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及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pptx
- 格式:pptx
- 大小:213.61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第一节集体合同■概念:■国际劳工组织第91号建议书《集体协议建议书》中规定:“以一个雇主或一群雇主,或者一个或几个雇主组织为一方,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工人组织为另一方,如果没有这样的工人组织, 则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由工人正式选举并授权的代表为另一方,上述各方之间缔结的关于劳动条件和就业条件的一切书面协议,称为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指工会或者依法产生的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集体谈判, 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事项为中心内容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主体:“ -------------------------■ 一方是职工整体(以工会或依法产生的职工代表为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或其代表性组织)。
集体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类条款:■1 ■标准性条款;■2■目标性条款;■3■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单个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和集体合同运行规则)。
*集体合同的种类:事-—-----------■从内容看,分为综合性集体合同与专项性集体合同:■从主体看,分为单个用人单位集体合同、县级以下区域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和区域性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另Ij■1、在主体方面的不同■2、产生的时间不同■3、在内容方面的不同■4、订立目的不同■5、效力方面的不同■6、生效要件不同集体合同条文解读第二节劳务派遣■概念: ■劳务派遣是指由依法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即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与之建立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即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管理下提供劳动,劳务派遣单位从用工单位获取劳务派遣费,并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及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雇佣模式,雇主企业将部分工作任务委托给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公司再将员工派遣到雇主企业进行工作。
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则是指员工与雇主签订的工作合同中,工作时间不达到全日工作时间的一种就业形式。
本文将从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的定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是近年来兴起的灵活用工模式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在用工时的弹性需求,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劳务派遣员工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解不同企业的运作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然而,劳务派遣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派遣员工的权益保护相对薄弱。
由于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员工在享受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派遣员工的就业稳定性较差,往往缺乏长期就业的保障,易受到经济波动和企业裁员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规范劳务派遣制度,保护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例如,许多国家要求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一些国家要求派遣员工享有与直接雇佣员工相同的待遇和权益;还有一些国家对派遣员工的解雇进行了限制和保护。
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是一种相对灵活的就业方式,与传统的全日制劳动合同相比,它不要求员工每天工作满足全日制工作时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如短期合同、兼职等。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教育、服务业、娱乐业等都存在大量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它能够满足一些特定人群的需求,如学生、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和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然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和工作弹性较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一些从业者可能会面临收入不稳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