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1.75 MB
- 文档页数:7
一. 无筋扩展基础计算地基承载力100kPa 。
基底标高为-1.000m 。
1. 墙厚为49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基础宽高比: mkN 69.5385.26.585320490/..P =⨯+⨯⨯=m 1200.100.1=+=d m 6875.000.12010055=⨯-=-≥d f F b G a k γm 970.0=b 取:kPa 100kPa 15.60054.0137.137.11120155max <=+⨯⨯⨯⨯+⨯=++=W M A G F p k k ()5.1136024026012060402==⨯+⨯=h b 2km kN 14.140.009.13.10.2/w=⨯⨯⨯=m kN 45.814.185.385.321⋅=⨯⨯⨯=M 22m kN 054.0970100061100000045.8/P =⨯⨯⨯='砖基础底部宽度取为:④.混凝土垫层验算混凝土垫层宽高比允许值1:1,设计:满足要求 2.墙厚为240mm ,考虑干挂,考虑风荷载,故,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35kN/m 2 。
①.条形基础底面宽度②.基础材料及尺寸详施工图。
③ .验算台阶宽高比mm9704804906042'00=+=⨯⨯+=b b m 1200.100.1=+=d m 44.000.12010035=⨯-=-≥d f F b G a k γm 72.0=b 取:kPa 100kPa 65.4510.01142.1142.11120135max <=+⨯⨯⨯⨯+⨯=++=M W A G F p k k mm b 1370=mm h 2000=()()112002/97013702/0002=-=-=h b b h b 22m kN 10.0720100061100000045.8=⨯⨯⨯='P 2m kN 44.3485.26.585320240=⨯+⨯⨯=..P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8.1.1查得砖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简述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简述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无筋扩展基础,又称为独立基础或刚性基础,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主要适用于荷载较小、地基土质均匀且承载力较高的情况。
24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研究,24无筋扩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石油化工,其特点是具有高强度、弹性、高可塑性和耐磨性等特点,且不增加重量和大小。
24无筋扩展的基础设计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材料:24无筋扩展由铝合金、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组成,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是用来制造24无筋扩展零件的最佳材料;复合材料可以改善24无筋扩展的强度、硬度和刚度,耐用性更高;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满足24无筋扩展的机械性能需求,并有助于减少24无筋扩展的重量。
第二,结构:24无筋扩展是一种多层结构,其形状取决于用于制作无筋扩展的材料的类型和厚度。
通常,无筋扩展都采用平行折叠结构,并且还可以使用丝状结构或其他复杂的结构。
第三,技术工艺:24无筋扩展的制造技术工艺包括剪切、成型、焊接、热处理、喷塑、模具制造等工艺步骤。
第四,检测:在24无筋扩展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进行密度、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耐腐蚀性能、机械稳定性等检测,以确保24无筋扩展的质量。
最后,安装:在安装24无筋扩展时。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设计流程是指在进行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以供参考。
1. 确定设计要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土层的性质和地下水的水位等。
在这一步中,需要获取和分析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数据,以便后续的设计工作。
2. 土层分析:根据现场勘察所得的土层参数和强度特性,进行土层的分类和分析。
可以使用各种经验公式和数值分析方法,如承载力计算公式、有限元分析等来确定土层的力学参数和稳定性指标。
3. 承载力计算:根据所选定的设计方法和土层分析结果,进行无筋扩展基础的承载力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弹性平衡法和有限元分析等。
计算的结果应当满足设计要求中的承载力指标。
4. 底座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底座进行设计。
底座的尺寸和形状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并考虑到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5. 基础稳定性分析: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基础的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分析,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经验法或数值方法等。
6. 细部设计:对无筋扩展基础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包括基础的厚度、坡度和混凝土的配筋等。
此外,还要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设计,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质量。
7. 施工图设计: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绘制无筋扩展基础的施工图。
施工图中应包括基础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并标注有关的尺寸、标高和材料要求等。
8. 安全检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检查,包括对设计结果、参数和假设进行审核和校核,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9.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包括验收现场土层、监测基础工程测量数据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10. 施工验收:在基础施工结束后,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对基础的尺寸、平整度、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是一个基础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包括了设计要求确定、土层分析、承载力计算、底座设计、基础稳定性分析、细部设计、施工图设计、安全检查、施工过程监控和施工验收等环节。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设计流程是指在进行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时所需要遵循的步骤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和工程安全。
下面是一个包含详细步骤的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流程,供参考:第一步:了解设计要求和条件首先,设计师需要与业主或委托方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条件。
包括设计荷载、设计参数、场地条件、土质特性等。
建议设计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场地的实际情况。
