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新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水筛法实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按照水筛法进行新粗集料筛分试验,以测试其粒度分布情况,并为混凝土配合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实验原理水筛法利用水的流动原理,将新粗集料按粒度从大到小筛分。
将一定量的新粗集料放入筛分器内,水通过筛孔排出。
细粒料被带走,大粒料在筛上留存。
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筛上的粗集料重量称量,得出筛余物的相对含量。
重复以上步骤,逐一测定每个筛孔的筛下物的重量,并记录在筛分记录表中,即可得出粒度分布。
实验仪器•Electronic Sample Scale(精密电子秤)•Standard Sieve(标准筛)•Sieve Shaker(筛分器)实验材料•新粗集料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安装好筛分器,将筛分器接入电源,开启筛分器使得其正常运转。
清洁并标记好各个筛子,为每一个筛孔准备好收集器。
使用精密电子秤对筛子进行称量和标定,确保准确度。
2.取样在搅拌均匀的新粗集料中随机取出一定量的试样。
应根据不同粒度级别的筛孔大小,合理确定粗集料试样的量,以确保试样在筛分器中形成薄层。
3.筛分将粗集料试样放入筛分器的最顶层大粒度筛孔上,并用盖板固定。
开启筛分器使其连续振动,知道试样经过每个筛孔,在下面的收集器中收集下筛下物。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试样完全筛分完毕。
4.筛下物称重用精密电子秤,分别称量每个收集器中的粗集料,并记录数据。
5.筛余物称重将每个筛孔中的筛上粗集料取出并用精密电子秤进行称量,并记录数据。
6.数据整理将测量数据整理到试验记录表格中,计算每个筛孔中的筛下物重量、相对含量和累积含量等值。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可画出新粗集料的筛分曲线图,并分析试验结果。
根据粒度曲线,可以进行混凝土的配合设计和工程的施工参考。
实验记录表格筛孔编号筛孔大小(mm)初筛重量(g)筛下物重量(g)筛下物相对含量(%)通过筛孔相对含量(%)累积通过筛孔相对含量(%)1x x x x x x 2x x x x x x 3x x x x x x 4x x x x x x 5x x x x x x 6x x x x x x 7x x x x x x 8x x x x x x 9x x x x x x 10x x x x x x 11x x x x x x筛孔编号筛孔大小(mm)初筛重量(g)筛下物重量(g)筛下物相对含量(%)通过筛孔相对含量(%)累积通过筛孔相对含量(%)12x x x x x x13x x x x x x14x x x x x x15x x x x x x 总结本试验采用水筛法对新粗集料进行粒度分析。
粗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通过对粗集料进行筛分试验,了解其粒度组成及分布情况,以评估其工程应用价值。
试验方法:
1.选取一定量的粗集料样本并将其清洗干净。
2.将样品加入筛分机器,并按照标准程序启动筛分机。
3.根据不同级别要求,将被筛分的颗粒分为不同尺寸级别进行筛分。
4.将通过筛分的颗粒按顺序进行称重并记录其重量。
5.按照颗粒分级记录其占总颗粒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并画出粒度分布曲线。
试验结果:
经过筛分试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级别(mm)重量(g)百分比 (%)
20 75.6 8.7
16 98.1 11.3
14 138.2 15.9
10 248.9 28.6
5 253.3 29.2
0.075 14.9 1.7
总计866 100
通过上表数据和计算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粒径(mm) 百分比(%)
20.0 8.7
16.0 20.0
14.0 35.9
10.0 64.5
5.0 93.7
0.075 95.4
结论:
1. 根据试验结果,该粗集料全部通过0.075mm的筛网,因此可以作为道路基层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
2. 从粒度分布曲线可以看出,该粗集料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3. 通过颗粒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粒径在5-10mm之间的颗粒含量较高,因此应注意加强对石灰质颗粒的筛分和清洗。
4. 观察试验过程,筛分机的筛孔和筛网要求要加强排水,以避免积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 该粗集料质量优异,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等领域。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1.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T0302-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T0302-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公称最大粒径(mm)756337.531.526.519169.5 4.75试样质量不小于(kg)10854 2.52110.5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4.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
4.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注:由于0.075㎜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O.075㎜通过率假设为0。
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1-1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记录报告编号: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适用范围 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 月 日试验依据 JTG E42-2005(T0302-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第1组 第2组 平均 累计筛余(%)筛孔尺寸(mm)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筛底(g ) 筛分后总重量(g )损耗(g )损耗率(%)两次P0.075的差值结论:韶关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1-2) 报告编号: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规格 适用范围 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 月 日试验依据 JTG E42-2005(T0302-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 第1组 第2组 平均 通过 百分率(%)水洗后筛上总量(g )0.075mm 通过率(%)筛孔尺寸(mm)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筛上重(g) 分析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水洗后干53.0 37.5筛法筛分31. 5 26. 5 19 16 13. 2 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5筛底(g)干筛分后总量(g)损耗(g)损耗率(%)扣除损耗后总量(g)结论:韶关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试表2-2)报告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规格适用范围样品描述级配范围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依据JTG E42-2005(T0303-2005)干燥试样总重m 0(g )第1组 第2组 平均筛孔尺寸(mm) 筛上重(g) 分析筛余(%)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筛上重(g) 分析筛余(%)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g )小于0.6mm 重量(g )小于0.6mm 的颗粒含量(%) 小于0.075mm 的重量(g )细土中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结论:。
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委托单位:路线名称:料场名称:委托编号:工程名称:材料用途: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T 0302-2005粗集料水筛法第14页精度要求及结果整理6.2.1计算粗集料中0.075mm筛下部分质量m0.075和含量P0。
075,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结果P0。
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m0.075=m3-m4P0.075= m0.075/ m3= m3-m4/ m3式中:P0。
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率)(%);m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mm部分的质量(g);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m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6.2.2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记入表T0302-3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5=m3-(∑mi+ m0.075)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3—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底—水洗后得到的0.075mm以下部分质量(g),即(m3- m4)。
注:如筛底m底的值不是0,应将其并入m0.075中重新计算P0.075。
对用于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用的集料,宜绘制集料筛分曲线,其横坐标为筛孔尺寸的0.45次方(见表T0302-4),纵坐标为普通坐标。
(图形见规程P16页)表T0302-4 级配曲线的横坐标(按x=d i0.45计算)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
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记录
委托单位:路线名称:料场名称:委托编号:工程名称:材料用途:
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T 0302-2005粗集料水筛法第14页精度要求及结果整理
6.2.1计算粗集料中0.075mm筛下部分质量m
0.075和含量P
0。
075
,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结果P
0。
075
的差值超过1%
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m0.075=m3-m4
P0.075= m0.075/ m3= m3-m4/ m3
式中:P
0。
075
—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率)(%);
m
0.075
—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mm部分的质量(g);
m
3
—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
4
—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6.2.2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
4
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记入表T0302-3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 5=m
3
-(∑
mi
+ m
0.075
)
式中:m
5
—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
3
—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m
底—水洗后得到的0.075mm以下部分质量(g),即(m
3
- m
4
)。
注:如筛底m底的值不是0,应将其并入m
0.075中重新计算P
0.075。
对用于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用的集料,宜绘制集料筛分曲线,其横坐标为筛孔尺寸的0.45次方(见表T0302-4),纵坐标为普通坐标。
(图形见规程P16页)
表T0302-4 级配曲线的横坐标(按x=d
i
0.45计算)
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