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社区休闲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531.57 KB
- 文档页数:6
摘要: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的波涛,推动着现代文明的前行。
它更是经时间沉淀下的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目前,伴随着经济化建设的步伐,许多古城和文物遗址都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
为了进一步关注城市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保护这一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文对小河直街这一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调查,希望通过对现状、规划手段、规划成果以及与国内外相关规划的对比与借鉴,唤起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以促进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小河直街1.调研概况1.1调研背景及意义历史街区对一个城市而言不是一卷记忆的胶片,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厚的历史遗存,有较完整的环境风貌,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的历史信息,展示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但在经济化的大背景下不少的历史遗存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所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将更多的历史文化价值畅扬出去,同时也对历史街区的相关规划找出不足与可鉴之处,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更新积聚更多的力量。
1.2调研方法与思路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单位访谈,实地观察、拍摄,上网查询,(图1)调查思路资料查阅等多种调查方式以及分析手段,力求获得准确详实的一手资料。
以访谈为主,调查不同人群对历史街区的需求,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变得鲜活,同时也使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不断完善。
(图1)1.3调研对象的界定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这一调研课题下,从历史文化及风貌的完整性及相关规划(图2)小河直街3D效果图措施的完善性等方面考虑,我们选取了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的小河直街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
同时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方面,小河直街改造方案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其在风貌的保持,文化的保护,历史的传承等方面的改造意见都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关于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方式状况及问题方案班级学号作者【引言】: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也认为,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闲暇时间,一个人的闲暇生活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闲暇作为人的一种自由生活,其真正内涵是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是人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在闲暇中怎样生活的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层面。
一、研究的目的:①为了基本了解杭州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方式。
②为了了解杭州市民关于日常休闲娱乐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③为了提高杭州市民参与休闲娱乐活动的积极性。
④为了丰富杭州市民日常休闲娱乐方式种类,提倡合理科学的休闲方式。
二、研究的意义:由引言法国社会学家福勒斯代的话可知,我们小组认为休闲娱乐生活的质量是衡量市民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方案针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情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改善城市居民体育生活环境、丰富居民的业余活动、缓解精神压力、提高身体活动能力等提供依据,对于制定城市居民健康促进策略,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建立合理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生活活动和行为的道德精神价值,能够直接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程度。
合理的、进步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是高度精神文明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一定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还决定着人们创造文化财富的手段和效果,汲取文化财富的方式和程度。
建立合理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可以使人们更有效地参加社会文化财富的创造,从而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休闲娱乐生活方式作为一个中观层次的理论,既对个体的生活行为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又对社会发展取向的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系统地对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方式的研究,倡导和实现良好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础。
这也就是我们小组对此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三、研究的内容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无休闲娱乐的活动2 、杭州市民选择哪些休闲娱乐方式3 、杭州市民光顾的休闲场所有哪些以及考虑因素4 、男性与女性休闲方式的差别5 、杭州市民的休闲消费理念6 、工作日和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时间段分布7 、一星期休闲娱乐的时间量大概有多少8 、杭州市民的月收入情况、知识水平及每月平均休闲消费支出9 、杭州市民的主要休闲动机及制约因素10、这样的休闲娱乐及其消费是否合理,不合理在那里11、杭州市民对现有休闲方式的满意度四、研究的理论假设杭州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受性别、年龄、收入、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休闲学视角的市民幸福感研究——以杭州为例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关注日益增加。
而休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注个体在休闲活动中的体验和满足感,对于研究市民幸福感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以中国杭州市为例,从休闲学视角探讨市民幸福感的形成机制、促进因素以及对政策实施的启示。
第一部分:市民幸福感的形成机制市民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个体与环境、社会关系以及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从休闲学角度出发,市民幸福感首先与休闲活动的选择与参与密切相关。
市民参与多样化的休闲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增加快乐感和满足感。
其次,休闲活动中的体验质量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市民的幸福感,杭州市应加大对休闲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力度,使市民在休闲活动中能够获得积极的体验。
