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车长客轨道股份有限公司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2
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Windchill PDM,突破PDM与SAP集成瓶颈BPLead(北京毕普)咨询服务引领客户提升高速列车协同开发水平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唐山CCR)、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TC)成功部署了PTC的Windchill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三维协同设计管理标准规范,同时依托该平台实现了业务过程和业务数据与SAP系统的双向紧密集成,确保设计过程与制造过程的无缝衔接,支撑长春和唐山两BPLead针对铁路客车制造地围绕同一列车项目的协同研发与制造业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数字化协同研发和制造水平。
为整个北车集团的研发大协同和数字化制造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CRC/TC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铁路工厂,主要从事行业特点,并结合西门子全球产品研发和数据管理模式,首先引领CRC/TC进行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咨询和业务规范定义,然后在PTC Windchill协同设计平台基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
近年来不断引入世界领先的高速动车组制造技术,进行我国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和技术服务。
CRC/TC公司需要建立能适应高速动车组复杂产品设计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实现设计数据从设计管理系统自动发布到制造资源管理系统中。
要求在新产品新型号的设计中借助科学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础上,实现了以Pro/E设计数据为主体的协同管控,通过定制与配置开发,实现了与SAP系统的双向过程和数据集成接口。
打通了一直处于孤立的设计与制造数据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及设计效率产品、新型号的设计中借助科学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整车产品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并且要实现设计数据与制造数据电子化集中管理,并且在消化吸收西门子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提高公司的整体设计与制造水平,确保企业早日跻身世界高速列车制造行业的领导者之列。
确性及设计效率。
TC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宋玉斌感概:“借助BPLead专业的咨询实施服务,唐车公司成功建立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平台,实现了设计数据向SAP的准确传递,大大提高了企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对“高铁保姆”的“心路”培育作者:陈孝敏来源:《新长征》 2014年第3期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轨道行业的中坚力量之一,售后服务部门是长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3 年,公司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18 个售后服务站,工作人员达657 人,其中35 周岁以下职工487 人,所占比例为74.12%,青年职工成为整个售后服务团队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担负着保证服务质量和提升企业形象的双重责任。
优质的售后服务对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信誉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呈现出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
因此,加强高速动车组售后服务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但是由于行业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特点,青年员工自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上平时工作量大,工作性质敏感特殊,造成了售后服务行业青年职工的素质与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售后服务队伍建设,甚至严重影响整个售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长客股份公司紧紧把握“育人塑人”的思想教育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高速动车组售后服务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内因与外因互相联动,思想教育办法多样在深入分析影响高速动车组售后岗位青年职工队伍建设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围绕激发动力、化解压力、克服阻力的主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售后服务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的办法主要有:以爱心启迪人。
针对售后青年职工在思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公司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
通过提高售后青年职工待遇,确保收入水平提升;公司工会组织成立了“长客大姐”爱心服务队,在节假日深入公司各服务站,为售后职工送去关心和温暖。
制作了“长客大姐爱心帮办卡”,让售后职工的困难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中国北车概况一、总体简况中国北车是经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子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服务业务。
2012年4月4日,中国北车获得孟加拉国的内燃动车组项目牵引及网络控制系统的配套合同。
公司名称: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称:China CNR Corporation Limited总部地点:中国北京成立时间:1958年经营范围: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公司性质: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口号:接轨世界,牵引未来年营业额:972亿人民币(2013年)员工数:87913(2012年)董事长:崔殿国二、历史沿革第一阶段(1949—1985)从铁道部厂务局、到机车车辆制造局、修理局,之后又经几次调整,1975—1985年为铁道工业局,行使政企合一职能,对所工厂和研究所实行统一领导和全面管理。
第二阶段(1986—1995)从改组工业总局为工业总公司,到转变为企业性质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
第三阶段(1996—2000.09)改组总公司为控股公司,名称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简称中车公司,进行资产经营。
第四阶段(2000.09—2008.06)与铁道部脱钩重组,分立为南、北车两个集团公司,归国资委领导和监管。
第五阶段(2008.06至今)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大同前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于2008年6月26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发展战略中国北车的使命是:接轨世界,牵引未来。
愿景是: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级企业。
未来主要战略构想是:开拓三大市场、实施四大战略、打造四大产业,实现“三步走”发展目标。
开拓三大市场:即轨道交通市场、相关多元市场和国际市场。
