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计算题
- 格式:pptx
- 大小:204.28 KB
- 文档页数:18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动力学计算练习题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计算在化学领域中,研究反应速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它和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计算反应速率,我们需要使用化学反应速率动力学。
化学反应速率动力学是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反应物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不同反应级数之间的速率常数。
一、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计算对于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常数为k。
而根据反应物消耗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rate = -Δ[A] / Δt = k其中,rate表示反应速率,Δ[A]表示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
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计算对于一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常数为k。
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rate = -Δ[A] / Δt = k[A]其中,rate表示反应速率,Δ[A]表示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三、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计算对于二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常数为k。
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rate = -Δ[A] / Δt = k[A]²其中,rate表示反应速率,Δ[A]表示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四、复合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的计算复合反应可以由多个一级反应组成,也可以由不同级数的反应组合而成。
对于复合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各个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常数为k。
根据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复合反应的速率常数:rate = -Δ[C] / Δt = k[A]ⁿ[B]ᵐ其中,rate表示反应速率,Δ[C]表示产物C的浓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ⁿ和ᵐ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题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科学,它探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以及反应的机理。
在这个计算题中,我们将通过给定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初始浓度来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首先,我们假设一个一级反应的情况,反应方程式为A → 产物。
在一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表达式为r = k[A]。
我们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为0.05 s^-1,初始浓度[A]为0.1 mol/L。
我们需要计算出在反应时间t=10 s时,反应物浓度[A]的值。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来计算出反应物在任意时间t的浓度:[A] = [A₀] * e^(-kt)其中,[A]为时间t时的反应物浓度,[A₀]为初始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代入已知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A] = 0.1 * e^(-0.05*10)通过计算,我们得到[A] ≈ 0.0364 mol/L。
接下来,我们将计算该反应在10秒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平均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与反应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平均反应速率= Δ[A] / Δt我们已知初始浓度[A₀]为0.1 mol/L,在10s内,反应物浓度减少为0.0364 mol/L。
因此,变化量Δ[A]为0.1 - 0.0364 = 0.0636 mol/L。
反应时间Δt为10s。
代入已知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反应速率= 0.0636 mol/L / 10 s ≈ 0.00636 mol/(L·s)因此,在10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636 mol/(L·s)。
