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筋扩展基础设计word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51.74 KB
- 文档页数:5
一. 无筋扩展基础计算地基承载力100kPa 。
基底标高为-1.000m 。
1. 墙厚为49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基础宽高比: mkN 69.5385.26.585320490/..P =⨯+⨯⨯=m 1200.100.1=+=d m 6875.000.12010055=⨯-=-≥d f F b G a k γm 970.0=b 取:kPa 100kPa 15.60054.0137.137.11120155max <=+⨯⨯⨯⨯+⨯=++=W M A G F p k k ()5.1136024026012060402==⨯+⨯=h b 2km kN 14.140.009.13.10.2/w=⨯⨯⨯=m kN 45.814.185.385.321⋅=⨯⨯⨯=M 22m kN 054.0970100061100000045.8/P =⨯⨯⨯='砖基础底部宽度取为:④.混凝土垫层验算混凝土垫层宽高比允许值1:1,设计:满足要求 2.墙厚为24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3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mm9704804906042'00=+=⨯⨯+=b b m 1200.100.1=+=d m 44.000.12010035=⨯-=-≥d f F b G a k γm 72.0=b 取:kPa 100kPa 65.4510.01142.1142.11120135max <=+⨯⨯⨯⨯+⨯=++=M W A G F p k k mm b 1370=mm h 2000=()()112002/97013702/0002=-=-=h b b h b 22m kN 10.0720100061100000045.8=⨯⨯⨯='P 2m kN 44.3485.26.585320240=⨯+⨯⨯=..P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研究,24无筋扩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石油化工,其特点是具有高强度、弹性、高可塑性和耐磨性等特点,且不增加重量和大小。
24无筋扩展的基础设计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材料:24无筋扩展由铝合金、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组成,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是用来制造24无筋扩展零件的最佳材料;复合材料可以改善24无筋扩展的强度、硬度和刚度,耐用性更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满足24无筋扩展的机械性能需求,并有助于减少24无筋扩展的重量。
第二,结构:24无筋扩展是一种多层结构,其形状取决于用于制作无筋扩展的材料的类型和厚度。
通常,无筋扩展都采用平行折叠结构,并且还可以使用丝状结构或其他复杂的结构。
第三,技术工艺:24无筋扩展的制造技术工艺包括剪切、成型、焊接、热处理、喷塑、模具制造等工艺步骤。
第四,检测:在24无筋扩展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密度、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稳定性等检测,以确保24无筋扩展的质量。
最后,安装:在安装24无筋扩展时。
第二节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一、设计原则材料特点:刚性基础通常是由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材料建造的,这些材料具有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刚性基础设计原则: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均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设计方法:通过对基础的外伸宽度与基础高度的比值进行验算来实现。
同时,其基础宽度还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二、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1.砖基础砖基础采用的砖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基础底面以下一般先做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或C7.5。
2. 石灰三合土基础石灰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和骨料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后,铺在基槽内分层夯实而成。
三合土的体积配合比为1∶2∶4或1∶3∶6,在基槽内夯实。
3. 灰土基础灰土基础由熟化石灰和粘土按比例拌和并夯实而成。
常用的体积配合比有3∶7和2∶8。
4. 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一般用C10以上的素混凝土做成。
三、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步骤(1)根据构造及建筑模数初步确定基础高度H 。
(2) 根据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基础所需最小宽度b min 素混凝土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 ,一般为30cm 。
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为15cm 的倍数。
砖基础的高度应符合砖的模数,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3。
在布置基础剖面时,大放脚的每皮宽度b 1和高度h 1值见图3-8。
G F b f dγ≥-⋅G F A f dγ≥-⋅或矩形基础条形基础(3) 根据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确定基础的上限宽度b maxmax 02tg b b H α≤+宽高比t g αb 2 ─基础的外伸长度。
