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重点
- 格式:docx
- 大小:124.10 KB
- 文档页数:17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笔记1,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在各系统中处于主导.调节控制其它系统,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②调节机体功能,使机体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维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③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2,神经系统的区分部位: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功能:躯体神经系统(皮肤和运动器)和资助神经系统(交感卫星吩咐交感为抑制)3,神经系统的组成由神经组织组成,组织又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神经元的构造,不同的神经元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
尽管神经元的形态各异,但每个神经元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有圆形、梭形、锥形。
胞体直径3到5um(微米)不等。
尼氏体含出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神经元纤维具有支持细胞和物质输送的作用。
突起|树突:传入冲动,可有多条.|轴突:传出冲动,仅有一条神经元分类:突起数目分: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功能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中枢系统内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膜细胞组成(施万细胞)。
突起: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联系接触点。
神经元胶质:神经组织中另一类细胞,体积小数量多,对神经细胞有支持营养保护作用,还可作为神经递质的受体和离子通道。
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在调节机体活动中。
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应反应的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基本方式。
反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
在大脑,小脑表层部分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具有髓鞘颜色苍白。
在大脑小脑深部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膨大纤维束: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神经: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组合成一条神经。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
2.理解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理解脊髓的位置、外形与内部结构4.掌握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5.了解脊髓的功能。
6.掌握脑干的外形、结构。
7.理解小脑、间脑的位置、外形与结构。
8.掌握端脑的外形与结构。
9.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
10.理解脑脊液及其循环。
11.理解脑和脊髓的血管。
12.了解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13.理解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14.理解脊神经丛的位置及分支、分布。
15.理解十二对脑神经的分布、性质及其功能。
16.了解内脏神经。
二、内容概要脑中枢神经脊髓1.神经系统脑神经按与中枢关系脊神经周围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躯体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按分布范围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位置——椎管内2) 2.脊髓 2) 8节 12节 腰髓5 5 1前角——运动神经元 灰质 后角——联络神经元 内部结构 侧角——交感神经元 前索 白质 后索 侧索位置——颅后窝内延髓 腹侧: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背侧: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菱形窝 外形 脑桥 背侧:菱形窝 腹侧:基底部,小脑中脚 中脑 腹侧:大脑脚,脚间窝 背侧:上丘,下丘 灰质 脑神经核 内部结构 白质内侧面三面背外侧面下面外侧沟叶间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外形顶叶五叶颞叶枕叶岛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6.端脑主要脑回颞横回角回缘上回皮质灰质豆状核基底核尾状核杏仁体内部结构白质连合纤维——胼胝体侧脑室硬脊膜——硬膜外隙硬膜大脑镰硬脑膜小脑幕7.脑和脊髓被膜硬脑膜窦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软膜软脊膜软脑膜——脉络丛8.脑脊液循环(1)产生部位:各脑室脉络丛(2)循环途径:左室间孔中脑水管正中孔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9.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0.躯干和四肢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皮肤的痛、温、触觉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节中枢突后角固有核交叉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11.头面部的痛、温度、触(粗)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温、触觉感受器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群交叉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下1/3部12.视觉传导通路视锥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杆细胞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枕叶距状沟两侧皮质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13.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脊髓束 内囊后肢 延髓锥体锥体交叉大部分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躯干、四肢骨骼肌 小部分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14.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1/3 皮质核束内囊膝 脑干大部分终止双侧的 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头、颈、咽、喉肌15.脊神经器18三、测试题(一) 名词解释1. 灰质2. 白质3. 神经核4. 神经节5. 网状结构6. 内囊7. 纹状体8. 硬膜外隙9. 蛛网膜下隙10. 大脑动脉环11. 牵涉痛12. 上运动神经元13. 下运动神经元14. 交感干(二)填空1.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基础医学概论(解剖学部分)复习要点2012年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组成。
P4 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2.骨具有哪些基本的构造?p5由骨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3.躯干骨包括哪三种骨?p7 椎骨,胸骨,肋4.颈椎、胸椎、腰椎各有什么特征? P7颈椎:横突上有一个圆孔-横突孔胸椎: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互相掩盖,呈叠瓦状腰椎:椎骨中最大者,椎体肥厚,棘突呈板状,直伸向后,棘突间空隙较大5.特殊颈椎名称(三个)。
