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与头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模板(试行)

教研组长审阅

年月日

日期:课程:茶树病虫害防治

班级:茶叶1601 章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般构造及头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

1.掌握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

2.掌握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们对昆虫的体向、体躯的一般构造及头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昆虫的体躯的一般构造。

2.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昆虫的头部的主要器官的作用。

【课时安排】

组织教学1min

回顾上一节课内容4min

本节课的新内容80min

重点内容的总结3min

考勤、组织教学2min

【教学过程】

1、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

答: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闽南等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贵州,,,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2、中国茶树病虫害种类

答:我国茶区地域辽阔,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而病虫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已知的茶树害虫达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有50一60种。这些害虫主要是昆虫,少数是螨类。已知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余种。茶树病害主要是由一些真菌侵染所致,还有藻类、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导入新课: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一、体躯和体段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1、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3段20节,6、3、11 切;头部愈合无节痕,胸部各节紧相接;腹部节数常11,少增多减附多缺。

二、体节的分区和构造

体面:身体或体节大致呈圆筒形,左右对称。根据附肢基部的部位,将其划分成4个面:肢基上面的部分为背面;两侧着生肢基的部分为侧面;肢基下面的部分为腹面。

体向:为了描述昆虫各部分的相对位置,通常将昆虫一定的体躯部分作为定向的基础,按照体躯各部分的位置和方向,分为6个体向。

头向(cephalic):与头部的方向一致,与体躯纵轴相平行。

尾向(caudal);与尾部的方向一致,也与体躯纵轴平行,但与头向方向相反。

中向(mesal);向着虫体中轴的方向,与体躯纵轴相垂直。

侧向(lateral):与中向相反,背离体躯中轴的方向。

背向(dorsal),向着虫体背面的方向,背向朝上。

腹向(ventral):向着虫体腹面的方向,腹向朝下。

除上述体向外,在形态描述中也常用到下列部位及名称;

基部(proximal)和端部(distal):昆虫的附器和外长物,以其靠近虫体的部分为基部,远离虫体的部分为端部。前胸背板的后方是基部,前方是端部,而甲虫类的鞘翅则以靠近前胸的部分为基部,远离前胸的部分为端部。

外边(ectal)和内边(intal);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比较接近的一边称为内边,与体躯纵轴较远的一边称为外边。

前缘(anterior)和后缘(posterior):昆虫的体部和附器与体躯纵轴垂直的部分,离头部较近的一方为前缘,离头部较远的一方为后缘。

纵或长(length)、横或阔(width):昆虫的体部和附器凡与体躯纵轴平行的称纵或长,与体躯纵轴垂直的称横或阔。

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位于体躯最前端,由数个体节愈合而成;头壳坚硬,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大的肌肉牵引力。头壳上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一、头壳的构造

昆虫的头壳是一个完整的高度骨化的硬壳,称为颅壳。无背板、侧板、腹板之分,头壳上各体节的分节界限虽然已经消失,但有数条由体壁内陷形成的沟,其中除了次后头沟可能代表下颚节和下唇节的分界外,其余都是与分节无关的后生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这些沟将昆虫头部划分为若干区域,头壳的后面有一个圆孔,称为头孔,内部器官穿过头孔进入头部,头孔周围有膜质的颈与胸部相连。

二、头式

昆虫食性和习性间的差异,引起头部部分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大的变化,口器在头部的着生位置和方向即头式有了差别。

1.下口式

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大致垂直,称为下口式。大多数取食植物茎、叶的昆虫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大多数幼虫属此类型。该类型昆虫的取食方式比较原始。

2.前口式

口器向前,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钝角或近于平行,称前口式。很多捕食性及钻蛀性昆虫属此类型。如步甲、潜叶蛾幼虫等。

3.后口式

口器向后,头的纵轴与虫体纵轴成一锐角,称为后口式。常见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蝉、蝽、蚜虫等。

三、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

1、触角

触角基部着生在膜质的触角窝内,围角片上有一小的突起,称为支角突,是触角活动的关节。

(一)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鞭节3个部分。

(二)触角的功能

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芫菁在交配时雄虫的触角能起携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触角能平衡身体,水龟虫潜水时可以用触角帮助呼吸。

(三)触角的类型

1.刚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蜒、蝉、叶蝉等的触角。

2.线状: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线状触角是昆虫触角最常见的类型。螽斯类、天牛类的触角属典型的线状,有时触角可长达身体的数倍。

3.念珠状: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近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褐蛉等的触角。

4.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蝶类和蚁蛉类的触角属于此类。

5.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郭公虫等一些甲虫的触角。

6.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头甲雄虫、芫菁等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