⎥⎦⎤⎢⎣⎡=H b g 2t αα称为刚性角;tg 2b b Hα-≤─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表3-1;有缘学习+V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基 础 材 料 质 量 要 求台 阶 宽 高 比 的 允 许 值p k≤100 100< p k≤200 200< p k≤300素混凝土基 础C15混凝土1:1.00 1:1.00 1:1.25 毛石混凝土基础C15混凝土1:1.00 1:1.25 1:1.50砖 基 础 砖不低于MU10,砂浆不低于M51:1.50 1:1.50 1:1.50毛石基础 砂浆不低于M5 1:1.25 1:1.50 -灰 土 基 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干密度:粉土1.55t/m3粉质粘土1.05t/m3粘土1.45t/m31:1.25 1:1.50 -三 合 土 基 础 体积比1:2:4~1:3:6(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220mm,夯至150mm1:1.50 1:2.00 -注:表中p 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地基平均压力,kPa。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设计流程是指在进行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以供参考。
1. 确定设计要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土层的性质和地下水的水位等。
在这一步中,需要获取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数据,以便后续的设计工作。
2. 土层分析:根据现场勘察所得的土层参数和强度特性,进行土层的分类和分析。
可以使用各种经验公式和数值分析方法,如承载力计算公式、有限元分析等来确定土层的力学参数和稳定性指标。
3. 承载力计算:根据所选定的设计方法和土层分析结果,进行无筋扩展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弹性平衡法和有限元分析等。
计算的结果应当满足设计要求中的承载力指标。
4. 底座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底座进行设计。
底座的尺寸和形状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并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5. 基础稳定性分析: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基础的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分析,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经验法或数值方法等。
6. 细部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包括基础的厚度、坡度和混凝土的配筋等。
此外,还要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设计,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质量。
7. 施工图设计: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绘制无筋扩展基础的施工图。
施工图中应包括基础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并标注有关的尺寸、标高和材料要求等。
8. 安全检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对设计结果、参数和假设进行审核和校核,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9.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包括验收现场土层、监测基础工程测量数据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10. 施工验收:在基础施工结束后,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对基础的尺寸、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是一个基础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包括了设计要求确定、土层分析、承载力计算、底座设计、基础稳定性分析、细部设计、施工图设计、安全检查、施工过程监控和施工验收等环节。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设计资料:某六层中学教学楼,砖石承重结构,砖墙厚24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纵墙设计底面出的竖向荷载F K=294kN/m,设地基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素填土,厚0.9m,mγ; 第二层为一般粘性土(试验=kN/178.用土,厚10.0m)。
设计过程:(1)选择基础材料与类型材料: MU10砖、M5砂浆、C10素混凝土类型:“二、一间隔收”基础。
(60mm、120mm)(2)确定地基持力层初选d=0.9m(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确定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由前面的试验可得e、I L,用内插法查表得f0,并列于下表:○2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采用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E 0.1公式计算048.0516.0/025.0/025.0162516.062516.02504.02520.02555.02506.02496.01122111====-⨯-+++++=-∑=-=μσδμμσn n i n i 191.0178.0/034.0/034.0162178.06222.0213.0219.0217.0220.0216.01122222====-⨯-+++++=-∑=-=μσδμμσn n i n i 067.0191.01.0048.021=⨯+=+=ξδδδkPaf f fak 1.3896.42791.00=⨯=•=ψ91.0067.0)26981.76884.2(1)2981.7884.2(1=+-=+-=δψn n f○3确定基础埋深修正的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kPad f a f m d ak 5.400)5.09.0(8.176.11.389)5.0(=-⨯⨯+=-+=γη (4) 确定基础底面宽度769.09.0205.400294=⨯-=⋅-≥d a f F b G K γ取b=0.8m, 查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2得台阶宽高比﹤1.52,由于基础类型:“二、一间隔收” 即高60mm 、120mm ,则宽﹤90mm,考虑到砖的长度120mm,为便与砌筑和节省砖,最终取宽为60mm 。
