脑震荡诊断标准
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摇晃而引起的。
脑震荡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脑震荡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脑震荡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脑震荡。
1. 症状观察。
脑震荡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患者在受伤后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头痛和头晕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 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肢体活动度、感觉异常等情况。
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脑部损伤,对于脑震荡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认知功能评估。
脑震荡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因此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也是诊断脑震荡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通过问答、记忆力测试等方式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判断是否存在脑震荡。
4. 影像学检查。
脑震荡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脑部结构是否受损,是否存在出血、水肿等情况,从而确认脑震荡的诊断。
5. 专业医生诊断。
最终,对于脑震荡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给出诊断结果。
总之,脑震荡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症状观察、神经系统检查、认知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以及专业医生的诊断等手段,以确保准确诊断脑震荡,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脑震荡诊断标准对于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外科疾病脑震荡的症状治疗和预防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脑震荡进行详细探讨: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脑震荡的症状表现脑震荡是由头部遭受剧烈撞击或振动导致的脑部功能暂时性障碍。
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减退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一定同时发生,且强度和持续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应该通过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二、脑震荡的治疗方法脑震荡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1. 休息:脑震荡患者应及时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这样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脑震荡引起的症状,如头痛、恶心等。
但应避免滥用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或带来其他不良反应。
3. 康复训练:脑震荡康复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认知训练、平衡训练等,可以恢复脑部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应由专业的康复医师进行指导和监控。
三、脑震荡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脑震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佩戴安全头盔:在进行高风险的运动或活动时,佩戴适合的安全头盔可以有效地减轻头部受到的冲击,降低脑震荡的发生几率。
2. 注意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脑震荡的一大原因,因此我们应该细心驾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碰撞。
3. 安全环境: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应注意保持干净、整洁和安全。
减少意外摔倒或事故发生的可能。
4. 预防跌倒:特别是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应注意防止跌倒。
可以采取安装扶手、使用辅助工具等措施。
5. 规避高风险活动:高风险的职业或运动项目应适当评估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或避免参与。
综上所述,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预防措施主要是佩戴安全头盔、注意交通安全、创造安全环境、预防跌倒以及规避高风险活动。
脑震荡名词解释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外伤,通常由头部受到剧烈冲击或撞击而引起。
脑震荡发生后,大脑在头部活动时会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包括意识丧失、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记忆减退等症状。
脑震荡通常是一种轻度的脑损伤,但在严重情况下,也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和行为问题。
脑震荡的主要原因是外力对头部的冲击,比如车祸、运动事故、跌倒、打击等。
当头部受到剧烈的震动时,脑组织会对撞击做出反应,导致脑细胞的损伤。
此外,脑震荡还可能与剧烈旋转、快速变换运动方向以及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等因素有关。
脑震荡的症状通常在事故后的几分钟内出现,但也可能在24-48小时内才显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混乱、记忆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可能在几天内完全康复,而有些人可能需要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对于诊断脑震荡,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事故的情况以及脑部影像检查来进行评估。
在急性期,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休息和严格限制脑部活动,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在恢复期,医生可能会给患者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预防脑震荡需要注意避免头部受到剧烈冲击或撞击的情况。