此外,市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幸福感。
政府可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市民提高幸福感。
第二部分:促进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为了促进市民的幸福感,杭州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优化城市环境,创造良好的休闲氛围。
杭州市已经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营造更好的休闲环境。
其次,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杭州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优势而闻名,市民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登山爬山、垂钓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获得愉悦感。
再次,加强社会交往,培育社区共享的氛围。
社区休闲活动可以促进市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加社交网络,提高幸福感。
最后,鼓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
通过志愿服务,市民可以参与社区建设,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从而提高幸福感。
第三部分:对政策实施的启示杭州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台政策,促进市民幸福感的提升。
首先,制定并完善休闲政策。
政府可以加大对休闲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鼓励和支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选择。
其次,加大对休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休闲活动参与的意识和热情。
2021·03杭州市的发展与演变,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密不可分。
自21世纪以来,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就被杭州市相关部门重视了起来。
本文以杭州市内运河拱宸桥段小河直街街区为例,对其街区空间分布、滨水景观改善方面进行探讨。
运用空间句法这种能够进行量化与直观图像化分析的方法,再结合场地绿视率分析,能够带来更清晰的研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一、小河直街历史街区概况(一)街区简介与发展历程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在杭州市拱墅区的中部偏南,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街区,总面积约12.7万平方米。
杭州市内的小河从西北方向东南汇入运河,故小河直街的东南边是余杭塘河与大运河、小河的交汇处,自古就是一处航运的优良场地。
现在的小河直街历史街区,能够真实地呈现出古时京杭大运河用来航运时的遗迹和风貌,也展现了清末民国时期的中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这是杭州特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南宋时期起直至明清,小河街区一带一直都是那时候的航运中心和物资的集散地,进行水陆物资交换。
民国时期,小河直街被初步进行了改建和完善。
但建筑风貌依旧是水乡特色,白墙黑瓦,沿河有围栏和石头堤岸。
2007年初,小河直街的整治与改造项目,作为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的首批重点项目之一正式启动。
杭州市政府对小河直街历史街区进行了“和谐拆迁”,之后将小河直街建筑区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商贸旅游区。
原来的建筑被进行了“旧包新”的修缮,保持了作为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如建筑外立面的雕花柱、花格窗等,就非常具有清代末期的民居特色。
(二)小河直街街区格局与内部功能格局概况1.街区格局与内部功能格局杭州市内的小河自西北向东南汇入京杭大运河,在小河的两岸各形成了商业街区与住宅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河直街。
小河直街的总体空间格局是典型的“两街夹一河格局”,这是一种江浙传统水乡市镇的河街形态的典型格局。
与之类似的街区有江苏南京夫子庙所在的秦淮风光带、浙江绍兴仓桥直街、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等。
对杭州小河直街发展状况的调查城规081何凯夏泽雷周一威摘要: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应属于整体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
制定一项真正适宜的保护措施,挽救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存,情况十分紧迫。
为此,经杭州市政府批准,由拱墅区负责拆迁,市运河集团负责整治修缮。
本文通过问卷、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对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的背景、居民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保护工程居民引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义和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
”由古建筑、街道、水系、人文风俗等结合而成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活的史书和文化宝库,与众多分布广泛的历史文物一起,构成了城市的记忆。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于追寻历史真实、探索科学奥秘、回眸古人建筑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堪忧,古建筑群遭受着时间的冲蚀,在过于喧哗的人文环境下岌岌可危。
制定一项真正适宜的保护措施,挽救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分紧迫。
一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1 1小河直街概况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
东临小河,西临和睦路,南临小河路,北临长征桥路。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小河直街为中心,沿运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运设施整体风貌和空间特征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应属于整体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
自宋代以来,这一区域一直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区域,经过民国年间的繁荣后留下的历史遗迹类型众多,历史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多样。
小河直街也曾经是晚清时期的320国道。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浙江建筑,第25卷,第6期,2008年6⽉ZhejiangConstruction,V01.25,No.6,Jun.2008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RenaissanceandRenewingofHistoricaIStreetBlock——ACaseStudyoftheProtectiveDevelopmentPlanningoftheHangzhouXiaohezhijieHistoricalStreetBlock吴伟进1,葛蔓蔓1,张曦2驴UWei-jin,GEMan—man,ZHANGXi(1.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ft.杭州310012:2.杭州市拱宸桥地区旧城改j告⼯稗指挥部.浙江杭州3100101摘要:通过对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项⽬的研究,从保护更新模式、策略、⽅法上积极探讨新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临的现实性、技术性、决策性问题,分析对策,提出观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期达到复苏城市⽼街区,还原特⾊、振兴经济、提升品质的综合⽬的。