第二步:确定基础形式和尺寸根据工程的承载力要求和土质特性,设计师需要确定无筋扩展基础的形式。
通常包括圆形、方形、等边多边形等。
然后,确定基础的尺寸。
尺寸的选择应满足工程要求,并兼顾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
第三步:计算设计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和条件,确定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通常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倾覆力矩等。
根据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要求,进行荷载的计算。
第四步:分析土壤承载力根据场地勘察数据和土质特性,分析土壤的承载力。
主要包括静力触探、岩土工程试验等。
然后,根据承载力原则,计算无筋扩展基础的土壤承载力。
第五步:确定基础形状和边距根据所得到的荷载和土壤承载力,确定无筋扩展基础的形状和边距。
通常基础边距的确定需要考虑土壤的侧向承载力,以及基础之间的相互影响。
设计师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第六步:开展基础稳定性分析根据所得到的基础形状和边距,进行基础的稳定性分析。
通常包括倾覆、滑移和沉陷的校核。
设计师需要根据最不利的工况进行分析,以保证基础的安全性。
第七步:绘制基础施工图在确定无筋扩展基础的形状和边距后,设计师需要绘制基础施工图。
图中应包含基础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
绘制时应注明基础尺寸、边距、土层厚度、荷载大小等重要参数。
第八步:编制基础施工说明书设计师需要编制基础施工说明书,详细描述基础的施工方法、工序和要求等。
说明书应包括材料的选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等。
第九步: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质量控制设计师应积极参与基础的施工过程,并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三、常⽤的⼏种建筑基础房屋基础形式种类很多:有⽆筋扩展基础(如⽑⽯基础、混凝⼟基础等),扩展基础 (如杯⼝基础),箱形基础与筏形基础及桩基础等。
注:1.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不修正;2.地基承载⼒特征值按本规范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时ηd取0。
(⼀)⽆筋扩展基础(即刚性基础)1.⽆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混凝⼟或⽑⽯混凝⼟、灰⼟和三合⼟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基础。
⽆筋扩展基础适⽤于多层民⽤建筑和轻型⼚房。
2.基础⾼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b——基础底⾯宽度;bo——基础顶⾯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o——基础⾼度;b2——基础台阶宽度;tana——基础台阶宽⾼⽐b2:Ho,其允许值可按表9-17选⽤。
⽆筋扩展基础台阶宽⾼⽐的允许值表9-17基础材料质量要求台阶宽⾼⽐的允许值Pk≤100 100 200混凝⼟基础 C15混凝⼟ 1:1.0 1:1.0 1:1.25⽑⽯混凝⼟基础 C15混凝⼟ 1:1.0 1:1.25 1:1.5砖基础砖不低于MU10、 1:1.5 1:1.50 1:1.5⽑⽯基础砂浆不低于M5 1:1.25 1:1.50 —灰⼟基础体积⽐为3:7或2:8的灰⼟,其最⼩⼲密度:粉⼟1.55t/m3粉质黏⼟1.55t/m3黏⼟1.45t/m3 1:1.25 1:1.50 —三合⼟基础体积⽐1:2:4~1:3:6(⽯灰:砂:⾻料),每层约虚铺220mm,夯⾄150mm 1:1.50 1:2.0 —注:1.P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处的平均压⼒值(kpa);2.阶梯形⽑⽯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于200mm;3.当鞋础⼭不问材料搔合纠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4.基础底⾯处的平均压⼒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基础,尚应进⾏抗剪验算。
3.采⽤⽆筋扩展基础的钢筋混凝⼟柱,其柱脚⾼度h1不得⼩于b1,并不应⼩于300mm且不⼩于20d(d为柱中的纵向受⼒钢筋的直径)。
班级名称日期/地点周次/星期上课节次课时章节或授课题目课程思政主题1、活到老,学到老;2、脚踏实地,肩负使命;3、坚守在科研一线,甘当螺丝钉的奉献精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阐述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内容及构造;2、能阐述扩展基础的设计内容及构造能力目标1.能进行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2.能进行扩展基础之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验算。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设计知识;2.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设计预习要点或题目教学方法1.收集无筋扩展基础及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计算的相关资料,思考地基基础设计及验算内容;2.收集地基基础设计的工程资料。
学生课前自行收集资料并思考问题,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授课提纲及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及课程思政设计教学时间7. 6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无筋扩展基础设计内容:①结构形式和材料,平面布置。
②埋置深度d。
③承载力f a。
④底面尺寸,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和地基的变形。
⑤基础结构和构造设计。
⑥施工图。
1)基础构造要求基础高度H0≥b−b0/2tana钢筋混凝土柱,其柱脚高度h1不得小于b1,并不应小于300mm且不小于20 d(d为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1.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无筋扩展基础设计的资料阐述设计内容,引出基础构造要求,引发学生实际感受,以及对地基基础工程的热爱和学习。
在此基础上讲述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
2.课程思政设计:以联系实际的辩证思维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设计验算学习。
10min教学设计最大直径)。
当柱纵向钢筋在柱脚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满足锚固要求时,可沿水平方向弯折,弯折后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0d也不应大于20 d。
例题7.4某墙下条形基础,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Fk=200kN/m,基底标高为-2.000 m,室内地坪±0.000 高于室外地面0.45 m,地基土为黏性土(γ=18.5kN/m3 ,e0 =0.80,IL=0.75),其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180kPa。
一、无筋扩展基础施工(一)无筋扩展基础构造无筋扩展基础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
它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六层和六层以下(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四层)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无筋扩展基础的截面形式有矩形、阶梯形、锥形等。
