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墙身节点大样图一
- 格式:pdf
- 大小:770.50 KB
- 文档页数:1
墙身节点详图的相关介绍
一.墙身节点详图,实际上是墙身的局部放大图详尽地表明墙身从防潮层到屋顶的各主要节点的构造和做法。
二.墙身节点详图与平面图、剖面图配合是砌墙室内外装修、门窗洞口预留的重要依据。
三.墙身节点详图包括散水、勒脚、窗台、屋檐等各节点的构造及做法,墙脚位置、散水、防潮层、勒脚、踢脚、地面的构造,窗台的位置构造做法,过梁、楼板与墙体的关系楼面构造踢,室内外墙面装修构造等。
四.墙身节点详图中应表明墙身与轴线的关系,并详细标出标高、尺寸、材料做法,如散水的宽度、踢脚板的高度、窗过梁的高度、挑檐板的高度、挑檐板伸出轴线的距离等。
五.室外地坪标高、室内地面、楼面标高、防潮层的标高等在墙身节点详图中还要用箭头表示出散水的坡度和排水方向;散水的做法在墙身节点详图中用多层构造的引出线表示,引出线贯穿各层,在引出线的一侧画短横线,并在它旁边用文字说明各层的构造及厚度。
六.在墙身节点详图中的窗台节点详图中需表明窗过梁、楼面、窗台的做法;墙身节点详图中的楼面的构造需用多层构造引出线表示;墙身节点详图中的檐口节点详图需表明檐沟的做法及屋面的构造。
七.墙身节点详图中,剖切到的墙身线、檐口、楼面屋面,均应使用粗实线画出;看到的物体、窗洞处的外墙边线、踢脚线等,应用中实线绘制;粉刷线应用细实线画出。
作业1:墙体构造设计一、学习目标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 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
2. 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
3. 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4. 墙体大样图的主要内容和标注。
二、工程设计条件1、自选校内建筑或自己设计建筑的外墙构造设计2、按三层设计。
层高为3600mm,室内外高差450mm,窗台距室内地面900mm高。
外墙为砖墙,其厚度不小于240mm。
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圈梁,楼板厚100mm。
采用木门窗。
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
楼地面做法、散水(明沟)自定。
设计中所需的其它条件自定。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用一张竖向Α3图纸,以铅笔绘制。
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外墙身节点详图,如图1-1所示。
要求按顺序将节点详图自下而上布置在同一垂直轴线(即墙身定位轴线)上,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标注墙体厚度(在轴线两边分别标注)。
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图1-1 外墙身节点内容及要求1.节点详图1——墙脚和地坪层构造(比例1∶10)画出墙身、勒脚、散水或明沟、防潮层、室内外地坪和内外墙面抹灰,剖切到的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1)用引出线注明勒脚做法,标明勒脚高度。
(2)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散水或明沟各层做法,标注散水或明沟的宽度、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3)表示出防潮层的位置,注明做法。
(4)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地坪层的各层做法。
(5)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2、节点详图2——窗台构造(比例1∶10)(1)画出墙身、内外墙面抹灰、内外窗台和窗框等。
(2)用引出线注明内外窗台的饰面做法,标注细部尺寸,标注外窗台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第卷
第卷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建筑构造作业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在建筑领域,外墙是建筑物最外侧的部分,承担着保护建筑物免受外部环境侵害的重要作用。
在外墙的构造中,外墙身节点的设计和绘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外墙身节点大样的绘制。
一、概述外墙身节点是指外墙身构造中连接不同构件(如墙体、檐口、窗框等)的部分。
它承担着分散荷载、传递力量和保证结构稳定的重要职责。
因此,节点的设计和绘制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和安全规范。
二、节点类型外墙身节点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对接节点、悬挑节点、槽口节点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点,其绘制方法也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
三、节点绘制步骤1. 确定节点类型:根据具体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绘制的节点类型。
2. 绘制节点示意图:根据设计方案,借助绘图软件或纸质绘图工具,绘制节点的示意图。
示意图应包含节点的构造和尺寸等相关信息。
3. 绘制节点大样:根据节点示意图,结合具体材料和施工工艺,绘制节点的大样图。
大样图应包含各构件的尺寸、材料、安装顺序等详细信息。
4. 标注图纸信息:在节点大样图上标注相关信息,如构件编号、尺寸标注、材料规格、焊缝类型等。
确保图纸的清晰易读,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5. 审查和修改:完成绘制后,对节点大样进行审查。
必要时,进行修改和优化,确保节点的结构和施工可行性。
四、节点绘制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材料:根据节点的功能和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节点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工艺考虑:在绘制节点大样时,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合理安排构件的连接顺序和施工步骤,确保节点的施工顺利进行。
3. 合理尺寸设计:节点的尺寸设计应符合结构力学的要求,并兼顾实际施工操作。
