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 格式:pdf
- 大小:167.04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它掌控着人体的感觉、运动、思考、记忆等方面。
在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下面是神经系统最全的重点: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控制机体感官、自主、神经内分泌等各种活动,是人体神经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组成。
前脑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中脑包括中脑腹侧部和中脑背侧部;后脑包括小脑、脑干和延髓。
2.脊髓3.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无色和透明的液体,由脑部和脊髓包膜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脊神经脊神经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神经根和神经干。
神经根将脑脊液从脊髓传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神经干则将身体的信息传达回脊髓。
5.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被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其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战斗或逃跑”的效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进行机体的“休息”反应,主要作用是控制心率降低,肌肉得到放松等。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上皮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三个部分。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周边部分,控制人体四肢和其他器官的活动、传递信息等方面。
1.上皮神经上皮神经主要负责机体内脏的活动,如心脏、肺、肝、胃、肠、膀胱等。
上皮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类型,在上皮神经的控制下,内脏器官可以获得合适的功能。
2.感觉神经感觉神经为人体提供持续、精确的感知和感觉信息,主要有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皮肤感觉神经等。
3.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과周围神经系統连接的桥梁。
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动作和肌肉的收缩、放松等功能,由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接头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学习问题与解答问题1: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活动。
问题2: 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丛和神经。
问题3: 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
它控制身体的运动、感觉、思维和记忆,同时也负责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
问题4: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它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的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脊髓还负责控制一些自主反射行为,如膝反射等。
问题5: 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外周神经系统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各部分的桥梁。
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到肌肉、腺体和其他组织,以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活动。
问题6: 神经元是什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负责传递电信号,并在神经系统中形成复杂的网络。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问题7: 神经系统的疾病有哪些?神经系统可能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包括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问题8: 如何保护神经系统的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这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也有助于保护神经系统的健康。
问题9: 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行为学等。
这些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推动神经科学的发展。
问题10: 神经系统的发展与学习有什么关系?神经系统的发展与学习密切相关。
学习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发生改变,新的神经回路形成。
这些变化可以加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同时,学习也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塑造。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问题1
神经系统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答案: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问题2
简要解释大脑的主要功能。
答案: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感知、思维、记忆和控制身体运动等功能。
问题3
什么是脊髓?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
脊髓是位于脊柱内的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主要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运动和传递感觉信息。
问题4
简要解释神经节的作用。
答案: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结构,起到传递和整合神经信号的作用。
它们位于周围神经系统中,可以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问题5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症状。
答案:
1. 中风: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2. 帕金森病: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平衡问题等。
3. 多发性硬化症:症状包括视力问题、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和协调困难等。
问题6
简要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它们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电信号和信息,使神经系统能够进行感知、思考和控制身体运动等活动。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作为人体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枢。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1.大脑结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的运动。
大脑半球是大脑最大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们负责感知、思维、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
2.脊髓结构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连接器。
脊髓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实现大脑与周围各个部位的交流。
它也负责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腿部的踢蹬。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它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
1.脑神经脑神经是从大脑和脑干发出的一组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
