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秦汉史
- 格式:ppt
- 大小:6.54 MB
- 文档页数:62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秦汉】【目录】第一章,公元500年以前的中国、希腊和罗马四、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⒈统一。
①条件。
②过程。
③意义。
⒉政治。
①皇帝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制。
④秦律。
⑤秦始皇*。
⒊经济。
①土地私有制。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
⒋文化。
①统一文字。
②焚书坑儒。
③长城。
④兵马俑。
五、汉朝⒈政治。
①汉承秦制。
②郡国并行制。
③汉武帝*。
④刺史制*。
⑤察举制。
⒉经济。
①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手工业。
③商业【贸易】。
⒊文化。
①新儒学。
②教育。
③造纸术。
④数学。
⑤医学。
⑥文学。
⑦艺术。
⑧佛教传入*。
⑨道教形成*。
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四、秦朝前221年嬴政统一,都咸阳,前207年亡。
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它建立的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
⒈统一。
①条件。
1】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加强,奠定统一物质基础。
2】政治,兼并战争实现局部统一,出现统一趋势;民族融合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兴起,为统一提供制度条件;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国力跃居诸侯之首,提供了统一可能性。
3】文化,战国后期出现文化融合统一趋势,民心渴望统一;法家、儒家提出了统一设想,为统一提供了政治理论。
4】嬴政雄才大略,吸引人才,远交近攻,战略正确。
②过程。
1】前230-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
2】前218年征服岭南越族。
3】统一西南。
4】前214年-前213年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河套地区。
③意义。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第二单元秦汉221——公元220年2、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大一统”的时期;开创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影响深远①政治上:开创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官僚政治取代世卿世禄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②经济上:形成了统一的经济体制,汉代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铁农具、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黄河流域是经济发展的重心;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③思想文化上:秦汉王朝都实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文化昌盛,科技方面取得很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外来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第1课时政治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考点1.二.创立者:秦始皇。
三.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和郡县制(地方)(一).皇帝制度:1、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2、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如各种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上(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
(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核心)。
3、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奏章的上传和诏书的下达,兼理全国监察事务。
②诸卿:分掌具体事务。
③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三).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郡县制的建立与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
(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