P8第一颈椎:寰椎第二颈椎:枢椎第三颈椎:隆椎6.椎体和椎弓各由哪些结构连结起来?P307.脑颅骨和面颅骨各有哪些?p11&13脑颅骨:8块,额骨、顶骨、枕骨、蝶骨、筛骨、颞骨面颅骨:15块,上颌骨、鼻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颚骨、犁骨、下颌骨、舌骨8.上、下肢骨各有哪些?p20&22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和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髋骨:髂骨,坐骨,耻骨)和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9.关节有哪些基本的构造?p28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10.颞下颌关节p33、肩关节p35、肘关节p36、桡腕关节p37、髋关节p40、膝关节p41、距小腿(踝)关节p43的构成。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骨,尺骨上端构成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下方的关节盘形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与髌骨共同构成距小腿(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11.胸廓的构成。
P33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共同构成12.骨盆的构成。
P39 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借骨连结构成的完整骨环13.骨骼肌的基本构造。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大一护理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重点知识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神经核和神经节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位于中枢部的称为神经核;位于周围部的称为神经节。
2.神经纤维、纤维束和神经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的外面包有神经外膜或髓鞘称为神经纤维;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于中枢部称为纤维束;神经纤维聚合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裹位于周围部称为神经。
3.灰质和白质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聚的部位,因髓鞘色泽白亮称为白质。
4、皮质和髓质在中枢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又称皮质;位于大脑和小脑深部的神经纤维又称为髓质。
5、网状结构中枢部的白质和灰质相间处,纤维纵横交织,其间散在神经胞体称为网状结构。
(一)脑干的外形1、腹侧面延髓的腹侧面有锥体、锥体交叉、橄榄等结构;并有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连于延髓。
在延髓和脑桥之间有延髓脑桥沟。
脑桥的腹侧面称基底部,有一纵行的脑桥基底沟;并有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连于脑桥。
中脑的腹侧面以视束与间脑分界,有大脑脚、脚间窝;并有动眼神经连于中脑。
2、背侧面有第四脑室底(菱形窝)、菱脑峡、左右小脑上脚、前后髓帆,滑车神经连于中脑。
菱形窝的下界是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上界是小脑上脚。
两侧角是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菱形窝有髓纹、界沟、内侧隆起、面神经丘、蓝斑、外侧区、前庭区、听结节、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等结构。
在中脑的背侧面有顶盖、上丘、下丘、上下丘臂。
①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核交叉出脑,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核支配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支配舌内、外肌。
②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
面神经核支配全部表情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蹬骨肌。
疑核纤维加入舌咽、迷走、副神经支配咽喉肌。
副神经核③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换元后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它掌控着人体的感觉、运动、思考、记忆等方面。
在系统解剖学中,神经系统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下面是神经系统最全的重点: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控制机体感官、自主、神经内分泌等各种活动,是人体神经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1.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组成。
前脑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中脑包括中脑腹侧部和中脑背侧部;后脑包括小脑、脑干和延髓。
2.脊髓3.脑脊液脑脊液是一种清澈无色和透明的液体,由脑部和脊髓包膜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4.脊神经脊神经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神经根和神经干。
神经根将脑脊液从脊髓传达到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神经干则将身体的信息传达回脊髓。
5.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被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其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战斗或逃跑”的效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进行机体的“休息”反应,主要作用是控制心率降低,肌肉得到放松等。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上皮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三个部分。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周边部分,控制人体四肢和其他器官的活动、传递信息等方面。
1.上皮神经上皮神经主要负责机体内脏的活动,如心脏、肺、肝、胃、肠、膀胱等。
上皮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类型,在上皮神经的控制下,内脏器官可以获得合适的功能。
2.感觉神经感觉神经为人体提供持续、精确的感知和感觉信息,主要有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皮肤感觉神经等。
3.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과周围神经系統连接的桥梁。
它负责控制身体的动作和肌肉的收缩、放松等功能,由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肌接头三个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重点总结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以下是神经系统的重点总结:
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通过轴突传递信息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2.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信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在突触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4. 反射弧:反射弧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基本单位,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大脑负责高级的认知、情感和运动功能,脊髓则主要负责传递和处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感觉信息。
6.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和处理来自感受器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7.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8.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心血管调节等。
9. 神经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神经元的增殖、分化、迁移和突触形成等。
10. 神经疾病:许多疾病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癫痫等。
以上是神经系统的一些重点总结,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系统,它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题库※名词解释(一)总论1.、灰质 2、白质 3、神经元 4、神经节 5、纤维束 6、神经7、反射弧(二)周围神经系统1、马尾2、臂丛3、脊髓前角4、垂腕征5、鼓室神经6、翼腭神经节7、喉返神经8、自主神经9、节前神经元10、交感神经 11、副交感神经(三)中枢神经系统1、网状结构2、菱形窝3、锥体交叉4、内侧丘系5、脊髓丘系6、外侧丘系7、三叉丘系8、锥体束9、小脑扁桃10、旧小脑11、新小脑12、下丘脑13、结节垂体束14边缘系统15、侧脑室16、新纹状体17、纹状体18、基底核19、斜方体20、第一躯体运动中枢21、语言中枢22、内囊23、瞳孔对光反射24、上运动神经元25、锥体系26、锥体外系(四)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1、海绵窦2、蛛网膜下腔3、蛛网膜颗粒4、窦汇5、大脑动脉环6、小脑中脚7、菱脑峡8、脑桥小脑三角9、小脑上脚交叉10、顶盖前区※填空题一、周围神经系统(一)总论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它们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内。
2.在周围神经中,根据其支配、管理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前者分布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后者分布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躯体运动神经支配_____;内脏运动神经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部分,共同控制_____、_____和_____的运动。
4.脊神经共_____对。
每对脊神经都借_____和_____与脊髓相连,前根属_____性,后根属_____性。
5.后根在进入椎间孔处有一膨大叫做_____,是_____和_____感觉传入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6.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除胸神经的前支仍保持着阶段性分布外,其余的前支均交织成丛,计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丛。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1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答:(一)灰质和皮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故称为灰质。
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则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二)白质和体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色泽苍白,故称为白质。
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为髓质。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被包埋在白质中,称为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其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膨大,则称为神经节。
(四)纤维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走行,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所聚集成的粗细不等的集束,则称为神经。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脊神经前支和后支答:前跟来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成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后跟来自脊神经,成分为感觉纤维。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
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的。
3脊神经的节段性分部答:脊髓分为31节段,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一对体节。
身体的皮肤和肌肉都由胚胎时的体节发育而来。
虽然在形态和位置上与原来比较有了显著的改变或转移,但仍与原所属的脊神经相连。
因此,脊髓对肌肉和皮肤的支配仍具有节段性o(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人体的肌肉是胚胎时的肌节演化而来的。
每对肌节都受相应的脊髓节段支配。
概括地说:第1-4颈髓节段支配颈肌和膈肌;第5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支配上肢肌;第2胸髓节段至第1腰髓节段支配躯干肌;第2腰髓节段至第2骶髓节段支配下肢肌;第3骶髓节段以下支配会阴肌。
每块肌肉多数由数个相邻脊髓节段支配。
如肱二头肌由第5-6颈髓节段支配,股四头肌由第2-4腰髓节段支配等。
(二)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颈部和躯干最为典型。
在此处脊神经的分布仍接近原始状态,呈环绕颈部和躯干的束带状分布,并且自上而下按神经的序数依次排列。
;例如第2胸髓节段支配胸骨角平面的皮肤,第4胸髓节段支配乳头平面的皮肤,第6胸髓节段支配剑突平面的皮肤,第10胸髓节段支配脐平面的皮肤,第12胸髓节段支配腹股沟韧带中点平面的皮肤等。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解剖学涉及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与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中枢神经系统1. 大脑: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主要包括大脑皮质、白质、基底核和内脏器官控制中枢。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感知、思考、情感和运动等功能。
2. 小脑:小脑位于脑干后面,主要控制身体的协调运动和平衡。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干调节许多基本生理功能,如呼吸、循环和消化。
4.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路径,负责传递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髓上有一系列的神经节,通过这些神经节,信息可以进入或离开脊髓。
二、周围神经系统1. 神经: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它们负责传递电信号,使得神经系统能够与身体其他部分进行通信。
2. 神经节:神经节是由神经元组织形成的结构,它们常位于脊髓旁边或在感觉器官附近。
神经节起到过滤和整合信号的作用。
3. 脑神经:脑神经是与大脑和脑干相连的神经。
人体共有12对脑神经,分布在头部和颈部,控制着视觉、听觉、嗅觉和面部肌肉的运动。