奋力开拓谋发展,勇于创新图自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纪实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 是由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在原长春客车厂主营业务和优良资产的基础上经改制、重组后组建的新型股份制公司。
公司的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客车紧跟国际先进轨道客车制造水平,积极进行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增加项目建设投入,努力增强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奋力开拓,勇于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铁路客车占据50%的国内市场后,城轨客车迅速崛起,10多年来已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已经成长成为我国最大、最强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一、大力实施技改项目建设,助推企业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实现大幅跃升长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七五”以来已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特别是2002年改制以后,长客先后立项实施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制造及制备系统建设项目”、“动车组调试厂房建设项目、单轨试验线建设项目”、“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高速轨道客车研发平台建设”、“时速300公里动车组转向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出口铁路客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等总计十余项。
通过这些技改项目建设,公司的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都获得了大幅度的跃升。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了大量国内外技术装备,其中包括高水平的铝合金车生产线、能力最强的不锈钢车生产线、规模最大的碳钢车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转向架焊接加工生产线、最先进的油漆喷涂线、供电制式最全的实验线和动调线等专业生产设施,公司关键工序的装备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整体研发制造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企业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与此同时,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制造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产品结构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年产动车组800辆,城轨客车800辆,铁路客车500辆的生产能力。
CRH百科名片CRH(中国铁路全名China Railways High-speed),即中国高速铁路,是中国铁道部对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建立的品牌名称。
通常用来指2007年4月18日起在中国铁路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后开行的动车组列车。
目录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动车组相关情况CRH动车组系列CRH1CRH2列车编组技术数据CRH3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CRH logo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正式开始,除原有的列车大部分提高速度外,将新增“D”字头的动车组。
乘坐“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将比原有班次更为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在此之前铁路系统已经将信号线路等配套设施准备就绪,相关的技术人员、服务人员都接受了培训与演练。
“欢迎您乘坐动车组单行列车,并祝您旅行安息,一路走安。
”从2007年4月18日零时开始,登上“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就会听到这样与以往不同的广播语。
动车组列车实行固定售票专口、固定候车室专区、固定进站通道、固定乘降站台“四固定”的组织方式,以方便乘坐。
动车组相关情况CRH动车组是指车厢自带动力的新式列车,采用动力分布式设计,车次前一律冠字母“D”。
新型的动车组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乘坐舒适及环保等特点,由于其速度达每小时200公里以上,票价要比此前的特快列车的车票价格高出一倍多。
动车组车票可办理网票发售,跨局动车组票额预售期为20天。
动车组旅客实行专区候车。
动车组列车原则上不发售站台票。
特殊情况的由值班站长批准,可凭有效车票购买,并通知站台工作人员加强组织。
动车组列车各部位均不得吸烟。
动车组列车销售的食品、饮品,均实行全路统一采购、统一进价、统一销售价格。
2010年12月01日铁道部新规定:动车组误车可以免费一次改签或办理退票,但此项规定不适用于非动车组列车的列车CRH动车组系列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CRH380A,CRH6。
《致敬!国家工程师》之一:中国“高铁大脑”创造者发表时间:2014-10-05 15:00:45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
在这个领域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
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网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本期向读者介绍中国高铁网络控制工程师。
网络控制系统由上千个软件组成的,是高铁列车的神经,而网络控制工程师则为列车装上了“大脑”。
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常振臣(前排中)是“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的领导者。
(许畅摄)1965年,常振臣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市六台乡石场村,这是一个距离县城近百公里、仅有50余户人家的小山村。
12岁那年他用镰刀收割玉米,一刀砍在左手上,至今疤痕历历。
将近40年后,常振臣对我们说,这道伤疤不仅留在手上,也深深刻在他心里。
在童年记忆中,他最向往的是书本上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拖拉机和收割机在农田里耕作和收获的场景,洋溢着美好和幸福,“以后绝不让乡亲们再用镰刀,一定要用上这样的机器。
”常振臣1985年成为村里第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他的志愿是“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工程专业”。
不过,他最终没有像儿时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农机工程师。
身穿蓝色工作服的他,如今是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
这家企业以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而知名。
在这个1.4万余人的制造企业中,常振臣是“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的领导者。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之于高速列车,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它是高速动车组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任何一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不可或缺。
2012年12月,由常振臣担纲主持的“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通过评审。