通过这个计算题,我们可以看到一级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出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和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请注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通常是非线性的,我们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方程模型来描述这些反应。
此计算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用于理解基本的反应动力学原理。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计算题1.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速率符合一级反应的规律(蜕变速率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数量成正比)。
210Po 经α蜕变生成稳定的206Pb :210Po → 206Pb + 4He 。
实验测得14 d 后放射性降低了6.85%,试求210Po 的蜕变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并计算它蜕变掉90%时所需要的时间。
解:2.双分子反应2A(g)−→−kB(g) + D(g), 在623 K 、初始浓度为0.400 mol·dm -3时,半衰期为105 s, 求出: (1) 反应速率常数k ; (2) A(g)反应掉90%所需时间为多少? (3) 若反应的活化能为140 kJ/mol, 573 K 时的最大反应速率为多少?解:(1) 由基元反应得: v = k [A]2那么: t 1/2= 1/(2k [A]0), k = 1/(2t 1/2[A]0)=1/(2×105×0.400) dm 3·mol -1·s -1=0.0120 dm 3·mol -1·s -1(2) 由1/[A] – 1/[A]0 =2kt得: 1/0.1[A]0 – 1/[A]0 =2kt1/0.0400 – 1/0.400 = 2×0.0120×t所以: t = 945 s(3) 由ln(k/k ')=(E a /R )×(1/T '-1/T )得: ln(0.012/k ')=(140000/8.314)×(1/573-1/623)k ' = 0.00223 dm 3·mol -1·s -1,因此, 最大反应速率v max = k '[A]02= 0.00223×(0.400)2 mol·dm -3·s -1=3.6×10-4 mol·dm -3·s -113d 1007.50685.011ln d 14111ln 1--⨯=-=-=A A x t k d 137d 1007.52ln 2ln 132/1=⨯==--A k t d 45490.011ln d 1007.5111ln 113=-⨯=-=--A A x k t3.蔗糖在稀溶液中,按照下式水解:C 12H 22O 11 + H 2O → C 6H 12O 6(葡萄糖) + C 6H 12O 6(果糖)当温度与酸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蔗糖的浓度成正比。
化学动力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理吸附的吸附热与气体的⎽⎽⎽⎽⎽⎽⎽⎽⎽⎽⎽⎽⎽⎽⎽⎽相近。
2.基元反应 H·+Cl 2 −→− HCl +Cl·的反应分子数是 。
3.平行反应,反应1和反应2的指前因子(参量)相同,活化能分别 为100kJ·mol -1 和70 kJ·mol -1,当反应在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之比k k 12= 。
4.复合反应 2A B k 3−→−−Y 其 -=d d A c t; d d B c t = ; d d Y c t= 。
5.将反应物A 和B 置于抽空密闭容器中于等温等容下进行气相反应 3 A + B 2Y ,此反应的-=d d d Y d p t p t(总)()()。
6.对元反应 A k −→−2Y , 则d c Y / d t = ,-d c A / d t = 。
7.对反应A P ,实验测得反应物的半衰期与与初始浓度c A,0成反比,则该反应为⎽⎽⎽⎽⎽⎽⎽⎽级反应。
8.建立动力学方程式所需的实验数据是 。
处理这些实验数据以得到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通常应用以下三种方法,即 法、 法和 ___________法。
9.对反应A P ,反应物浓度的对数ln c A 与时间t 成线性关系,则该反应为⎽⎽⎽⎽⎽⎽⎽⎽级反应。
10.直链反应由三个基本步骤组成,即 、 、 。
11.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反应。
12.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 -3,1 h 后其浓度为0.8mol •dm -3,2 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 -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k =⎽⎽⎽⎽⎽⎽⎽⎽⎽⎽。
13.气相基元反应2A −→−k B 在一恒定的容器中进行,P o 为A 的初始压力,P t 为k 1Y k 2 Z A时间t时反应体系的总压力,此反应的速率方程dP t / dt =14.某化学反应在800 K时加入催化剂后,其反应速率系(常)数增至500倍,如果指前因子(参量)不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则其活化能减少。
第一部分:1.对元反应A+2B→C,若将其反应速率方程写为下列形式, 则k A 、k B 、k C 间的关系应为:( )A k A = kB = kC B k A =2 k B = k C C k A =1/2 k B = k C [解]C ,反应速率之比r A :r B :r C =1:2:1,k A :k B :k C=1:2:12.某反应,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 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时, 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定值,此反应是A 负级数反应B 一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二级反应 [解]C ,一级反应积分速率方程C A ,0-C A =kt ,反应物浓度的消耗C A ,0-C A 就是与k 和t 有关,k 和温度有关,当温度和时间相同时,反应物浓度的消耗是定值。