对于参与高风险运动或工作的人群,佩戴头盔和其他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避免剧烈摇晃头部和突然改变运动方向也能帮助减少脑震荡的风险。
总的来说,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外伤,主要由头部受到剧烈冲击而引起。
它的症状通常是暂时的,但也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和行为问题。
预防脑震荡需要注意避免头部受到剧烈冲击或撞击的情况,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脑震荡名词解释的定义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脑部损伤,通常由于头部受到冲击、撞击或摇晃而引起。
它是一种暂时性的脑功能受损,通常不会导致永久性或结构性损伤,但可以产生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症状。
以下是对脑震荡的名词解释以及相关参考内容:1. 脑震荡(Concussion)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紊乱和短暂的功能障碍。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的急剧加速和减速或剧烈旋转导致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脑震荡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以避免二次伤害。
2. 头部冲击加速度(Head Impact Acceleration)头部冲击加速度是指当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时,头部和脑组织所承受的加速度。
研究显示,高强度冲击会导致脑组织内部的剪切应变和压力增加,从而损害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功能。
头部冲击加速度的监测可以用来评估冲击程度和预测脑震荡的可能性。
3. 剪切应变(Shear Strain)剪切应变是指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相对滑移,它是衡量力学变形程度的指标之一。
在脑震荡中,头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剪切应变,导致脑组织内部的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损害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4. 安全帽(Protective Helmet)安全帽是一种用于保护头部免受外力冲击的装备。
它通常由防震材料和内垫组成,可以吸收和分散外力冲击。
根据研究,佩戴安全帽可以减少头部受伤和脑震荡的风险,特别是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或进行体育活动时。
5. 脑功能评估(Neurocognitive Assessment)脑功能评估是评估个体脑部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各种认知和神经心理学测试,医生可以评估脑震荡患者的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确定脑震荡的严重程度和恢复进程,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6. 二次伤害(Second Impact Syndrome)二次伤害是指在一个未完全康复的脑震荡患者再次遭受头部冲击时,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脑震荡特征识别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方法1. 高能碰撞:脑震荡是由于头部受到高能碰撞而引起的。
这种碰撞可能发生在交通事故、运动活动、摔倒或其他意外情况中。
2. 头部撞击:头部前部、后部、侧部或顶部的撞击可能导致脑震荡。
撞击的力度越大,脑震荡的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3. 意识丧失:脑震荡后,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通常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
4. 头痛:脑震荡后常常伴有头痛,可能是因为脑组织受到损伤或血管收缩。
5. 头晕:脑震荡后可能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脑组织受到震荡而导致血流减少。
6. 恶心和呕吐:脑震荡后,人们常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脑部的刺激和功能紊乱所引起的。
7. 记忆问题:脑震荡后,记忆问题是常见的症状。
患者可能很难记住事情或注意力不集中。
8. 疲劳:脑震荡后,患者可能感到疲劳和缺乏精力。
这可能是由于脑部受伤和修复的过程所引起的。
9. 睡眠问题:脑震荡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问题,如失眠或过度嗜睡。
10. 情绪变化: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或焦虑的症状。
11. 复杂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脑震荡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导致复杂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下降。
12. 注意力问题: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分散的问题。
13. 物理症状: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视觉和听觉问题,如模糊视觉、听力下降或听力失聪。
14. 恶劣室内环境:在室内运动或活动时发生撞击的概率更高。
特别是在没有垫子、保护装备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15. 心理压力:在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发生脑震荡的风险更高。
压力可能导致患者身体紧张,增加撞击的意外机会。
16. 年龄因素: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脑震荡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骨骼和脑部还未完全发育。
17. 活动类型:某些运动或活动,如橄榄球、摔跤和搏击术,因其高碰撞性质而增加了发生脑震荡的风险。
18. 重复性头部撞击:重复性头部撞击可能增加脑震荡的严重程度和患病率。
中医内科:脑震荡脑震荡与脑挫裂伤,为头部直接受暴力所致。
或由外物击伤,或与硬物相撞。
亦有因于臀、足受力,外力由脊传头而震伤颅脑者。
脑震荡为病较轻,其症每于伤后短暂失却知觉,伴呕吐、头痛及近事遗忘。
脑挫裂伤为病较重,患者常可昏迷数小时至数星期。
症见明显头痛、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见瞳孔散大,呼吸不匀,甚至持续高热而呈危象。
脑震荡与脑挫伤之治疗,素无特效疗法,中医多主平肝化痰、潜阳熄风,笔者以钩藤、石决、姜夏、茯神、天麻、龙牡、磁石、竹茹、白蒺藜等治疗数例,鲜获速效。
后读曹惕寅先生之《诊暇录稿》,得以单味代赭石重投缓服,以治脑震荡之法,用于临床,其效应若桴鼓,捷如影响。
先后四、五例,投剂辄应。
先录典型病例一则于下:陶某,男,四十八岁,某粮管所副所长。
1979年10月5日上午,与邻居因事争执,被木棍击伤头颅、腰背及眼部,当即晕仆。