关键词: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城市肌理中图分类号:TU984.11+5⽂献标识码:B⽂章编号:1008—3707(2008)06—0004—04城市中,保留有旧时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其珍存的影像、⽂化氛围及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渐缺失城市场所特⾊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有幸延存下来的这些物质形态,置⾝于现代城市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谋求新的⽣存与发展空间。
1基本概况作为杭州市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具有⼀定规模的历史地段之⼀,⼩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杭州市拱墅区,分布在⼩河(规划命名为西塘河)下游两侧,紧临京杭运河,东南抵⼩河、余杭塘河北线、京杭运河三河交汇点,西傍城市主要道路⼩河路,外环规划道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见图1)。
杭州市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居民满意度研究
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中间层次,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而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占据绝大多数的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其重要性更为凸显,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对于城市的文脉延续、城市特色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杭州市居住性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历程,在实地调研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小河直街历史街区、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小营巷旧城风貌保护区与中山南路——十五奎巷历史街区四个典型案例进行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从而对比不同更新模式下居民对于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的满意度情况;其后,结合多种经典顾客满意度模型理论,构建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的居民满意度模型,并进行验证;最后对于目前居住性历史街区改造跟新所面临的的挑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杭州市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居住满意度是城市生活质量的主要体现之一,而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不同城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城市规划设计、社会经济发展、居住环境等。
因此,研究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尤为必要的。
本研究以杭州市区为例,旨在通过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杭州市区提高居住满意度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量化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杭州市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数据;第二部分是对影响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居住满意度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形成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即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研究假设是如何得出的;2.通过对文献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影响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建筑环境因素、交通出行因素、公共服务设施因素、人口背景因素等;3.设计问卷,包括居住满意度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对杭州市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4.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分析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杭州市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5.结合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影响杭州市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杭州市区提高居住满意度提供参考建议。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量化评价,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为杭州市区提高居住满意度提供参考;2.通过对影响杭州市区居住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杭州市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高居住满意度提供借鉴。
“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方式状况及问题”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外,更加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及需求的满足,城镇居民的休闲生活日趋丰富,休闲方式也日益多元化。
因此,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方式进行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目前看,不少学者主要是围绕居民休闲方式(行为)选择、休闲时间分配、休闲活动参与以及休闲消费偏好等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
目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不少大中型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5000美金的转折阶段。
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是城市居民休闲生活进行调整的重要时期,而且影响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方式选择和休闲生活质量的因素也必然随之发生演变。
及时准确的把握影响居民休闲生活类别和影响程度,对于提升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完善城市休闲设施结构,都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此,加强对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的调查研究不仅是急需的,而且是急迫的。
为此,我们小组进行了“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方式状况及问题”的课题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调查来了解和研究经济发展后居民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及影响休闲生活方式选择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杭州市民休闲娱乐方式状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研究。
1.从事休闲娱乐活动时同伴的选择休闲同伴选择反映了人们从事休闲活动时对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期待和依赖的价值定位。
2.不同时段休闲娱乐方式的选择在调查中分别设置了平时、周末和节假日三个时段,旨在从多个层面揭示和把握居民休闲方式的选择与闲暇时间的关系。
主要是看旅游度假,参观访问,看电视(看电影、上网),逛街、购物、饮食、闲聊,吧式消费,养花草宠物,业余爱好,美容、家居装饰,社会活动,休闲教育和其他等休闲娱乐方式所占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