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历史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233.00 KB
- 文档页数:33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一、管理心理学的起源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大机器使用,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造成生产关系中劳资双方的矛盾。
大机器的采用,需要改善管理、降低成本。
要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要研究人,不能叫工人永远成为时钟、机器的从属品。
2、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心理学(1879)、社会学(1877)发展很快,并且在工业企业中开始应用。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业企业。
1912年,原籍德国、侨居美国的心理学家孟斯特伯格发表了著名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最早对“心理技术学”进行了具体研究。
在该书中,他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①用心理学测验的方法,选拔合格工人;②疲劳与劳动合理性问题;③满足人的需要;④符合个人与企业双方利益等。
该书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实际应用于工业企业。
他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同管理心理学是一致的,他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3、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提出①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是美国女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她发现,管理者如果不关心工人,就会造成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她力图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管理中去。
1914年她发表了一本《管理心理学》,阐述了上述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未能成为一门学科。
②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出版了一本《管理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使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组织行为学”的名称。
二、管理心理学的开创阶段前面提到孟斯特伯格所创立的“工业心理学”,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工业企业,无疑对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
1、真正对“管理心理学”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梅奥的“霍桑试验”。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第2 章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2.1 管理心理学的起源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类自开始从事生产活动时就应该有管理了。
但是,管理成为一门理论化、系统化的学问的历史却是短暂的;作为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边缘学科,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当然也就更加短暂。
在管理心理学诞生之前,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心理学的兴起,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等等,无不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2.1.1 前科学时期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而早期的管理思想是自发的,因而也不可能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或学派。
尽管如此,这些早期的管理思想是形成管理心理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此后很多管理理论、管理心理学理论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之中。
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罗马人以及古希腊人在这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同样地,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创造出了灿烂的管理文化,成为人类管理思想宝库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见其端倪,如儒家推崇“德礼之治,法制为辅”的管理思想,强调“和为贵”,认为“和”是管理的最终目标;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以“无为”为管理原则,认为作为统治者,应根据这一思想,遵循天地自然之道以及社会发展之规律,谋求发展变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法家提倡“尚法明刑”,把法作为管理国家的根本大计,主张依法治国,国家的一切事务都必须依法行事;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思想,提出“令文齐武”、“造势治众”的管理手段,其中“令文齐武”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文武结合,刚柔并济,管教互补,同时《孙子兵法》主张“造势”,即通过调动士卒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令士卒与将帅“同欲”、“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