4.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种调节体内自主功能的系统,主要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负责应激反应和体力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则控制休息和消化状态。
三、神经解剖学应用1.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解剖学是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人们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认识。
它对于了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损伤修复和认知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临床应用:神经解剖学知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准确地定位和了解神经结构,以便进行手术操作。
3. 教育教学:神经解剖学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医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掌握神经解剖学知识有助于理解神经系统及其相关疾病。
神经解剖学重点总结神经解剖学完整版重点总结引言神经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总结神经解剖学的主要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分为大脑皮层、脑白质和基底神经节。
脑白质主要传递神经冲动,而大脑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和意识活动。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同时也是许多反射弧的中心。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神经从大脑直接发出,分布在头颈部;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分布在全身各部位。
这些神经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具有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维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神经管是最早形成的结构,将来会在脊柱和脑部发展成为脊髓和大脑。
神经细胞的发展和迁移以及突触的形成都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过程。
神经解剖学应用神经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神经系统结构的了解,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病变,制定治疗方案。
结论神经解剖学是理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学科。
它为我们提供了对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深入认识,对医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神经解剖学的重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进行总结,具体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一、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调节和管理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和整合来自身体各部分的信息,并控制身体的运动。
1.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等部分组成。
大脑负责思考、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小脑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脑干负责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间脑则参与情感和内分泌的调节。
2. 脊髓
脊髓是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主要通道,传递大脑对身体的控制信息和身体对大脑的感知信息。
脊髓还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刺激作出反应。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和神经节,负责将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联系起来。
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负责管理身体的皮肤、肌肉和骨骼等部分的运动,以及感知外界的刺激。
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位于脊髓和脑中,通过神经纤维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2.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调动身体的资源,而副交感神经则负责在非
紧急情况下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和脑干中。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在人体解剖学中,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理解人体神经调控机制的基础。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整理和描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指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感觉、思维、记忆和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
脊髓则位于脊柱内,是神经传递的主要通道。
脊髓中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人体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二、外周神经系统(PNS)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了神经根和神经丛两部分。
神经根通过与脊髓相连,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神经丛则是由多条神经纤维交织而成,分布在人体各处。
神经丛连接了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的感觉器官和肌肉组织,起到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三、神经元(Neuron)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
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结构。
神经元通过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并通过轴突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器官。
四、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实现神经信息的传递与调节。
五、脑部神经组织1. 大脑:大脑是人体思维、记忆和行为调控的中枢。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各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表层组织,它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意识活动。
2. 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后下方,负责协调和调节肌肉运动。
它与运动皮质、脑干和脊髓之间通过神经纤维连接。
3. 脑干:脑干位于大脑与脊髓之间,它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重要通道。