尺寸过小可能导致施工困难,尺寸过大则可能影响节点的整体稳定性。
4. 安全性考虑:在节点的设计和绘制中,必须考虑到其安全性。
加强节点的抗震、抗风等性能,确保建筑物在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图墙身大样画法规范
1.首先先对所给平立面做一个整体了解,明确需画的大样有哪些。
(一般出阳台,飘窗,飘台,转角窗等这几个)。
2.详图要求图示的内容详细清楚,尺寸标准齐全,文字说明详尽。
一般应表达出构配件的详细构造;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其规格;各部分的构造连接方法及相对位置关系;各部位、各细部的详细尺寸;有关施工要求、构造层次及制作方法说明等。
3.同时,建筑详图必须加注图名,详图符号应与被索引的图样上的索引符号相对应,在详图符号的右下侧注写比例。
对于套用标准图或通用图的建筑构配件和节点,只需注明所套用图集的名称、型号、页次,可不必另画详图。
4.开始着手画图
(1)确定图名、比例。
.(墙身详图一般采用1:20的比例绘制)
(2)了解墙体的厚度及所属定位轴线。
(详图上标上轴号)
(3)了解屋面、楼面、地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
(4)了解各部位的标高、高度方向的尺寸和墙身细部尺寸。
墙身详图应标注室内外地面、各层楼面、屋面、窗台、圈梁或过梁以及檐口等处的标高。
同时,还应标注窗台、檐口等部位的高度尺寸及细部尺寸。
在详图中,应画出抹灰及装饰构造线,并画出相应的材料图例。
(5)了解各层梁(过梁或圈梁)、板、窗台的位置及其与墙身
的关系。
各阶段施工要点及节点大样图一、施工各阶段工作及验收要点3.1 地基与基础阶段3.2 主体结构阶段3.3 装修阶段二、部分节点大样三、防水工程验收要点(一)防水工程试水验收要点防水施工基层交接卡本表由总包单位填写,防水施工单位检查确认,交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监理处存档1份。
凡出现监理处无本表存档记录,现场已开始防水施工,每1处处罚防水施工单位500元。
本表格检查以同一楼层或同一单元的同一楼层或同一层不少于4套房为一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40防水施工基层交接卡本表由总包单位填写,防水施工单位检查确认,交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监理处存档1份。
凡出现监理处无本表存档记录,现场已开始防水施工,每1处处罚防水施工单位500元。
本表格检查以同一楼层或同一单元的同一楼层或同一层不少于4套房为一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防水工程交接卡本表由防水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及总包单位检查确认,交总包及监理处存档1份。
凡出现监理处无本表存档记录,现场已开始下步施工,对总包单位执行相应处罚。
本表格检查以同一楼层或同一单元的同一楼层或同一层不少于4套房为一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第四部分:其它工程分部分项管理与控制要点1 天然地基基础基槽检验要点1.1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1.1 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1.1.2 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1.1.3 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
1.2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1.3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5.1 持力层明显不均匀;1.5.2 浅部有软弱下卧层;1.5.3 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1.5.4 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
1.4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1.1执行:表1.1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表(m)1.5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5.1 基坑不深处有承压水层,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1.5.2 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
固化设计节点大样标准图集一、门槛石铺贴节点大样:1、公共空间门槛石铺贴大样图工艺说明:1.门槛石宽度齐平墙身完成面。
2.用1:2.5水泥砂浆粘合,石板底抹水泥膏。
3.如选用的石材为白色系列的石板底抹白水泥。
4.石材底面铲除丝网层,如选用的石材会透水印和生锈话必须做防水防锈处理方能铺贴。
5.所有石材见光面必须做抛光打磨处理,表面光洁:无断裂。
2、入户防火门门槛石铺贴大样图工艺说明(入户防火门向户内开启):1.有入户花园的户型对应01大样图:门槛石高出电梯前式地面10mm、内侧加厚边、齐平门框,门扇位也是铺贴门槛石。
2.无入户花园的户型对应02大样图, 门槛石高出电梯前式地面30mm、外侧加厚边、齐平门框,门扇位也是铺贴门槛石。
3.用1:2.5水泥砂浆粘合,石板底抹水泥膏。
4.如选用的石材为白色系列的石板底抹白水泥。
5.石材底面铲除丝网层,如选用的石材会透水印和生锈话必须做防水防锈处理方能铺贴。
6.所有石材见光面必须做抛光打磨处理,表面光洁:无断裂。
工艺说明(入户防火门向电梯前室开启):1.有入户花园的户型对应03样图:门槛石高出电梯前式地面15m,内侧加厚边、齐平门框,门扇位也是铺贴门槛石。
2.无入户花园的户型对应04样图, 门槛石高出电梯前式地面15mm、齐平门框,门扇位也是铺贴门槛石。
3.用1:2.5水泥砂浆粘合,石板底抹水泥膏。
4.如选用的石材为白色系列的石板底抹白水泥。
5.石材底面铲除丝网层,如选用的石材会透水印和生锈话必须做防水防锈处理方能铺贴。
6.所有石材见光面必须做抛光打磨处理,表面光洁:无断裂、崩角、起皮。
3、二道入户门槛石铺贴大样、工艺说明(木门):1.门槛石(在入户花园那一边)加厚边,左右两边起朵、须超出门套线5mm,起防水保护门套线作用。
2.内侧(客厅位置)与门框齐平。
3.用1:2.5水泥砂浆粘合,石板底抹水泥膏。
4.如选用的石材为白色系列的石板底抹白水泥。
5.石材底面铲除丝网层,如选用的石材会透水印和生锈话必须做防水防锈处理方能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