3.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D 反应级数都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解]D ,4.某反应,A→Y,其速率系数k A =6.93min -1,则该反应物A 的浓度从1.0mol ×dm -3变到0.5 mol ×dm -3所需时间是( )A 0.2minB 0.1minC 1min[解]B ,从速率系数的单位判断是一级反应,代入积分速率方程,0lnA AC kt C =,1ln6.930.5t =,t=0.1min 。
5.某反应,A→Y,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解]A ,半衰期与浓度成正比,所以是零级反应。
6.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0mol ·l -1·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 A.1 B.2 C.0 D.-1 [解]C ,从速率常数的单位判断是零级反应。
7.放射性Pb 201的半衰期为8小时,1克放射性Pb 201经24小时衰变后还剩 A.1/3g B.1/4g C.1/8g D.0gBA B B d d c c k t c =-B A C C d d c c k t c =B A A A d d c c k t c =-[解]C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一级反应,通过半衰期公式12ln 2t k =,ln 28k =,再代入一级反应积分速率方程,,0lnA AC ktC =,起始浓度为1g ,1ln 2n*248A C =,18A C g =。
一、 选择题1. 某反应的计量方程和速率方程分别为2A+B=2D[][][][][]1122d A d B d D r k A B dt dt dt =-=-==则该反应的分子数为 ( D )(A )单分子反应 (B )双分子反应(C )三分子反应 (D )不能确定2. 某反应进行完全的时间是有限的,且0/t c k =,该反应级数为 ( D ) (A)一级(B )二级 (C)三级 (D)零级3. 当某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时30.04mol dm -⋅,消耗一半所需时间为360s 。
初始浓度为30.024mol dm -⋅时,消耗一半需600s 。
则反应的级数为( C )(A)零级 (B )1.5级 (C)二级(D)一级4.有一个起始物浓度相等的二级反应,当反应物消耗1/3时的时间为10min ,若再消耗1/3所需的时间为 ( C )(A)10min (B )20min (C)40min(D)50min5*.某一级反应,反应物转化99.9%所需的时间是半衰期的 ( C )(A) 2倍 (B)5倍 (C)10倍(D)20倍说明:99.9% equals to 1023/1024, 1/2→3/4→7/8→……→1023/1024,要经历10个半衰期。
6.某反应在起始物浓度下降一半时,其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D )(A)一级 (B )1.5级 (C)二级(D)零级7.有一平行反应(1)1k A B −−→,(2)2K A D −−→,已知反应(1)的活化能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如下措施哪种不能改变产物B 和D的比例? ( C )(A)提高反应温度 (B )加入合适催化剂(C)延长反应时间 (D)降低反应温度说明:延长时间,不能改变活化能,也不能改变速率系数。
8.两个都是一级的平行反应(1)1k A B −−→,(2)2K A D −−→,设反应开始时产物的浓度为零。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12k k k =+表现 (B )[][]12B k k D = (C),1,2a a E E E =+表现 (D)1/212ln 2t k k =+ 说明:速率系数是两个速率系数之和,A 和D 是对的;产物浓度初始浓度为零时,产物浓度之比是速率系数之比。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练习题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速率规律的学科。
这个领域的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本篇文章将结合一些练习题,来说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题目解析1. 硫酸铁(III)催化硫代硫酸钠分解的反应:2NaSSO3 + 2H2SO4 → 3SO2 + 2Na2SO4 + H2O它的速率方程为:v = k[H2SO4]m[NaSSO3]n,已知当[H2SO4]=0.2mol/L,[NaSSO3]=0.1mol/L时,反应速率为2.25mol/L·min。
请问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反应级数 m 和 n 分别为多少?二、解答过程在解答该练习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的概念。
速率常数: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比例常数,用符号 k表示。
反应级数:根据反应物浓度与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反应速率方程的指数值。
速率方程:表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反应速率方程:v = k[H2SO4]m[NaSSO3]n,已知当[H2SO4]=0.2mol/L,[NaSSO3]=0.1mol/L时,反应速率为2.25mol/L·min。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利用速率方程求解:v = k[H2SO4]m[NaSSO3]n二次代入已知条件:2.25 = k × (0.2)m × (0.1)n ----(1)为了确定每个指数的值,我们需要利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数据来进行消元计算。