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三部分,它们控制着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如呼吸、心率和消化等。
六、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脊柱内,由一系列神经细胞构成。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部分组成。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一部分,由轴突和神经胶质组成。
灰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地,而白质则是神经纤维的聚集地,由髓鞘包裹。
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被称为皮质,而在深部的白质被称为髓质。
神经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地,而神经节则是周围神经系统内的聚集地。
纤维束是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纤维的聚集体,而神经则是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的聚集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椎管内,长度约为45厘米,从枕骨大孔到L1下缘末端变细,形成脊髓圆锥。
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
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内是躯体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和梭内肌,后角边缘是固有胶胸核,而后角固有核的轴突则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位于T1-L3,管理交感神经S2-4和副交感神经。
白质包括前、后和侧三索,联络脑和脊髓的长纤维,连接各节段的固有束,以及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包括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和楔束核,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内→外侧骶→腰→胸→颈。
S2包括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传导侧束的痛觉和温度觉,前束传导粗略触觉,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和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包括侧索、前索和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和前角运动神经元,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内→外侧与S2同。
X2包括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而X3包括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
脊髓的功能包括传导反射。
___—色夸综合征是脊髓半横断的结果,前角损伤则会导致脊髓灰质炎。
脑干是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的,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重点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神经系统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脊髓 spinal cord *椎管内 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颈膨大 (C5-T1) 腰骶膨大 (L2-S3)*CTLSCo 484844 0 -1-2-3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 T1-L3交感神经 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前束传导粗略触觉*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内→外侧与S2同X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X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脊髓功能:传导反射脊髓半横断布朗—色夸综合征前角损伤----脊髓灰质炎脑 brain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为脑干brain stem12对脑神经修饰演化茶盏免听设宴秘府舌下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部菱形窝*向上→中脑水管→第三脑室向下→脊髓中央管向后、外侧→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滑车神经是唯一附着于脑干背面的脑神经。
脑干的内部结构灰质:脑神经核见P299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ZN 1上下丘视听 2红核调节屈肌张力 3黑质调节随意运动帕金森病*NQ 1脑桥核沟通大小脑 2上橄榄核*YS 1薄束核与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2下橄榄核白质:S1内侧丘系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S2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对侧半躯干和上、下肢的痛、温觉;触(粗)压觉S3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半头面部、口鼻腔粘膜、牙齿与牙龈等处的痛温觉与触压觉S4外侧丘系大部分止于下丘核,小部分止于内侧膝状体X1锥体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发出1皮质核束 *终止于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但舌下神经核(支配舌肌)和面神经核下部(支配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对侧皮质核束支配2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交叉皮质脊髓前束不交叉Xn 额桥束、顶枕颞桥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cerebellum 小脑核自内→外侧顶球栓齿原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旧小脑--调节肌张力新小脑--协调骨骼肌间脑diencephalon 1背侧丘脑 *前--丘脑前结节后--丘脑枕借下丘脑沟与下丘脑分界*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的终止古刹*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纤维的终止内急古刹在里面,外面的人内急此2核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感觉中枢2后丘脑听内侧膝状体看外侧膝状体3上丘脑丘脑髓纹、缰三角、缰连合、松果体4底丘脑底丘脑核,与纹状体关系密切,属锥体外系5下丘脑 *视交叉灰结节向下连漏斗,漏斗下连垂体乳头体 *视上核,室旁核--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将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运送至神经垂体,再经血液至全身背后上滴下第3脑室 *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呈矢状位的狭窄间隙*向前上经室间孔→侧脑室*向后下经中脑水管→第4脑室端脑Telencephalon*大脑纵裂与大脑横裂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额、顶、枕、颞、岛5叶*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1 