为保证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剪应力不超过基础的容许抗拉、抗剪强度,一般通过构造上加以限制。
H0≥(b-b0)/(2tanα)式中:b—基础底面宽度;b0—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0—基础高度;tanα—基础台阶宽高比b2:H0,其允许值可按表2-9选用。
(a)墙下基础(b)柱下基础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d—柱中纵向钢筋直径表2-9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注:① P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② 阶梯形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③ 当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④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验算。
1.砖基础用于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应在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应不低于M5。
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如图5.4所示。
这种逐级放大的台阶形式习惯上称之为大放脚,其具体砌法有两皮一收(图a)和二一间隔收(图b)两种。
(a)两皮一收(b)二、一间隔收砖基础构造示意图2.混凝土基础也称为素混凝土基础,它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耐水等优点。
(a)矩形截面(b)锥形截面混凝土基础构造示意图3.毛石基础采用不小于M5砂浆砌筑,其断面多为阶梯型。
基础墙的顶部要比墙或柱身每侧各宽100mm以上,基础墙的厚度和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应该小于400mm,每个台阶挑出宽度不应大于200mm。
(a)立体图(b)剖面图毛石基础构造示意图(二)无筋扩展基础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基底土质验槽→施工垫层→在垫层上弹线抄平→基础施工。
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无筋墙体和扩展基础是两种重要的工程设计方式。
无筋墙体是通过将墙体的高度、厚度和纵横向分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使其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并能够抵抗地震力和风力等外力的作用。
扩展基础是在地面施工前预埋几根巴棍,然后钢筋焊接在扩展基础上,等混凝土坐固之后,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对无筋及扩展基础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考虑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谈谈无筋墙体的基本原理。
无筋墙体是指墙体的荷载主要由墙体自身的材料和结构承担,并且墙体本身没有明显的横向和纵向的增强筋。
无筋墙体的设计需要考虑墙体的高度和厚度、墙体的纵横向分布、墙体的垂直负重和水平抵抗外力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墙体的高度和厚度需要根据结构的需求和荷载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
墙体的纵横向分布需要遵循一定的比例和规律,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墙体的垂直负重和水平抵抗外力的承载能力需要通过适当的加固措施来提高,如增加墙体的厚度、设置加固层等。
其次,谈谈扩展基础的基本原理。
扩展基础是在地面施工前通过预埋巴棍和钢筋焊接在基础上,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扩展基础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和土质、地基的荷载和强度需求等因素。
地基的类型和土质决定了扩展基础的深度和形式,如土质较好的地基可以选择较浅的扩展基础形式,土质较差的地基则需要选择较深的扩展基础形式。
地基的荷载和强度需求需要根据建筑的荷载和强度需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
同时,在扩展基础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尽量减少地基的深度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成本。
最后,谈谈无筋及扩展基础设计的考虑因素。
在无筋墙体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墙体的高度和厚度、墙体的纵横向分布、墙体的垂直负重和水平抵抗外力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在扩展基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和土质、地基的荷载和强度需求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尽量减少地基的深度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成本。
无筋扩展基础的设计流程无筋扩展是指通过扩展现有的建筑结构,增加其使用面积或改变其功能的一种设计方法。
下面是一个基础的无筋扩展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首先,与业主或使用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
确定扩展的目的,包括增加空间、改善功能等。
2. 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可以考虑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扩建原有结构、在建筑顶部增加新层等。
要考虑到扩展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并保证扩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3. 结构设计:在概念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结构设计。
这包括分析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扩展部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及进行结构计算和模拟分析,确保扩展部分的结构稳定可靠。
4. 施工图设计:根据结构设计的结果,编制施工图设计。
对扩展部分的细节进行设计,并标注材料和工艺要求。
同时,也要考虑到与原有结构的衔接和协调,确保扩展部分的施工不会对原有结构造成损坏。
5. 审查和批准:将施工图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
这包括结构审查、消防审查等,以确保扩展部分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6. 施工阶段:一旦获得批准,可以开始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7.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
对扩展部分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8. 竣工阶段:最后,进行竣工手续办理和项目交接。
包括收集竣工资料、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等,确保项目的正式完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只是一个基础的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流程可能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使用要求、项目预算、施工周期等因素,以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