它们负责控制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如面部表情、咀嚼和眼球运动等。
2.脊神经脊神经是从脊髓发出的一组神经,分布在全身。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都与脊髓的一个节段相连。
它们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其中,8对颈神经连接到颈部和上肢,12对胸神经连接到胸部,5对腰神经连接到腰部和下肢,5对骶神经连接到骨盆和下肢,还有1对尾神经连接到骶骨上。
三、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具有感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它们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1.细胞体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要部分,包含核和细胞器。
它负责合成和储存大量神经递质,以传递信号。
2.树突树突是细胞体的突出部分,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
3.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部分,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肌肉)。
4.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重新吸收来传递信号。
神经纤维是一组轴突的集合,根据直径和髓鞘的有无可分为不同类型。
学科经验总结——系统解剖学Sum up forSystematic Anatomy目录总论 (3)神经系统概述 (3)中枢神经系统 (5)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 (5)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3)周围神经系统 (20)一、脊神经 (21)二、脑神经核心知识点 (26)三、内脏神经系统 (33)传导通路 (37)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37)二、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37)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9)四、听觉传导通路 (40)五、锥体系 (41)脑脊液被膜及血管 (44)一、脊髓的被膜 (44)二、脑的被膜 (44)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46)四、脑屏障 (46)五、脑和脊髓的血管 (47)总论说在前面的话: 神经解剖学内容很多, 因此条理二字格外重要, 我们的建议是在学习各个部分之前先要有一个初步的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在学习各个部分时弄懂各部分功能;学习后归纳总结各部分之间的从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废话到此为止。
神经系统概述由一条管道将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联系在一起。
在脊髓里称为中央管, 上到位于脑桥和延髓后面的第四脑室, 经中脑水管, 至第三脑室, 通过室间孔, 与侧脑室相通。
是不是感觉很有规律性, 下面就是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学习顺序, 由低级到高级。
然后我们将从中枢讲到外周。
之后我们通过传导通路将各个部分整合起来, 完成相应生理功能。
最后我们学习他们的营养和保护设施, 脑室, 脑脊液和血液循环。
我们先以缩手反射为例, 简单形象的了解一下神经系统作用的方式。
手被刺到后, 神经先传导到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先做不反应, 把信息反馈到手上, 然后做出迅速反应;传输到神经中枢的同时, 接着又把信息传输到大脑, 大脑作出反映:疼痛。
比方大脑是处理器, 人手是光电鼠标, 正常的鼠标只要有移动, 就会有指令通过线路传给处理器, 处理器接到指令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大脑皮层能感知疼痛来自手上, 因为它知道是通过哪条神经传来, 就像处理器知道移动的指令来自于鼠标的线路通道而不是来自于键盘或其他的线路。
神经系统——解剖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和神奇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做出反应和进行各种复杂的活动。
在解剖学中,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的解剖重点。
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掌控着我们的意识、思维、记忆、语言等高级功能。
大脑的表面有着众多的沟回,这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可以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等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例如,额叶主要负责运动控制、决策和问题解决;顶叶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如触觉和空间感知;颞叶与听觉、语言理解和记忆有关;枕叶则主要负责视觉处理。
小脑位于大脑的下方,它在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小脑的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失调、平衡障碍等问题。
脑干连接着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干是许多重要生命功能的控制中心,如呼吸、心跳和血压的调节。
脊髓则是连接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重要通道,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以及它们所延伸出来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
脑神经有 12 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脊神经有 31 对,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和控制肌肉的运动。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是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树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短而分支多的突起,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轴突则是一条细长的突起,能够将神经元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外面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部分组成。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一部分,由轴突和神经胶质组成。
灰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地,而白质则是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由髓鞘包裹。
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被称为皮质,而在深部的白质被称为髓质。
神经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地,而神经节则是周围神经系统内的聚集地。
纤维束是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纤维的聚集体,而神经则是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椎管内,长度约为45厘米,从枕骨大孔到L1下缘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
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内是躯体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和梭内肌,后角边缘是固有胶胸核,而后角固有核的轴突则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位于T1-L3,管理交感神经S2-4和副交感神经。
白质包括前、后和侧三索,联络脑和脊髓的长纤维,连接各节段的固有束,以及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包括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和楔束核,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内→外侧骶→腰→胸→颈。
