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35
浅谈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作用效果,并分析心理护理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价值,以期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50例,为实验组对该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并同时予以心理护理,而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经过临床的4~6个月的临床护理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比较分析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具体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
其中实验组的患者恢复的较为迅速,并且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十分满意,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恢复的速度较慢,并且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需进一步治疗。
结论:利用心理护理来加强对于创伤骨科的患者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大大提高患者的回复率,而且减少对患者的用药量,因此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创伤骨科心理护理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96-02创伤骨科患者多是由于车祸、塌方、爆炸、坠落等严重的突发性事故造成,因此大多数患者在临床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且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生活失去基本的自理能力,只能够长期的卧床休养,而且各项生理需求都必须依赖于别人,很容易造成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
且多数创伤骨科的患者,因为身体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且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而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对于患者的恢复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增强对康复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恢复率,改善患者病情,本次的实验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骨科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可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创伤骨科,供10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52例,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车祸致伤19例,炸伤16例,其余为塌方压伤、斗殴致伤等,其中女患者48例,平均年龄33岁,其中机器伤12例,刀伤16例其余为坠落伤、砸伤等。
对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摘要:针对骨科患者的病因和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达到手术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效果。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特别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导致创伤骨科患者众多,疼痛可能伴随患者诊疗、康复的全过程。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使之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1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改变护理对象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
2心理护理的目的骨科患者入院后,①是外伤和疾病造成的身体的痛苦,②是希望得到最好、最及时的治疗和最佳护理。
2.1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2.2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患者从家庭到医院,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陌生的,难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影响饮食和睡眠。
2.3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完成各项工作重要基础,患者在住院期间这一点也显得十分重要。
3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艺术3.1善于使用美好语言语言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能否达到相互理解,除交流的内容、环境、交谈双方的知识经验外,应用语言的技巧和艺术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