2.7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一概述二构造要求三基础结构设计计算内容四无筋扩展基础结构的计算砖基础 毛石基础 素混凝土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术语灰 土: 石灰和土(粘性土)按其体积比3:7~2:8三合土: 由石灰:土:碎砖(或碎石),比例:1:2:4~1:3:6☐优点●施工工艺简单●用于≤6层的民用建筑、荷载较小的桥涵☐局限性●当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时,则用料多,自重大,埋深也加大●不适合运输限制的城区☐砖基础●基础设计尺寸应符合砖的模数尺寸(标准砖:240×115×53,灰缝8~10mm)●常用两种砌筑方式●底部设置垫层(整平、均匀受压)(a)“两皮一收”砌法(b)“二一间隔收”砌法☐其他●阶梯形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钢筋混凝土柱,其柱脚高度h1不得小于b1,并不应小于300mm且不小于20d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一般不进行抗弯、抗剪计算●不同材料的接触面要做抗压计算α●混凝土基础单侧扩展范围内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时,应进行抗剪验算地基b i ——无筋扩展基础任一台阶的宽度 H i ——相应的台阶高度tan α——无筋扩展基础台阶 宽高比的允许值 α ——材料刚性角宽高比验算要求地基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材料宽高比限值b——基础宽度 H 0——基础高度宽高比验算应用——确定基础最小高度地基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本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例题3-1 墙下条形基础墙宽0.36m ,竖向荷载F =210kN/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100kPa ,限制基础埋置深度在1.0m 以内,应采用何种基础?(A) C15素混凝土基础; (B) 砖基础;(C) 三合土基础; (D) 钢筋混凝土基础。
[分析] 基底宽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条件,即最小宽度为210 2.6()10020 1.0a G Fb m f d γ≥==--⨯ 对C15素混凝土基础,其允许台阶宽高比为1:1.0,基础高度应满足00 2.60.36 1.12()12tan 2 1.0b b H m α--≥==⨯ H 0>d , 故C15素混凝土基础不能满足埋深条件,砖基础、三合土基础更不能满足。
所以只能选用扩展基础即答案D 。
例题3-2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5m ,墙体大放脚底面宽度b 0 =0.84 m 。
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 =200kN/m 。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重度γ =17.5kN/m 3,孔隙比e =0.843,液性指数I L =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50 kPa ,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1) 求经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 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b min ;3) 若基底埋深为1.5m ,选择确定基础宽度b【解】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先按基础宽度b 小于3m 考虑,不作宽度修正。
由于持力层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小于0.85,查表得 ηd =1.6。
kPa 178.0= )5.05.1(5.176.1150= )5.0(0d ak a -⨯⨯+-+=d f f γη2)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下限值)m 35.1= )5.120178(200= a min ⨯--=d f F b G γ 3)初步选定基础宽度为1.40 m 。
按台阶的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选定基础高度H =0.3m ,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砌筑。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设计资料:
某六层中学教学楼,砖石承重结构,砖墙厚24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纵墙设计底面出的竖向荷载F K=294kN/m,设地基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素填土,厚0.9m, 17.8kN/m;第二层为一般粘性土(试验用土,厚10.0m )。
设计过程:
(1)选择基础材料与类型
材料:MU10砖、M5砂浆、C10素混凝土
类型:“二、一间隔收”基础。
(60mm 120mr)
(2)确定地基持力层
初选d=0.9m
(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①确定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 o
由前面的试验可得e、I L,用内插法查表得f°,并列于下表:
②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采用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 E 0.1公式计算
2 2 2 2 2 2 2
0.4961 2 3 4 5 6 0.5062 0.555
2 0.5202
0.5042 0.516 -6 0.5162
6 -1
=0.025
/」-0.025/0.516 =0.048
2 2 2 2 2 2 2 0.16 0.20 0.17 0.19
0.13 0.22
6 0.178
=0.91 427.6 =389.1kPa
6 -1
= 0.034
=;丁2 2 =0.034/ 0.178 =0.191
、.=1 〔2
= 0.048 0.1 0.191 =0.067
7.981 2 n 2.884 7.981
=1 -(
—)0.067
6 62
n 42
-n 」2 y |
f
2.884 十
= 0.91
120
(5) 基础剖面设计并绘制基础施工图
◎确定基础埋深修正的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fa =fak • d m (d -0.5)
=389.1 1.6 17.8 (0.9 -0.5) =400.5kPa
(4)
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F K
294 400.5 -20
0.9
=0.769
取b=0.8m,查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 8.1.2得台阶 宽高比< 1.52,由于基础类型:“二、一间隔收” 即高60mm 120mm 贝U
宽< 90mm 考虑到砖的长度120mm 为便与砌筑和节省砖,最终取宽为
60mm
800 —60 X2
N
4.4 二 5
b=240+120X 5=840mm=0.84m
f
a
b=S4C
1 • £ 二?S 为mm.
2殳寻CO为电庚土.
3•乓尢丰MU1O黔、
M53SIT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