S2包括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传导侧束的痛觉和温度觉,前束传导粗略触觉,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和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包括侧索、前索和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和前角运动神经元,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内→外侧与S2同。
X2包括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而X3包括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
脊髓的功能包括传导反射。
___—色夸综合征是脊髓半横断的结果,前角损伤则会导致脊髓灰质炎。
脑干是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的,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脊髓
起源于神经管尾部,与31对脊神经相连
一、位置和外形: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约平第1腰椎体下缘
(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
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有31对脊神经与其相连
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
脊髓表面6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后正中隔、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之间的分界标志)
脊髓节段:脊髓节段: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那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共31个节段,包括:C1-8(颈节)、T1-12(胸节)、L1-5(腰节)、S1-5(骶节)、Co1(尾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C1-4节段:C1-4椎体;C5-8、
T1-4节段:-1椎体;T5-8节段:-2椎体;T9-12节段:-3椎体;L1-5节段:10-12胸椎体;S1-5、C0:12胸椎体至第1腰椎体
临床腰椎穿刺部位: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穿刺。
2、内部结构
㈠灰质前角:横断面上伸向前外侧的部分;后角:横断面上伸向后外侧的部分;中间带:前、后角之间是中间带;侧角:第8颈节到第3腰节,中间带向外突出形成。
网状结构:前、后角之间的外侧,由部分灰质、白质混杂交织而成。
中央灰质:围绕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中央管前方和后方的灰质
1. 后角:尖部、基底部(感觉)
后角边缘核(边缘层):细胞分散,功能存在争议
胶状质:与痛觉有关
后角固有核:接受脊神经后根纤维,传导浅感觉的重要核团
背核(clarke柱或胸核):(C8-L3)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2. 中间带(侧角):前、后角之间(内脏感觉与运动)
中间外侧核:T1-L2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为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S2-4节段为骶副交感核。
(内脏运动)
中间内侧核:中间带内侧贯穿脊髓全长。
(内脏感觉)
3. 前角(运动):短宽,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特别发达。
内侧群(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固有肌、脊髓全长;
外侧群(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前角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大型细胞,轴突占前根运动纤维2/3,分布到骨骼肌的
梭外肌纤维,传递随意运动冲动;
γ运动神经元:小型多极细胞,散在于α-运动神经元之间,其轴突占前根1/3,分布至骨骼肌梭内肌纤维,维持肌张力。
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时,肌肉失去来自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表现为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瘫痪并萎缩、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成为弛缓性瘫痪。
(2)白质(主要由纤维束组成)
前索: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之间。
后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
颈髓和胸髓上段后索又被后中间沟分为内侧的薄束,外侧的楔束。
外侧索:前、后外侧沟之间
白质前连合: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
位于灰质周围的纤维束,主要由上下传导的纵行神经纤维组成。
纤维束可分为上行(感觉)纤维束、下行(运动)纤维束、固有束
1. 上行(感觉)纤维束
(1)薄束和楔束
位置:内侧为薄束,外侧为楔束;
起始:同侧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T5以下来的纤维组成薄束;T4以上来的纤维组成楔束。
终止:薄束核和楔束核
功能: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纤维排列:自内向外是骶—腰—胸—颈
(2)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
1)脊髓小脑后束:位置:外侧索边缘的后部
起始:同侧的胸核
终止:小脑
功能:传导本体感觉冲动
2)脊髓小脑前束:位置: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
起始: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
终止:小脑
功能:传导本体感觉冲动
(3) 脊髓丘脑束→对侧浅感觉
1)脊髓丘脑侧束:位置:外侧索的前部
起止: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背侧丘脑。
纤维排列:自外向内:骶—腰—胸—颈
功能:传导痛、温觉的冲动
2)脊髓丘脑前束:位置:脊髓前索内
起始:后角固有核(主要对侧、少量同侧)→白质前连合交叉(同侧不交叉)→脊髓丘脑前束→背侧丘脑
功能: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到延脑后则合并成一束,称为脊髓丘脑束或脊髓丘系。
2. 下行(运动)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
1)皮质脊髓侧束:位置:外侧索后部,脊髓小脑后束的内侧
起止:大脑皮质运动中枢→脑干→延髓处交叉(对侧)→同侧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纤维排列:支配上半身肌的纤维在内侧;支配下半身肌的纤维位于外侧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2)皮质脊髓前束:位置:前索的前正中裂两侧
起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脑干→延髓处不交叉(同侧)→大部分止于对侧的、少部分止于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
功能: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3)皮质脊髓前外侧束
(2)其他下引传导束
2)红核脊髓束(C1-3)
位置:皮质脊髓侧束的腹侧
起始:对侧红核
终止:经中继后止于前角运动细胞
功能:调节屈肌的活动和肌张力
3)前庭脊髓束
位置:前索内
起始:前庭神经外侧核
终止:前角运动细胞
功能:提高伸肌张力,抑制屈肌
4)顶盖脊髓束
位置:前索内
起始:中脑上丘
功能:参与视、听觉的防御反射活动
5)内侧纵束
位于前正中裂底的两侧,功能是把内耳平衡器与眼球运动和头的运动联系起来
6)网状脊髓束
起自网状结构,终于脊髓灰质。
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控制
3.固有束:
紧贴灰质表面,分为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短的固有束。
功能:联系脊髓不同节段,脊髓借固有束可完成节段或节段间的反射。
三、脊髓的功能
1.上、下行传到路径的中继站
2.反射中枢
(一)脊髓反射
1、分为单突触反射与多突触反射
2、躯体反射—骨骼肌的反射活动: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反射等
内脏反射—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
1)牵张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属于单突触反射,是最常见的一种骨骼肌反射
深反射(腱反射):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α-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
肌张力反射:维持身体姿势
2)屈曲反射:皮肤信息→(后跟)脊髓后角→(中间神经元)→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骨骼肌收缩
(二)脊髓损伤的一些表现
⒈脊髓全横断:脊髓休克
⒉脊髓半横断:布朗-色夸综合征
⒊脊髓前角受损:弛缓性瘫痪
⒋中央灰质周围病变:感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