考虑尝试不同的条件,我们可以重复着这一过程直到找到一个关系成立的组合。
假设此时反应速率为 v₁:v₁ = k × (c₁[NaSSO3]) × (c₂[H2SO4]) ----(2)将条件1代入方程2,我们得到:2.25 = k × (0.2/c₂ )m × (0.1/c₁ )n ----(3)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取对数:log(2.25) = log(k) + mlog(0.2/c₂) + nlog(0.1/c₁) ----(4)继续进行计算,可得:log(2.25) = log(k) + -log(c₂)/log(5) + (log(0.1) - log(c₁))/log(10) ----(5)整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log(k) = log(2.25) + log(c₂)/log(5) - (log(0.1) - log(c₁))/log(10) ----(6)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 c₁和 c₂的值,将其代入方程6中求解 log(k)。
化学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揭示反应的基本过程,为实际生产和控制化学反应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化学动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练习题的介绍和分析。
练习题一:反应速率的计算已知反应A → B的速率方程为r = k[A]^2,浓度为0.2 mol/L的反应物A在10秒钟内消耗了0.01 mol,求在该反应中的速率常数k的值。
解析:速率方程为r = k[A]^2,反应物A的浓度为0.2 mol/L,反应时间为10秒,消耗的反应物A的摩尔数为0.01 mol。
根据速率方程,可得到r = k(0.2)^2,代入已知数据,得到0.01/10 = k(0.2)^2,解得k ≈ 0.05 mol^-1 s^-1。
练习题二:反应级数的确定已知反应2A + B → C,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组 [A] (mol/L) [B] (mol/L) 初始速率 (mol/(L·s))组1 0.1 0.1 0.01组2 0.1 0.2 0.02组3 0.2 0.1 0.04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的级数和速率方程。
解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当[A]不变,[B]翻倍时,初始速率增加了2倍,说明反应速率与[B]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反应级数为一级。
将反应的速率方程设定为r = k[A]^n[B]^m,代入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以下关系:组1:0.01 = k(0.1)^n(0.1)^m组2:0.02 = k(0.1)^n(0.2)^m组3:0.04 = k(0.2)^n(0.1)^m由组2除以组1可以得到(0.02/0.01) = (0.1/0.2)^m,计算得到(0.2)^m = 0.5,以此类推,可以得到:(0.2)^m = 0.5(0.1)^n = 2解得n ≈ 1,m ≈ -1。
所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 = k[A][B]^-1。
练习题三:反应机理的推测已知反应E + F → G的速率方程为r = k[E][F]^2,线性拟合实验数据得到反应速率方程为ln(r) = ln(k) + ln([E]) + 2ln([F])。
化学动力学练习题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动力学练习题: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中,计算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帮助读者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1:已知反应A → B的速率方程为v = k[A],初始浓度[A]0 = 0.2 mol/L,反应时间t = 30秒,计算速率常数k。
解答:根据速率方程v = k[A],可以写出v = k[A]0。
由题意,t = 30秒,[A]0 = 0.2 mol/L,v = k[A]0,代入已知数据可得v = k * 0.2。
速率v = 1 / 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速率v = 1 / 30。
将上述两个式子联立解方程,可得k = (1 / 30) / 0.2 = 0.1667 s^(-1)。
练习题2:已知反应2A + B → C的速率方程为v = k[A]^[2][B]。
反应初始浓度[A]0 = 0.2 mol/L,[B]0 = 0.3 mol/L,反应时间t = 20秒,计算速率常数k。
解答:根据速率方程v = k[A]^[2][B],可以写出v = k[A]0^[2][B]0。
由题意,t = 20秒,[A]0 = 0.2 mol/L,[B]0 = 0.3 mol/L,v =k[A]0^[2][B]0,代入已知数据可得v = k * (0.2)^[2] * 0.3。
速率v = 1 / t,代入已知数据可得速率v = 1 / 20。
将上述两个式子联立解方程,可得k = (1 / 20) / ((0.2)^[2] * 0.3) = 8.33 s^(-1)·(mol/L)^[2]。
练习题3:已知反应A + B → C的速率方程为v = k[A]^[0.5][B]^[2],反应初始浓度[A]0 = 0.4 mol/L,[B]0 = 0.2 mol/L,反应时间t = 10秒,计算速率常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