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附视频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762.00 KB
- 文档页数:31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
【适应证及用品】
用锁骨上静脉穿刺术。
【方法】
1、平卧,头低20°-30°或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取右侧穿刺)。
2、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该区的顶部即为穿刺点。
如解剖部位不明显,可于平卧后将头抬起,以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轮廓。
或取锁骨上3cm 与正中线旁开3cm的交叉点为穿刺点。
3、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以1%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以此针头作试探性穿刺,由穿刺点刺入,使其与矢状面平行,与冠状面呈30°,向下向后及稍向外进针,指向胸锁关节的下后方,边进针边抽吸,见有明显回血,即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
4、穿刺针尾端接10ml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上,按试穿方向穿刺。
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相同。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简要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简要流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右颈内静脉置管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 在X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分界水平。
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2.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局解的是活人吧哈哈!不错的图片~~~颈内那么粗,撮到动脉真是不应该了。
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是为了纪念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博士而命名的。
在1953年,他在进行放射性介入医学的研究中发明了这一技术和相应的器械。
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进完善而成为现代介入医学的基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eldinger技术穿刺器械的组成: 1 Seldinger穿刺针2 导管鞘套件3 导引钢丝-----------“J”型钢丝4 血管导管5 其它物品Seldinger技术注意事项1.掌握穿刺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2.穿刺前要求定位清楚;3.刺中血管后必须要区分动静脉;4.导丝插入之前要控制好穿刺针;5.穿刺针要改变方向必须要先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6.刺中血管后回抽血液必须通畅才能插入导丝;7.推送导丝的过程要顺畅,遇阻力不可盲目插入,原则上导丝不能后撤(会被针尖割断),要后撤时穿刺针与导丝一并后撤。
颈内静脉解剖学特征: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下行后与颈动脉、迷走神经一同行走,共同包裹于颈鞘之中。
在颈鞘内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
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其内径平均为1.2cm以上,最大内径可达2.0cm。
左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左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也被称为颈静脉内穿刺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让医生在病人的左侧颈部进行穿刺,以安放胃肠或其他类型的导管,以便对病人进行治疗、检查或给予能量支持。
在进行左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时,应首先用静脉探头在病人的左侧颈部进行探测,以确定穿刺的位置、深度和方向。
一般来说,此操作会由经验丰富的医疗护士完成。
接下来,对被定位的静脉部位进行消毒,以确保安全穿刺并有效预防感染。
然后用一个与被定位血管相适应的穿刺器,如特殊曲别头穿刺器(Stebchalek needle),按照确定的定位方向进行穿刺,并借助穿刺器在病人身上穿刺出胃肠或其他类型的导管,以作为治疗和检查的辅助手段。
最后,安放导管后,对被穿刺的静脉术后部位进行不规则的拭擦,以促进此处的血液重回流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医疗领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技术。
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监测病情、输送药物和进行营养支持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
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的颈静脉孔,位于颈动脉鞘内,伴随颈内动脉下降。
它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形成的三角顶点的稍下方穿过筋膜,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
了解这些解剖结构对于准确进行穿刺置管至关重要。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通常在患者仰卧位的情况下进行。
患者的头部需要转向对侧,以充分暴露颈部。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也非常关键。
常用的穿刺点包括前路法、中路法和后路法。
前路法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动脉搏动,在其外侧 05 10cm 处进针;中路法是在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进针,约在环状软骨水平,针尖指向同侧乳头;后路法则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 1/3 交点处进针,针尖朝向胸骨上切迹。
在进行穿刺置管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如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导管等,并确保这些器械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同时,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有过敏史等。
穿刺时,医护人员会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局部麻醉。
然后,手持穿刺针,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
当感觉到突破感,或者看到注射器内有回血,说明已经成功穿刺进入颈内静脉。
此时,需要小心地送入导丝,确保导丝的送入过程顺畅无阻。
在导丝送入成功后,需要使用扩张器对穿刺部位进行扩张,以便于导管的置入。
扩张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
接下来是导管的置入。
将导管沿着导丝缓慢送入颈内静脉内,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
然后,拔出导丝,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并妥善固定导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是一项常见的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比如,可能会出现误穿动脉,导致局部血肿形成;也可能会因为穿刺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引发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