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分布
- 格式:wp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肺吸虫病的概述
肺吸虫病又称并殖肺吸虫病,由并殖吸虫引起,因其成虫雌雄生殖器官并列而得名,已知虫种50种左右,我国以卫氏和斯氏(四川)并殖吸虫为主要致病虫种,蟹和蜊蛄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
流行区居民常因食生或半熟含有囊蚴的溪蟹河蟹、蜊蛄或生饮疫水而感染。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流行于浙江及东北各省,尤以辽宁省发病率高,流行区居民有吃生蜊蛄的习惯;斯氏并殖吸虫主要流行于四川、陕西等地。
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经口进入终宿主的消化道,幼虫在小肠中脱囊而出,穿越肠壁进入腹腔后沿肝脏上行,穿过膈肌达胸腔,主要在肺内寄生发育成熟并产卵,破坏肺组织形成囊肿、肉芽肿,引起发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在病灶与小支气管相通后虫卵随痰排出,或被吞食至消化道后随粪便外排。
病人、病兽、病畜是传染源。
斯氏(四川)并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人体可被其感染但不能成为传染源,病兽、病畜是传染源。
幼虫不在肺内定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肺部症状轻微,多仅有胸膜炎改变。
幼虫在体内各脏器间游走,造成严重组织损伤、破坏并引起过敏反应,常侵犯肝脏和皮肤,游走性皮下包块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占本型病例的50%~80%,偶有从皮下包块中爬出吸虫者。
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介绍
【流行病学】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广泛,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以及非洲、南美洲均有报道。
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台湾、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
病人和储蓄宿主是本病传染源。
储存(保虫)宿主包括家畜(如犬、猫)和一些野生肉食类动物(如虎、豹、狼、狐、豹猫、大灵猫、貉等)。
在某些地区,如辽宁的宽甸县,犬是主要传染源。
而在多数地区,野生动物是较重要的。
总之,这些病畜病兽在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上更为重要。
而病兽在人、畜罕到的地区构成了自然疫源地。
疫区有生吃或半生吃溪蟹、竻蛄习惯。
在一些山区,吃溪蟹有生、腌、醉、烤、煮等方式。
腌、醉并未能将蟹中囊蚴杀死,等于生吃,这类吃法最危险。
烤、煮往往时间不够未能将囊蚴全部杀死,是为半生吃,同样有感染的机会。
东北地区的竻蛄豆腐及竻蛄酱,是山区居民的美食,这种烹调方法并未能将囊蚴杀死,食物中含有大量活囊蚴,危险性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外,食具污染了活囊蚴,中间宿主死亡,囊蚴脱落水中污染水源也有可能导致感染。
还有实际表明,尾蚴感染犬也可获得成虫。
故饮用被囊蚴或尾蚴污染的生水也有被感染的可能。
近年来,报道了野猪、猪、兔、大鼠、鸡、棘腹蛙、鸟等多种动物可作为卫氏并殖吸虫
的转续宿主,如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