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2)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9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复杂的国际形势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帮助大家复习政治常识。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要居安思危,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多作贡献。
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②和平的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③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含义:指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④正确认识战后的和平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于涉别国内政。
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发展问题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③正确认识战后的发展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同时,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一、当代世界政治的特点(p13)(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1)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是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破坏;(2)冷战结束后,和平解决争端的模式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一般做法;(3)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吧权和强权政治是一种有力的制约。
2、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核心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3、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例如: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亚太经济合作升温,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日趋完善,东盟等次区域性组织也空前活跃。
(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1、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挑战(1)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遭到中俄的反对;(2)法德也不赞成(3)联合国也不同意等,这都对美国形成了很大的牵制(4)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2、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1)他们的发展有别于传统西方强国,历史文化传统、现代制度各具特色,而且发展道路也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原始资本积累模式,真正体现了非传统的多元化模式;(2)它们的国际诉求从捍卫主权到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性质上与恃强凌弱的旧传统有根本区别;(3)它们正在成为变革国际机制的重要力量,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级有机构改革离不开这些新兴力量,建立新国际机制更加如此。
3、世界各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例如: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联合图强,加快实现一体化,成为欧洲各国的共识。
4、多级化是新“合力”驱动的结果(1)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科技日新月异;(3)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4)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之间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重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三)倡导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例如:(1)中俄关系是一个良好的典范。
“中国梦”既是“民族梦”又是“世界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的阐述,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实现复兴决不是要重温历史上的“汉唐盛世”,更不是恢复曾经的“中华帝国”。
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国的复兴,走的不是战争道路、而是和平发展道路,不是资本主义道路、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用中华文明取代其他文明、而是要实现文明的和谐与共生,不是要取代其他国家的地位、而是要实现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复兴的中国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
“中国梦”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习近平主席回应了世界的关注。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说明中国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方向,这将充分壮大和平正义力量。
“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说明“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
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个人主义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美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
高一政治必修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知识点复习高一政治必修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知识点复习1.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有哪些?(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3)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当前世界有哪些力量中心?各自的目标是什么?(1)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2)欧盟:想让自己的实力更强;(3)俄罗斯:想让自己的实力更强;(4)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5)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3.世界多极化(1)产生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②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多极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世界多极化有何特点: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①是时代进步的要求;②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是: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4.当前国际竞争的内容(表现)、实质和要求分别是什么?(1)内容(表现):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2)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当前国际竞争给世界各国提出了什么要求?①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②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注意:综合国力A含义: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的力量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