2014年6月,这项科研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分析与评估,中国彻底拥有设计制造“高铁大脑”的能力。
创新发展的中国名片——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蝶变之路作者:王若拙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10期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吉林,70 年来焕发出熠熠光辉,谱写出壮丽凯歌。
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作为吉林大地耀眼群星中的闪亮一颗,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02 年3 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摇篮和发源地。
伴随共和国成长的脚步,长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年生产轨道客车数量最大的制造工厂。
作为新中国轨道客车的摇篮,中车长客的发展与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事业息息相关。
一部中车长客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地铁车辆制造史,见证着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事业从零起步到比肩世界的风雨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车长客坚持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更是凝缩和展示着中国民族工业自强不息、弄潮国际市场的抱负和志向。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客调研时曾登上一列即将竣工的动车组头车,并高兴地称赞:“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没见过地铁的人来造地铁:从零起步的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事业中车长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基地。
我国的地铁制造事业,正是从这里开始起步。
40 多年来,中车长客为各大中城市发展地铁和轻轨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早在新中国诞生后不久,毛泽东主席深谋远虑,发出响亮的号召:“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他第一个倡导北京要搞地下铁道,不仅北京要搞,很多大城市也要搞。
1962 年,北京市开始兴建新中国第一条地铁,作为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地铁车辆制造的重任交落在了刚刚建厂不到10 年的中车长客肩上。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股份)前身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02年3月改制成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随中国北车股份公司整体上市。
一、企业规模长客股份现有员工13000多人,厂区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
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长春长客轨道车辆配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长春长客进出口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1家合资企业(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1家境外参股企业(伊朗德黑兰车辆制造公司)。
自建厂以来,长客股份累计生产各类铁路客车(含动车组)30000多辆,约占全部运营车辆的44%,产品覆盖全国所有的铁路局;累计生产各类城铁车7000多辆(含长客—庞巴迪),约占全国运营车辆的50%,我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17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选用了长客股份的产品。
二、业务板块长客股份经过多年的产品开发与创新,搭建了铁路客车(含动车组和普通铁路客车)、城铁客车、转向架、动车组检修四大业务板块,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三、海外业务截至目前,长客股份产品已先后出口到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香港、伊朗、沙特、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中东地区等主要市场上均有良好的市场业绩,累计出口产品4000多辆,出口签约金额超过40亿美元,出口产品数量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四、研发能力2011年6月,长客股份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两部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成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所属企业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1年3月,长客股份博士后工作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此外,公司还曾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公司产品荣获“国家名优产品”称号。
创新人物Innovative Characters“技能报国”是他矢志追求,“大国工匠”是他至尊荣光。
他被誉为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
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李万君。
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满腔的爱,李万君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长为高铁战线上的一名科技创新尖兵。
践行“技能报国”铮铮誓言李万君说,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我将自觉践行“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的精神,完成好每一辆车的生产,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去做的。
转向架是轨道客车的走行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稳定和安全。
转向架制造技术,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
2007年,长客股份公司先后引进法国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技术等国外技术成果。
但一些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如何形成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彻底打破外国技术壁垒,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以李万君为代表的焊接技术工人不等不靠,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
在试制生产法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时,承载重达50吨车体重量的接触环口焊接成型要求极高,成为决定动车组列车能否实现速度等级提升的核心部件,也成为制约转向架生产的瓶颈。
李万君在模型上反复演练、潜心研究,摸索出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型好、质量高,成功突破了批量生产的难题。
这项令法国专家十分惊讶的“绝活”,现已成为公司技术标准。
在李万君看来,无论外国怎么进行技术封锁,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革新和突破,这是中国高铁产业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挑起“技术突围”千斤重担我国的高速动车组之所以跑出目前如此高的速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转向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