急送某区中心医院急诊。
在该院留观十二日,诊断为“脑挫伤”。
出院时腰背及眼外伤渐愈。
血压由入院时220/130(mmHg)下降为130/90(mmHg)。
其时主症为头晕泛恶剧烈。
于出院当日邀余往诊。
自诉:击伤伊始,即晕不可支,旬余以来,虽针药迭进,而症无少减,只能静卧,不能稍动躯体,稍稍动作,即觉天旋地转而眩晕欲仆,随即泛恶频频,但不呕吐。
一日三餐及饮水服药,均由家属喂饲。
余诊得脉象弦滑,舌质舌苔无异常。
迳予:代赭石100g,加水两大碗,煎至一大碗,待温后,以汤匙缓缓喂饮,约四小时左右饮尽。
当日下午开始服药,至傍晚,甫尽药汁之半,已可自行翻身。
于是续服前药而尽其剂,及夜半,独自下床登厕矣。
然步履蹒跚,时欲以手扶物。
翌日又服一剂,即恢复正常。
直至1989年以它病逝世,生前未见任何脑震荡后遗症。
按:此案眩晕甚而无呕吐,《诊暇录稿》之案,则为呕吐剧烈,神识不清。
该书原刊于1927年,以后未见再版,渐成凤毛麟角矣。
今照录原文,以资读者印证:“粤东范君之女,年五龄。
自楼窗跌仆下坠,狂妄躁语。
脑震荡怎样治疗与护理陈新梅 (淮滨县中医院,河南信阳 464400)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是因为头部受到强烈撞击进而诱发,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
同时,因为脑震荡患者创伤处于头部位置,所以往往会伴随着紧张、焦虑、恐慌等各类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生理、心理带来较为严重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临床当中脑震荡发病率逐年提升,对于治疗与护理相关知识推广以及普及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结合脑震荡发病率,加大对脑震荡治疗以及护理分析与研究力度。
脑震荡概述脑震荡属于一种轻型闭合性的颅脑损伤,现阶段,临床医学当中对于脑震荡致伤机制处于深入研究阶段,致伤机制并不明确,一些全新的研究显示,引发意识丧失的最核心、最关键因素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出现一定损伤,最容易诱发和导致脑震荡的因素则为暴力形式。
同时,大部分临床学者认为,脑震荡后患者头痛、短暂昏迷以及短暂性意识障碍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脑血管循环障碍、脑室系统受到脑脊液的冲击等各类因素。
常见的脑震荡症状以及体征(1)逆行性遗忘,可以称之为近事遗忘。
患者意识在全面恢复后,对于远记忆或者往事记忆可以明确记忆,但是对于受伤时期的各种场景,或者对受伤开始前一段时间内各类事件无法有效记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忘大量近期记忆,出现此类症状的最主要原因为脑震荡较为严重,原发昏迷时间相对比较长。
(2)短暂性脑干症状。
患者头部受到一定伤害之后,可能会立即出现意识障碍问题,部分患者表现为意识、神志不清晰,有的神志会完全昏迷,持续的时间有一定差异,有的患者可能保持几秒钟、几分钟,也有患者会保持几十分钟,但是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超过半小时。
此外,脑震荡患者在组织展开神经系统检查过程中,检查结果一般为阴性,难以彻底查出阳性体征,部分脑震荡患者恢复时期,经常会出现耳鸣、呕吐、恶心、头疼、失眠等各类病情,大多数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逐步消失。
脑震荡检查方法(1)对脑震荡患者实施生化检验检查,大部分患者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部,也有部分患者检查结果显示为乙酰胆碱以及钾离子浓度不断上升、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脑震荡
脑震荡(神经外科)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
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理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它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经治疗后大多可以治愈。
其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颅脑损伤如颅内血肿合并存在,应注意及时作出鉴别诊断。
脑震荡,是因外伤后脑干网状结构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使脑皮质发生抑制的一种病症。
其特点是有短时间的意识障碍,醒后有短暂的逆行遗忘,而无器质性损伤的征象。
本病由于外伤,使络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髓海不足而致头痛、头晕等。
严重时可并发脑水肿脑出血等。
本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耳鸣、失眠健忘,儿童可伴有呕吐,同时出现躁动不安或嗜睡,舌质红、苔白,脉弦。
症状表现
1.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
2.近事遗忘: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
3.其他症状: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症状。
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脑震荡后遗症
脑震荡后遗症的出现可能是脑损伤的病理因素与患者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可成为脑震荡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脑震荡的恢复期,患者应适当地参加娱乐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分散对脑震荡的注意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病理简介
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历时数分钟乃至十多分钟,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但偶而有病人表现为瞬间意识混乱或恍惚,并无昏迷;亦有个别出现为期较长的昏迷,甚至死亡者,这可能因暴力经大脑深部结构传导致脑干及延髓等生命中枢所致。
病人遭受外力时不仅有大脑和上脑干功能的暂时中断,同时,也有下脑干,延髓及颈髓的抑制,而使血管神经中枢及植物神经调节也发生紊乱,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暂停继而浅弱及4肢松软等一系列反应。
在大多数可逆的轻度脑震荡病人,中枢神经机能迅速自下而上,由颈髓-延髓-脑干向大脑皮质恢复;而在不可逆的严重脑震荡则可能是自上而下的抑制过程,使延髓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的功能中断过久,因而导致死亡。
意识恢复之后,病人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眩晕,畏光及乏力等症状,同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近事遗忘(逆行性遗忘)现象,即对受伤前后的经过不能回忆。
相关整本阅读:
/ebook/8c0711d6c8d376eeaeaa315b.html
脑震荡的程度愈重,原发昏迷时间愈长,其近事遗忘的现象也愈显著,但对过去的旧记忆并无损害。
脑震荡恢复期病人常有头昏,头疼,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