第Ⅰ躯体运动区交叉性支配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2第Ⅰ躯体感觉区交叉性支配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3视觉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4听觉区颞横回5语言中枢写说读听额上中、后颞上后角回*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新)—合称为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大脑半球的髓质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大脑半球各部皮质连合纤维--是联系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胼胝体投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的上、下行纤维束内囊*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宽厚的白质板*前-丘脑前辐射膝-皮质核束后-丘中辐射(丘脑皮质束) 视、听、皮质脊髓束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G1、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肌腱、关节、皮肤的感受器→脊神经节细胞→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少数纤维投射到中央前回)G2、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皮肤→脊神经节细胞→脊髓灰质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后部G3、头面部皮肤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皮肤→三叉神经节细胞→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三叉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1/3G4、视觉传导通路一侧视神经损伤同侧盲,一侧视束损伤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内囊后肢→大脑皮质距状沟上、下两侧的皮质G5、瞳孔对光反射一侧视神经损伤,双眼瞳孔不缩小;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同侧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眼间接对光反射存在Y1、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大脑脚底的中3/5部→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下端,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躯干、四肢骨骼肌2皮质核束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内囊膝→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头面部骨骼肌Y2、锥体外系精细动作,习惯性动作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硬膜外隙阻断脊神经的传导不与颅腔相通2脊髓蛛网膜蛛网膜下隙向上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S2平面终池临床上常于此处行腰椎穿刺3软脊膜齿状韧带--固定脊髓、脊髓手术标志脑的被膜 1硬脑膜 *颅盖疏松硬膜外血肿、颅底紧密导致脑脊液外漏(如鼻漏)*大脑镰—纵裂小脑幕—横裂*海绵窦3 4 51 52 6 和颈内动脉易被感染2脑蛛网膜蛛网膜粒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绒毛样突起,脑脊液经此渗入硬脑膜窦3软脑膜脉络组织=软脑膜及血管+室管膜上皮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系*大脑半球前2/3 间脑前部*走行颈总动脉—颞骨岩部—海绵窦*大脑前动脉:半球内侧面、额叶、内囊前肢、尾、豆大脑中动脉:半球外侧、岛叶、内囊膝后肢、尾、豆脉络丛前动脉:外侧膝状体、苍白球后交通动脉(是连于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的吻合支) 2椎-基底动脉系*剩余结构*大脑后动脉皮质支---枕、颞叶中央支—背侧丘脑、内侧膝状体*大脑动脉环—前交通、大脑前、颈内、前后交通、大脑后A 脑的静脉不与动脉伴行脊髓动脉--椎动脉、节段动脉脑脊液循环CSF*侧脑室的脑脊液→室间孔→第三脑室的脑脊液→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的脑脊液→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总量约150ml脊神经--前根运动后根感觉 8 12 5 5 1脊神经的分支--脊膜支交通支后支(枕大、臀上、中皮神经)前支前支1颈丛*C1-4 C5部分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A皮支 *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神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该处是颈部浅层手术的麻醉阻滞点B肌支--膈神经 *前斜角肌--肺根前方--下降至膈支配膈肌及膜*膈神经受刺激→呃逆胆囊炎引起右肩胛区牵拉疼痛2臂丛*C5-8 T1部分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腋窝*锁骨上分从胸长神经--前锯肌翼状肩*锁骨下分支实验解剖P1843胸神经前支 *不形成从T1-12分布于胸腹部*2 4 6 8 10 12 胸乳剑肋脐脐中4腰丛 T12 L1-3 L4部分腰大肌深面A股神经 *腰大肌—腹股沟—股三角*股前群肌、股内侧、中间皮肤*隐神经股三角—腘窝—大隐静脉--足内侧缘B闭孔神经 *腰大肌内侧缘--闭膜管--至股内侧*股内收肌群、股内侧皮肤5骶从*L4-5 S Co 梨状肌前方,髂血管后方A臀上神经臀中、小肌与阔筋膜张肌梨状肌上孔B臀下神经臀大肌梨状肌下孔C阴部神经 *梨状肌下孔--坐骨棘--坐骨肛门窝*会阴部与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D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大转子--腘窝---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肌、髋关节*胫神经小腿肌后群、足底肌、小腿后、足底皮肤钩状足腓总神经小腿前、外侧群肌、足背肌、小腿外、足背皮肤马蹄内翻足脑神经的性质 *感觉性1 2 8 叶儿耙*运动性3 4 6 11 12 三四六师一二*混合性 9 10 5 7 就是武器*交副感9 10 3 7 就是三七躯体内脏和运动感觉自由组合,排除特殊躯体运动12对脑神经P334 过海绵窦:3 4 51 61嗅神经嗅细胞--筛孔--嗅球--嗅区皮质2视神经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汇集于视神经盘→穿出巩膜→视神经→视神经管→颅中窝→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3动眼神经 *脚间窝--海绵窦--眶上裂--分为上、下2支*躯体运动纤维5块眼外肌(除外上斜肌和外直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睫状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4滑车神经下丘下方--海绵窦--眶上裂支配上斜肌5三叉神经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A眼神经 *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眼裂以上,鼻背皮肤和眶内的器官、结构B上颌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经眶下裂入眶*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牙、口、鼻腔粘膜及眼口裂之间的皮肤C下颌神经 *经卵圆孔出颅**耳颞、舌、颊、下牙槽、咀嚼肌神经*口裂以下,耳颞部皮,咀嚼肌,舌前2/3的粘膜(一般感觉)二比累山崖狂下乙二醛而你设下下压军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6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海绵窦--眶上裂支配外直肌*损伤表现内斜视7面神经 *延髓脑桥沟--内耳门--茎乳孔--腮腺内丛*面神经管内的分支A鼓索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副交感纤维:下颌下神经节换元,纤维控制下颌下、舌下腺的分泌B岩大神经至翼腭神经节换元,发节后纤维至泪腺C镫骨肌神经*面神经颅外分支颞颧颊下颌缘颈神经捏全家远景8前庭蜗神经前庭蜗9舌咽神经 *橄榄后沟上部--颈静脉孔出颅A舌支舌后1/3粘膜和味蕾B颈动脉窦支C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至耳神经节换元--控制腮腺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